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歌白话解
广西壮语一年级古诗词必背
![广西壮语一年级古诗词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189f8b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1.png)
广西壮语一年级古诗词必背广西壮语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使用的一种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壮语古诗词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背诵的壮语古诗词,这些诗词简单易懂,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壮族文化。
1. 壮族山歌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劳动、生活、恋爱等场合即兴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 《山歌对唱》山高水长情意长,歌声响彻云水间。
壮家儿女多才情,歌声传遍四方天。
2. 壮族童谣童谣是壮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通常语言简洁,节奏明快。
- 《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3. 壮族节日歌谣壮族的节日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 《三月三》三月三,壮家欢,歌儿唱,舞儿跳。
家家户户庆佳节,欢声笑语满村绕。
4. 壮族农耕歌壮族农耕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农耕生活和对自然的敬畏。
- 《插秧歌》插秧时节雨纷纷,壮家儿女忙不停。
手把青苗插水田,盼望丰收心欢畅。
5. 壮族爱情诗壮族爱情诗表达了壮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 《相思》相思苦,相思甜,相思如酒醉心田。
壮家女儿情意重,愿得郎心似我心。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习壮语,还能让他们了解壮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壮语的发音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体会。
同时,也可以通过歌唱、朗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玉龙歌白话解
![玉龙歌白话解](https://img.taocdn.com/s3/m/de7954c476a20029bc642d0b.png)
玉龍歌白話解2009-10-27 16:27 【大中小】【我要糾錯】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絕沉屙,玉龍之歌真罕得,流傳千載無差訛。
我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醫者行針殊妙絕,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明醫,傴者立伸僂者起,從此名揚天下知。
扁鵲(託名)傳授給我玉龍歌,用於臨床,即使是病程久長,纏綿難愈之症也能痊癒。
玉龍歌是世間罕得,流傳了上千年沒有出現什麼差錯、訛誤,證明它是禁得起實踐檢驗的。
現在我講一下玉龍歌的具體內容,本歌訣一共涉及120個穴,使用起來非常絕妙,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但是恐怕現在的醫生水準參差不齊,未必使用得當。
針刺時補瀉分明,才顯出醫生的高明。
按本歌訣施治,腰脊彎曲(似指急性腰扭傷一類病症)的患者都能治癒,一定可以名揚天下了。
中風不語最難醫,髮際頂門穴要知,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蘇醒免災危。
中風失語是最難治的病,治療可取囟門、神庭穴,百會穴先補後瀉,多補少瀉,病人可及時蘇醒,轉危為安。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後補疾可痊,若是頭風並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淵,嚴重時還可發生頭暈目眩,可取上星穴,先瀉後補,病可痊癒。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驚何可治,印堂刺入艾還加。
頭風病不僅頭痛時作時止,嚴重時還會出現嘔吐、兩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補後瀉。
小兒慢驚風,表現為抽搐緩慢無力,時發時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攢竹穴,並施以艾灸,療效較好。
頭項強痛難回顧,牙疼並作一般看,先向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即時安。
頭項強直疼痛,活動受限,有時還併發牙痛,先瀉承漿,再針風府,這是前後對應取穴法。
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穀,一針兩穴世間稀。
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
偏正頭風很難醫治,治療可針刺絲竹空,沿皮向後透率穀以止痛,再辨證分型:如果屬痰飲型,多屬慢性頭痛,取風池;如果不屬痰飲型,多為急性頭痛,一般取用合穀即可。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https://img.taocdn.com/s3/m/1d50ca4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1.png)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中风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
上星后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壮,针泻之。
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
针一分许。
中风,先补后泻,多补少泻。
灸七壮,无补。
口眼斜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
左泻右根据师语,右泻左莫教差。
地仓:在口傍直缝带路下,针一分。
颊车:在耳后坠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仓一寸半,灸二七壮。
头风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剌入艾来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针三寸,先补后泻,泻多补少。
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
针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退右攒竹,根据上补泻急补,通神之穴也。
偏正头风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丝竹:在眉后入发际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针三分,灸七壮。
开口剌,痛则泻,眩晕则补。
头风痰饮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
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头项强痛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并作不能宽。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在唇下宛宛中。
直针三分,可灸七壮,泻之。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两筋间,言语则起,不言语则陷下处是穴。
针三分,不可深,深则令人哑噤。
牙疼(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
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
针一分,沿皮向后三分。
灸七壮,看虚实补泻。
中魁:在中指第二节尖。
碧玉歌全文翻译
![碧玉歌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81e63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a.png)
碧玉歌全文翻译
碧玉歌全文翻译如下:
霁月光,携素风,响彩云,颠倒我和你。
清水澄白,翠岚珍莹,我们的爱情如碧玉。
飞花雨,遍下青苔岸,相会又告别。
情丝万缕,牵引我和你,宛如碧玉丝带。
花开花落,世事变迁,往事尽成云烟。
但相思之情,却永远不变,如同碧玉永恒。
山高水长,相隔千里,舍不得离你而去。
爱恋之心,如碧玉般明亮,无法掩盖。
碧玉在手,心有所属,将我们的情感捆绑。
纵使如今各自飞翔,永远心中有个碧玉诺言。
无论时光怎样流转,爱情在心里永存。
在世事的变迁中,我们的爱像碧玉一样宝贵。
让碧玉歌谣,传颂我们的爱,永远不会忘怀。
将我们的情愫延续下去,直到永恒的尽头。
这就是碧玉歌的全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到你。
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
![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b13bc6195f312b3169a5bb.png)
靈源大道歌白話注解陈撄宁先生注释宋朝徽宗皇帝宣和年間,有一位曹女士,在當時頗有女才子之名。
徽宗皇帝生性好道,又歡喜會做詩文的人。
曹女士道學既可以配稱第一流。
而且詩文確也做得不壞。
所以宋徽宗很看得起她,召她到京城居住。
(宋徽宗時首都在汴梁,即是現在的河南省開封縣)特別優待。
又敕封她為文逸真人。
這篇《靈源大道歌》,就是這位曹文逸真人在那個時候做給一般學道人看的,流傳到現在差不多經過八百二十年(從宣和初年算起) 。
《孫不二女丹工夫次第詩》,比較此歌後出幾十年。
其餘各種女丹經,更在孫不二之後,大概都是明清兩朝的作品。
《黃庭經》雖由晉朝魏夫人傳出,然不能算是魏夫人自己的著作。
謝自然,何仙姑等,雖在唐朝成道,也沒有著作流傳(乩壇上沙盤中扶出來的詩文、不能算本人著作)。
我們可以說,歷代女真,自己肉體在世間,親筆所寫正式丹經,當以此篇為最佔了。
全篇共計一百二十八句。
所講的道理,所論的功夫,不限定女子方面,男子亦可通用。
現在特把本文依次序分開,短句每字,用白話注解如後。
我為諸君說端的命蒂從來在真息(第一句第二句)我,曹文逸自稱。
諸君指當時並後世修仙學道的人。
端的,即是真正而又的確。
命蒂,即是吾人生命最關緊要的地方。
凡花葉瓜果,和枝莖相連處,都叫作蒂。
此處一斷:花葉就立刻枯稿,瓜果就不能生長。
真息與凡息不同。
凡息粗,真息細。
凡息淺,真息深。
凡息快,真息慢。
真息是凡息的根源。
凡息是真息的發泄。
真息可以化為凡息。
凡息也可以化為真息。
譬如山中石頭縫裡流出的泉水,就是真息。
江河中風翻浪湧的長流水,就是凡息。
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容萬物(第三句第四句)照體,是回光返照自己性體。
長生,即是性體永久存在。
空,是說性體本空。
但因為這個性體無所不包,真空與妙有同時顯露,所以又說不空。
鑑,是鏡子。
靈鑑,就是指性體而言。
涵天容萬物,就是把天地萬物都包合容納在這個靈鑑之中。
第二句,說的是命。
第三第四句說的是性。
太極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謹勿失(第五句第六句)《易經》上說:"易有太極。
康熙十架歌古诗词解释
![康熙十架歌古诗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25032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3.png)
康熙十架歌古诗词解释哎呀呀,说起这康熙十架歌古诗词啊,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你想想看,那可是康熙皇帝写的呢!就好像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偶像居然还有这么一手才华,是不是特别惊讶?“功成十字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这一句啊,就仿佛是在给我们展开一幅壮烈又神圣的画面。
功成,那得是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呀,就像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样子。
而十字和血成溪,哇,这是多么震撼的场景啊,就好像在战场上,英雄们浴血奋战,为了心中的信念不惜一切。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这简直就像是在描述一个人在黑暗中艰难前行,却依然坚定的模样。
身列四衙,是不是感觉这个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但却能坚守自己的路呢?半夜路,就像你在夜晚独自前行,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勇敢地走下去。
徒方三背两番鸡,这更是充满了故事感,好像是在说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变化,但依然不放弃。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哇,五千鞭挞,那得多疼啊,这让我想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巨大的困难,感觉要被打倒了,但又顽强地撑过来了。
六尺悬垂,就像是处于一种很艰难的境地,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这最后一句,有一种震撼全场的感觉。
惨恸八垓,那是多么大的影响力啊,就像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被深深打动了。
七言一毕,仿佛是一个完美的句号,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瞬间释放出来。
我觉得啊,康熙的这首十架歌古诗词,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它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对信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它让我们看到了康熙皇帝不一样的一面,也让我们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一些小小的事情,也能让我们有大大的感触,不是吗?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好好去品味这首古诗词,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李贺《老夫采玉歌》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李贺《老夫采玉歌》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458a3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e.png)
老夫采玉歌李贺(唐代)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
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
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
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
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
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
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
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
好色:使容颜美好。
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
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
《太平寰宇记》:“蓝田山在蓝田县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车覆车山,灞水之源出于此。
”蓝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蓁(zhēn):同“榛”。
榛子可食。
“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
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
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斜山:陡斜的山坡。
“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
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石磴(dèng):石级;石台阶。
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
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创作背景唐代长安附近的蓝田县以产玉著名,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雪心赋》(附:白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自现
![《雪心赋》(附:白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自现](https://img.taocdn.com/s3/m/7bf821d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8.png)
《雪⼼赋》(附:⽩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现1.地理之宗1.1.天开地辟,⼭峙川流。
⼆⽓妙运于其间,⼀理并⾏⽽不悖。
⽩话意译:开天辟地以后,⼭往⾼耸,⽔向低流。
阴阳两⽓神妙运⾏于其中,道理同⼀⽽不背逆拂戾。
黄连璧注:⼀理:同⼀法则,⼀个道理。
[明]胡居仁《居业录·⼼性》:天下万物,分虽不同,同此⼀理。
1.2.⽓当观其融结,理必达于精微。
⽩话意译:阴阳两⽓应当看到其有情融会结合,道理不但要把握宏观的也要把握微观的。
1.3.由智⼠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
⽩话意译:这些只有智者才能把握,愚味⽆知者不可胡乱猜测。
1.4.体赋于⼈者,有百骸九窍。
形著于地者,有万⽔千⼭。
⾃本⾃根,或隐或显。
⽩话意译:⼈的⾝体有百骸九窍。
地的形状有万⽔千⼭。
树⾃树根树⼲⽣出树枝,地形也象树⼀样,有⼲有⽀,不同树⼲树枝的是,地形的⼲⽀有隐有显。
1.5.胎息孕育,神变化以⽆穷。
⽩话意译:吉⽳为胎,⽳后结咽落脉束⽓为息,⽳场藏风聚⽓为孕,朝应⼭⽔形势有情为育。
这些如神变化⽆穷。
1.6.⽣旺休囚,机运⾏⽽不息。
⽩话意译:⼭聚⽔会,谓之⽣旺。
⼭飞⽔⾛,谓之休囚。
关乎⼈之盛衰感应⼭川之势,⽣旺休囚运⾏⽽已.注:此句历代注者多异。
徐试可说:“此承上⾔,胎息孕育,然后成形,其形变化则为五星。
⽊星⽣于北,旺于东,休于西,囚于南。
⽕星⽣于东,旺于南,休于西,囚于北。
⽔星⽣于西,旺于北,休于东,囚于南。
⾦星⽣于南,旺于西,休于北,囚于东。
”但其缺⼟星。
同朝的明西⼀余象⽃不同意徐注,另注为上本⼈假托的“⽩话意译”。
本⼈同意此注,⽽不同意徐注,故有此。
1.7.地灵⼈杰,⽓化形⽣。
⽩话意译:地有灵⽓才能出杰出⼈物,因为⽓的演化产⽣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形地势就产⽣不同的⼈物。
1.8.孰云微妙⽽难明,谁谓茫昧⽽不信。
⽩话意译:谁说这种地灵⼈杰微妙之事难于使⼈明⽩呢?谁说这种地灵⼈杰之事渺茫暗味使⼈不⾜信呢?1.9.古⼈⼘宅,有其义⽆其词,后哲著书,传于家⽽⾏于世。
《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
![《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433e3805087632301212ef.png)
•文献研究中医文献杂志《玉龙赋》和《玉龙歌》的比较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张潮摘要:《玉龙赋》作为《玉龙歌》的辑要本,因其内容精简而经常被现行教材所选用。
经比对研究表明,在《玉龙 歌》的各个传本中,《玉龙赋》与栽于《针方六集》中的《玉龙歌》内容最为接近。
与《玉龙歌》原文比较,《玉龙赋》在 穴位证治、刺灸法等方面存在不少漏误,研习者应加注意。
关键词:玉龙赋玉龙歌文献研究针灸歌赋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 (2019)06-0001 -03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Yu I^ong Fu and Yu Long GeZHANG Chao(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A bstract:Yu Long Fu is a editorial version of Yu Long Ge, for its brief contents are applied as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 Comparision ofresearches shows that V i/ //>叹Fu is the most close to K u ^〇叹Ge of Z/ien Ziu 几Compared with Yu Long Ge,there have been some mistakes on acu-points treatments, acupunture methods in Yu Long Fu.Kead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problems.Keywords:Yu Long F u;Yu Long Ge;literature research;acupunture poetry《玉龙赋》最早记载于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中[1],《针方六集》[2]、《针灸大成》[3]均有转载。
关于玉龙的诗词典故
![关于玉龙的诗词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58cf14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玉龙这个词汇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它既是对玉器的赞美,又寓意着祥瑞和吉祥的寓意。
以下是一些含有玉龙的诗词典故:
1.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赞美杨贵妃的诗词,其中的“群玉山头见”指的就是神仙所居的群玉山,“瑶台”则是指嫦娥所居的宫殿,而“露华浓”则形容花开正盛的美景。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千古韶华,须信今宵。
水上行舟,岸上花缭。
阿谁家女,生得妖娆。
这是描写元宵佳节的诗词,其中的“水上行舟,岸上花缭”寓意着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元宵佳节。
3.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这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也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无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含有玉龙的诗词典故,这些诗词既体现了古人对玉龙的喜爱和崇敬,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披肝露胆经》之《龙诀歌》
![《披肝露胆经》之《龙诀歌》](https://img.taocdn.com/s3/m/f8427e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披肝露胆经》之《龙诀歌》《披肝露胆经》之《龙诀歌》原著全解明·刘基地理之文繁县多,请君听我龙诀歌。
虽然微妙不能尽,大纲大目皆包罗。
龙法先观太祖宗,龙楼宝殿弧角同。
聚耸星辰合五九,辞楼下殿多巍峰。
水火金为起伏脉,伏如蛇渡起天冲。
木金水土星相间,配化方为上格龙。
龙若无水不能生,无土贵不至三公。
水口四凶星出面,交戈砥柱北辰同。
合此乃为大会局,王侯卿相出其中。
中间贵龙之态度,列屏列帐好行踪。
或若飞鸦并舞凤,水金相间是真龙。
狮象列捍门,龟蛇见潭洞。
此为中会局,九卿堂省锺。
州县人才小贵地,交牙水口落河生。
入山寻龙体,穿落传变机。
穿者平过并开帐,自高而下落者是。
传者子不离其母,出脉过峡尤相类。
变者三五变化生,大山变小粗生细。
哪枝虚花哪枝实?只在阴阳化气觅。
心腰中出为阳脉,前去定结真奇穴。
贯顶饱面阴死脉,只作应乐罗城列。
先认五星行度妙,次看阴阳化气窍。
金木火属阳,土水二阴曜。
阳龙行度又化阴,阴化阳兮为真兆。
阴阳不变不融结,纯阳纯阴定灭绝。
又有山头看九星,巨禄天财土属阴。
贪狼紫气是阳木,金水交荡阴水真。
燥火廉贞阳火是,罡孤武太属阳金。
三五共合一,太极阴阳名。
水土星间金木火,高山龙法此为真。
临江湖海山将尽,行龙多是水星形。
中或金木火一间,卸落结穴在低平。
如无化气定不结,这般荡体不须寻。
又有平冈诀,阴阳法则真。
覆手饱面剑脊阴,平面仰掌阳龙脉。
肥厚生来亦是阳,这个阴阳好玩熟。
更有阴阳名六府,阴是太阴孛计土。
太阳紫气罗属阳,莫差讹。
木火行龙耸卓立,时师皆言为上格。
若是孤阳无水土,刚木燥火多不结。
有等金星磊磊落,若无水间不开阳。
时人尽道大剥小,那晓顽金不结作。
莫道凶龙不可裁,也有凶龙起家国。
盖缘未识间星龙,贪中有廉文有弼。
武有破军间断生,禄存或有巨门力。
十里之中卓一峰,小者成大弱成雄。
此是龙行间星法,到处乡村可寻觅。
变星只看断处多,断处多时星必变。
贪狼不变生乳突,巨门不变窝中求。
武曲不变钗钳觅,禄存不变犁劈头。
碧玉歌全文翻译
![碧玉歌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2217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0.png)
碧玉歌全文翻译
摘要:
一、碧玉歌的概述
二、碧玉歌全文翻译
三、碧玉歌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一、碧玉歌的概述
碧玉歌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韵律,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碧玉歌全文翻译
以下是碧玉歌的全文翻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翠绿的玉树高耸入云,万千枝条垂挂着绿色的丝带。
这细长的叶子不知是谁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神奇。
三、碧玉歌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碧玉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以优美的诗句、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寓意,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和文学作品。
同时,碧玉歌也是一首寓意美好的诗歌,它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56ad7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2.png)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谷世喆[等]编著
前言
目录
一、经络腧穴歌
1.手足十二经所属歌
2.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3.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
4.十二经脉歌
5.奇经八脉歌
6.十五络脉歌
7.十二经原穴歌
8.难经五输穴主治歌
9.十四经腧穴分寸歌
10.募穴↑①歌
11.八会穴↑①歌
12.八脉交会八穴歌
13.十六郄(xì))穴歌
14.下合穴歌
15.井荥输原经合歌
16.十二经背俞穴歌
17.新编根结歌
18.四气街歌
19.四海歌
二、刺法灸法歌赋
1.十四经要穴主治歌
2.行针总要歌
3.针法歌
4.行针指要歌
5.补泻雪心歌
6.金针赋
三、针灸治疗歌赋
1、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2.四总穴↑①歌
3.回阳九针歌
4.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歌5.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6.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7.秋夫疗鬼十三穴歌
8.胜玉歌
9.席弘赋
10.灵光赋
11.肘后歌
12.标幽赋
13.百症赋
14.玉龙歌
15.玉龙赋
16.通玄指要赋
四、流注针法歌赋
1.拦江赋
2.十二经纳天干歌
3.十二经纳地支歌
4.八法歌
5.八脉交会八穴主治歌↑①6.八法↑①交会歌
7.八脉配八卦歌
8.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针灸歌赋白话解——《胜玉歌》: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针灸歌赋白话解——《胜玉歌》: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https://img.taocdn.com/s3/m/8bf9e62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2.png)
针灸歌赋白话解——《胜玉歌》: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胜玉歌,针灸歌赋名。
出《针灸大成》。
首称:“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七言韵语,专门介绍杨继洲家传针灸治疗各症的经验取穴。
名为“胜玉”,含有胜过《玉龙歌》之意。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
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胜玉歌起名“胜玉”并不是妄言,它是杨家的家传秘方。
有的病适宜针刺,有的病适宜艾灸,这些都要依照歌中所说的法则来进行,补法或泻法,可以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头痛眩晕的病取百会穴治疗;心胸部及胃腹部疼痛时,不论原因如何,均应首先选用任脉的中脘穴。
后溪、鸠尾及神门穴结合起来,治疗各种痫病,立刻就能痊愈。
髀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
胃冷下脘却为良,眼痛须觅清冷渊。
由肩部痛延及背腰部,或腰髋痛之类的病,要针刺肩井。
听觉障碍,不论属虚属实,在局部疗法中,都应立即取听会穴。
脾胃虚寒,选用下脘穴行温针灸,即有良好的效果。
实证的眼痛必须选用清冷渊穴。
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霍乱,胃脘部疼痛,吐出痰涎和食物,属寒证的,艾灸巨阙穴就能恢复健康。
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
出现在中焦部位的疼痛,并牵引心背彻痛,胸满气喘,针泻中渚穴能通阳、散寒、理气、和胃而止痛。
上星穴专门治头风眼痛,可迅速缓解疼痛。
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疼紧大迎全。
由风寒引起的头项强直,筋脉拘急,不能前后俯仰或左右回顾等难以活动的症状,取任脉的承浆穴;各种原因引起的口噤不开、牙关紧闭、牙疼、颊肿、不能咀嚼等症,取用大迎穴,疗效颇佳。
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
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可选行问穴而获得消肿止痛的功效。
尺泽能医治上肢部筋脉拘紧挛急,不能自由伸屈的病。
如果因足踝关节周围及足背部等处发生肿痛而行走艰难,取中封、太冲针刺能养血散瘀,舒筋活络而使病人恢复行动,步履如常。
玉龙歌(全文)
![玉龙歌(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87c0efe009581b6bd9ebc3.png)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除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两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风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处,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老夫采玉歌诗意李贺
![老夫采玉歌诗意李贺](https://img.taocdn.com/s3/m/335785e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老夫采玉歌诗意李贺老夫采玉歌诗意李贺这首诗通过描写采玉民工具体形象,反映了采玉工人的苦难生活和痛苦心情。
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⑴,琢作步摇徒好色⑵。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⑶。
夜雨冈头食蓁子⑷,杜鹃口血老夫泪⑸。
蓝溪之水厌生人⑹,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⑺,泉脚挂绳青袅袅⑻。
村寒白屋念娇婴⑼,古台石磴悬肠草⑽。
【白话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
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
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
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
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
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
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⑴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
⑵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
好色:使容颜美好。
色,指女色、女容。
⑶“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
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
《太平寰宇记》:“蓝田山在蓝田县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车覆车山,灞水之源出于此。
”蓝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⑷蓁(zhēn):同“榛”。
榛子可食。
⑸“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⑹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
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
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⑺斜山:陡斜的山坡。
⑻“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⑼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
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龙歌白话解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扁鹊(托名)传授给我玉龙歌,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久长,缠绵难愈之症也能痊愈。
玉龙歌是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千年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讹误,证明它是禁得起实践检验的。
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歌诀一共涉及120个穴,使用起来非常绝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是恐怕现在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未必使用得当。
针刺时补泻分明,才显出医生的高明。
按本歌诀施治,腰脊弯曲(似指急性腰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一定可以名扬天下了。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失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严重时还可发生头晕目眩,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风病不仅头痛时作时止,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两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补后泻。
小儿慢惊风,表现为抽搐缓慢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攒竹穴,并施以艾灸,疗效较好。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头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时还并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府,这是前后对应取穴法。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刺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止痛,再辨证分型:如果属痰饮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如果不属痰饮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
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
口眼斜的病,可取地仓透颊车施治,并应遵照老师的教导,右面麻痹而向左侧,则泻右面;左面麻痹而向右侧,则泻左侧,即各于其麻痹一侧针治。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不能分辨气味,都可取双侧迎香穴,先补后泻,有速效,有时尚未起针,鼻子已经通气了。
后文说“迎香应上星”,指此配穴。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耳聋,耳内气行不畅,阻塞不通,要刺翳风,这个穴亦用治项生瘰疬。
后文有“翳风应合谷”,可作此配穴。
耳聋,耳内有痒、痛、耳鸣等不舒服的感觉,以及耳周红肿生疮,可取听会。
后文有“听会应合谷”,可作此配穴。
这句歌诀说明一穴可主二症。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偶尔讲话声音嘶哑不能发声,可取哑门穴浅刺(一般1寸左右),不可深刺,苦语即能恢复正常。
屑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目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眉棱骨痛可取攒竹,沿皮刺向鱼腰,这种病还常伴有眼目昏花,配以头维穴可以治疗。
两眼红肿,疼痛难忍,怕见强光的病,只要针睛明、鱼尾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辅以太阳穴放血,症状自然消失。
忽然眼睛疼痛,眼球外部充血,怕见强光,目涩难睁,取太阳穴放血即可治愈。
心火上炎,两眼红赤,针刺双侧内迎香,如果能出血,效果更好,可使患者顿觉目内清凉。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本段论述r实性和虚性两种腰痛的治法。
腰脊强直疼痛泻人中穴,这个穴还可用治急性腰扭伤。
另外还可配用委中穴以及腰部局部的穴位。
后文“人中应委中”与此意同,这组穴位主治腰痛实证。
肾虚腰痛更难以忍受,活动多有不便,可常灸双侧肾俞穴治疗。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腿部疼痛,遇风寒痛甚者,可取环跳、居髎以疏风通络散寒,并加以委中放血,能立见神效。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腿膝无力,甚至站立困难,这是风湿造成的,灸风市、阴市二穴,温经散寒通络,行走能逐渐恢复正常。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髋骨穴位于大腿前外侧,梁丘穴外行1寸陷中,该穴能治疗两腿疼痛,膝头红肿,行走艰难的病,再配以膝眼,横针透膝关穴,立刻就能见效。
后文“髋骨臆曲池”,是上下相配法;又“髋骨应风市”,是同肢相配法。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寒湿脚气痛苦难当,取足二里、三阴交以及绝骨穴,疏风化湿以泻热,使筋脉和利,肿痛立时能够消退。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绝起疲癃。
草鞋风有腿脚红肿的症状,取双侧昆仑穴,并配以中脉、太溪,使慢性腰背痛和尿癃闭都能解除。
脚背肿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脚背肿痛可取丘墟穴斜刺,出血更好,疼痛当时就能减轻,再取解溪与商丘穴,能散瘀止痛,疗效较好。
如果病情加重,行走困难,可针双侧太冲穴配三里、中封,手到病除。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龙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鹤膝风有膝关节红肿等症状,治取双侧阳陵泉,透针阴陵泉,效果极佳,能消肿止痛。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手腕无力疼痛,握物困难,针刺腕骨穴,并据病情施以补或泻,能散瘀止痛。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两臂疼痛,胸中气冲,取肩井穴。
这个穴是真气聚集的地方,宜多补少泻。
后文说“肩井应支沟”,可作此配穴。
又“应足三里”。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肩背受了风,累及臂痛,背缝穴有神效,还可配五枢穴(本穴亦治腰痛),针刺这两个穴位,疾病就会立时减轻。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肘部拘挛,活动不利,针泻曲池穴,配以尺泽,甚效。
后文“尺泽应曲池”,即指此二穴配用。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肩部红肿疼痛,是寒湿之邪侵袭,气血凝涩所致,取肩髃穴看病补泻,并可多灸,自当复原。
后文“肩髃应髋骨”,是上下对应配穴。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上肢筋脉拘挛,手指不能伸开,要取尽泽穴以舒筋活络。
各种头面部疾患,针刺合谷都有神效。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情志失调,气结腹中,结聚成块,疼痛难忍,宜取内关穴,该穴是八脉交会穴中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以治疗肚腹部的疾病有特效。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腹痛难忍,可取大陵、外关穴,调气止痛。
如果两胁疼痛并伴有大便秘结,支沟穴效果非凡。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得了脾脏的病证最可怜,寒热煎熬,应取双侧间使穴,有热则泻,有寒则补,病可痊愈。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胸脘部的九种疼痛证候及中焦脘腹部的疼痛,取用上脘穴针治、如果还兼有脾气虚衰,健运失调之证,则应配中脘穴,施以补法。
这两个穴位治病具有神效。
痔瘘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痔瘘病也很让人讨厌,其里急后重之症很难解决,还可能出现痒、痛、下血等症状,取二白穴能清热化瘀止痛,疗效较好。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剌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热壅上焦,口苦咽干,应取关冲穴点刺放血,能使患者口生津液,疾病全消。
后文说“关冲应支沟”,可作此配穴。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手臂红肿,连带手腕疼,可针刺液门穴,并配以中渚穴,两穴均施以泻法,能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中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取双侧中冲穴先补后泻,可使躁动的病人(为中风实证者)安静下来,如果病人没反应,则再针刺人中穴,疾病可立刻减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胆气不足,胆虚气怯,心悸心慌的病,应取双侧少冲穴浅刺三分左右,不要艾灸,单纯针刺即可使病痊愈。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传染性疟疾很难治,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明确有效的取穴治疗方法,应取后溪穴重灸,当时就能减轻。
后文有“后溪应百劳”,均以“百劳”即大椎,为治疟穴。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阵发牙疼很痛苦,可取二间穴以清热止痛。
如果病人反胃呕吐,应取奇穴中魁和胃止呕。
中魁一穴始见于此。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乳蛾病很少有人能够治疗,这种病一定要用针灸才治得好,应取少商穴点刺出血以泻热消肿。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