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
c.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其完整准确的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形式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认识有限、了解不多,教师可结合历史资料讲解,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课下让学生到图书室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加深认识。
课 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来自百度文库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
授课课次
4
教 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类型
综合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掌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能力目标
能够吸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更大贡献
情感目标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我国的三大改造都是以和平的方法完成的: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第一,所谓“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期明显过急过快,不仅广大农村由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的转变过快,而且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国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也过于短促。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 研 室
审阅意见
教学过程
备注
【复习提问】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导入新课】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二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前面已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今天来学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宣布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讲授新课】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1)独特的改造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讨论:为什么可以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
一是和平赎买的理论依据;二是和平赎买的现实可能性(看大宅门片段);三是和平赎买的有利性。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树立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三大改造的道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什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板书设计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3.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二,虽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法是创新的,但在改造的终极目标上仍然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急于消灭私有制经济,追求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忽视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改造的方法步骤上又简单化,草率地急于求成,由此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
1.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并确定以重工业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思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1)从政治上看,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政治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政治基础。
(2)从经济上看,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重大意义
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其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毛泽东前后有两种不同的考虑。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第二,所谓“工作过粗”,是指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
第三,所谓“简单划一”,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城市,又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得以实现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阶段: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课堂小结】
经过课堂讲授,学生基本上理解和掌握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性,学生坚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
【作业布置】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阶级关系的最深刻变革。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胜利,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从实践上看,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和经验。
(4)从国际环境看,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如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当时资本主义也不景气。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形势开始缓和。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方面,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