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制版原理与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黑版在彩色复制中的作用
经过长期实践,人产普遍认为黑版在彩色复制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提高了灰色平衡的稳定性 Y、M、C三原色油墨实现中性灰色平衡比较困难,采用底色去除工艺 后,中性灰色平衡基本不受彩色墨量的影响,主要由黑墨实现中性灰 复制。因此,灰色平衡易于实现。 2. 增大了印刷品的密度和反差 按目前常规条件,Y、M、C三色墨叠印后密度在1.6-1.7,而人们视觉 对暗调发辩能力可达到1.8-1.9。因此,采用黑版可增强纸张对光的吸 收能力,光的吸收率可从96%增加到98%,密度相应增大,阶调延长, 提高了画面对度,增强了图像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画面变得栩栩如 生。 3. 加强了中间调至暗调的层次 在彩色复制工艺中,阶调再现的规律是:亮调区域层次得到保持和强
颜色信号的强弱变化就对应着原稿上该颜色含量的多少,这 就是颜色分解的过程。彩色扫描仪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将彩 色图像采集到计算机里,建立了RGB颜色空间,若将这三种 颜色对应的信息记录在感光胶片上,就得到了三张分色片, 这三张分色片记录的信息就对应着印刷时青、品红、黄三种 彩色油墨的墨量。按照这样的分解方法,原稿上的不同颜色 可以分解成不同比例的红、绿、蓝颜色,对应着以不同比例 的光量通过三种滤色片。在计算机里,用数字量表示三种颜 色的比例大小,根据三种颜色的比例计算出印刷在纸上的网 点百分比,记录在胶片和印版上,通过印刷就可以还原出原 稿的颜色来。 从理论上看,可以用这种颜色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将原稿上的 颜色信息准确复制。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给这个复制过程总会带来一定的偏差。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 偏差,这就需要在制版和印刷过程中进行颜色的修正和参数 的严格控制。
入射光与透射光

用反射率或透射率倒数的十进对数表示,如图所示:入射光入射 到物体表面时的光量记为F0,经过物体以后射出的光量变为F1, 则物体对光的反射率为T,即:T=F1/F0 定义T的倒数为物体对光的阻光比,密度D定义为物体阻光比的对 数: D=lg(1/T) 密度的单位用字母D表示,根据密度的定义,物体对入射光吸收 90%,密度为1.0D,吸收99%,密度为2.0D,以此类推。 用密度表示单色物体对光的吸收很方便,因此,密度在制版,印 刷过程中经常应用。实际上,用密度表示彩色物体的颜色较为困 难,必须指定在特定滤色片下的密度值,但这个密度值与人眼的 颜色感觉也不一致,通常在印刷中使用彩色密度计进行测量原色 油墨的“补色密度”,以此控制印刷时的油墨颜色
调,中间调区域层次保持或略有压缩。目前,黑版阶调果最佳, 便于阅读。表现的重点一般是中间调至暗调区域,这样使得暗调 区域层次突出,提高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特别是满足了人们对文 字的视觉要求。彩色复制需要图文并茂,从视觉要求看,黑色文 字效 4. 扩大了印刷适性,降低了印刷成本 黑墨可以认为是C、M、Y彩色印墨的等事。因此,画面某睦部分 可以去掉一部分或全部去掉三原色印墨,用黑墨来代替,这样做 既可以满足图像的色调要求,又减少了用墨量,降低了印刷成本。 同样,黑墨的密度高于其他彩色印墨,在混合色区域用黑墨代替 三种彩色墨,印墨总量降低,不仅避免了墨层在暗调区域的堆积, 而且印墨的干燥速度加快,减少了粘脏现象,印刷适性有了提高, 满足了高速、多色湿压湿印刷的要求。 总之,黑版的存在是印刷客观条件的要求,在油墨达不到理想要 求、印刷仍以压力印刷为主的今天,黑版的制作工艺将长期伴随 着印刷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完善。
校正前
校正后
校 正 前
校 正 后
三彩色复制的色彩再现原理 直接用连续调的照相原版晒制的印版来印刷,印刷品就不能把原 稿的浓淡层次表现出来,即不能把原稿的调子再现出来。为了再 现原稿的调子,必须利用加网工艺拍摄出加网原版,把原稿的图 像分割成许多面积不等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然后进行印刷。 这面积不等的点子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点。 1.网点的基本概念 网点是组成网点图像的像素。它是平版印刷复制过程的基础,它 在各工序间的准确传递乃是制版、印刷最基本的单位。在胶印中, 网点起着以下作用: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和彩度的任务。 (2)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 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所谓平版印刷,就是印版上不着墨的空白部分和着墨
的图文部分同处在一个平面上,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印版上 的图文经橡皮布滚筒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表面。由于在印
刷过程中采用橡皮布滚筒做中间体,橡皮布表面涂有一层橡胶,
所以,平版印刷也叫做“胶印”。 胶印过程是一个图像复制的过程,也就是图像信息转移
的过程。对于彩色印刷品来说,图像信息归根结底就是组成图
二彩色复制
制版的目的是将原稿上的图像颜色信息以印刷的形式制作在 印版上。根据印刷方法不同,所用的印版也不同,但颜色分解的 过程却相同。彩色印刷的制版工艺从最初的照相制版,发展为电 子分色制版,到今天又演变为彩色桌面系统制版,方法变了,工 艺也不同了,但颜色分解的基本原理却没有变。
(一)分色原理
分色是把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其原理是利用红、 绿、蓝色滤色镜的选择性吸收制得的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从 印刷色彩学中可知,任何颜色都可以通过色光的加色法混合而 成, 反过来说,所有的颜色都可以分解成比例不同的红、绿、 蓝三原色。原稿上包含各种颜色信息,这些颜色信息通过红、 绿、蓝滤色镜后被分解成三路颜色信号。红光通过红滤色镜, 它是原稿上红颜色信息;绿光通过绿滤色镜,是原稿上绿颜色 产生的信息;通过蓝滤色镜的光是原稿上蓝颜色信息,每一路
Biblioteka Baidu
(三)彩色校正 彩色复制过程是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的过程。在复制 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色误差的产生,造成色差的原因主要是 滤色片和油墨。理想的制版分色滤色片应吸收其全部的补 色光,而只通过本色光,但实际上滤色片的滤色效果,都 不能达到理想值。另外,印刷品主要用油墨来表现色调和 层次的,理想的三原色印刷油墨应该完全吸收一种色光, 完全反射其余两种色光。但实际的印刷油墨由于颜料,制 造工艺等条件的影响,使油墨的成色特性和理想油墨有很 大的差异。鉴于此,在制版过程中必须进行校色,其目的 就是要提高分色片上基本色的密度,使其接近黑色块,降 低相反的密度,以接近白色块。
胶印制版 柔性制版
原理与工艺
主讲:巨小艳
胶印制版原理与工艺
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
表面上的工艺技术。根据版材的不同,现代印刷基本分为平版印刷、 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和特种印刷五种类型。由于平版印刷 具有生产周期短、材料消耗少、印刷成本低的优点,加之计算机技术 和高科技在制版中普遍应用,所以,不仅大幅面的彩色印刷品采用平 版印刷,用量极大的包装装潢印刷品以及书刑、报纸也采用平版印刷。 在整个印刷工业中,平版印刷的产值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技术的发展 也越来越快。
2.阶调
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 简单地说,就是图像中深浅明暗顺序变化的规律。阶调值(阶 调密度)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即密度表示。 画面阶调通常划分为亮调、中间调、暗调和极高光部位。亮调 是指画面上的明亮阶调,暗调是指画面上的阴暗阶调,中间调 是指画面上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
通过三原色套印达到中性灰的手段,称为灰色平衡。它是衡量 分色制版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从四色制版来看, 主要是采取以三原色为主、黑版为骨架的制版方法,如果三原 色稍微失去平衡,就会出现偏色、跳色等弊病。所以,要做到 画面上的绝大部分层次、色调能用三原色表现出来,就要紧紧 掌握住灰色平衡,并贯穿于整个制版、印刷过程的始终。 所谓底色去除,就是在四色复制中,用三原色还原灰色和黑色 时,降低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比例的工艺。
以上为亮调原稿 下面为中调原稿
下面为暗调原稿
3.层次与层次曲线
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层次的多少决定 画面上色彩的变化和质感,层次通常用梯尺来量度。
(二)层次复制的压缩性
理想的层次曲线,即在相同刻度的直角坐标中与横坐标成 45°的直线。然而在印刷复制中这种理想层次曲线是不可能实 现的,这是因为一般彩色整片原稿的密度范围约为2.7~3.0 (即最暗的密度值和最亮的密度值之差)。而胶印印刷品的最 大密度范围约为2.0(最好的涂料纸约为1.8,一般涂料纸约为 1.6,而新闻纸约为0.9)。因此必须对原稿密度进行压缩以适 应印刷的要求。压缩后的层次曲线如图2-2中曲线B。但若按此 线性压缩、复制出的印刷品呈现灰平结果,印品画面暗调部分 不能厚实,高光部分不够明亮,这是由于人眼的视觉并非线性。 实践证明,层次调整的重点应放在高光调和浅中调上。一般来 说人眼视觉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不同,即在亮调区的分辨灵 敏度差。所以实际的胶印复制曲线应是图2-2中的曲线C,它既 能符合人眼视觉特性,又能达到印刷复制的要求。层次压缩范 围应与印刷用纸相匹配。
像的颜色信息。因此图像的复制也就是颜色的复制,所以,胶 印的全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图像的颜色分解和图像颜色的合成,
这两个阶段分别由制版和印刷两个过程来实现,在胶印制版中
一般分为层次复制和彩色复制。
一 层次复制 (一)有关图像复制的基本概念 1.密度 密度是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是用来衡量物体对光的吸收量 的一个参数,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可分为反 射密度和透射密度。
补色密度是印刷时主要的控制对象,当油墨确定后,补色密度 越大,说明油墨在纸上的墨层越厚,印刷时的网点扩大率就有 可能越大。因此在印刷时要不断地测量印刷信号条上各色块的 油墨密度。检查密度值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既要保证有 足够的油墨量,又要保证不产生过大的网点扩大量。 测定密度值常用密度计进行。密度计分为透射密度计和反射密 度计
表2-1三原色油墨密度数据
滤色片
油墨
R
1.58 0.25 0.08
G
0.61 1.40 0.10
B
0.20 0.72 1.07
C M Y
从表中可以看出,任一个颜色用密度计测量都可以得到三个滤色片下的 密度值。根据这三个密度值就可以判断被测颜色的性质。从理论上说, 印刷的三种彩色原色油墨应该正好与密度计使用的红、绿、蓝三色滤色 片成补色。也就是说,从红滤色片出来的光应该全部被青油墨所吸收 (密度无穷大),而另外两色滤色片出来的光一点也不吸收(密度为 零)。品红、黄两色油墨依次类推。但实际油墨并达不到这种理想,因 此就出现了表中的数据。表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对角线上的数据是每行 中最大的密度值,这就是该油墨的补色密 度。
原稿
滤色片
分色阴片
分色阳片
(二)灰色平衡与底色去除
在彩色印刷中,通常仅使用三种彩色油墨还不能很好地复制 图像的颜色,因为用三种彩色油墨叠印出来的黑色不是真正的黑 色而是略带偏红色的深灰色。为了加大黑色的密度范围,实际印 刷都是采用四色印刷,即除了三种彩色油墨以外还要使用黑色油 墨。但使用黑色油墨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油墨的密度范围,使深 颜色的复制范围更大,加强图像暗调的表现能力,而黑色油墨并 不影响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黑色油墨对应着第四块色版——黑版。黑版在印刷图像中起到图 像骨架的作用,对提高暗调部分的层次,加强图像的对比度,减 少油墨叠印率起着重要作用。分色的处理方法不同会得到很不相 同的黑版。但却可以保持印刷品的颜色不变。对黑版影响最大的 因素是使用灰色平衡与底色去除。
在胶印制版工艺中进行底色去除的目的主要是: (1)提高印刷适性和油墨的干燥性。 (2)降低油墨成本。 (3)补偿暗调部分的偏色现象。 (4)强调纯色。 (5)使灰色(中性灰)印刷再现保持稳定。 确定底色去除量的主要依据是:若底色去除的目的在于改变印 刷适性,可把黄、品红、青三原色的去除量定为15%~30%; 若底色去除的目的在于中性灰平衡,则黄墨和品红墨的去除量 应比青墨多15%左右。底色去除用于纠正暗调色偏时,应视偏 色色相及偏色程度确定去除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