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合集下载

小学家庭教育讲座稿

小学家庭教育讲座稿

小学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抓得越早越好,越细越主动。

一、家庭教育现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孩子对父母看法:1、父母管得多,自己不能做主。

2、长辈溺爱,包办代替太多。

3、父母很少陪伴自己。

4、父母要求过高,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5、父母不开心,总向孩子发泄。

6、父母有错不承认。

7、父母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8、父母翻看孩子的日记。

9、父母不良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析原因:1、家庭教育发生三大变化:(1)孩子成长环境变了。

(2)孩子生活内容变了。

(3)家长的心态变了。

家长社会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高,要求严。

2、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1)爱得过分。

(2)照顾过多。

(3)期望值过高。

家长重知轻德,重体轻心(心理)(4)重言教轻身教3、家庭教育三种不当(1)要求过宽(2)要求不一(前后不一、宽严不一、父母不一)(3)要求不当(严格苛刻)4、家庭教育应抓什么△家庭教育侧重点应是品德培养、生活常识教育、生存技能培养、情感教育、健康教育。

低年级:抓适应学校生活,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中年级:重开发潜力、防落伍、培养意志。

高年级:面向社会走,为走向人生准备,学会选择,学会对待。

家长重点抓:(1)学会做人人生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

做人底线是清清白白地做人,不损人不害人。

做人五大层次:做清白的人、做文明的人、做有益的人、做有抱负的人、做中国人。

(2)引导孩子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学习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养成习惯。

△怎样对孩子说不:1、做事之前,先给孩子定个规矩。

2、让孩子做有意义的事。

3、不要逗孩子玩,否则降低父母威信。

4、不要做大方父母,要有选择满足。

5、平静地对孩子说“不”。

6、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7、说了“不”就必须坚持,不能更改。

三、家长怎样抓学习1、懂得搞好学习五要素(1)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兴趣(2)孩子是否善于听课(3)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孩子是否刻苦(5)孩子是否有一个好老师2、家长要“三看”、“六问”,尤其在小学、初中低年级。

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的演讲稿

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的演讲稿

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的演讲稿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6 个方面,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提升。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遵守以上规范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师德的底线,但远非师德的终极目标。

在师德方面我有以下粗浅的认识: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展自己。

我们应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也不例外。

作为教师就应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防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来评价和鼓励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所为亲其师而信其道。

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关爱学生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保护学生而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民教师,正是在这一批批优秀老师的教育下,也冒出了诸如“小英雄”林浩等一批舍己救人的优秀少年儿童。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

如果光传授知识,教师教学完全可以被电脑教学代替,然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更是精神的传授,只有“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是师德高尚的教师。

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排比句教育是

排比句教育是

排比句教育是
1、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教育是未来,代领我们成长。

教育是希望,起航了下一代。

教育是奉献,用汗水去灌溉。

教育是生活,你我他的故事。

3、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爱的修行,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唤醒,教育是一种未来的投资,教育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4、法制教育,是一面旗帜,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切勿误入歧途;法制教育,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内心真正的自己,看清自己的不足;法制教育,是耀眼的阳光,照亮世界那些黑暗的角落,寒冷的地方。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关于教育是一门科学

关于教育是一门科学

关于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其本质是研究人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传授和改进。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 既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人类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育科学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子学科。

通过教育学科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如学生的智力、社会背景、态度和兴趣等,并探究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学科也是教师的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源泉,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教育科学的研究方向不断拓宽,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展到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例如线上教育和远程教育。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未来对质量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教育学科将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驱动分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管理需求。

同时,教育科学也需要更多地关注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问题,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教育科学的发展,从一个角度上来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普及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

科学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教育内在的发展与升级,提升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培养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高素质人才,在国际社会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人才,也就是培养既懂得知识,又懂得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

通过教育科学的研究,可以制定出有效的教育规划,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拓宽教育资源渠道,以及增强对教育质量的把控。

这些工作的背后,是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和运用。

因此,教育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涉及广泛,与知识、技能、人格等诸多方面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科学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为实现高质量教育而不断探索前行。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郭瑞春一、教育是科学1、脑科学、心理学和生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

2、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从理论上讲,学生只要花时间,总有可能把不会的东西学会。

但是,我们老师是有教育大纲的,教育大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老师对同一个问题花无限多的时间去教育学生。

换言之,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教育任务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同一个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上去循环往复。

3、“3岁看到老”说明了什么?俗话说“3岁看到老”,表面上看,视乎在说孩子3岁是怎样一种样子,那么到老了就不会再改变什么,把这种不再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结果归罪于孩子本身或孩子的本质。

其实,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家长,孩子3岁后各种习性不再改变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还是那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倘若孩子在3岁后,家长改变了,那孩子自然会发生变化。

所以,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育更是一门艺术1、从杜郎口中学看到了什么【案例1】高俊英老师是教政治的,她压根儿没学过英语,却担任英语学科主任长达6年。

她曾经在听过一节英语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流,她问:你为何一讲到底?任课老师答,我不讲他们能会吗?高老师又问:你讲了他们会了没有?任课教师答:反正我讲过了,不会是他们的事!高老师接下来与学生们座谈,她问:老师讲过了,你们为什么没会?有学生这样回答,我也想学会,可我实在听不懂!高老师最后在英语组宣布,以后英语课,教师课堂上一句话都不可以讲!不讲了怎么做?崔其升说,传统课堂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杜郎口一开始“刹讲”还真遇到了挑战,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讲,不讲不会学呀。

他说,这绝对不该成为教师“霸占”课堂的理由!学习原本是学生的“天赋神权”,不放手让学生去学,他们就永远不可能会学。

“会学”不是教出来的,前提是放手和放权。

崔其升曾经这样“批评”过一位老师,某天这位老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校园里和崔校长碰上了,这位老师赶紧让孩子叫“校长大爷”。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是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必将是今天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教育的生存模式。

时代在前进,教育不仅要跟上时代,而且还应具有先导性,具有先见之明。

教育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历史。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至少应具备以下6个方面的特征:一、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二、曾经亲自创办过一所或几所学校。

三、曾经亲自当过校长或教导主任。

四、曾经亲自教过书、育过人。

五、曾经亲自管理过教学及行政工作。

六、能够在教育领域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并将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其理论是对教育规律的高度概括。

一个没有真正的教育家的国家和民族,能有真正发达的教育事业吗?雪莱曾经说过,大学就是智慧。

爱因斯坦也曾经讲过科学就是智慧。

哲学在希腊语中的原意就是智慧。

大凡真正懂得教育的人,都会把教育的着眼点首先放在如何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上。

为受教育者注入精神和灵魂的力量,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是人类的伟大实践,将其上升为理论,就成为了教育科学;将其继续上升,就会逐渐形成教育的艺术。

人类,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又创造了全新意义上的人。

人类,创造了伟大的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必将增进人的智慧,去塑造人的美好灵魂。

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教育艺术,那他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不可能有魅力,即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

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欢迎,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教育要做到诗化、美化、艺术化、哲理化,这是必然的趋势,没有这几个方面的转化,所谓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空谈。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几对矛盾:左脑与右脑;智商与情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静态与动态;已知与未知。

如果把这5对矛盾研究透彻了,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对立、互动、联动与递进等各种关系,有一个比较清醒的、科学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一定有一个大的改观。

“教育教学与教育艺术,的确如同车之两辐、鸟之两翼”。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的复杂性,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的复杂性,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是一门艺术。

教育艺术的复杂性,就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

个性的精华是艺术,艺术追求精神世界的和谐完美,通过心血浇灌的精湛艺术来祥和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道德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把道德的意识,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其情感的共鸣,唤起其追求。

我觉得一个懂教育技巧和艺术的老师,首先要接触学生,分析学生,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教育要因人而异,慎用词语,保护好每个学生稚嫩的心灵。

谈某个学生的缺点时,不要指名道姓,不要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他,不要对他的举止评头品足,不要把他的错误行为交给集体评判,这样既保护了这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又不会让其孤立于集体之外。

谈话时应该做到,使每个人想的不是某个同学的某一错误行为,而是自己与同学们交往时对同学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品行等。

让每个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在听到教师的号召后,都努力表现得好一些。

自从看了裴老师的教育的艺术,我才发觉原来“听明白了没有”一直是我习惯的一句问话,反思了一下这句话,其实拉远了和学生的距离,之后,我试着用“我说清楚了没有”,努力用最易理解语言讲述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觉得学生更易和自己亲近了,也愿意共同探讨问题了。

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要做好榜样。

比如,发现学生随地乱扔杂物时,教师当着学生面主动捡起,放到垃圾桶,而且自己也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身教胜于言教,在老师的带动下,我相信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其追求的“教育境界”和讲究的“教育艺术”,如果向着这一的目标努力,他们一定格外受到学生的热爱!他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实效!。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育是科学,指的是通过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科学知识,以得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科学是可以复制的,科学寻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呕心沥血的科技创新获得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教育是艺术,是批在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教育者个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个性的精华是艺术,艺术是不能复制的,艺术追求精神世界的和谐完美,通过心血浇灌的精湛艺术来祥和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其追求的“教育境界”和讲究的“教育艺术”,因此他们才格外受到学生的热爱!他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实效!一、教育艺术的形成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形成的教师教学、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升华再教学,学生再反馈,周而复始,直至完美,教育艺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积累和完善的。

学生的教师要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尤其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实现与传统教学的互补,让学生从各冬虫夏草学科的角度,全方位给老师的教学以评价与反馈,帮助老师完善教育艺术。

二、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教师是教学行为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教育艺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要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艺术。

1、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教育的艺术让自己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幽默、风趣、哲理化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提问或回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让学生真感到简单,容易掌握,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没有理解并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都是教师的讲述问题,好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讲述的内容都应该透彻清晰。

切忌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用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讲出来,假装自己博学、高深。

2、对待学生的教育艺术“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没有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学习“慢”的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和引导,“笨鸟”可以先飞,学习没有成与败,只有快与慢的区别,教师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采用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方法,放开手让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学习与总结经验教训。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一、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二、教育的艺术性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导入新课的艺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二、自主探究的艺术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三、结论确立的艺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迫切要求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的认识;在此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调控,引领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教学设计的轨道顺利向前;在交流中,教师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四、巩固练习的艺术巩固练习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尝试、巩固、升华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新知的难易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然后再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学有余力,产生继续探究实践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成功的;五、拓展延伸的艺术经过巩固练习之后的学生,已能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再一味地重复练习下去,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因此此时要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六、自我评价的艺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从中找到快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愉悦,进而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而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研格言摘抄及感悟初中(3篇)

教研格言摘抄及感悟初中(3篇)

第1篇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天地中,教研如同辛勤的耕者,耕耘着知识的种子,培育着未来的希望。

以下是一些关于教研的格言摘抄,以及我在初中阶段对教研的感悟。

格言摘抄:1.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 ——培根2. “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 ——钱梦龙3. “教学相长,研以致用。

” ——叶圣陶4.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 ——爱因斯坦5. “教研无止境,探索不停歇。

” ——郑振铎感悟初中:在我初中的学习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研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上述格言的感悟:1.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初中时期,我接触到了许多新知识,但仅仅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主动探索,是激发内在的学习热情。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我们思考,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在探索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这种点燃火焰的教育方式,让我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明白了学习的真谛。

2. 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在初中阶段,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不仅教给我知识,更通过教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观察到,他们总是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这种教研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3. 教学相长,研以致用。

初中时期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教师们通过教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让我们将书本上的历史事件与实际场景相结合,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也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4.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

初中时期,我遇到了一位语文教师,她不仅教学严谨,还擅长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她的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郑柏利您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陶丽丝诺蒂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心他人;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教育的效果依赖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可以像纸搞的房子一样坍塌下来。

因此,再次非常感谢诸位的各位家长能前来出席本次家长会。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

每个孩子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

孩子的价值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责任在你,而不在孩子。

孩子是无辜的,甚至是可悲的。

好孩子是我们用心雕刻出来的。

家长存有三类,那么您属其中哪一类?a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10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眼睛;b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5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嘴巴;c类:无法发现自己的孩子存有任何一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依靠手脚。

在平时的自学和生活中,我们必须对孩子多一点表彰和引导,太少一点抨击和批评;多一点包容和期盼,太少一点蛮横和恭维;多一点唤起和指点,太少一点责怪和一厢情愿,也许你将可以获得一个杰出的孩子。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摘要:针对“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话题,笔者从教育学的起源回顾教育学的主要发展历程,说明教育学对教育实践形成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然后再从学习者和教师的特性进行分析,说明教育不能仅仅是一门科学,而要成为一门个性化的艺术。

最后,评述教育者应追求的教育境界。

关键词:教育;科学;艺术;教无定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命题自提出之日,就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至今日仍有不少教育学者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在此,作者仅根据自身的认识对这个命题进行简单阐发。

一、教育是一门科学
1 教育与教育学
何谓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制约下进行的,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都会影响到教育的进行。

要使教育的整个过程得以实现需要三个因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莫过于学习者,这是因为不同的学习者常常具备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所需要的学习帮助也是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学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怎样在这样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中找出可以广泛应用的一套经验,这就是教育学产生的最初动因。

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各国的教育学家们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英国科学教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发表,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产生[2]。

19世纪以来,教育学又出现了众多的分支,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研究教育规律的方法等问题。

其中影响巨大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他在《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提出的教育命题对教育界影响深远,例如“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有很大差异,集中表现在重视儿童学习的内在价值,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工具。

重视学习的内在价值就不得不考虑到儿童的学习需要和经验基础。

教育就是沟通内在经验和外在环境的一种过程,学生获得的学习经验不是客观知识的主观映像,而是学习主体主动创造的过程。

杜威教育思想促进了美国进步教育的发展和兴盛。

在这场教育运动中出现了葛雷制、道尔顿制等新的教学制度,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2教育的规律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模式
教育学从最初的经验总结上升成一门科学产生其独特的价值。

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的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而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价值最重要的就是揭示教育的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模式。

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3]。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就是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

其后赫尔巴特也将自身的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之上,提出了教学的四阶段论。

心理学知识越来越成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之一。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凯洛夫《教育学》中的“教学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提出了五项教学原则,并形成了教学工作组织的五个基本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结、布置作业,对我国教学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也使得不少人认为只要按照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就能够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教学就是这五个环节的有效整合和运用。

然而实际是否如此,却有待商榷。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教学是否就是按照这五个环节进行的一项科学劳动呢?只要掌握这些课堂组织的技巧就能够上好一堂课吗?实际教学是否会按照教师的主观设想顺利进行呢?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并不确定,让我们尝试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教学过程。

二、教育是一门艺术
1教育对象的特性决定
教育是一门艺术,首先是由其教育对象、即学习者的特点决定的。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4]每一个学习者有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不同的知识基础,要做到有效的教学就不只是照搬赫尔巴特或凯洛夫的教学模式便可以达到的。

中国古语有云“因材施教”也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

这里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其中学生的学法我们应该多加思考,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更自主地学这样的教学是教师理性的一次探险,是面向教育活动方式与完善而展开的一次教育创造。

面对个性化的教育事物,教师需要的是在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和前瞻性教育思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解,从而付诸实践。

我们可以说
这样的一种富有个人色彩的教育理解和实践就是教育从科学向艺术转变的结果。

2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个人特性的发挥
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即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教师或成人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5]。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表现在重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确保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将最近发展区转化成学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对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确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技能和品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每个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也具有其独特性。

新的课程理念下更加强调“隐性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

每一个老师都是独特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

有的老师思辨能力很强,善于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思考的天空;有的老师语言生动幽默,能够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懂、学会;有的老师善于写和画,简明的线条、概括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假如让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老师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教学模式会是怎样的情形?可能每个人对此的解释都不相同。

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给老师们更广阔的天空让老师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假如过于追求某种模式,课堂教学必然会走向千人一面、死板僵化,缺乏生机与活力,而真正创新的课堂是不受任何一种模式限制的。

现实的教学既可能有自主学习的影子,也有合作学习的内涵,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知识建构的过程,有情感态度的自然渗透,有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学生个性的展示,有教师的讲解,还有师生共享的快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教育的追求
“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命题一方面是在提醒人们对各种经典教学模的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人们走出这些模式,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我们可以说各种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是教学的各种可行方法,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即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
华。

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新的突破。

而这种突破,最终是要做到得法,就是确实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

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努力学习艰苦创新。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共同的追求则在于能够做到“循法而不拘泥于定法”的境界。

身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强调教学模式重要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用模式方法研究教学的局限性,拓宽自身的眼界和思路,不要“作茧自缚”。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时,应当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以真正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17。

[3]吴式颍.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07-513。

[4]吴式颍.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5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