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告——廖鸿
统计专业实验-实验3

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____指导教师: _专业班级: _ __ _学生姓名: __ _学生学号: ___ _实验报告实验运行程序、基本步骤及运行结果:实验1、假设检验问题是:H0: 西部9个省区城镇居民大类消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显著差异H1:西部9个省区城镇居民大类消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首先在所给的表格中选取食品、衣着等8个总体指标,将其他不是西部的城市删掉,计算出西部的地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和西部个指标与全国水平的差值,就得到一张关于西部地区在这8个指标上的具体数据,然后用公式s =MMULT(TRANSPOSE(X-Z),X-Z),就可以求得离差阵s ,用公式s^-1==MINVERSE(S) 便得到离差阵的逆矩阵,接着计算出T 平方统计量,公式:T^2==n*(n-1)*MMULT(MMULT(Z_Z0,S_1),TRANSPOSE(Z_Z0)) 用公式将T 平方统计量转化为F 统计量F= =(n-p)/((n-1)*p)*G15 最后通过查表得到F 的临界值) ,(p n p F -α,F0.05(8,3)=8.8452>F=5.3618 所以拒接原假设,即西部地区的消费与全国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2n=13,m=15,n 不等于m ,设两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X 和Y ,且两组样本相互独立,协差阵相等但未知。
假设检验问题:211210: :μμμμ≠=H H 由于有共同未知协差阵,故检验统计量为)1,(~)2(1)2(2+-+⋅-++--+=pmnpFTpmnpmnF其中:∑∑==-'--='--=+=-'-⋅+⋅⋅-+=naaanaaaaaYYYYSXXXXSSSSXXSXXmnmnmnT1)()(21)()(121)(1)(2))(())(()()()2(1 分析资料对应的n=11,m=15,p=42 利用函数AVERAGE计算X的各指标的平均值,即得到X的平均值向量转置矩阵X'=Mx,=;同理计算Y的平均值,既得Y的平均值向量转置矩阵Y'=My;计算差值阵YXd-=,得:3 计算X的离差阵∑='--=naaaXXXXS1)()(1))((,输入公式=MMULT(TRANSPOSE(X-Mx),X-Mx),计算Y的离差阵∑='--=naaaYYYYS1)()(2))((,输入公式=MMULT(TRANSPOSE(Y-My),Y-My)计算21SSS+=4 计算S的逆矩阵,输入公式=MINVERSE(S)5 计算统计量T2=(n+m-2)*(n*m)/(n+m)*MMULT(MMULT(d,S_1),TRANSPOSE(d),计算统计量F=((n+m-2)-p+1)/((n+m-2)*p)*I6;6 计算临界值(取显著水平a=0.05)F0.05=FINV(0.05,p,n+m-p+1)。
统计学实验报告与总结

统计学实验报告与总结统计学实验报告与心得体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实验报告成绩:实验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验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熟悉Excel2003的基本操作界面,熟悉间接和直接数据的搜集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的编码、分类、筛选、排序等整理操作的方法。
实验步骤1、数据的搜集:确定数据来源,主要由两种渠道,间接数据和直接数据。
间接数据一种方式是直接进入专业数据库网站查询,另一种是使用搜索引擎。
直接数据搜集步骤有: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回、数据初步整理等。
2、数据的编码:如果数据是由开放式的问题来获取的,那么,需要对答案进行罗列、合并、设码三个过程来完成编码工作。
3、数据的录入:Excel的数据录入操作比较简单,一般只要在工作表中,单击激活一个单元格就可以录入数据了。
通过“格式-单元格格式”(Ctrl+1)菜单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
4、数据文件的导入:导入的方法有二,一是使用“文件-打开”菜单,二是使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菜单,两者都是打开导入向导,按向导一步步完成对数据文件的导入。
5、数据的筛选:Excel中提供了两种数据的筛选操作,即“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6、数据的排序:在选中需排序区域数据后,点击“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工具按钮,数据将按升序(或降序)快速排列7、数据文件的保存:保存经过初步处理的Excel数据文件。
可以使用“保存”工具按钮,或者“文件-保存”菜单,还可以使用“文件-另存为”菜单。
实验二描述数据的图标方法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软件辅助,将数据转换为直观的统计表和生动形象的统计图,掌握Excel 的制图和制表功能,并能准确地很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加以运用。
实验步骤利用Frequency函数获取频数频率:1、将数据输入并激活分别符合条件的单元格。
2、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函数。
3、点击“插入函数”对话框确定按钮进入“函数参数”对话框,选中符合条件的对话框。
统计学实验二报告

“统计学实验”课程实验报告Ⅰ【实验编号】实验二Ⅱ【实验目的】⒈掌握SPSS基本统计分析中“探索分析”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Ⅲ【实验要求】⒈按实验内容要求将实验结果(图或表)粘贴到“实验结果”栏,但过大的表只须将表头部分截图并粘贴即可;⒉简要回答实验内容提问的问题,填写到“实验结果”栏;⒊当堂完成全部实验内容,保存实验报告,按规定上交。
Ⅳ【实验数据】Data2-1Ⅴ【实验内容】选择数据集data2-1中的一个数值型变量做以下探索分析:1 做全部统计量,并根据输出结果说明: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Ⅵ【实验结果】数值型变量——孩子数量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为1.90;截尾均值为1.75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置信区间为【1.81,1.99】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大于截尾均值和M估计量,说明存在较大的异常值。
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1.034/0.063=16.413>2 所以不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存在异常值,且存在极大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原假设为H0,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备选假设H1,数据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拒绝原假设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统计案例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我们选择了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案例进行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案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3. 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大型企业为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项关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500名员工的满意度数据。
3.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4. 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计算满意度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2)频率分析:计算满意度数据在不同等级上的频数和频率;(3)相关性分析:分析满意度与员工年龄、性别、职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4)回归分析:建立满意度与相关因素的回归模型,预测员工满意度。
5.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500名员工的满意度数据。
3.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4. 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利用统计软件计算满意度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2)频率分析:利用统计软件计算满意度数据在不同等级上的频数和频率;(3)相关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满意度与员工年龄、性别、职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4)回归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建立满意度与相关因素的回归模型,预测员工满意度。
5.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本

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_____统计学实验_指导教师: ______吴东晟专业班级: _物流2 班___学生姓名:孟凡雨、陈艳茹、吴秀荣、杨含放、易星星____ 学生学号: 2009042215 2009042223 2009042222实验内容1、利用数据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方差、最值、求和等。
第一步:根据实验要求输入50个数据(某人的收入);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击“数据分析”,选中“描述统计”,进行“区域选择”,单击确定进行计算;第三步:输出分析结果如下:收入550 列1844650 平均557.38标准误30.10858 130差440 中位数635450 众数654640 标准差212.8998 660 方差45326.32 630 峰度-0.18661 490 偏度-0.45063 468 区域821654 最小值123654 最大值944312 求和27869 123 观测数50654 最大(1) 944512 最小(1) 123置信度60.50545 654(95.0%)857812356942 265 656 156 944 321 655 550 844 650 130 440 450 640 660 630 490 468 654 654 312 123 654 5122、利用所给数据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柱形图、散点图、圆形图实验步骤:第一步:引用实验一数据第二步:在“工具栏”单击“数据分析”,再选中“直方图”,制作直方图第三步:自编数据,依次制作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圆形图第四步:按要求完成后生成结果如下:实验结果如附表所示1.直方图收入550844650130440450640660630490468654654312123654512654857812356645561 直方图942 分组上限265 123 656 328.25 156 533.5 944 738.75 321 944655 分组上限频率累积%550 123 4 8.16% 844 328.25 11 30.61% 650 533.5 17 65.31%130 738.75 11 87.76% 440 944 6 100.00% 450 其他0 100.00% 6406606304904686546543121236545126548578122.折线图年份甲公司年收入乙公司年收入1991 216 1361992 266 1881993 346 2681994 466 3341995 586 4091996 678 5661997 747 6451998 456 7851999 445 7882000 899 4453、条形图(仍以甲乙公司数据为依据)4.散点图(仍以甲乙公司数据为依据)3、增长量、发展速度、长期趋势、季节指数的计算。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二)重点讲义资料

得分
实验内容完整
实验步骤完整、清楚
实验方法正确
实验结果完整、清楚、合理
总分
实验过程、结果及结果分析
1.
(1)第一步,进入重庆统计政府公众信息网
第二步,选择“数据查询”——“统计年鉴”,查询需要的重庆2011年-2014年全年以及2015年各季度的GDP、重工业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并一一填写在统计表中。如下图
重庆2011年-2014年全年以及2015年各季度的GDP、重工业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表
时间
类别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第一季度
2015年第二季度
2015年第三季度
2015年第四季度
GDP
10011.37
11409.60
12783.26
14262.60
石柱县
119.95
酉阳县
110.42
彭水县
108.80
巫山县
81.27
巫溪县
66.72
城口县
46.00
筛选:第一步,任选一数据区域的单元格,点击“数据”栏下的“筛选”,再点击“自动筛选”,这时会在第一行出现下拉箭头,在“2014GDP”的下拉箭头里面选择“自定义”,出现了“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的对话框,在第一个显示行那里选择“大于”“500”;在第二个显示行那里选择“小于”“100”,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筛选的结果,如下表
2、掌握对不同类型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的方法
3、能熟练利用Excel绘制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准确选择统计图
实验内容
1、收集与整理数据:
统计学实训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统计学实训实验。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类。
3. 描述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如SPSS、Excel等)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4. 推断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推断性统计分析。
5.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数据收集: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消费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 数据整理: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90份有效问卷。
3. 描述性统计: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以下描述性统计量:- 均值:每月消费金额为1234.56元。
- 标准差:每月消费金额的标准差为321.89元。
- 方差:每月消费金额的方差为102934.44。
4. 推断性统计:为了检验大学生消费金额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进行了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消费金额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5.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1000-1500元之间。
- 男生和女生的消费金额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消费金额高于女生。
- 高年级学生的消费金额高于低年级学生。
-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消费金额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差异需进一步分析。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统计学实训实验,我们收获颇丰:1. 加深了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实训结果分析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统计学实训课程。
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Excel等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描述、分析和推断。
以下是对实训结果的分析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据收集:从实际生活或工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如某班级学生期末成绩、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等。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排序、分组等操作,以便于后续分析。
3. 数据描述:运用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和统计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描述。
4.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如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系。
5. 结论与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四、实训结果分析1. 数据描述以某班级学生期末成绩为例,我们对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1)平均数: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8.5、76.2、74.3。
(2)中位数: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中位数分别为77、75、73。
(3)标准差: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标准差分别为10.8、8.7、8.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班级学生在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普遍较好,但成绩分布较为分散,存在一定的差距。
2. 数据分析(1)方差分析:以性别为分组因素,对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成绩无显著影响。
(2)相关分析:以数学成绩为自变量,语文、外语成绩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外语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结论与建议(1)结论:该班级学生在数学、语文、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普遍较好,但成绩分布较为分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 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 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 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 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家哈斯 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这样普遍,在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统计 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甚至 有的科学有还把我们的时代叫做“统计时代”。显而易见,可以说统计学
12
3 17640
274742 447781 1:1.63
11
要求:画出四川省全省人才市场各季度供求情况
由上图可知,2010年第三季度,供求双方数量较上一季度均有小幅 增长,其中,招聘职位数274742个,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12%,求 职人数427002人,环比增长4.9%,同比下降39%,总体1:1.63的供求比
型因变量影响不显著。
(2)由P值和给定的显著性系数α比较。前者小则说明分类自变量 对数值型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反之,则说明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
量影响不显著。
实验七、相关与回归
1.利用函数Correl计算相关系数 语法:CORREL(array1,array2)
2.回归分析的函数方法
函数
用途
Intercept
实验八、时间序列
1、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2、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3、计算长期趋势 4、计算季节变动 5、用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 6、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 7、趋势预测法进行预测 (1)Forecast函数 (2)Trend函数
二、实验心得体会
成绩:
这学期以来,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学操作实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统 计 学 实 验 报 告
姓名:廖鸿 学号:20102443 班级:会计1001
统计学实验报告 姓名:廖鸿 学号:20102443 班级:会计1001 成绩: 一、实验步骤总结
实验一、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数据的搜集 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种是来源于别人的调查或实验数 据,称为间接数据。这一类数据的收集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进入专业数据库网站查询数据; (2)通过引擎搜索;另一种是来源于科学实验或者直接的调查数 据,称为直接数据。这一类数据的收集获得途径有:科学实验、观察实 验或者是直接调查。 (二)数据的整理 主要是利用Excel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使数据系统化、科学 化,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文件。该项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编 码、数据录入、数据的导入、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 (1)数据的编码,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 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特征,将数据 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送、接受 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2)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录入是将搜集到的数据直接输入 到Microsoft Excel中。 (3)数据文件的导入,Excel数据文件的导入是将别的软件形成的数 据或数据库文件,转换到Excel工作表中。导入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使 用“文件-打开”菜单,其二是使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菜单, 两者都是打开导入向导,按向导一步步完成对数据文件的导入。 (4)数据的筛选 数据的筛选是从大数据表单中选出分析所要用的数据。Excel中提供 了两种数据的筛选操作,即“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6)数据的分组 数据分组是将数据整理形成汇总表或频数分布表的过程。 (5)数据的排序 数据的排序是将数据的次序排列整理并显示出来的过程。 (7)数据文件的保存 保存经过初步处理的Excel数据文件。
实验二、描述数据的图标的方法 (1)利用频数频率表来表示
(2)利用统计图来表示——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 实验三、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运用函数法进行统计描述
常用的统计函数
函数名称
函数功能
Average
计算指定序列算数平均数
Geo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几何平均数
Har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调和平均数
Median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中位数
Mode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众数
Max
计算最大值
Min
计算最小值
Quartile
计算四分位点
Stdev
计算样本的标准差
Stdevp
计算总体的标准差
Var
计算样本的方差
Varp
计算总体的方差
在Excel中有一组求标准差的函数,一个是求样本标准差的函数 Stdev,另一个是求总体标准差的函数Stdevp。Stdev与Stdevp的不同 是:其根号下的分式的分母不是N,而是N-1。此外,还有两个对包 含逻辑值和字符串的数列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的函数,分别是
查是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
能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
断总体。增加定义: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
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 的科学。
验,加深了对统计学各方面知识以及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的理解,同
时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
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
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
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
政府所属 人才市场
2009 2 16039
209339 736755 1:3.52
13
年
3 17498
245171 730202 1:2.98
12
4 13796
230490 508292 1:2.21
12
2010 1 18024
293216 525779 1:1.79
12
年
2 17446
262583 427002 1:1.63
实验过程中,在确认Excel安装设置成功的前提下,首先进行的就是 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这个输入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又要用 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 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为 了整个统计实验的基础。
数据输入后就是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这是整个统计实验关键中 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 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 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 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软件的 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 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统计学是指导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整 理和分析的一门方法论科学。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一般需要借助一定的 统计分析工具来完成。因此,统计学试验是运用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 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并进行统计数据的录入、分组、汇总及各 种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它通过一系列的抽样设计、样本统计量的构造 和计算以及检验和概率推断,帮助我们实现对总体参数的近似估计,从 而在有限经验样本的基础上实现对总体或现实世界的认识。
返回线性回归模型的截 距
Slope
返回线性回归模型的斜 率
RSQ
返回线性回归模型的
判定系数
Forecast
返回一元线性回归模 型的预测
Steyx
计算估计的标准误差
Trend
计算线性回归线的趋势 值
Growth
返回指数曲线的趋势值
Linest
返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 数
Logest
返回指数曲线模型的参 数
例与上一季度持平,仍然延续了近几个季度以来“供求总量日趋缓和, 结构失衡矛盾持续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市场上提供的职位较为充 足,求职人员也较多,但是供求双方却都感到不如意,企业感叹人才难 寻,个人烦恼工作难找。通过上述的操作了解到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是多么的困难,多么的需要耐心的。
通过实验三的实验操作与学习,我本着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描述 统计中的基本操作内容,利用EXCEL软件计算描述统计特征值以及绘制 统计图形的目的进行学习和操作。这一次实验操作让我熟练掌握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利用EXCEL的统计函数与宏程序求解统计分 布特征值;掌握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实验操作 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操作内容:1、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2、利用 EXCEL函数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3、利用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特 征值的计算; 4、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5、利用直方图工 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由P值和给定的显著性系数α比较。前者小则说明分类自变量 对数值型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反之,则说明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