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5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课时 碳的单质及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课时 碳的单质及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单质及化合物教案鲁科版必修1教材与学情分析:有关碳的的化合物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本节是对碳及其化合物更深入的学习,同时本章内容是通过自然现象出发引出这节的核心内容,体现了”自然到化学,化学到实验室,实验室到社会“的思维主线。

将学生从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认识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三者联系起来。

开阔了学生了的视野。

教学目标: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4.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教学重点:1.同素异形体概念及形成的原因;2.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并对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比较。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教学过程:通过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对物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研究物质性质的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环节1引入课题【展示】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国家为什么提倡低碳生活,那么我们又怎么做到低碳生活那?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我们的今天碳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1.低碳标识图形由外围的C状外环和青山、绿水、太阳组成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含碳的物质?学生:金刚石,石墨,CO2,CO,CaCO3, Na2CO3等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含量增多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

CO2能够吸收地球透射到大气中的红外辐射,并将它反射回地面,从而干扰地球的热平衡,使低层大气温度上升。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 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选自鲁科版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一节。

从学科知识上看,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理论;从学科方法上来说,是将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应用,并为下一步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从学科认知的角度上来说,该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改变的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初步掌握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相关理论。

2.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归纳、查阅资料的能力,但是再潜在能力上尚有不足,如:实验探究能力,即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尚不完备。

3.心理状态分析:正处于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抽象思维逐步形成但不完善。

因此,如何进行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三、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含碳化合物的分类,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用途差异及其转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该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勤于思索,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在“教学目标”中,特别注意让学生对“反应物量的不同,引起反应不同”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受化学的魅力。

2.重点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3.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学、任务驱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用互联网技术,课堂以外与学生互动,交流学习体验。

4.学习方法课内小组合作交流法,课外网络查找资料,互动法四、过程分析[课前问题导学]:1、你所知道的含碳化合物有哪些?请收集相关图片,并将其分类。

2、苏打与小苏打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吗?请列表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 3.1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1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1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1 鲁科版必修1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Na2CO3、NaHCO3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流程设计讲授学习任务明确目标观看实验视频讨论、交流、总结介绍苏氏两姐妹的用途引入课题了解Na2CO3、NaHCO3性质、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归纳概括抛出问题课堂检测拓展延伸三、学生特征分析①学生知识面仍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较重,各科作业较多,学习精力和动力不足。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能够熟练书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②学生能够对比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千变万化的道理。

②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②通过小苏打及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平凡性和重要性。

2020年高考化学(鲁科版)教学案 第3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2020年高考化学(鲁科版)教学案 第3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节 碳的多样性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碳的化学性质2.碳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a .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b .还原性:与Fe 2O 3反应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③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④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应用体验]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4)通过灼热CuO除去H2中的CO。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氧化物一定为CO2。

()(6)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一定得到Na2CO3。

()(7)用CO2鉴别Na[Al(OH)4]溶液和CH3COONa溶液。

()(8)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答案:(1)×(2)√(3)×(4)×(5)×(6)×(7)√(8)×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的多样性》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碳的化学性质;(2)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用途;(3)了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碳的化学性质;(2)通过分类、比较等方法分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3)通过实例了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环保意识,认识碳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化学性质;(2)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用途;(3)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

2. 教学难点:(1)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比较;(2)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碳的多样性》相关章节;2.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3. 试剂:石墨、金刚石、木炭、二氧化碳、碳酸钠等;4. 课件:碳的多样性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提问碳的化学性质,引出本节课主题《碳的多样性》。

2. 知识讲解:(1)讲解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如金刚石、石墨、木炭等;(2)讲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3)介绍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4)讲解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及应用。

3. 实验探究:(1)进行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如碳的燃烧、还原等;(2)观察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3)探究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碳的多样性和其在自然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及碳化物、碳酸盐和碳酸的性质;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碳的多样性的理解;3. 搜集关于碳的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下节课分享。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案第1节碳的多样性本节分析知识脉络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金刚石、石墨、C60和碳纳米管的性质和用途,表达碳单质的多样性,并阐述了同素异形体。

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化学性质及转化关系,表达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

通过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的转化,表达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本节教材内容知识框架教材特点具有时代性和有用性,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在关注猎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猎取知识的过程,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培养。

课时分配:共2课时第1课时碳单质的多样性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明白含碳化合物一样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

(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明白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要紧缘故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了解碳酸钠的要紧性质和碳酸氢钠的要紧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明白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依照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明白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及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要紧缘故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明白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样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要紧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观看、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白得研究物质性质的差不多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C60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2)教案 鲁科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2)教案 鲁科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2)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课时【复习提问】 Na2CO3和 NaHCO3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及其化合物间可以相互转化。

那么,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是怎样转化的呢?【指导阅读】阅读P64-66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讨论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过渡】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中美妙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展示一些有关溶洞的图片)。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模拟溶洞的形成。

【活动探究】通过阅读材料,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

<实施步骤>:1、指导阅读P65-模拟溶洞的形成。

2、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3、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4、实施模拟实验5、完成下列表格6、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钟乳石、石柱的形成过程。

【指导阅读】阅读P66-67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交流研讨】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指出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CO CO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实例?【概括整合】学生自主完成P68的概括••整合。

【布置作业】P69 1、2、3、4。

【研究性学习课题】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

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教学建议]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第一课时【学案设计】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问题探究: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阅读课本完成下表小结: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讨论探究】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整理】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 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教案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2、查阅资料,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用途,大胆想像,对于C60这种结构独特的物质,化学家们可能进行哪些研究工作?3、设计活动探究方案(二)教师准备1、将学生每四人编为一组;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3、针对学生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碳的多样性》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碳的多样性》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碳的多样性》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了解并能讲述碳在自然界的循环2、掌握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3、了解溶洞、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掌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4、能够了解水垢的形成及除去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教学课时为2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学生虽然在初中接触了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的物质,但是由于受初中化学知识的深广度的限制,很难达到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水平。

本节根据生产、生活中碳元素的转化介绍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并能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

碳族元素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已知物质中,含碳化合物达几千万种,其中大多数是有机物,学好本节课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强,已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元素的物质,但由于受初中知识水平的限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现在让学生在第一章学习过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之后再来研究其常见和常用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2.了解溶洞的形成,工业炼铁的原理等。

3、能够用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解释生活中一些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溶洞的形成,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的科学思维。

3.进一步体验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教案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 知道含碳化合物种类及其分类,能说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并比较其差异,
2.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多媒体教学。

高中化学 3.1 碳的多样性 教案1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1 碳的多样性 教案1 鲁科版必修1

化学:鲁科版必修1《碳的多样性》教案(1)碳的多样性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

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3)鲁科版必修1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程序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引入]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学生阅读] 阅读P59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 通过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还想了解哪些知识?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碳的多样性》学案5(鲁科版必修1)

《碳的多样性》学案5(鲁科版必修1)

第三章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认识和的主要性质3、根据生产、生活中实例,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知识再现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碳是构成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既有态的碳元素,又有态的碳元素,如。

2、碳的常见主要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3、同素异形体是指,碳元素的同素有、、等,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4、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化学方程式(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碳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举例: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举例:氧化性Mg CO CO 2、自然界中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像这样含有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 _,像这样含有____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___。

3、和的性质比较(三)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1)植物通过__________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形成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再转化为淀粉。

(2)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很大一部分被海水吸收,溶于水_________逐渐变为_________。

这些______又与空气中的和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化合物间的转化(1)溶洞的形成过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优秀教案)

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优秀教案)

项目本节剖析课标要求大纲(目标)重点、难点课标剖析教课方法教课过程(-)碳的多样性 ( 课时 )内容备注主假如回首初中学习的碳及其有关化合物的知识. 认识同素异形体的观点. 认识碳的三种常有的同素异形体,知道碳原子的多种摆列方式造成了物理性质的差别。

.掌握和的主要性质及互相转变。

.认识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变认识碳的三种常有的同素异形体掌握和的主要性质及互相转变实验、议论、阅读前言:有两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特别多,它们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有关。

一内容可能过个是碳,是构成有机世界的主角,一个是硅是无机世界的骨干。

碳在自然多,依照情界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主要以化合态为主。

况可调到下上一章我们学习到,元素构成物质的形式多样,一种元素可构成多种单质,一课时如和、红磷和白磷等。

不一样元素间也可构成不一样物质,而且元素同样时也可形成不一样的物质,如、、等。

关于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不一样单质,我们往常将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一.碳单质的多样性.同素异性体()定义: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不一样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常有的同素异形体和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和.碳的三种单质()石墨构造性质碳原子层状摆列易滑动、质软层与层结协力较弱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四周的三个可导电碳原子相连 ( 每个碳原子还余一个电子没有参加形成单质)层内最小的碳环为平面正六边* ( 相邻的线线的夹角为 )形每个六边形实质据有原子数为× ( 个)()金刚石构造性质网状空间构造硬度较大每个碳原子与四周的四个碳原可导电子相连 ( 每个碳原子还余一个电子没有参加形成单质 )最小的一个单元是正四周体* ( 相邻的线线的夹角为109 028’ )()分子是一个大的分子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与四周的三个原子相连分子中含有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规律:碳原子的多种连结方式造成了碳单质的多样性。

二.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含碳元素的单质不计其数,为研究方便我们习惯大将它们分红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碳酸及其盐有机化合物:由与、、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和() 强复原性:在高温下拥有复原性CO,高温、、、() 可燃性→() 与水蒸气反响高温()()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产物不一,与量有关 ) ()→→→() 弱氧化性高温.(苏打)和(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化学性质:() 与酸反响实验::反响较慢:反响很快解说:重申:中加入少许的盐酸不会产生气体中加入少许的盐酸则可产生气体() 与盐反响实验:→,:积淀,积淀溶解→不反响 ( 实验不做,因浓度难于控制)() 与碱反响→不反响实验:→,() 热稳固性较稳固,难分解不稳固,受热易分解:↑小结:本节我们主要议论了两个问题,一是经过察看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认识到因为碳原子的摆列形式多样性造成了碳单质的多样性。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碳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碳
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2、碳元素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石 墨 金刚石
C60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5pm
核间距142pm
一、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的互称。
同素 异形 体 单质同种 元素来自结构 不同性质不同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或不相同?
能。互滴法:逐滴滴加
2、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
【例1】下列物质中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的 是( B )
A CuSO4·5H2O C NaHCO3
B Na2CO3 D HClO
3、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
对NaHCO3: HCO3 - + H += H2O + CO2
思考:①分别向Na2CO3和NaHCO3的溶液中 逐滴滴加盐酸,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对应什么 反应? Na2CO3: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先:CO32-+ H+ ==== HCO3后:HCO3-+H+ ==== H2O+CO2↑
NaHCO3:立即产生气泡 HCO3-+H+ ==== H2O+CO2↑
②将盐酸逐滴滴入到Na2CO3溶液中,与将 Na2CO3溶液逐滴滴入到盐酸中的现象是否一样?
不一样。将盐酸逐滴滴入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无现 象,后产生气泡。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到盐酸中 开始就产生气泡。
③不用其它试剂能否鉴别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5 鲁科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

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金刚石碳单质石墨C60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转折〕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提问〕例举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天然气、煤、石油等。

2.碳的氧化物:CO、CO23.碳酸盐:CaCO3、ZnCO3、MgCO3、Na2CO3、NaHCO3、Ca(HCO3)2等。

〔阅读〕课本P61图〔活动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Ba(OH)2溶液、BaCl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思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化合物?预测它们能与哪些物质反应?2.方法引导:回忆碳酸钙的有关性质。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

4.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5.分组实验: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通以上探究,思考Na2CO3与NaHCO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Na2CO3NaHCO3〔讨论、归纳〕1.如何鉴别一种无色溶液是Na2CO3溶液还是NaHCO3溶液?常见方法: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2.如何证明NaHCO3与碱有发生反应?常见方法: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CO32-。

〔小结〕作业:(建议补充使用以下部分习题)1.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物理性质差别不大C.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同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2.活性炭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你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吗?3.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高温下有很强的还原性,冶金工业上利用它们来冶炼金属。

请写出单质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4.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

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有剧毒D.能导电七、教学反思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6 鲁科版必修1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学会区分同素异形体;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性实验;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碳纳米管等前沿科学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然界中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迫切感和责任感。

3.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同素异形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生活动)用镊子取一块碳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初中对碳的了解,谈谈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存在形式。

(讨论与交流)生1 金刚石、石墨、C60生2 大理石、甲烷……(师生共同活动)碳在自然界中非常广泛地存在,形态上可分为游离态和化合态。

(多媒体投影)图片:碳的各种存在形式教师讲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方法导引)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碳酸钙有哪些性质?完成相关方程式。

学生回忆交流。

生1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它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分解也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CaO+CO2↑师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它们的性质又如何呢?会具有和碳酸钙相似的性质吗?出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让学生仔细观察。

(多媒体投影)碳酸钠(sodium carbonate),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白色固体,广泛应用与玻璃、造纸等工业。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NaHCO3,俗称小苏打,白色固体,用作发酵粉。

(科学探究)在了解了碳酸钙的性质以后,我们可以先来猜测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能具有的性质。

根据初中学习的溶解性表,学生很容易得出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当然也有同学会提出能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吗?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来假设它们可能有的性质:溶解性大小问题,与稀盐酸能否反应,加热能否分解等。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假设,归纳总结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探究:与酸(稀盐酸)反应,加热,与盐(氯化钙)溶液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

可分成四组,每组探究一个方面,然后汇总。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时给予指导。

[总结]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都会放出二氧化碳。

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没有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

板书: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生2 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板书:2NaHCO3 = Na2CO3+CO2↑+H2O生3 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不反应。

板书:Na2CO3+CaCl2====CaCO3↓+2NaCl生4 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板书: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Ca(OH)2====CaCO3↓+NaOH+H2O师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还有别的写法吗?学生思考交流: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教师精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可以与某些盐反应,也可以与某些碱反应,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碳酸氢钠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

[例题剖析]【例1】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稀盐酸两瓶无色溶液?生可以采用相互滴加的方法。

把碳酸钠逐滴滴加到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立即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CO2↑+H2O;而把盐酸逐滴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刚开始无现象,因为刚开始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盐酸才出现气泡,反应是NaHCO3+HCl====NaCl+CO2↑+H2O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和大家一起了解了碳的各种单质的性质和结构,重点讨论了碳的化合物——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通过自己进行实验探究,自己总结归纳,同学们不仅可以感觉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更是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任何科学假设,都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

板书设计碳的多样性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碳酸钙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CaO+CO2↑碳酸钠(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碳酸氢钠(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Ca(OH)2====CaCO3↓+NaOH+H2O活动与探究如何由氢氧化钠溶液制取纯净的碳酸钠溶液?设计有关的实验方案,并且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