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芬难题

合集下载

通俗解释特里芬难题

通俗解释特里芬难题

通俗解释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啊,这可有点像那种纠结到死的两难处境呢。

咱先从一个小例子说起吧。

就好比你有个特别好的朋友,他每次缺钱的时候就找你借。

你呢,为了显示自己够义气,每次都借给他。

可时间长了,你发现自己的钱也不是无限的啊。

你要是不借给他了,他可能就觉得你不够朋友了;你要是继续借,你自己可能就穷得叮当响了。

特里芬难题在国际经济里就有点这个意思。

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就面临这样的纠结。

美元当时是国际储备货币,就像那个大家都觉得靠谱的有钱朋友。

其他国家想要进行国际贸易,就得有美元储备,就像大家都想从这个朋友这儿得到点钱应急一样。

那美国呢,就得不断地输出美元。

这就好比那个朋友不停地往外借钱。

可是美国要是光输出美元,自己国内的经济也受不了啊。

就像那个朋友光往外借钱,自己家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美国要是为了自己国内的经济稳定,不输出那么多美元了,其他国家就会觉得,哎呀,美元不够用了,这国际经济就可能出乱子了。

这难题就像走钢丝一样,一边是满足国际上对美元的需求,一边是保证自己国内经济不出问题。

两个方面就像拔河的两队,你往这边拉一点,那边就不高兴;往那边拉一点,这边又有状况。

再打个比方,你是一个种水果的果农。

周围的人都喜欢你的水果,都想用你的水果来交换其他东西。

你就开始拼命地种水果,把水果卖给大家。

可种着种着,你发现自己家里都没粮食吃了,因为你光忙着种水果卖钱,没顾得上种粮食。

你要是不种那么多水果了,周围的人又该不乐意了,因为他们没有水果可以用来交换了。

美国在特里芬难题里就有点像这个果农,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里纠结得很。

从更深入的角度看,特里芬难题反映的是一种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

当一种货币被赋予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时,它的发行国就被架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这就好比一个人被推到舞台中央,大家都看着他表演,他要是表演得好,大家都受益;他要是出了岔子,整个舞台都可能乱套。

这种矛盾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

它就像一个顽固的病症,一直困扰着国际经济关系。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特里芬难题:在数学中,令特里芬(m.E.t.Troy, 1877— 1947)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应用数学家。

【解析】特里芬(m.E.t.Troy, 1877— 1947)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应用数学家。

他于1914年创立了统筹方法,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统筹法和优选法。

1921年他证明了若干主要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无限多个优解,并证明了许多其它问题也有无穷多个优解。

1923年,特里芬提出了一个关于可变对偶线性规划问题的猜想,即在一定条件下,这类问题都存在着唯一解。

以后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1927年,特里芬指出这类问题都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此即所谓特里芬难题。

1946年特里芬又对该猜想作了严格的证明。

特里芬难题是著名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之一,它的研究在西方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表述形式:(1)(2)(3)(4)等价形式:12.一般对偶理论:其实质就是引入一个不能化成标准形式的非对角元素。

13.解消理论: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即一旦一个困难确定后,先假设它的某个具体的解不存在,然后通过对假设命题的逻辑论证,推导出假设的否定或全部真实情况,从而消除或减少困难。

14.事物的两极性理论:是一种关于系统、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的理论,强调事物和系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及其动态性,是一种描述和分析复杂事物系统状态与行为的新方法。

15.规划问题:是指将待解决的问题的所有可行解集合起来,即对于各可行解集合给定约束条件,求出该问题的最优解。

16.阶梯算法:又称传递类比算法,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求出若干备选方案,经逐次选择后直到满意方案为止的一种迭代方法。

17.遗传算法:是一种改进的优化算法,把遗传算子和优化算子结合起来,以遗传算子的改进函数作为搜索空间的函数,利用遗传算子保证在搜索空间的任何位置上均能达到优化目标的能力。

特里芬与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与特里芬难题

(五)特里芬与“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1960年出版的《美元与黄金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中描述的一个问题。

他指出:“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

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然而美元的国际供给不衍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从而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

”[122]这个难题尽管是以美元的国际地位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内含的表现了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国家可能面对的两种困境。

6.6.2.1 世界货币地位持久性“特里芬难题”所阐述的矛盾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发行与持有之间的失衡。

一方面,美国依托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向世界发行货币,利用美元的不断贬值赚取货币收益;另一方面,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美元越多,对美元的信心会下降,从而引起减持或抛售美元的现象。

这体现了作为世界货币,尤其是在政治因素影响下某种单一世界货币掌控国际货币体系时,对其国际地位的维护是极为困难的。

特里芬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看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有优势的单一货币如果掌控国际货币体系,必然造成货币地位延续的“悖论”。

这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后,能否维持其地位的长久性?从目前的态势看,尽管美元仍然是有优势的国际货币,短时期内也难以有其他货币与其相抗衡,但这种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受到了来自欧元的冲击。

可以说,“特里芬难题”已经为世界货币地位持久性问题给出了解析,即打破单一世界货币的主导,形成多元化的世界货币共同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局面,这样才能使世界货币地位得以长时间维持。

6.6.2.2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特里芬难题”注解的前提是已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于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于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于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五十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轻易下结论是不严谨的。

但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能给全球带来影响,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元的独特地位所带来的,美元作为一种主权货币能够影响世界,起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但祸起于这个体系的破灭。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不久,就指出了这个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美元无论是多是少,均会造成世界经济灾荒”的内在悖论应当如何解决,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为美国拥有2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5%)而空前稳固。

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

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

这些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这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实质的多边经济制度,实现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

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冲突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它对当代世界经济金融造成重创。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特里芬难题”,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特里芬难题”及其破解之难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书中提出:“任何一国货币若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与其供给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持有国际货币增加,会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输出货币,但这样做会使该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必须维持其币值稳定,因而该国又不能持续逆差”。

此即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产生的一个历史概念,它揭示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必然面临货币供给与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弥补的制度缺陷。

该命题预见并见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历经“美元荒--美元灾--美元危机”的运行过程及最终的陷于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到“牙买加体系”后,虽然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开始实现多元化,但美元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该体系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显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然而,当前这一改革面临诸多困难。

一难:美国既得利益难弃。

不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国依靠其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对外投资、资金借贷以及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购买等形式,向全世界发行了大量美元,给其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美国通过发行用作国际货币的美元获得了巨额的铸币税。

铸币税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所取得的利润,在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制下,铸币税就等于纸币的印制费与其面值之间的差额。

据美国联邦储备机构估计,美元作为国际清算和对外支付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现钞总额将近7000亿美元,大约2/3被其他国家所持有。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1.金本位制的崩溃当世界发展到中世纪时,许多国家使用了金币和银币 ,而且金币与银币已经在国际贸易中流通。

金、银货币的使用 ,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虽然金币和银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但是近代以前各国的货币本位, 是银本位 ,而不是金本位。

16世纪后,西方国家开始实行金、银复本位制 ,即同时使用银本位和金本位。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黄金具有质地均匀、便于铸造、易于分割容易保存等特点,作为货币,其价值远远优于白银。

于是到18世纪末,各国货币开始向金本位过渡。

在古典金本位体系时期,金币的黄金含量很高, 币值稳定 ,而且黄金可以自由兑换和自由流动, 使用非常方便。

但是当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 社会生产力极其发达 ,商品生产力迅速提高。

这样, 黄金的需求量就增大。

然而, 黄金的产量赶不上世界财富的增长, 黄金就出现了短缺现象。

黄金的短缺, 又使黄金与其他货币的自由兑换与自由流动发生了障碍,这是当时金本位制存在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古典金本位体系的存在是以英国经济力量的强大和英镑的稳定为前提的。

当20世纪初英国经济衰落, 英镑贬值时 ,古典金本位体系的存在就失去了基础。

20世纪初 ,世界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日益明显。

随着美国的崛起 ,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经,对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也构成了威胁。

这样, 以英镑为中心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古典金本位体系陷入困境。

上述两大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 ,根本无法解决。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的衰落加剧,古典金本位体系受到致命的打击。

古典金本位体系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从1914年开始, 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分裂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动荡不定, 古典金本位制出现深刻的危机,导致了所谓的“货币战争”。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最终迫使英美等国家先后放弃了古典金本位制度, 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

特里芬难题的内容(二)

特里芬难题的内容(二)

特里芬难题的内容(二)特里芬难题的内容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指由特里芬提出,具有一定难度且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常常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境,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特里芬难题的挑战1.抽象性:特里芬难题常常具有抽象和模糊的特性,需要将问题具体化并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2.多维度:这类难题常常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并找到平衡点。

3.不确定性:特里芬难题往往有很多未知因素和变量,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进行决策。

4.创新思维:解决特里芬难题需要超越常规思维,寻求创新和突破。

解决特里芬难题的方法1.分解问题:将复杂的特里芬难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逐个解决并整合最终的解决方案。

2.系统思考: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分析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3.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尝试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离散思维等。

4.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5.团队合作:特里芬难题往往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团队合作,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特里芬难题的意义特里芬难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通过面对和解决特里芬难题,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同时,解决特里芬难题也会为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突破。

特里芬难题的存在是挑战,但也是机遇。

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都需要不断面对特里芬难题,勇敢地去思考和解决,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前进。

特里芬悖论名词解释

特里芬悖论名词解释

特里芬悖论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扩展资料:
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

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

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

【专题1-5】特里芬难题

【专题1-5】特里芬难题
【专题1-5】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两难
• 所谓“特里芬难题”,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 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 观点
• 媳妇、米和粥
米还是那些米,媳妇还是那个媳妇, 人多了,粥就稀了。
特里芬两难
•美 •元
国际储备货币 按比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换黄金
输出美元 保持美元数量
多发 少发
•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 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 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 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 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 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 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两难
• 所谓“特里芬难题”,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 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是那些米,媳妇还是那个媳妇, 人多了,粥就稀了。
特里芬两难
•美 •元
国际储备货币 按比例兑换黄金
输出美元 保持美元数量
多发 少发
•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 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 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 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 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 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 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
说起这个“特里芬难题”啊,咱们得用点儿接地气的四川话来讲讲。

这难题,就像是摆在你面前的一盘麻辣火锅,看起来诱人得很,吃起来又烫手又辣心。

简单来说,特里芬难题,就是讲的那个美元跟黄金之间的纠葛,还有它作为世界货币的那种“两难”。

想当年,美国佬把美元跟黄金绑定了,说是一块钱换多少金子就多少,这下子美元就成了国际上的硬通货,大家都爱用它来买东西、算账。

但问题就来了,要维持这个信誉,美国就得不停地往外输出美元,让全世界都用得开心。

可美元发多了,它自己国内的经济就容易出问题,物价飞涨,钱就不值钱了。

这时候,大家就会怀疑,你这美元还能换到我手上那么多黄金不?一旦信心动摇,大家纷纷拿美元去换黄金,那美国黄金储备可就要见底了,美元的地位也就摇摇欲坠了。

这就好比是,你请一桌人吃火锅,肉放多了,自己家里就没得吃了;肉放少了,客人又吃不过瘾,下次不来了。

特里芬难题就是这个理儿,既要维持美元的国际地位,又要保证自己经济不崩盘,难啊,难于上青天!
所以说,这特里芬难题,就是告诉我们,当老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时刻平衡好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不然这锅“世界货币”的火锅,一不小心就煮糊了。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特里芬难题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特里芬难题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特里芬难题”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逐渐被接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特里芬难题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本文立足于特里芬难题和它新的表现形式,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下特里芬难题的表现,重点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特里芬难题的应对策略,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有着实践性的意义;关键词:特里芬难题;人民币国际化;对策1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的提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Dilemma”;这一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该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原则,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的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特里芬难题”告诉我们:依靠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入“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哪一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特里芬难题的误解当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经常账户恶化与国际货币价值稳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作为“特里芬难题”的注释标签时,难免就会对特里芬的研究成果产生两种错误理解;第一种误解是把美国经常账户恶化的经验看作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认为贸易顺差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类观点混淆了宏观经济过程的先后次序,误以为经常账户恶化在前,货币实现国际化在后;本文认为美国贸易收支和经常账户恶化其实是国际货币格局滞后于国际经济和贸易格局调整的集中体现,即美元国际化在前,而国际贸易格局变迁导致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在后;第二种误解是强调一切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化都注定失败,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证明了特里芬难题是无解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忽略了事物总在发展变化的普遍真理;从特里芬时代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若干重大改变——黄金非货币化、国际资本流动超越贸易发挥更大影响力、国际经济格局和货币格局相应调整——特里芬难题在牙买加体系下是否仍然无解,需要做进一步探讨1;新“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的出现半个世纪前,由于受到黄金的约束,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可持续,所以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必然是无解的;可是在牙买加体系下,不仅没有了黄金约束,国际资本流动以及美国国内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都已改变了巨额经常账户逆差不可持续的属性;这意味着“特里芬难题”在牙买加体系下具有新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所取代之后,储备货币也变得多样化,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被以美元为首的多种储备货币所取代;但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并没有失去其国际中心货币地位,在国际支付、清偿和国际储备等领域,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仍在美元仍然占最大的比重,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经济学家马克·麦考利在研究美国和东亚国家资本流动的问题时发现,如果美元的贸易逆差不可持续,则上述平衡就会被打破,进而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无法维系,美元的国际金融中介地位会受到影响,原有逻辑就不可持续;这就是新“特里芬难题”;周小川在其2009年发表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中也指出,从理论上讲,“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2,只是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特里芬问题”的表现形式首先,正如前文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仍是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的选择问题,所以说本位币的选择方面问题没有解决特里芬难题也便依然没有解决;当今形势下,欧元和日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但是由于美国自身超强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国际储备货币方面却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冲击;美国依然通过自己美元的发行,肆无忌惮的在各国买入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成为了美国逆差的买单者;这便带来了美国通过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使其他国家更多的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其次,全球经济失衡恶化;在全球经济中,各个国家进行的是一个零和游戏,有赤字的存在就必然伴随着应予的存在;而当今全球经济的失衡主要表现便是,美国经常性项目帐户赤字打、债务增长迅速,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对于美国的这种持续性逆差,只能看做是特里芬难题的一种持续,其根本依然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主要力量;最后,美元汇率稳定性的维护困难;美元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国,其货币却一直处于贬值状态,这主要美国数次采取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大肆发行美元,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然而美国的赤字越大,越会增加持有美元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不能保持较快的、满足人们预期的增长率,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则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减少对美国投资,降低美元资产的持有量,私人投资者也会抛售美元资产,其结果可以想象,必将是美元贬值和经济混乱3;2人民币国际化下特里芬难题的表现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国主权信用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即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实现国内目标和履行国际货币职能之间往往存在两难抉择;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均扮演着国内货币与世界货币的双重角色,因而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也将面临这一难题;初级阶段的“特里芬难题”与美元相比,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恰恰相反;美元已处于国际化的成熟阶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美国通过扭曲操作和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发行美元以刺激国内经济,然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些美元并没有按照美联储的意愿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国外其他地区进行投机,这必然威胁到美元的币值稳定,影响到它作为国际货币的储备保值能力;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也困难重重,不同的是人民币正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为了鼓励人民币走出去,人民银行等部门自2009年起陆续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及海关报关、出口退税等配套措施,2011年又出台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关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2012年支持义乌地区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2013年大幅简化了跨境人民币各项业务流程,目前也在加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4;长远而言当人民币具备了接近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特里芬难题的影响也将越趋明显,即国内经济和货币政策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之间存在矛盾;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后,我国将会以本国收支逆差为代价来确保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有足够多的人民币,以满足世界各国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然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增加我国的负债水平,降低人民币的实际价值,最终影响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性及国际信誉;由于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水平较高,当前这种冲突并不显着,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矛盾将显着增强;但是,由于国内贸易顺差大、通货膨胀率高、资产泡沫严重和地方债务危机严重等问题,人民银行需维持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较高利率水平来加以应对,但是币值相对较高明显不利于境内出口,也不利于境外非居民使用人民币,从而影响了它作为国际货币的投资和融资能力;双盈余情况下的“特里芬难题”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要面对的特里芬难题,当前市场上普遍的理解是指人民币要成为国际性货币,成为全球广泛持有的价值储藏、交易媒体和记帐单位货币,中国就需要通过经常帐和资本帐户上的逆差向全球大量输出人民币;但在当前中国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呈双盈余的情况下,不仅人民币难以大量输出,中国反而持有越来越多的外币;如是者,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和政策之间存在矛盾或两难局面;参考美元的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特里芬难题有如下的初步判断;首先,中国是全球持有最多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最大的国家,在人民币刚刚开始走出去的情况下,中短期而言即使是特里芬难题的初级形式也不会在人民币身上显现,我们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反而是美元和欧元存在的特里芬难题;其次,要把人民币大规模推向国际,中国未必需要在经常帐上由盈转亏,是可以参考美元的做法以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等的方式达成;此外,即使中国在经常帐上保持顺差,也仍然可以实现人民币的走出去,因为当前中国外贸顺差主要是从美、欧获得,对亚洲区的贸易中国是呈逆差的;由于当前全球商品贸易市场是买方市场,中国在与亚洲区贸易当中有较高的主动权,可以通过要求以人民币支付从亚洲区进口先把人民币推向区内,首先在区域化上取得重要进展;最后,长远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在超越现时的英镑和日圆而仅次于美元和欧元之后,困扰美元和欧元的特里芬难题就会以更高级的形式在人民币身上体现出来;中国要承担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种种责任和义务,例如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保护持有者的利益;保证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容忍外币兑人民币贬值等;3人民币国际化下破解特里芬难题的对策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在于国际清偿能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而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改变以某一国或者某几国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现状,这便需要我们在这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选择正确的应对新式特里芬难题的战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理论分析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货币的操作将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制约,从而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不仅是在国内流通,而且还将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在国家间的自由流通,这将使得人民币需求函数变得更为复杂,同时相应削弱中央银行对人民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最终影响货币政策在国内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此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汇率的相对稳定,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那么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所以,只有放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放弃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固定汇率制度,积极推动向消费引导型和内需拉动型战略转变,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可以双向浮动,形成一个充分弹性的、双向浮动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从而可以避免人民币资产在境内外的价格存在较大价差,防止国际游资的套利行为发生,提高人民币的流动性和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破解特里芬难题的能力;优化货币体系,提高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牙买加体系确定了黄金的非货币化,这样各国发行货币便不会再以黄金存量为基础;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面对和解决“特里芬难题”,我们必须对现行货币体系进行优化,提高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努力成为国际信用货币一种;首先,应该主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还要健全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等的风险监管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其次,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多边监测程序,以监测资金流动的失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开放、多边和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通过市场竞争使国际货币的供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最后,构造一种新的低风险的超主权储备资产,改变目前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现状,从而解决“特里芬难题”;对我国而言,一方面,要适当增加出口,并保持贸易平衡或小幅度逆差;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流入5,人为的去创造出其他国家对于人民币的需求,通过加强贸易往来,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强其他国家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如果可以正常的发展下去,人民币的信用越高,其他国家便会更多的去储备人民币,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强人民币的信用,最终实现一个良性循环,进而巩固国际货币地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在IMF的话语权IMF是超主权货币最重要的实施机构,其本身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超主权货币的发展;而在这一切起着重要作用的便是基础投票权,我国应该更加争取基础投票权,避免存在着一个国家及国家集团具有否决权的现象6;2010年11月6日,IMF总裁卡恩宣布,中国份额由原来的%上升为现在的%,投票权也由之前的%上升为目前的%,超越了英法德,位列美国日本之后;但是对于目前的形式来说,格局并未发生改变,由于IMF规定,重大议题投票必须要有85%以上赞成票才能通过,而美国现在享有%的份额,因此有绝对否决权;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增加IMF的话语权,对今后IMF的机制等问题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7,从而为解决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出现的特里芬难题做出更加充分的准备;而实现这一权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区域间的货币合作;区域货币合作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和共同行动,它有利于区域内的国家减少投机性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同时具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完全不具有的超强有力的、超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权;可以说它是一种牺牲局部利益而为了整体利益的一种为与美国的“汇率武器”所创造出来的体系;并且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欧洲货币一体化、拉美国家美元化和非洲区域货币合作8;因此我们也可以与周边国家达成类似的货币合作协定,增强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量,进而减少美元欧元等货币的使用量910;促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Patrick1966在分析金融和经济关系时提出了两种模式:其一为供给引导型模式;该模式认为金融供给优先于经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其特点是以储蓄动员为核心;在这个阶段中,金融规模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需求,并发挥着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其二为需求追随型模式;该模式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服务的产生,常见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以金融规模优先发展的发动机作用必然出现停滞和减弱,表现为储蓄率增长的停滞、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边际贡献率的降低;此时,金融效率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核心在于为经济增长的资金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而不是提供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充分利用国内资源,采用了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同时配套多项制度——利率管制、低估固定汇率、资本项目管制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形式的价格扭曲必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资源错配与福利损失;中国目前正处于“供给引导型模式”,表现为金融规模优先发展,但金融效率较为滞后,目的是为了支持“投资驱动+出口导向”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转型,其中一个原因是就需求结构不合理;一旦外需产生萎缩,国内经济增长也就受到影响,因此要推进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变,必须调整需求结构,把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另一个原因是要素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物质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巨大消耗,而这种靠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由要素投入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改革将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资本边际贡献率的降低,金融直接提供动力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从而消除金融抑制、提高金融效率和境内外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以满足经济增长资金需求,进而步入“需求追随型模式”11;4结论归根结底,只有根据国际经济新格局相应地调整国际货币格局,使得国际贸易、投资活动逐渐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促使国际储备资产保持对主要债权国支付能力的本来功能,“新特里芬难题”才能有望破解;从这层意义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摆脱“美元陷阱”和经济利益受损害的不利处境,也是纠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差的重要契机;以人民币当前的国际化程度,与美元、欧元相比不在一个层次,因此我们并不用过于担心特里芬难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促进汇率体系和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高人民币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对非洲的援助政策,“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的“16+1”促发展战略,通过援助、借贷、投资而非以贸易逆差的方式输出人民币;可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特里芬难题并非无解,中国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贸易顺差--资本流出”的新路12;只有世界各国之间达成一种经济关系上的“帕累托最优”,那么今后的超主权货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特里芬难题;1赵雪情,安然.贸易格局变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特里芬难题J,IMI研究动态,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第五章:32-332范智勇.破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特里芬难题”J,西南金融:人民币国际化专题,201509:28-293张天翼.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特里芬难题J,财经视点,201205:147-1484周永涛,许嘉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利率和汇率平衡问题J,宏观经济,201405:295曹子君,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J,金融财税201312:132-1346张天翼.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特里芬难题J,财经视点,201205:147-1487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N8厉以宁,陈岱孙.国际金融学说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576-5779走向全球统一货币:ECU还是SDRN第一财经日报,20090310王岐山.G20mustlookbeyondtheneedsofthetop20N泰晤士报,20090311周永涛,许嘉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利率和汇率平衡问题,J宏观经济,201405:30-3212黄湛铭.金道环球投资: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特里芬难题N,201407。

金融学 特里芬难题

金融学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天才无须制造。

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竟神奇地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

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

二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

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最雄厚的经济大国。

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

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

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

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

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

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

_新特里芬难题_提出_表现及应对措施

_新特里芬难题_提出_表现及应对措施

理论探讨“新特里芬难题”:提出、表现及应对措施□苏 彤 逯其江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的强势升值和美元的相对疲软,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美国次贷危机的余波未平,国内QD II 投资的失利,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地位和美国经济及美元走势对我们的影响。

在国际清算银行(B I S )所做的一份关于各国外汇储备的季度报告中,特别把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单独部分,也是唯一的国别案例。

这可以反映出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作为经济大国,美日欧的货币都是主要的储备货币,而中国不仅不能充当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反而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关于我国储备货币的货种构成,据B I S,I M F 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研究数据中显示,美元占有70%以上的比例。

纵观全球,美元的储备地位仍然十分强势。

因此,半个世纪之前曾经困扰了全世界的“特里芬悖论”再一次引起关注。

一、“新特里芬难题”的提出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 ile mma )或者叫“特里芬悖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里芬难题”再次被提出,其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取决于美元的稳定,美元的稳定又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全球清偿力供应依赖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国的铸币税特权诱惑美国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马克麦考利(McCauley )(2003),他在2003年国际清算银行(B I S )第一季度经济评论中,考察了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状况,他认为美国通过负债方式吸引东亚的资本流入,弥补收支逆差,而东亚国家用自己的收支顺差来为美国的逆差融资,当这种资金循环效应难以持续进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

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特里芬难题是指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分配、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

特里芬难题源自于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亨利·特里芬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经济的三大目标——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于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的思考和探索。

特里芬难题折射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关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解决难题变得异常困难。

特里芬难题的存在,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本身,还需要深入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背后的深层结构。

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是特里芬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推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尽管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远远不能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

环境保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资源分配是特里芬难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类面临着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需求,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贫富差距的扩大、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的资源分配等问题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解决资源分配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调控,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企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个人应增强环保意识,理性消费,减少资源浪费。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社会公平是特里芬难题的又一个核心问题。

在现代社会,社会阶层的分化、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以及弱势群体的边缘化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公平是基础。

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就业机会的公平分配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

特里芬难题名词解释特里芬难题(Triffin's dilemma)是指一个国家同时拥有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权和国内经济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该难题由比利时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

特里芬难题的核心问题在于全球储备货币体系中的结构性缺陷。

储备货币是指全球商业和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和接受的货币,目前以美元为主导。

特里芬指出,全球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和信任度,以支持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

然而,储备货币发行者往往会在满足国内经济稳定性的同时,又需要提供足够的货币流动性来满足全球需求。

特里芬分析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矛盾处境。

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者,需要通货紧缩来抑制国内通胀,并保持货币的稳定价值。

然而,这种通货紧缩的政策会导致全球储备货币供应不足,从而限制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了满足全球需求,美国还需要不断进行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赤字,即不断向全球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

这导致了美国对外债务的增加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特里芬难题的解决方案具有挑战性。

一方面,全球需要找到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并建立一个更加分散和平衡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

这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货币体系的合作和改革。

另一方面,各国应加强国内经济的稳定性,改善经济结构,降低对外债务的依赖。

这需要增加国内消费和投资的贡献,减少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提高国内经济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

总之,特里芬难题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公正的全球货币体系,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的定义: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他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

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

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

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使得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

特里芬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

美元在这个体系中的两难境地就是我们熟知的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相关发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战争期同遭受了巨大创伤,经济实力大为下降,而美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创造了必要条件。

1944年建立起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型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结束了国际金融的混乱局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然意义:第一点第一,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

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

第二点第二,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里芬难题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折叠1960年根据"特里芬难题"所阐述的原因,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的美元越多,由于"信心"问题,这些国家就越不愿意持有美元,就会抛售美元。

折叠1971年从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固定价格脱钩的"尼克松震荡"开始。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开始瓦解。

直到今天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也没有解决好"特里芬难题"。

折叠19世纪末19世纪末第一次正式形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性货币体系,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所以该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在保持汇率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资本流动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又因为其发挥作用的一些前提条件或称"金本位制的比赛规则"(Rules of the Gold Standard Game)在现实中受到破坏。

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商的需要及英国在操纵国际货币秩序时所引起的严重的利益冲突的矛盾,使金本位制在一战前就已面临崩溃。

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演变为一种金汇兑本位制或黄金本位制,形成了一种不受单一货币统治的货币体系,但这种在狭小的黄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过渡性的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929~1933年那场世界性的经
济危机的暴风雨袭击下,显得不堪一击,终至土崩瓦解。

折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战争期同遭受了巨大创伤,经济实力大为下降,而美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创造了必要条件。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会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

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的新型的国际货币制度,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布体系的建立和运转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顿域的混乱局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这种以一国货币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有一种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不断输出美元来增加它们的国际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反之,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从而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增长。

美元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

这一问题早
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所提出,成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他并且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这已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

"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

这一难题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就已存在,只不过在布体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典型罢了。

布体系崩溃后,仍以由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储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特征的牙买加体系开始建立。

由于该体系实现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已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但这一体系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呢?从多元储备体系的现实情况看,美元仍占有很大优势,能在国际储备中占一席之地的也只有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极少数国家的货币。

这种多元储备制,不论其币种和内部结构如何变化,但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仍要靠这些国家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

所以说,多元储备体系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特里芬难题",因而也终将违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人"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

特里芬难题"揭示的意义正在于此。

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叠编辑本段相关体系特里芬难题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建立在黄金一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缺陷还在于,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世界货币。

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

由于黄金产量和黄金储备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双挂钩"原则下,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但这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着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

折叠
编辑本段评价任何理论命题的成立都应以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及对内在矛盾的揭示为前提。

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正是寓于布雷顿森林体制之中的矛盾。

早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尚处于正常运行的50年代后期,特里芬就开始提出"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

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然而美元的国际供给不衍需求;结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实践已经证明特里芬难题的正确性。

然而,如何
在理论上评价特里芬难题的意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

第二,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不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

第三,在国际货币制度伺题上,特里芬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

他反对金本位制,40年代初,他提出的"凯恩斯计划",不仅反对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且曾明确建议设立国际货币单位班柯尔(Bancor)。

可见,特里芬难题实际上是以凯恩斯的国际货币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其新颖之处不在于理论基础的创新,而在于他应用这一理论对布雷顿森林体制所进行的独到剖析。

尤其可贵的是,在多数人都对布雷顿森林体制颇多赞誉。

同时该体制还处于良好运转的50年代。

特里芬能独辟蹊径、切中要害。

折叠编辑本段告诫"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人"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

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哪一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为建立在黄金一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还在于,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
世界货币。

作为一国货币,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供给又必须适应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

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美元的这种两难,即"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该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原则,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的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

折叠
编辑本段总结特里芬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

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信息人民币国际化的特里芬难题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中国必须确保以下前提:一,大规模提高中
国的黄金储备,给国际持有者更多的信心;二,在国际投资、政府贷款、国际援助中尽可能地使用人民币,加速人民币区域经济的优势地位,因为受援国拿到人民币只能向人民币区购买商品,可以有效地刺激使用人民币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引导作用;三、人民币的国际化应当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相结合,确保人民币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和流通;四、利用中国日渐强大的公民因公因私出国旅游、留学、经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人民币;五、建立庞大的国债市场,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执行。

人民币国际化,是确保中国经济不被绑架的重要途径,事关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基本利益,我们应当坚定信心,果断出击,依靠自己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建立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考虑建立人民币与黄金的直接挂勾,建立中国特色的金本位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