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艺术总论
艺术学概论第一、二章
目录
上 艺术总论 中 艺术种类 下 艺术系统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的几种主要看法
本章主要论述:什么是艺术,它的基 本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一·、关于艺术的几种主要看法
一、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 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 体现。
二、主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 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 体的冲动“
三、模仿说或再现说
·西方文艺思想史上,模仿 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 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 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 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 会生活的再现。
客观精神说
柏拉图
古希腊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 性世哪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只有理式 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毫本,那么, 艺术世界当然更不真实了,艺术只能算作“掌本的事本”“影 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这样一来,艺术是对现实的 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显然,柏拉图对艺术本质 的认识,是基于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柏拉图对艺术本 质的认识中,他力图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找出深刻的普遍性 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韩斡画的马 赵孟頫画的马
工作回顾
艺术欣赏的 主体性特点
(1) 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干差万 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 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 (2)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 艺术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着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 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而言之, 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3)艺术欣赏中这种主体性的特点,甚至可以使欣赏者实际获得的艺术感受与艺术家 原来的创作意图之间产生很大的差距。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模仿说和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代表人物:古希腊…柏拉图(哲学家)从他的客观唯心主意说法,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艺术世界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个这三层。
于柏拉图的客观精神说相仿,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家)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的鼻祖康德(思想家…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不涉及任何功利,没有任何目的,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是艺术的特征。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质的冲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3、模仿说和再现说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古希腊学者认为,人类模仿鸟儿的啼叫,所以人类要唱歌;人类模仿蜘蛛织网,所以人类要织布;人类模仿燕子的筑巢,所以人类要盖房子。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就是模仿,戏剧里面的好人就是在模仿生活中的好人,戏剧里面的坏人就是在模仿生活中的坏人。
中国美学界泰斗朱光潜先生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西方雄霸了2000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文艺理论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的理论出发,认为:艺术就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再现。
除以上几种主要观点外,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二、艺术本质的科学理论基础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我们认为德国:马克思(革命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艺术生产”理论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作品,常常是同物质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艺术学概论
第一编艺术总论广义。
狭义。
原始艺术算起,数十万年。
美学1840年诞生。
艺术学100年历史。
19世纪德国的康拉德菲德勒。
独立学科。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苏联研究。
我国引进。
我国薄弱。
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
普通艺术学和具体艺术学科。
分支学科。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
柏拉图。
理念。
宇宙精神。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
绝对精神。
辩证法。
中国。
文以载道。
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
康德。
意志自由论。
尼采。
更极端。
梦和醉。
中国古代。
情。
志。
否认和现实联系。
3、“摹仿说”或“再现说”。
亚里士多德。
本来的样子,而且应当的样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再现。
机械唯物论的缺陷。
中国古代。
注重抒情或表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社会是艺术的本源。
其他还有形象说、情感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生产。
启示;1、揭示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实践。
独立。
包含:反映和情感愿望。
统一。
澄清之前的片面。
2、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又相对独立。
不平衡和艺术受制于物质。
3、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作为系统研究。
之前的只侧重部分环节。
其他理论也有价值。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中国的,注意传神。
有的融于此,有的融于彼。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形和神。
打动人。
有的抛弃细节,神似。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鲜明特征。
普遍性概括性。
艺术典型。
统一。
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能动性和独创性。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独创性。
不可复制。
同体裁不同作者。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个人直觉性。
还有能力素养等。
这种差异使得与原来创作意图间的差距。
三、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美的形态,自然美和艺术美。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彭吉象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 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 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 一。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 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 心主义体系。他一生著述颇 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 《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 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 论心理学思想。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柏拉图认为,理 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 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
音乐:
俄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走出了钢琴音乐的“空白区域”, 钢琴作品很快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长繁荣,其 音乐旋律线条悠长、气息宽广、热情而忧郁。在推动钢 琴音乐民族化的进程中,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的“强 力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米利·巴拉基列夫和莫杰斯 特·穆索尔斯基创作了深具代表性的作品,《图画展览会》 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钢琴作品。
“传神”——中国美学
传神的艺术作品,不但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 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
韩熙载夜宴图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任 何 艺 术 形 象 离 不 开 形 式 , 但 更 离 不 开 内 容,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涵、 完美的形式,相结合体现。
戏剧:
果戈里(1809一1852)在确立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 中起过特殊作用。他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 篇小说《死魂灵》揭露了俄国人民的两大敌人--官 僚和地主。果戈理的作品由于辛辣的嘲讽和幽默的 讽刺相结合,收到明显的艺术效果。
契诃夫(1860一190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影 响深远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创作成就在短篇小说 和戏剧方面。他的短篇小说文笔精炼,形象鲜明, 思想深刻,通过细小故事情节,或表现劳动人民的 悲惨生活(《苦恼》、《万卡》等);或揭发专制警察 制度下忠实奴仆的愚蠢与专横(《变色龙》等);或讥 笑小市民的庸俗习气;或暴露知识分子生活的空虚; 或反映社会的黑暗(《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都能收到以小见大的社会效果。契诃夫的戏剧作品 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 桃园》等,大多反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1905年 革命前夜俄国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以及他们对健康 生活的憧憬和朦胧追求。契诃夫的戏剧朴素而含蓄, 具有哲理性,受到剧坛的推崇。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总论
格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关系
03
风格是流派的内在核心,流派是风格的外在表现。
05 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主题选择
艺术家需要选择一个感兴 趣的主题,这通常基于他 们的个人经验、观察和感 受。
研究与资料收集
艺术家会研究与主题相关 的资料,以获取灵感和了 解背景信息。
构思与草图
商业
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也有广泛 的应用,如广告、品牌形象设
计等。
02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于模仿
人类通过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事物来创作艺术,这种观点认为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反映。
艺术起源于表现
人类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思想和观念,这种观点强调艺术的 主观性和创造性。
艺术起源于游戏
艺术家会构思作品的大致 结构和内容,并绘制草图 来帮助理解和规划。
艺术创作的实施阶段
技术应用
艺术家根据所选媒介和技巧,将 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创作过程
艺术家在实施阶段会进行多次试 验和调整,以实现最佳效果。
细节处理
艺术家注重细节的刻画,以增强 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
艺术作品的完成与展示
作品评估
艺术家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估,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作品展示
艺术家通过展览、销售或其他方式展示作品,与 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反馈与改进
艺术家根据观众和批评家的反馈,对作品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改进。
06 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艺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相统 一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 象、情感共鸣等阶段。
艺术鉴赏的方法
艺术概论第一章 艺术总论
原始部落艺术
艺术总论
艺术的起源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实用艺术
艺术的特征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原始部落艺术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艺术总论
艺术的起源
实用艺术
艺术的特征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斯宾塞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有 更多的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 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
• “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 的功利目的。
• 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从实 质上来讲,无非也是一种“游 戏”,美感就是从“游戏”中获 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快。 ——【英国】斯宾塞
中国四川三星堆遗址
艺术总论
艺术的起源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实用艺术
艺术的特征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中国四川三星堆遗址
艺术总论
艺术的起源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实用艺术
艺术的特征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艺术的特征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形象性: 1.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上编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定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文以载道说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
②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
③南北朝刘勰(协)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犹车之载物”。
2.主观精神说定义: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意志自由论尼采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家“情”“志”①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②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③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部分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3.模仿说或再现说定义: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②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4.其他观点(除以上几种主要观点外,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二、“艺术生产”理论√1.明确提出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艺术学概论》资料汇总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名词)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名词名词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名词)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名词名词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
名词)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名词名词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就是对现实的“恶搞”。
他首先确实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确实了“恶搞”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艺术所具备的这种“恶搞”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恶搞”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就是生活”的论点启程,指出艺术就是对生活的“重现”,就是对客观现实的“重现”。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视频文字稿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视频文字稿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篇:《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视频文字稿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
从2001年开始,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也被教育部指定为艺术类院校专科升本科的必考科目之一。
艺术学概论这门课主要包括上篇艺术总论,中篇艺术种类,下篇艺术系统。
大家知道,人类的艺术活动已经有着非常漫长/悠久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艺术史和人类的文化史一样古老。
就拿艺术理论来说,如果从中国的先秦时期算起,西方从古希腊时期算起,人类的艺术理论也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仅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艺术性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仅仅是到了19世纪下半叶才在德国诞生。
(ppt展示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而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也就是说,艺术学诞生到现在,仅仅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那么,艺术学到底包括那些内容呢?艺术性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整体上讲,艺术学包括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大部分。
而且如果从门类来划分,如果说艺术学属于一级学科,那么在艺术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又包括了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等等学科。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艺术学又产生了血多分支学科,比如说: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及艺术管理学等等。
下面,我们就开始讲解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的内容是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讲两节。
第一节讲艺术的本质,第二节讲艺术的特征。
我们先讲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在这一节里面,需要讲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二个问题是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一个问题,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重要看法。
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中外古今,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再现说”或“模仿说”。
1-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一章
(一)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 儒家对作用于人的感情的艺术高度重视,将之与社会 政治和道德伦理联系起来,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从 先秦孔孟思想到宋明理学精神,儒家艺术观念持续发 展,对中国文学艺术基本形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第一,“礼乐合一”与“美善统一”。
• 礼是礼仪、制度,是一整套社会规范系统,用以规范 和治理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而乐则是音乐, 泛指今天所谓艺术。艺术作用于人的感性和精神,把 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自觉需求。
(二)道家自然自由的艺术观念
• 第一,道家艺术观念将自然视为最高的美,认为一 切人之艺术都需要遵从自然。
• 第二,自然无为的本质是自由,道家思想将自由视 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 第三,道家提出了虚静、物化、心斋、坐忘等重要 的艺术美学与艺术心理问题。
(三)禅宗艺术观念
• 第一,直观与妙悟。 • 第二,韵味与境界。
• (一)从人的本质问题出发思考艺术与美 • (二)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 (三)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 (四)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从人的本质问题出发思考艺术与美
•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基础上思考艺术和 美的问题的。
• 马克思认为,人不像动物那样完全依靠本能来生存, 人还可以进行劳动、创造、艺术活动等,这才是自由 自觉的活动。审美与艺术活动正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 命活动与类本质的最集中的体现。
第一节 艺术观念的演变
• 艺术发展到今天,观念更加多样、创作形式也更加 纷繁复杂,艺术的定义难以定于一尊,我们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尝试这样理解艺术的基本属性:艺术 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形式,创作者通过某种媒介(造型 材料、影像、声音、身体等),创造一种特殊的形式,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或情感。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框架图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中编 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第六章 造型艺术 第七章 表情艺术 第八章 综合艺术 第九章 语言艺术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语言艺术的精品赏析
下编 艺术系统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四节 艺术鉴赏的艺术批评
艺术学概论
上编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第二节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定论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艺术学概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4.“有意味的形式”说
• 克莱夫·贝尔
• 5.“艺术符号”说
• 恩斯特·卡西尔 • 苏珊·朗格 •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 6.“生产美的技术”说
• 竹内敏雄 《美学总论》 • “艺术是一种生产美的价值,创造美的技术活动”
• 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
• ——提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即本我、自我、 超我。
• “本我”所体现的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受到 “超我”指导下的“自我”的控制、压抑,就要寻 找宣泄的渠道,即做梦或进行艺术创作(白日梦)。 无限夸大生理本能(特别是情欲)在艺术创作中的 作用
• 3、模仿说 •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 代表人物:
• 德谟克利特——“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 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 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 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 “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淮南子》:“ 画西施之面,美而 不可说;规孟贲(本) 之目,大 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
罗丹《巴尔扎克像》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阿Q”人物形象 葛朗台 《父亲》
• 二、主体性
• 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 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 P56---58
• 2.艺术是人类创造符号、构制意象的创造活动 • 齐白石 《虾》 • 马蒂斯《舞蹈》 • 罗丹 《吻》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1)哲学(通过美学)对艺术家产生影响
杜甫(712~770) 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称杜工部、杜拾遗,盛 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深受孔子儒家 美学思想的影响,忧国 忧民,人格高尚,一生 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 湛,被后世尊称为“诗 圣”。
60
著名诗人李白深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1)一个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 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
(2)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 大的影响。
孟贲(本)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
24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 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25
26
27
二、主体性(体现在创作、作品、欣赏三个环节中)
1.创作
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 有严格区别。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千 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并且将 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 艺术作品之中。
70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1)宗教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教义,为艺术 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2)宗教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 两种相反的作用;
(3)宗教影响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1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1)艺术参与宗教活动 (2)艺术宣扬宗教思想 (3)艺术强化宗教氛围
72
艺术与宗教的本质区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正气歌》)
511-艺术学概论各章内容概要
艺术学概论各章内容概要第一章艺术总论一.艺术起源的六种学说(一)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
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二)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三)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四)艺术起源于“巫术”。
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
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
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目的要求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课IP课件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421第六章造型艺术421第七章表情艺术421第八章综合艺术421第九章语言艺术421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721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总计542013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2.艺术的基本特征.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三、本章的重点难点1.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2.德国18世纪着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4.艺术教育的任务.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第二节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三节艺术与宗教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艺术与道德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第五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四、教学建议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一、教学要求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造型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第七章表情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第八章综合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电视艺术的分类.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第九章语言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第二节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4.无意识.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2.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3.指导学生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4.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第十一章艺术作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第二节典型和意境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艺术意蕴.2.典型和意境.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四、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3.通过对唐代三位着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4.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第十二章艺术鉴赏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2.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艺术学概论大纲
2013级艺术学概论大纲上编艺术总论“艺术学之父”——康德拉·费德勒【德】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古希腊学者柏拉图: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是世界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主观精神说”: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艺术就“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3.“模仿说”或“再现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美是生活”。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人类生活的两大组成部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
3.“艺术生产”理论提供的启示:(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例:达·芬奇【意】《蒙娜·丽莎》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例:罗丹【法】《巴尔扎克像》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例:韩干【唐】《照夜白图》赵孟頫【元】《秋郊饮马图》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三: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得统一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一:艺术起源于“模仿”代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但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德国哲学家席勒《美育书简》、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席勒-斯宾塞理论”三:艺术起源于“表现”代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
艺概概论上篇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 代表人物: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 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xié) ——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 以载道”。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 对于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不能估价过高,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自然科 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翔实 地占有资料。
2、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 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 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 观和世界观。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 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上,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
现出某种不平衡现象。 • 艺术生产必然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不包括个别特殊现象。
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
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 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自交感巫术。 • 巫术是原始人面对自然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作用于社会实践,所以艺术的起
源最终应该归结于社会实践活动。
5、劳动说——19世界末叶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说,在我 国文艺界占据主导地位。
• 代表人物: • (俄国共产主义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系统的论述了艺术
艺术学概论_第一章
艺术学概论_第一章艺术,作为一种人类创造力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既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形式,也是一种通过创造和体验美的方式来感知世界和欣赏美的形式。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艺术学的概念,并探讨艺术学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的重要性。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艺术的定义、历史、理论、创作和批评等。
艺术学试图回答一系列问题,例如"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如何?"、"艺术如何被创作和评价?"等等。
通过研究艺术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含义、创作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常见的争议话题。
由于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些人认为艺术是一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达,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呈现,如绘画、雕塑、音乐和戏剧等。
其他人则认为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创作,它通过美的形式和结构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如何,艺术都是一种独特的人类表达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创造和表达有所不同。
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古代,艺术主要是为了供奉神灵和象征宗教意义而存在。
在埃及、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中,艺术通过雕塑、壁画和建筑等形式来表达人们对于神圣和自然的敬畏和敬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艺术逐渐从宗教角色中脱离出来,更多地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艺术创作是艺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艺术家通过运用各种技巧和媒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包括从灵感的获得、构思和设计,到实际的创作和制作过程。
艺术家的创作背后通常有着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思。
艺术的评价也是艺术学的重要内容。
评价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简单地判断美的价值,而是通过理解作品的内涵、形式和创作背景,来分析和解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批评家通过运用各种批评方法和理论,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供公正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审美性(具有审美价值)
1.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任何艺
术都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借以凝冻和 保存人类的审美意识。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化真为美(艺术真实),化善为美(人生态 度和道德评价)
在艺术中,“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2.“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艺术起源于“游戏”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
能”
3.艺术起源于“表现”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 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 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 出来。"
第三节 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恩格斯和列宁论艺术的认识作用
恩格斯认为,从巴尔 扎克的社会小说《人 间喜剧》中所学到的 东西,“比从当时所 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 还要多”。
“子在齐闻《韶》,三 月不知肉味。”(《论 语》)
“‘乐者乐也’。君子 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 欲。以道制欲,则乐而 不乱;以欲忘道,则惑 而不乐。” (《乐记》 )
贺拉斯“寓教于乐”说
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 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 爱,才能符合众望。”
他认为诗仅仅具有美感是 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魅力 ,戏剧也应当具有趣味, 才能吸引观众。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1)“以情感人”
〔俄〕柴可 夫斯基
《如歌的行 板》
(2)“潜移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北朝民歌《木兰诗》)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
彩陶背壶 黑陶高柄杯
劳动号子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社会发展不是一元 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 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 造成的。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 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 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 动说更为重要。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画 中国马
原始歌舞
4.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野蛮人的世 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 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想 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 天空。”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普列汉诺夫
艺术起源于劳动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正气歌》)
(3)“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强调应当把思 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3.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 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 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 享受和审美愉悦,悦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 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 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
艺术概论新编
第一章 艺术总论
第一节 艺术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几种理论 1.“模仿说”或“再现说” 2.“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表现”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5.艺术起源于“劳动”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模仿说”或“再现说”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 概念
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 验和审美情感。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 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文同和郑板桥之竹;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散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欣赏
美感的个性差异,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 的过程,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 美价值。
列宁把列夫·托尔斯 泰的小说看成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因 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 现了“俄国千百万农 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 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 思想和情绪”。
(2) 艺术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 现象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 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 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 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 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古罗马〕贺 拉斯
艺术中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 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 福、狂喜、顿悟、完美,这种 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 活动如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 中,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 ”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 到审美的最高境界。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 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二、主体性(体现在创作、作品、欣赏三个环节中)
1.创作
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动物的生产和人的 生产有严格区别。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 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并且 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 的艺术作品之中。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样式。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
的、感性的形式中体现着主观的思想感情) 例:《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淮南子》:“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 孟贲(本)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