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网络
自从Culloch和Pitts提出了神经元的数学模 型,Hebb提出了学习规则,就兴起了对人工神经 网络的研究,许多学者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方法论上讲,人工神经网 络具有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具有大量可调参数 和高度非线性并行计算能力,它允许输入数据不 太准确,允许对系统模型的公式化表示不清楚, 因此国外一些学者把经济预测问题转化为模式 识别问题,通过模拟人脑思维提高预测能力。

普利高津说复杂性在我们对自然描述的各个层次上都
起着根本的作用。 据有人统计,复杂性已成为科学技术领域中使用频率极 高的词汇,在大不列颠的字典中至少有878个条目,962 处涉及复杂性概念。


复杂性研究已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研究最热门的
课题,它体现了人类认识史科学史上的重大转折。
(三)系统复杂性特征

顾基发认为系统科学应当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 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应用。
学科内容、统一的学科体系有待完善与建立

四、复杂性科学简介
(一)简单性曾是科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1、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开始,简单性一直是科学追求的 最高目标
试图把自然现象的复杂性认识归结到寻求一种本原。
2、中国古代和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系统概念
用自发的系统概念考察自然现象(唯物主义哲学观) 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体 赫拉克利特:《论自然界》中,世界是包括一切的 整体 德谟克里特:系统思想是通过其对宇宙构成的认识 表达出来的,独立、不变、不可分的原子是构成宇 宙的基本粒子。《宇宙大系统》 《道德经》、南宋的陈亮的理学,“理一分殊”体 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系统宏观系统运动的 规律性,即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则必然会 与外界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的交换, 这种交换使系统的熵不断减少,从而导致 系统由无序演化为有序。基于耗散结构的 自组织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从低度有序向 高度有序演化的规律性,这种自组织现象 可以推广到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另外,协同学还提出了用于简化模型的序参 量和支配原则,“役(yi)使原理”。协同 学对于建立方程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描 述系统演化行为和阐明自组织机制等方面, 都有严格的分析和论证,较一般系统论和耗散 结构理论的定量化程度要高。 然而,对于生命领域的复杂巨系统,尤其是 社会系统,被视为协同学精华的微观方法不 再有效。另外,哈肯也承认协同学对研究混 沌是力不从心的。
40年代出现了: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论
运筹学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科学工程运用
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
管理科学
运筹学
我国古代的运筹学思想,如齐王赛马,丁谓修皇 宫等,后在二战期间,因军事战略战术的需要 得以发展起来。
(1)布置防空雷达,建立最有效的空防
预警系统;
(2)提高空炸机对地面目标的命中率; (3)如何布置深水炸弹,及确定深水炸
3、80年代以来的发展——非线性科学和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
(1)系统对初始值具有敏感性; (2)系统长时期演化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3)确定论的系统中可以产生非确定性。
关于资本市场混沌特性的研究
分形理论
以欧氏几何和黎曼几何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传统数学,在 规则、光滑形状或有序系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自然界和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凹凸而不圆润、 破碎而不连续、粗糙而不光滑的形状,传统的几何语言 却无能为力,甚至是错误的抽象。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 尔布罗特(Mandelbrot)于1975年创立了一种新的数 学语言——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弥补了传 统几何的不足。这种语言适合于数学、自然界和科学实 验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实体。这些实体没有规则、光滑图 形的形式美,却有着无穷嵌套的结构和韵律美;没有规 则图形的那种匀齐性和对称性,但在尺度变换上却表现 出对称性。
遗传算法
Holland在研究自适应系统稳定性时,提出了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 一种优化技术,它模仿自然界生物进化思想(继承、进化、优胜劣 汰)而得出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近年来,遗传算法已经成为国际 上跨学科的热门话题,不仅在人工智能、组合优化以及工程技术 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已开始应用于经济与工程管理系统中。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用遗传算法定量分析经济学问题的研究论文, 还有的学者利用遗传算法确定经济预报的主导指数,取得了很好 的结果。把遗传算法与模糊逻辑相结合更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前景。模糊遗传系统不是简单的系统计算,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非线性、非确定性智能计算模型,具有并行计算的优点,在预测与 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十分成熟,国外一 些学者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引起物质生产方式系统组织 性的复杂性;


信息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复杂性;
认识手段的改进,人们对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的探索; 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化引起的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

如此等等的复杂性,迫使人们摒弃以往的简单性原理,
简单性科学,简单性思维,还原论方法,正如马赫所说:科 学理论的简单性是以牺牲自然现象的完整性而获得的。
3、近代系统思想的发展
15世纪下半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出现。自然科学 各门类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从细节着手分门别 类加以研究。局限性:着眼于细节而缺乏对事物整 体的考察。 19世纪(能量转化、细胞、进化论)对自然过程的 相互联系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各学科之间相 互联系的认识加强了。马克思、恩格斯:物质世界 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 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系统思想)
分形,又称碎形,是指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现象、图像或者物理过程等。 分形学诞生于1970年代中期,属于现代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分形学的创 始人是美国的曼德勃罗(B.B.Mandelbrot),他在1982年出版的《大自 然的分形几何学》(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是分形学的经典 著作。 分形一般有以下特质: 分形有无限精细的结构,即有任意小比例的细节 分形从传统的几何观点看如此不规则,以至于难以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 描述 分形有统计的或近似的自相似的形式 分形的维数(可以有多种定义)大于其拓扑维数 分形可以由简单的方法定义,例如迭代 Mandelbrot集合是分形几何中的经典集合,它是一个在复平面中通过对 方程式 z = z2 + c 进行迭代产生的图形。Julia集合是分形几何中的另一 个经典集合。其他著名的图形还有Kohn雪花和Sierpinski三角形。 由于需要大量的数学运算,研究分形必须借助于计算机。 分形算法可以用来生成山脉、树木等自然界中的场景。也有人研究使用 分形理论的数据压缩算法。
2、70~80年代的发展
西方主要系统流派 Russell Ackoff:运筹学派 Jay W.Forrester:系统动力学派 Petter Allen :复杂系统进化学派 I. Pringoging:耗散结构理论学派 Hermann Hakenn:协同论学派 R. Thom:突变论学派 Pringoging: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研究偏离平衡态的热力学问题,发现了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结构,提出了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统计力学所揭示的孤立系统在 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条件下的规律,但在开放且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系统 通过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一旦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 系统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自发转变到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 状态。在远离平衡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Hermann Hakenn:synergetics
Haken通过对激光的研究总结出一般性的结 论——协同导致有序,创立了协同学。协同 学中除了很多概念和耗散结构理论是一致的 以外,指出平衡态的结构不一定是无序结构, 不远离平衡态也可以出现有序结构。当子系 统之间没有形成协同时,系统呈现不出整体 性质,系统是无序的。当子系统之间形成协 同时,系统就呈现出一定的有序结构。
弹的起爆深度;
控制论
维纳(N.Wiener)把生物学、生理学和行为科学与机 器控制中的伺服系统理论相结合,把“在动物和机 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定义为控制论。反馈的概 念是维纳控制理论的核心,通过反馈发现行为与目 标的偏差,根据偏差调整行为来达到目的。
四大分支:工程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生物控制论 和社会控制论。
3、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综合集成法” 、“灰色系统理论”、“泛系分析”、“物元分析” 等。
4、系统科学发展展望

6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由系统科学与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 学构成广义系统论的设想;

70年代萨缪尔森提出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
80年代初钱学森提出建立系统科学学科体系的思想,他认为系统科 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科学体系,因 此应当具有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本理论和哲学4个层次。
泰勒斯的水,赫拉克里特的火,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空虚,亚 里士多德的四因论……,
2、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 3、牛顿从三定律演绎自然界一些运动规律 4、爱因斯坦因:万有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通过几何 化方法把它们统一起来。
(二)复杂性研究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转折
20世纪30年代以来, 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复杂性事物:
复杂系统理论(1)
基本内容
一、绪论 二、系统概念与演化 三、连续动态系统 四、离散动态系统 五、系统的自组织和 简单巨系统 六、复杂适应系统 七、系统科学的工程 技术
第一章 绪论
一、古今系统思想概述
1、中国古代人类实践中的系统思想 古 代 书 籍 中 的 系 统 思 想 : 《 地 员 篇》、《诗经》、《黄帝内经》 古代工程:都江堰 古代人民对天体、农事、工程、医 药方面的成就
1、因素众多、涉及面广:多因素、形态多种多样 性; 2、联系紧密、结构复杂:多联通性、多层次性、 交叉结构; 3、联系紧密、动态多变、随机性强:不稳定性、 分化、无序与有序互动、随机性; 4、非线性、非加和性:自组织进化、混沌、分形; 因果关系的反直观性:突现、涌现、分岔。
(四)复杂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中国的系统科学研究与应用
1、20世纪50年代中期
钱学森、许国志把运筹学从西方带到中国,组建中国最早 的运筹学研究组。5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家开始将运筹学 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 华罗庚从运筹学方法中提炼出“优选法”和“统筹法”
2、7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的系统科学研究热潮,
80年代组建系统科学或系统工程研究所,在一些大学设置 系统工程或管理工程专业,培养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专业 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大型国家项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如:南水北调工 程 中国导弹和航天等复杂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运 行中,系统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
4、科学的定量的系统思想
贡献: (1)使系统思想定量化,成为一套 具有数学理论、能够定量处理系统 各组成部分相互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科学方法; (2)为系统思想的实际运用提供了 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
二、系统科学的形成发展
1、上世纪40~60年代系统科学的形成和发 展
Bertranffy一般系统论原理,为系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从生物和生命现象出发, 研究了有机体开放系统模型,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系统论”。他指出了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 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有机关联性等。他定性地 说明了这些观点,也曾努力地用定量方法描述,以便使 一般系统论成为一门逻辑与数学的科学,但没有成功。
1、复杂性本身的研究

复杂性度量,复杂性自身起源问题。 复杂性研究方式。
2、复杂性认识的研究
3、复杂性与其他问题的关系
复杂性与信息,复杂性与进化、适应等。
4、计算复杂性研究 5、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 6、研究复杂性的纲领、理论和方法
(五)认识复杂性的新学科———系统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