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学习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知识
阴阳五行理论在 诊断和治疗骨伤 疾病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理论在 预防和康复骨伤 疾病中的应用
脏腑经络理论与骨伤的关系
脏腑经络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经络等组成,相 互影响,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骨伤与脏腑的关系:骨伤可能影响脏腑功能,如骨折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影响脏腑功能。
骨伤与经络的关系:骨伤可能影响经络的通畅,如骨折可能导致经络阻塞,影 响气血运行。
中药现代化研究:如中药有 效成分的提取、药理研究等
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的现代 化研究:如电针、激光针灸等
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如X光、 CT、MRI等在骨伤诊断中的应 用
中医骨伤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研究:如与生物力学、材料
科学等的结合
中医骨伤科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现代科技与中医骨伤科学的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
骨伤患者的日常保健与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 富含钙、磷、蛋白质等营 养物质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增强 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遵医嘱使用药物和理疗方 法,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 恢复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1
添加章节标题
2
中医骨伤科学的历史与起源
中医骨伤科学的历史背景
早期中医骨伤科学主要依靠经 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 的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在历史上经历了 多次发展和变革,逐渐形成了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体系
中医骨伤科学起源于古代中 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学在中国医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对现代医学的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理疗
采用红外线、微波等理疗 手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炎症。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穴位,调和气血 ,达到舒筋活络、消炎止 痛的目的。
局部封闭
对于疼痛剧烈、炎症明显 的患者,可采用局部封闭 治疗,即注射药物到疼痛 部位,快速缓解症状。
腱鞘囊肿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手法治疗
中药熏洗
通过专业的手法按摩,促进囊肿消散,缓 解疼痛。
保守治疗无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如药物、理疗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神经功能损害
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如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等。
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的疼痛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理论总结回顾
01
经典理论与流派
中医骨伤科学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为理论基础
组织工程技术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为中医骨伤科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如通过 培养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等方法,促进骨折愈合和 缺损修复。
提高中医骨伤科临床水平途径探讨
1 2
加强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医骨伤科经典理论,加强基础 理论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指 导。
慢性劳损性软组织疾病治疗策略
休息与制动
减少或避免引起劳损的动作或姿势, 使受损组织得到充分休息。
手法治疗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缓解肌肉紧 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 退和组织修复。
药物治疗
使用中药外敷或内服,以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
功能锻炼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功 能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 性。
中医骨病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骨病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医骨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骼系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骨病是指骨骼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骨折、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中医骨病治疗以调理气血、调畅经络、调节脏腑为主要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就中医骨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中医骨病的病因及病机1. 外因:外伤、劳损、变形、寒湿、湿热、风热、痹症等因素。
2. 内因: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脏腑虚弱、郁怒伤脾、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
3. 病机:中医认为,骨病的病机主要是气血郁滞、气血不足、风寒湿热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进而影响骨骼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中医骨病的诊断要点1. 望听问切:通过望、听、问、切等四诊方法,了解病情变化,望色、听声、问诊、切脉等,加以综合分析;2. 疼痛特点:针对不同骨病的疼痛特点,进行详细的症状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等;3. 脉象和舌诊:观察患者的脉象和舌苔,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4. 辅助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帮助明确病情。
三、中医骨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骨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常用药物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风化湿、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等功效的药物;2.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手法和穴位的刺激,调节气血、舒筋活络,改善骨病的症状;3. 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按摩手法,调节气血、舒筋活络,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4. 理疗疗法:包括针刺、灸法、拔罐、艾灸、推拿等手法,在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下进行治疗,以调养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四、中医骨病的预防措施1. 饮食起居:注意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2. 运动锻炼: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增强体质,改善骨骼系统的功能;3. 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舒畅,避免长期的情绪紧张、忧虑、恐惧等。
中医骨伤科护理科普知识
预防为主:中医骨伤科注重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体、增强锻炼等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防骨伤疾病的发生。
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 外因:跌打损伤、交通事故、长期劳损等 内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骨质疏松等 病机:包括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作用:舒筋活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
使用范围:适用于各种骨伤疾病,如骨折、伤筋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煎汤后倒入盆中,用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 再浸泡患处。
病不 的同 护骨 理伤 重科 点疾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日常姿势: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睡姿和活动姿势。 颈部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屈等。 预防感染:保持颈部清洁,预防感染。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颈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冷敷技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热敷技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的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
推拿按摩技术
定义:推拿按摩 是中医骨伤科常 用护理技术之一
作用:舒缓肌肉 紧张和促进血液 循环
方法:通过手法 推拿和按摩,对 不同部位进行操 作
应用:常用于治 疗各种骨伤科疾 病,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等
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骨伤科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因 饮食不当而影响病情恢复。
骨伤科疾病的情志护理方法
骨伤科疾病对患者的心理 影响
情志护理的重要性
情志护理的方法:疏导、 沟通、心理辅导等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促进康复
中医骨伤知识点总结
中医骨伤知识点总结一、中医骨伤学概述中医骨伤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遭受外伤后骨骺、骨干、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受损、病理变化及其病因、病机、病理演变规律及相关的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骨伤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黄帝内经》等古典医书中就有关于骨伤的记载。
在治骨伤方面,中医学家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上,中医骨伤学通过辨证施治,运用针灸、推拿、草药、外治法(如跌打损伤的外治法)等方法,对骨伤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二、中医骨伤学的基本概念1. 骨伤的概念骨伤是指人体遭受外力作用或因病理因素导致骨骼及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骨膜、关节等)发生病变、损伤的一种疾病。
2. 骨伤的分类按照受伤后的病理改变,骨伤可分为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不同类型。
3. 骨伤的病因常见的骨伤病因包括外伤、摔打、跌倒、扭伤等外因,也有内因如骨质疏松、骨髓炎、骨肿瘤等。
此外,在中医看来,情志失调也可造成气血不畅,导致骨伤发生。
4. 骨伤的临床表现骨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症状。
5. 骨伤的诊断中医骨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骨折部位、病因和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6. 骨伤的治疗中医治疗骨伤主要包括挽骨复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方法。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推拿、热敷、外敷等。
三、中医骨伤学的理论基础1. 经络学说中医骨伤学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气血的调畅及病变的发生。
因此,在骨伤的治疗中,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有效改善受伤部位的病理状态,促进愈合。
2. 气血学说根据中医的气血学说,气血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身体的功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骨伤中,气血的调畅与否与伤损部位的康复密切相关。
因此,治疗骨伤时需要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活动,以加速组织修复,促使骨折的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讲义
中医骨伤科学讲义中医骨伤科学~~~~~~~~~~~~~~~~~~~~第一讲第一单元总论第一节中医骨伤科的定义和学科范围定义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和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由外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伤害和疾病的学科。
学科范围中医骨伤科基本包括了西医骨科的诊疗范围。
即需要诊治除头部以外的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和疾病。
由于骨骼一肌肉系统又与周围神经、脊髓和周围血管关系密切,所以一部分周围神经、脊髓、周围血管的损伤和疾病也应在骨科接受诊断与治疗。
必须指出,中医骨伤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必须面对一部分头部损伤病人,所以其诊疗范围比西医骨科更大,要求中医骨伤科医师的知识面更宽广。
中医骨伤科研究与治疗的主要内容(一) 损伤:包括骨折、脱位、筋伤(软组织损伤)、内伤(创伤并发症)。
(二)骨病:包括骨关节先天性畸形,如成骨不全(脆骨病)、软骨发育不全、石骨症、颈肋、斜颈、半椎体畸形、脊椎裂、先天性肩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骨关节感染,结核、各种关节炎、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等,骨肿瘤,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等。
第二节骨伤科的临床理学诊断法一、望诊要有细致认真的态度,也要有基本要领和方法;要看出明显的异常,也要发现轻微的改变。
要熟悉正常状态及正常范围的变异;进行对称部位的比较。
(一) 望诊方法1、显露足够的范围——病变主诉部位与牵涉部位可以很大,一般上肢与肩带病要露出上半身躯干;脊柱、骨盆、下肢最好脱去全衣。
损伤越重、显露越广。
2、取适当位置——上肢及肩带以站、坐为佳;脊柱、骨盆、下肢以先站后卧为要,因部分肢体参差及腰背肌自主性肌紧张于俯卧位消失。
3、卧位要有硬板床,立位要赤足。
4、光线好、辨皮色看循环。
5、静态结合动态(二) 望诊内容体态——人的身材轮廓。
人生长发育三个旺盛期:5、10岁、青春期:骨骺病损在旺盛期更显;原发性脊柱侧凸在青春期发展迅速,过后停止发展。
有些病有特殊体态:软骨发育不全——躯干正常而肢体短小;1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骨骺骨生长迅速——“巨人症”——体态高大而匀称,生长随骨骺线闭合而停止长高;但又影响膜内化骨而成“肢端肥大症”。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第三章-临床检查-·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第四节骨与关 检查方法-·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化热,或因血容 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空虚5、弹性固定
外因-外力损伤-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外因-·1、外力损伤-●-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d持续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外感六淫可 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3、邪毒感染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 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切诊-一、脉诊-一浮脉-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刷烈或兼有表征时。-二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 腰脊损伤疼-痛。-三迟脉-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筋挛 、Al血凝滞等症。-四数脉-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多 于一般损伤发热。-五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期。 六涩脉-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问诊-一、询问一般情况-1.主诉-2.问受伤的原因-3.问伤势-4.问受伤的时间-5.问跌仆、 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质、方向、情绪-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沉-7. 全身情况-二、问过去史、家庭及音-三、听入臼声-四、听筋的响声a关节摩擦音;b肌腱-弹响声与 发音;c关节响声。-五、听啼哭声-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七、闻气味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中医骨伤科是基于中医理论,对骨伤科病症进行预防、诊断与治疗的一门学科。
中医文献记录了许多关于骨伤科病症的方法和经验,如《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医心方》等。
在中医骨伤科中,诊断要点是辨证施治,必须凭借中医理论和病人的整体情况来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更加个性化。
下面将介绍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
概述中医骨伤科学认为,骨伤科病症的本质是气血不畅、阻滞、局部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因此,中医骨伤科主要从调节气血的角度来治疗和预防骨伤科病症。
理论基础1.骨伤科的五脏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其中,心主神明,肝主筋络,脾主肌肉,肺主皮肤,肾主骨髓。
骨属于肾脏,主要靠肝、脾、肾三脏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和代谢。
2.骨伤科的经络中医认为,身体的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血运行通路。
经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平衡全身的气血运行,而气血的均衡则对身体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骨伤科病症中,经络的调节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3.骨伤科的气血中医的气血概念包括了体内的所有活力和物质,是身体机能活动的主导。
气血必须得到良好的流动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
气血运行畅通不仅可以预防骨伤科疾病,还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诊断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可以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来依据中医理论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
这些病症包括外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诊断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个人生活习惯、嗜好和心理状态等。
治疗中医骨伤科治疗分为三方面:辨证施治、调整气血、辅助祛痛和舒筋。
1.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骨伤科的核心治疗方法,意味着医生必须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辨”出病情的具体表现,而后才能“施”出恰当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可以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等。
2.调整气血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调整气血。
医生通过施行汤剂或者草药来恢复患者体内气血的平衡,保证气血正常运行,以达到预防和治疗骨伤科病症的作用。
中医骨伤
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2、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响声或摩擦感,称骨擦音。
3、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病。
4、清创术:就是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细菌,使污染伤口转变成为干净伤口,缝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
5、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6、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7、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8、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9、筋伤: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
10、筋断裂:系指外力作用于肢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的断裂,伤后导致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斑、畸形等临床表现。
11、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简称“肩周炎”。
12、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
13、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14、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15、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16、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培训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 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休息 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
剧烈运动。
正确姿势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关节压 力和肌肉疲劳。
饮食调理
合理搭配营养,多食用富含蛋 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以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05
中医骨伤科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因车祸导致骨折,经过中医 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成功恢
复。
病例2
患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腰 椎间盘突出,经过中医针灸和推拿 治疗,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
病例3
患者因运动不当导致关节扭伤,经 过中医冷敷、热敷和药物治疗,迅 速恢复。
诊疗经验分享
方法包括毫针、艾灸、拔罐等。
04
中医骨伤科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 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 退,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运动疗法
通过特定的运动和活动,恢复 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促进
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按摩推拿
通过手法按摩和推拿,放松肌 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关节脱位
总结词
关节脱位是指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遭到破坏,使关节丧失功能。
详细描述
关节脱位的症状可能包括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中医骨伤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脱位及其 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外固定等。同时,医生还需要注意关节脱位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韧带撕裂、骨折和 神经损伤等。
软组织损伤
宋元明清时期
(医学课件)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学习
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真气”成为人体 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 基本的力量,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 化而成,有营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作用,气 为血之帅,血随之而与运行,血为气之守,气 得之而静谧。
15
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一)伤气 (1)气滞 (2)气闭 (3)气虚 (4)气脱
(二)伤血 (1)血瘀 (2)血虚 (3)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即肾的先天之精与水谷后天之精,津液是人体内 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清而 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两者可互相 转化,有充盈空窍,滑利关节,润泽皮肤、肌肉、 筋膜、软骨,濡养脑髓和骨髓,即填精补髓等生 理功能。
12
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1)伤皮肉 (2)伤筋 (3)伤骨
13
气血精津病机
气血的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
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气血与人体的一切 生理活动和各种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气一方面 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 从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 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
LOGO
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学习
损伤的分类
1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 引起的皮肤、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 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反应,在《礼记.月令孟 秋》则进一步将损伤分为伤(皮伤)、创(肉 创)、折(骨折)、断(骨肉皆断离)四类。
2
损伤的分类
(1)按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伤和内伤, 外伤是指皮、肉、筋、骨损伤,临床可分为骨折、 脱位与伤筋,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 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 证。
11
皮肉筋骨病机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从治疗方式以及治疗病症目标来说,中医骨科以及西医骨科并没有根本区别,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西医骨科在现代化治疗过程中,同样会使用中医骨科的方法治疗远端骨折;中医骨科医生也会采用现代化骨科的方法治疗复杂性骨折问题。
一、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科隶属于临床医学领域中是目前比较重要的防止骨折、伤筋、脱位和内伤的专业学科,严格来说中医骨伤科并不完全属于中医领域,因为该科室的建立和发展是基于中医治疗理论,但是所使用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则充分结合了现代化医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中医骨伤科包含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金匮要略、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实践方法学讲座、中医内科病因病机学、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应用、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二)与西医骨科的区别从本质上来看,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分科的一种,其治疗方式与探病流程与西医骨科十分相似,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病症,因此中医骨伤科的常见治疗病症包含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相比西医的骨科来说,中医骨伤科诊断利用望闻问切,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中药、正骨、按摩、针灸以及夹板固定等方式治疗疾病;而西医骨科诊断利用视触叩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在治疗骨骼疾病时,主要利用手术的方式,并结合内外固定法医治,而相对复杂性创伤西医的治疗方法相对比较优越成熟,但是中医骨伤科由于使用中医整体系统化的疗法,可以在不开刀手术的情况下治疗病症,对于患者身体的损害和影响相对较小,并且中医治疗相对比较灵活,能够更快的让患者恢复骨骼功能。
二、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防治(一)辨证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症治疗过程中,腰间盘突出的病症是中老年群体的高发病症种类之一,所以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症特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首先需要分辨患者病症的种类。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一、简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骨伤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骨伤疾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脾肾功能失调所致。
骨伤科学旨在恢复气血运行和调节脾肾功能,以促进骨骼健康。
2. 骨伤分类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骨伤疾病可分为外伤性骨伤和内伤性骨伤两类。
外伤性骨伤是由于外界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所引起的损伤,内伤性骨伤则是由于内部病理因素引起的骨骼疾病。
3. 诊断和辨证中医骨伤科学强调全面的病史询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运用相关的中医诊断技术,如脉诊、舌诊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和辨证。
三、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应用1.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中医骨伤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理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骨伤疾病的效果。
2.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变化,中医医师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祛风利湿等作用的中药方剂,以促进骨骼的康复。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骨伤的愈合和康复。
4. 中医康复训练中医康复训练是指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具体的骨伤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五、总结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科,它以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技术为基础,通过中草药治疗、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康复骨伤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采用中医骨伤科学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全面、有效地治疗和康复骨伤疾病,使患者更早地恢复健康。
通过这个简要的中医骨伤科学课件,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医骨伤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治疗和康复方法有所启发。
对于想要学习和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人来说,这个课件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资料。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伤科学复习重点118倾情巨献,圣诞快乐名词解释:1. ⾻擦⾳:⾻擦⾳是⾻折的主要体征,完全性⾻折,当摆动或触摸⾻折的肢体时,两断端相互摩擦可发⽣响声或摩擦感,⾻擦⾳出现即为⾻折处,经治疗后消失,表⽰⾻折已连续或⾻折处出现嵌插。
2. 异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处出现了类似关节的活动,或关节原来不能活动的⽅向出现了活动,多见于⾻折脱位或韧带断裂。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退⾏性变或外⼒作⽤,使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群的80%,男性多于⼥性,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率约占总发病⼈数的98%4. 颈椎病是⼀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即颈椎椎间盘退⾏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仅出颈椎的退⾏性改变⽽⽆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性改变。
5. ⾻质疏松症:以⾻量减少、⾻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折为特征的全⾝性⾻疾病。
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疼痛,隐痛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后为全⾻痛。
⾻折时,患部有明显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
6. 化脓性关节炎是指发⽣在关节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属“关节流注”范畴。
临床症状为全⾝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热等;局部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肤发红灼热。
7. 颈⼲⾓:股⾻颈与股⾻⼲构成的⾓度,正常值:110°~140°。
颈⼲⾓⼤于正常为髋外翻,⼩于正常为髋内翻。
8.前倾⾓:股⾻颈的长轴与股⾻的冠状⾯形成的⾓度,正常值:12°~15°9. 掌倾⾓:桡⾻远端与腕⾻(⽉⾻与⾈状⾻)形成的关节⾯,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向掌侧倾斜10°~15°10. 尺倾⾓:桡⾻下端外侧的茎突,较其内侧常1~1.5cm,故其关节⾯还向尺侧倾斜20~25°11. 肘后三⾓:肘部的三点⾻突标志是肱⾻内、外上髁,及尺⾻鹰嘴。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正确包扎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1.损伤的病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第三章诊断一.损伤的症状体征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2.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二.骨病的症状体征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2.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三.骨与关节检查法1.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2.临床检查方法用途: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手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法、邻肢夹角法第四章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1、内治法分期:①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中医骨伤科学就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得学科、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得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得分层缝合,正确包扎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骨伤科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第二章损伤得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就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得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得破坏,及其1、损伤得病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 2.损伤病机: 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与。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第三章诊断一、损伤得症状体征1。
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2。
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骨折得主要体征之一)、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二.骨病得症状体征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得疾病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2.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三。
骨与关节检查法1。
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得紧张度。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得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得阻力运动肢体(正常)2.临床检查方法用途: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手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法、邻肢夹角法第四章治疗方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可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指由于急骤 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指由于劳逸失度 或体位不正而外力又经年累月作用于人体所致的 病因。
(3)按受伤的时间:可分为新伤与陈伤。 (4)按受损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可分 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5)按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
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 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 作用不能能好发挥。由于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 伤阴液,除了可见较重的伤津证侯外,还可见全 身情况差。损伤而致津液亏损时,气亦随之受损。 津液大量丢失,甚至可导致“气随液脱”。而气 虚不能固摄,又可致津液损伤。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精津的生理功能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即肾的先天之精与水谷后天之精,津液是人体内 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清而 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两者可互相 转化,有充盈空窍,滑利关节,润泽皮肤、肌肉、 筋膜、软骨,濡养脑髓和骨髓,即填精补髓等生 理功能。
精、气、神三者称为三室,气的化生源于精, 精的化生较于气,精气生而津液则表现为神,若 精气伤,津液损则失神。血液的盈亏与津液的盛 衰相互影响,如在损伤大出血后,可出现口干烦 渴、皮肤干燥和尿少等津液不足的证侯。
内容页
单击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添加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内容页
文本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21
过渡页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内容页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真气”成为人体 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 基本的力量,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 化而成,有营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作用,气 为血之帅,血随之而与运行,血为气之守,气 得之而静谧。
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一)伤气 (1)气滞 (2)气闭 (3)气虚 (4)气脱
(二)伤血 (1)血瘀 (2)血虚 (3)血热
文本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添加文本内容
内容页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皮肉筋骨病机
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 皮肉为人之外壁,内充卫气,人之卫外者
全赖卫气,肺主气达于三焦,外循肌肉,充于 皮毛。筋是指筋络、筋膜、肌腱、韧带、肌肉、 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的总称,骨属于奇恒之府, 不但为立身之主干,还内藏精,与肾气有密切 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合骨者肾也, 故肾气的充盈与否能影响骨的生长、壮健与再 生。
LOGO
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学习
LOGO
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学习
损伤的分类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 引起的皮肤、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 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反应,在《礼记.月令孟 秋》则进一步将损伤分为伤(皮伤)、创(肉 创)、折(骨折)、断(骨肉皆断离)四类。
损伤的分类
(1)按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伤和内伤, 外伤是指皮、肉、筋、骨损伤,临床可分为骨折、 脱位与伤筋,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 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 证。
(6)按致伤因素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活损 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 等。
(7)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可分为物理损 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损伤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外因 损伤外因是指外界作用于人体而致损伤的因
素,主要系外力伤害,但与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 等有密切的关系。
外力伤害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1
2
3
4
5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Thank you!
谢谢观赏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内容图表页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65 50
30
80
内容图表页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具体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内
因
内因指人体内部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 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职业工种。
病机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 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伤病的发生和发展 与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有密切关系。
外伤病患多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瘀 阻、经络阻塞或津血亏损,或淤血邪毒由表入里, 而导致脏腑不和,亦可由于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 起经络、气血、津液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损。
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等四种直 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都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 部位。《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 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 谓五劳所伤。”
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
外感六淫诸邪或邪毒感染均可致筋骨、关节 发生疾患,各种损伤可因风寒湿邪乘虚侵袭, 经络阻塞,气机不得宣通,引起肌肉挛缩或松 弛无力,而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功能障碍。
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1)伤皮肉 (2)伤筋 (3)伤骨
气血精津病机
气血的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
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气血与人体的一切 生理活动和各种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气一方面 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 从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 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