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风电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甘肃新能源现状

甘肃新能源现状
2 0 1 3年第 1 1 期 ( 总第 9 8 期)
E N E R G Y A N D E N E R G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 l与
{ } 圭
2 0 1 3年 l 1 月
新能源建设
甘 肃 新 能 源 现 状
( 大唐景泰发 电厂 ,甘肃 白银 7 3 0 4 0 8 ) 摘 要: 对甘肃新能源现状 、今后发展状 况进行 了分析 ,并对甘肃新能源快速发展存在 问题进行 阐述并提 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 新 能 源 ; 问题 ;建 议 中图分类号 : P 7 5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8 0 2 一 ( 2 0 1 3 ) 1 1 - 0 0 8 0 — 0 3
同 比增 加 4 1 9 X 1 0 k W 、增 长 7 0 . 1 4 % ,按 照 相 关 规 划 ,到 2 0 1 5 年 ,酒 泉 风 电基 地装 机 容 量将 达 1 2 7 0× 1 0 4 k W,相 当于 峡 掣装 机 容 毽 的 2 / 3 ,按 照 《 ” 肃省 “ 十二 五 ”新 能源 和 可再 生 能 源 发展 规 划 ( 征 求
1 甘 肃 省 新 能 源 发 展 基 础
廿肃 富有丰富太 阳能 、风 能 、生物能 等多种新能 源 资源 ,是全 同风 能 、太阳能最 丰富地 区之 … ,风 能可开 发跫在 4 0 0 0×1 0 k W 左右 ,年太 阳辐 射量也 比较 高 , 甘 肃 农作 物 秸 秆 年 产 量大 约 有 6 0 0 0×1 0 4 t ,相 当于 3 0 0 0 x 1 0 t 标煤圆 。同时甘 肃沼气 资 源开发 利用 广 阔。
容量 正 在逐年 增 加 ,排 到 全 阂第 名 。截 至 2 0 1 3年 6 月底 ,什肃 省总 装 机 3 0 6 2 X l 0 k W ,其 中 :风 电装 机达到 6 5 9×1 0 k W, 占 甘肃 省 总 装 机 容 量 的 2 2 %。

甘肃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高微,张鹏林,陈其常,王文科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4期高微张鹏林陈其常王文科甘肃省风力资源比较丰富,全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37GW,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在40GW左右,资源拥有量在全国占第5位,具有建设大规模风力发电场的优越条件。

风能在甘肃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会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综合甘肃省以及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一方面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现在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培育了一批风电制造企业、风电技术发展的自我创新能力逐步加强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影响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

一、甘肃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送出问题目前,甘肃河西电网输电线路全长1000千米、全线串联7座变电所,是国内输电距离最长、串联变电所最多的330千伏电网,但受电网结构所限,输电能力较弱,西电东送能力仅70万千瓦,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风电送出需要。

为满足已开工的大型风电项目送出需要,甘肃省电力公司计划投资115亿元,建设河西750千伏双回线路并与西北电网相连,全长约848千米。

但经过分析,常规750千伏电网送电能力仅为180万千瓦,还是无法满足计划2010年投产的516万千瓦风电送出需要,即使采用世界最先进的750千伏串补和可控高抗等多项新技术,大幅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也只能勉强满足94%的风电送出需求,仍将有6%的风电受限,届时,大规模风电基地仍无法打破送出瓶颈。

(二)市场问题一方面是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另一方面却是电力需求趋缓。

甘肃及西北电网自身市场空间有限。

从电力电量平衡的角度考虑,不仅甘肃电网无法消纳风电资源,在整个西北电网范围内也难以有效消纳。

如图1所示为甘肃电网未来电力电量盈余情况。

按甘肃风电发展预测,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甘肃风电发电量将分别达到250亿千瓦时和420亿千瓦时,不仅甘肃电网,即使西北电网也难以消纳如此庞大的风电,而要依靠全国电力市场消纳风电,政策层面、市场层面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未来甘肃风电产业还将遭遇严重的市场瓶颈。

甘肃省酒泉市风电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研究

甘肃省酒泉市风电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研究

4万人 ; 2 0 2 0年 ,将 达到 2 2万 这严重影 响到风 电产业 的发 达 到 1 民开展清理圈舍 、 清理掩埋生活垃圾和 培养滞后 ,
家畜死 尸 、非 防火期 焚烧 牛羊粪 的活 展 , 具 体表 现在 以下几方面 : 动 。加强院地合作 , 开展一些牛羊粪开 发利用的试验研究 , 提高资源利用率。
民, 以最实惠的价格把牛羊粪拉去还 田
作肥 , 减少环保成本。 ( 三) J J n 强环保 审批制度 , 明确牧区
( 二) 高级管理人才匮乏 甘肃酒泉市风 电产业不 断发展 , 但 还是存在许多 的管理 问题。 主要表现在 酒泉市风 电产业 的高级管 理人才严 重 匮乏 , 没有比较优秀的风电高级管理人 才, 导致风 电设备管理 、 电力输送 、 电量


污染物基本处 理和清洁生产 知识 、 积极 缺 口较大
( 四) 实用人员及维护人员不足
推广环保型圈舍。 乡村服务站技术人员 利用下村蹲点 、 春秋防疫 的机会 , 指导牧

到 目前为止 , 酒泉风 电产业发展 的
据专 家预计 , 到2 0 1 5年 , 农村离网
个重要瓶颈就是风电人才短缺 , 人才 光伏发 电和离 网风力发 电从业人数 将 人。 按照我 国设 有风电专业 的几所学校
甘肃省 酒泉市 风电发展中的 人 问题研究
廷 丽
风 电产业 日后长期 发展 中将 是一个 棘 手的问题 , 需要 得到立即解决 。 ( 三) 高级技术工人稀少 未来酒泉市风电产业需求量最大的 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专 门技能人才 , 这两 类人 才是风电产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质量 和数量将直接 影 响和决定风 电 酒 泉市各类风 电发电企业 甘肃风电产业 自 2 0 0 8 年 以来发展 产业 的发展 。 风 电 布 局 主 要 集 中在 酒 泉 地 区 , 从 到 2 0 1 5年能新 增就业 岗位大 约 2 5 0 0

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初探

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初探
L g l ytm n o it e aS s7 () 1 年 月中 3 1
甘肃省风 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其 对 区域环境 的影晌初探
张 忻 马绍 药
摘 要 风电场的建设对于缓解甘肃省内电力紧缺,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对甘肃省风电发 展 现状 分析 的基础上 , 从正反 两个 方面, 析 了风 电产 业化发展 对甘 肃的环境 影响 , 对未 来风 电的产业化发 展提供 一定 分 以期 的现实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风电产业化环境 问题 甘肃省

( ) 能源基地 全面 建设 , 三 新 带动风 电制造 业蓬 勃发展 以集 聚化发 展为 目标 , 努力促进企 业集群 、 产业集 聚, 甘肃 规 划 建设 了“ 酒泉风光 电装备 制造产业 园”规划 l 平方 公里 , , 0 引进 入驻 了包括 中复连众 复合材料 集团有 限公司 、 风科技 股份有 限 金 公 司、 中航惠 腾风 电设备股份有 限公司 、 中材科技 股份 有限公 司、 华锐 科技 有限 公司等 国 内风 电装备 制造领 军企 业 l , 9户 其中 有 l 家 上市 公司 , 中发展 风机整装 、 4 集 风机 叶片 制造 、 机轮 毂 、 风 法 兰制 造及塔 简制 造等各 类清 洁能源 配套产 业 。 ( ) 电企 业联盟 , 四 风 增强风 电设备 制造 企业 的竞争 力 甘肃 省在风 电项 目实施 中坚持 引进技 术 、 联合 设 计、 作制 合
1噪音 影 响。 电机 的噪声主 要来源 于发 电机 , 轮箱 和浆 . 风 齿 叶切割 空气产 生的噪 声, 当前风 力机 的噪 声水平 随着 工艺水 平的 提 高而有较 大 的改善 , 国产 20 W 的风 力机 的噪声水 平在距 离 0k 5 0 以上, 0m 风力机 的噪音低 于 4d , 5B远远低 于 日常活动噪音 水平 。 2 电磁 辐射 影响 。 电磁 辐射是 一种常 见的 电力运 行设 备的 . 环 境污 染 。对风 电场而 言, 其辐射 来源主 要来 自于发 电机 、 压 变 器 、 电线 路三 部分 。风力 发 电机 在设 计时就考 虑 了防磁 、 输 防辐 射 等要 求, 材 时己将辐 射 降到最低 。 在选 3 对鸟 类生活 的影 响 。因为风 力机随着 容量 的增加 其扫掠 . 面积 和高度 都会 因此 而增加 , 以如 果将 风 力机 安装在 鸟类 飞行 所 的通 道上 , 有可 能导致 鸟类 在飞行 过程中撞上 正在运行 的风 叶 将 而 死亡 , 际上这 种情 况也 曾频繁 见诸报 端 。然而 , 实 随着研 究 的 进 一步深入 , 有研究认 为 鸟类撞 上风 力机 而死亡 的事件从 总体上 来说 是很稀 少的 , 是因为 鸟类 自身 的预 知危险 的记忆系统 产生 这 了作用 , 当有 鸟死亡后 , 其他 的鸟类将会 得到警 告, 避开运行 中 的 风 力机 , 免悲剧 的发 生 。 避 4 对植 被 、 壤 的影响 。 . 土 这主要 指 的是在风 电场 的施工 建设 过程 中, 由于 需要对 风机 基座 、 铁塔 基座 以及建 设施工 中一些 必 要 的道 路建 设 , 均会 对土 壤和植 被造 成一定 的影响 , 另外 , 在安 装、 调试及 日常 的维护 检修 风 电机 的过程 中所 需要进行 的拆 卸 、 加油清 洗等 , 有不 慎就 会造成漏 油等 现象, 稍 从而 导致 泄露 的油

风电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风电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风电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标题:风电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引言:
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对当前风电行业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结论与建议。

一、现状分析
1.1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猛
1.2中国风电行业的崛起
1.3风电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1.4供应链与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
二、发展趋势
2.1风电装机容量继续扩大
2.2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
2.3风电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2.4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放
三、挑战与机遇
3.1环保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3.2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3新兴市场与新的竞争力
3.4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与搭配
四、结论与建议
4.1风电行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4.2加强政策支持,促进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4.3加强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放
4.4提高风电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结论:
风电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风电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放、政策支持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注:以上内容为简化版,实际撰写时需要细化每一个部分,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实例和引用文献来支持观点。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甘肃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现状和潜力,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政府文件,获取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背景信息和发展趋势。

•实地调查:走访甘肃省内的风力发电项目,了解其投资规模、发电能力以及运营情况。

•口头访谈:与甘肃省相关部门、企业代表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风力发电市场的看法和建议。

3. 市场概况3.1. 甘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甘肃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甘肃省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XX千兆瓦,占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X%。

3.2. 市场竞争格局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存在多家领先企业,其中包括国内龙头企业和本地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推动了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政策环境甘肃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其中包括优惠的电价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这些政策为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市场机遇和挑战4.1. 市场机遇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具有以下机遇:•巨大的发展空间:甘肃省风力资源丰富,还有大量适合布局风力发电项目的土地,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国家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风力发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甘肃风力发电市场有望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4.2. 市场挑战甘肃风力发电市场仍面临以下挑战:•技术难题:风力发电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

•可行性评估:在风力发电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环境保护等。

5. 市场前景和建议5.1. 市场前景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2024年甘肃省能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甘肃省能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甘肃省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本文旨在分析甘肃省能源市场的发展现状。

能源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对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甘肃省作为一个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其能源市场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能源市场的结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甘肃省能源市场的现状。

能源市场结构甘肃省能源市场的结构相对复杂,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几个主要领域。

目前,煤炭仍然是甘肃省的主要能源资源,占据能源市场的相当大比重。

同时,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的发展,甘肃省的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市场也显著增长。

在甘肃省的能源市场中,煤炭行业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该行业具有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其中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也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这得益于甘肃省地质条件的优势,使其成为国内外能源公司的投资热点之一。

此外,甘肃省还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这些新兴的能源产业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趋势甘肃省能源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能源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甘肃省将继续推动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发展的重点。

其次,甘肃省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能源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与沿线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能源合作,加强了能源贸易和交流。

这对于促进甘肃省能源市场的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繁荣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科技创新成为驱动能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甘肃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强创新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效率。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能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面临的挑战甘肃省能源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的低成本供应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力电站

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力电站

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力电站工程投资额:1200亿工程期限:2008年——2020年2012年9月,甘肃酒泉风力发电场,敦煌去嘉峪关的公路上,路边的大片风车群。

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

这是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冬日的酒泉瓜州县,一排排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碧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蔚为壮观,分外醒目。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

据气象部门最新风能评估结果表明,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

1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均在每平方米250-310瓦以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为此,国家在2008年批准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

酒泉风电开发始于1996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5座大型风电场,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1万千瓦。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

酒泉风电基地远景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先期计划建设装机容量1065万千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能源的负责人认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需要投资1100亿元至1200亿元,资金全部由商业投入。

目前酒泉风能资源已吸引了国内20多家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和考察。

目前酒泉正分步实施煤电基地建设目标,酒泉风电项目此前第一期380万KW风电设备招标工作完成。

大连华锐中标179万KW、东方汽轮机中标115万KW、新疆金风中标81万KW、重庆海装中标5万KW.依据项目建设计划,到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500万KW,到2015年风电装机达到1200万KW,到2020年建成136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人类对环境和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日益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甘肃作为中国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风力发电市场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甘肃风力资源情况甘肃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为33°23′-42°37′N,92°13′-108°46′E,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区域。

甘肃地区的风力资源丰富,有着较高的平均风速和较大的风能密集度。

根据数据统计,甘肃的年平均风速在5-7m/s之间,适合风力发电的利用。

2.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规模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甘肃的风力发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截至目前,甘肃累计已建设了多个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了XXX万千瓦。

其中,以甘肃某地为例,该地已建成风力发电项目XX个,总装机容量达到了XXX万千瓦。

3.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潜力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甘肃具备良好的风能资源条件,风力发电的潜力较大。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将进一步推动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

此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也为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机会。

4.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面临的挑战尽管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甘肃地区的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存在一定的融资难题。

其次,由于电网的限制,风力发电的消纳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和升级。

最后,风力发电对鸟类、生态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

5.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降低风电产业的投资风险。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2000年和2001年能源自给率偏低,刚超过一半,2007年为78.02%接近于80%,其余年份甘肃省能源的自给率均能达到80%以上。

2005年自给率最高,达到了82.54%。

近几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甘肃省一次能源消费品种及消费量统计表(万吨标准煤)从表2可以看出在甘肃省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煤炭所占的比例过高,而当今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一般占40%左右,天然气一般占22%左右。

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日本、俄罗斯、韩国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都低于20%,美国、德国也低于30%。

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首先,煤炭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表的破坏,同时会污染和破坏地下蓄水层。

煤炭在洗选过程中会外排大量洗煤废水,特别是浮选废水的危害较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排放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包括SOz等污染物,还包括CO:等温室气体mu。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是导致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引发地球温度升高、极低和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

而目前减少COQ排放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目前,在各类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的排放量分别占到35%和34%,是SOz排放的最大户;民用灶具和工业窑炉分别占到了12%和11%。

在火电厂的排放中,由于大多数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地方电厂每吨煤燃烧所排放的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所有电厂总排放量的65%左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所导致的大气污染造成酸雨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全国国土面积的30%,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998年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城市占所有统计城市的52.8%,南方城市有73.3%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华中地区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酸雨频率达到了70%以上。

酒泉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市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

近年来,酒泉市在新
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酒泉市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市拥有充足的日照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

酒泉市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稳步增长。

同时,酒泉市还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居民和企业利用自家屋顶和空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促进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其次,酒泉市在风能发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市地处河西走廊,具有独
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风能资源丰富。

酒泉市积极推动风电项目建设,已建成多个大型风电场,年发电量逐年增加。

同时,酒泉市还注重风能与光伏发电的协同发展,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风光互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酒泉市还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
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能。

同时,该市还加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管理和监管,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的来看,酒泉市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成
为该市的重要电力资源。

未来,酒泉市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不断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分析报告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分析报告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甘肃省是中国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良好的风能资源条件,具有发展风力发电的巨大潜力。

本报告旨在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该市场的概况、资源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出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优势、挑战以及发展建议,为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会详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

首先将介绍本篇文章的大纲,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包括甘肃风力发电市场概况、甘肃风力资源分布情况和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的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接下来将从这些方面展开全面详细地分析。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市场的概况、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的优势和挑战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促进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甘肃地处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发展风力发电的理想地区。

其风力资源分布情况十分有利于风电行业的发展。

其次,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得到政府支持并受到市场认可。

然而,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需求、资金投入、市场竞争等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

最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针对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正文2.1 甘肃风力发电市场概况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全国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拥有辽阔的平原和高山,以及丰富的风资源。

风电下海困局甘肃风电项目现状

风电下海困局甘肃风电项目现状

风电下海困局甘肃风电项目现状面对容量巨大、前景可观的海上风电盛宴,开发商却因各种限制而陷入困境。

在技术、管理和电价体系未有突破之时,“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能走多远?沉寂了两年多的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后,今年底将会迎来新的转机。

2022年5月,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江苏滨海30万千瓦、射阳30万千瓦、大丰20万千瓦、东台20万千瓦)吸引了众央企巨头的目光,激烈角逐后,分别由大唐新能源、中电投联合体、龙源电力、山东鲁能中标,中标电价在0.6235-0.737元/千瓦时之间。

时隔两年半,作为我国风电行业进军海上4个标志性项目迟迟没有开工。

因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有冲突,其间一度被延误。

好消息是,截至上个月,山东鲁能东台20万千瓦和龙源电力大丰20万千瓦项目已经拿到了海洋、海事、土地、电网等各个部门的批文,并上报国家能源局,有望在今年底核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大唐新能源滨海30万千瓦项目,已经完成可研,待海洋环保部门批准后,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核准。

然而,另外一个中标体中电投却没有那么幸运。

由于滩涂围垦计划及港口航道规划调整等因素,风场具体场址范围还有待最终确定,项目开工时间再次延后。

第一批海上风电“弄潮儿”的境地,无疑让投资者对这块风电市场的待开垦处女地保持警惕。

我国拥有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风能资源丰富,其中近海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

5-25m水深、50m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m水深、70m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

在陆上风电资源几乎被“瓜分殆尽”的背景下,海上风电资源已俨然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全球著名的风电认证机构德国劳式有限服务公司(GL)国际部负责人FabioPollocino预测,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潜力高达750吉瓦。

2022年,在国家打响海上风电的发令枪后,各大开发商纷纷“跑马圈海”,划分势力范围。

酒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酒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第1 O卷 第 2期
2 0正 01
Vo1 0. NO .1 .2
Fe b.。 2O 0 1
2月
酒泉风电 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李 建春
( 酒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甘 肃 酒 泉 7 5 0 ) 3 0 0
摘 要 : 泉风 能资 源丰 富 , 电产 业 发展 迅 猛 , 酒 风 目前风 电装 机 容 量 已 达 到 了一 定 的 规 模 , 在 风 电 开发 、 网输 送 、 场 但 电 市 消 纳 、 济 、 术 等 方 面存 在 一 定 的 问题 , 过 分析 制 约 酒泉 风 电发展 因 素 , 出切 实 可行 的对 策促 进 酒 泉 风 电 科 学、 经 技 通 提 有
20 0 6年初 , 着 国家 《 随 可再 生 能源 法 》 颁 布实 的 施, 以及 1 2项配套 政策 法规 的相继 出台 , 泉的风 电 酒
产业 进入 了快速 发展时 期 。当年 , 中国大唐集 团与韩
国电力公 司合资 在酒泉 玉门低 窝铺投 资建成 了“ 大唐
1 0瓦/ 5 平方 米 以上 ) 年平 均 风 速 在 5 7米/ 以上 , . 秒

二、 、 三 四期 续 建 和 技 改 项 目。 经 过 十 多 年 的 发
能 资源 区划 中被 确定 为 风 能资 源 丰 富 区。境 内瓜 州 县被 称为“ 界风库 ” 玉 门市被称 为“ 口” 阿克塞 、 世 、 风 , 金塔 、 肃北 、 敦煌 等县 市 风 能资 源 也很 丰 富 。最新 风 能评 估结果 表 明 , 境 内风能资 源总储量 约 1 5亿千 其 .
千伏 线路 和规划 建设 的 7 0千伏超 高压输 电线路 , 5 联 片开发建设 大 型风 电场 条件优 越【 。 3 ]

甘肃省新能源建设情况汇报

甘肃省新能源建设情况汇报

甘肃省新能源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甘肃省已建成多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数百万千瓦。

其中,甘肃临夏风电场、张掖风电场等项目规模宏大,成为全国重要的风能发电基地。

其次,太阳能资源丰富,甘肃省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已建成多个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

甘肃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宏大,技术水平先进,成为全国光伏发电的重要产地之一。

同时,甘肃省积极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已建成多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数百万千瓦。

其中,甘南地区的水电站规模较大,成为甘肃省水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甘肃省还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和地热能源,已建成多个生物质能发电厂和地热发电站,为甘肃省的新能源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新能源建设过程中,甘肃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了新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体系,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总而言之,甘肃省新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国新能源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省新能源建设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结论

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结论

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结论根据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的结果,结论如下:1. 酒泉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通过对酒泉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酒泉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平均风速较高,适合进行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2. 酒泉风力发电已初步发展。

目前,酒泉地区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这些项目的运行情况良好,发电效率较高,为酒泉地区的能源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 酒泉风力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

尽管目前酒泉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项目,但其总装机容量与其风能资源的潜力相比仍然较小。

酒泉市还有很大的空间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风力资源,提高风力发电项目的规模和效益。

4. 酒泉风力发电在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酒泉地区目前的能源供给主要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

发展酒泉风力发电项目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外部能源的需求,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5. 酒泉风力发电项目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此外,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维护,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6. 酒泉风力发电项目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周期较长,需要考虑资金和政策的稳定支持。

综上所述,酒泉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解决一系列技术、土地、环境和资金方面的问题。

我们建议酒泉地区政府加大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酒泉风力发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甘肃酒泉风电出力特性分析

甘肃酒泉风电出力特性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改进调度和控制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预测技术和优化算法,可以更准 确地预测风速变化,从而更好地调度和控制风电出力。
3、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储能技术研究的投入,鼓励创 新,推动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满足大规模海上风电的消 纳需求。
4、能源多元化发展:除了改进电网基础设施、调度和控制系统以及发展储 能技术外,还可以通过能源多元化发展来提高海上风电的消纳能力。例如,可以 将海上风电与海洋能、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 利用。
甘肃省酒泉市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风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风电基 地之一。近年来,酒泉地区风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但与此同时,风电发电的不 稳定性对电网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二、酒泉风电出力特性研究
本次演示通过对酒泉地区多年的测风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 析了酒泉风电基地的出力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酒泉风电基地的风电出力在大部 分天内会有在接近零出力与额定出力之间变化的现象。日平均出力的波动范围很 大,最小值接近于零,最大值则可以达到额定出力。
二、发掘背景与目的
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墓的发掘工作始于2019年。该项目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魏 晋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死亡观念。通过发掘墓葬,我们可以获取关于 这个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埋葬习俗和社会结构的重要信息。
三、发掘过程与发现
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随葬品。这些 物品表明了魏晋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工艺水平。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的壁画和 画像砖,这些图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貌。
5、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海上风电的发展。例如, 可以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政策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海上风电项目。此外, 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碳排放政策来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风电项目评价
1.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设立了中国风电未来4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在2050年,风电将满足17%的国内电力需求。

未来风电布局的阶段重点是:2020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年至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年至2050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甘肃省内重点开发酒泉瓜州、玉门、肃北及民勤等地区风能资源。

“十二五”时期,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启动民勤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到2015年,甘肃省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00万千瓦以上。

本项目投资建设符合《规划》的要求,从实施产业政策的角度,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2. 项目所在地具有优越的自然风能资源
项目所处河西走廊具有发展风电产业的优越条件。

风力能量密度大,风能富集区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风速年内、年际变化小;年有效发电时数长,年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在2300小时左右;风力发电的气候环境好,极限低温不低于零下30摄氏度,空气湿度低,没有盐雾、冰冻等自然灾害,有利于风机寿命的延长;风电场的建设条件好,易开发建设的风电场
大都在荒漠戈壁之中,临近交通干支线,地势平坦广阔,不需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

因此,从风电产生的资源角度分析,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3. 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2006年年初,甘肃省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2015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127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工程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

国家电网公司加大甘肃电网建设投资力度,提升电网运行管理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网结构,为风电外送提供支撑。

同时风电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全省电力生产能力,带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源。

据统计,2010年,酒泉市风电产业完成投资223亿元,完成增加值60.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69%;实现税收1.94亿元,占酒泉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5.84% ,直接吸纳就业8000人。

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酒泉地区各类服务业的较大发展。

因此,从市场需求及盈利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4. 项目发展瓶颈
(1)发电容易输送难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首先遭遇的是送出“瓶颈”。

2011年4月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由2010年底的139万千瓦急剧增加到403万千瓦,而甘肃750千伏的送电容量仅为170万千瓦,截至目前,酒泉市累计建成、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将达到1162万千瓦。

在风电外送容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只能降低风机的利用小时数。

目前河西一部分风
电已经遭遇“限发令”,一些机组实际处于“空转”状态。

(2)电网调峰能力不足
目前甘肃电网能够承担风电调峰的发电能力约150万千瓦,根本无法满足未来风电所需要调峰能力的要求。

如果要实现河西2000万千瓦风电全部外送,那么就必须在“风电走廊”再建2000万千瓦规模的水电或火电。

但这样就会涉及到水电、火电机组能否适应频繁调峰,电网能否适应系统潮流频繁大范围波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另外还存在其他电源发电量下压、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等问题,因此,各发电企业间的利益平衡和政策调控压力比较突出。

(3)风电技术水平制约
早期生产的风机中有一些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透功能,在有功及无功电压控制方面能力较差,并且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抗干扰能力不达标,大量并网后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

目前这些问题都有部分解决方案,采取措施电力力质量能够达到标准。

大规模风电上网后,提供电力质量是各国发展风电共同面对的课题。

(4)并网消纳难,基础设施不完善
风电发展早期,在“先干起来”思路的指导下,酒泉选择了“先核风、后核网”模式。

但是没有风电场,电网、调峰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并网消纳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

(5)经济补贴政策
目前电网加强工程无法获得国家接网补贴。

同时甘肃风能富集区远离负荷中心,电网加强工程投资巨大,如果考虑在西北乃至全国区
域内消纳风电,距离负荷中心的平均距离更远,亟需国家的政策支持。

大规模风电并网也对经营造成了重大影响,包括财务费用、折旧成本、运行维护费用、线损成本、购电成本等多方面。

(6)事故频发饱受诟病
2011年2月以来,酒泉地区频繁发生大批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国家电监会调研后认为,主要原因是风电机组性能与风电场建设运行水平不高,如大唐玉门昌马风电场由于35千伏电缆头制作工艺不合格,致使电缆头全部返工。

此外,酒泉乃至全国各地的风电机组先后发生过飞车、起火、倒塌等重大事故,甘肃成了众矢之的。

综上,从产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分析,甘肃省风电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辅助配套设施系统化、风电生产技术等方面是其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项目盈利的基本前提就不存在,因此强行上马项目会使投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不利于投资发展。

5. 项目建设建议
(1)抓好风能资源详查。

资源详查评价是风电场微观选点的前提,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地点和高度,风速、风功能密度和有效风时数都会有所变化。

因此,当前首先要做好这项最基础的工作。

(2)实行风电同其他电源建设相配套,风电并网和市场消纳问题亟需解决。

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电网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冲击是制约风电并网的突出问题。

在风力发电所占比重较小时,区域电网自身的调峰能力就可以消化间歇性引起
的波动,但随着风电的大规模开发,进一步加强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衔接好风电项目开发与配套电网建设,确保风电项目与配套电网同步投产,保障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建立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电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3)风电设备技术、质量有待提高。

与全球领先的风电设备产量及生产规模相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竞争实力。

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是依靠引进技术成长起来的,风电机组设计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国内低层次技术的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

部分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单纯以降低成本方式占领市场,忽视技术进步、产品可靠性等内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已暴露出一些风电设备质量问题。

此外,一些附加值较高的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材料和元器件尚未改变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影响了风电产业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4)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

随着对开发风电支持力度的加大,发展风电的积极性很高,但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没有落实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方案的情况下,盲目加快风电建设速度,加剧了风电并网运行困难。

同时,个别地区盲目引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并强制风电开发企业采购本地制造的风电设备,既加剧了风电设备低水平重复扩张,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扰乱了风电开发建设秩序。

此外,风电并网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风电建设、运行、检修维护和技术监督等环节的管理亟需进一步加强。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风电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的大背景下,国内风电产业开始面临一系列发展瓶颈。

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并网消纳困难、弃风限电严重、产业链资金压力加剧、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等等,全行业面临亏损风险,发展增速开始放缓。

2014年,风电行业仍然处于消化产能的缓慢调整期,风电行业设备技术都需要在市场倒逼下进行重新选择,短期的投资机会并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