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装置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了解化工装置运行中的风险与安全措施

了解化工装置运行中的风险与安全措施化工装置是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物质转化和产品制造的设备和设施。
在化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火灾、爆炸、中毒等。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装置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化工装置的风险源、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化工装置运行中的风险与安全措施。
首先,化工装置的风险源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料等。
原料可能会存在毒性、易燃、易爆等特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中间体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它们可能具有不稳定性、毒性等特点。
产品是化工装置的最终产物,有些产品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等危险性质。
废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它们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针对化工装置的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风险评估是通过对装置的结构、工艺、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HAZOP(危害与操作分析法)、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装置中存在的风险,并为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最后,化工装置运行中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工艺控制、装置设计和应急预案等。
工艺控制是指通过监测和控制装置的操作参数,确保装置在安全工艺条件下运行。
例如,通过监测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装置设计是指在装置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上考虑安全因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例如,合理选择材料,增加装置的防爆性能,设置安全阀等。
应急预案是指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例如,制定逃生计划、应急救援方案,提供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装备等。
综上所述,了解化工装置运行中的风险与安全措施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装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化工装置的风险源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料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合成氨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合成氨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一、危险因素分析(一)氨气泄漏合成氨装置是一种高压、高温工艺装置,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氨气具有高毒性、易燃爆炸等危险性质。
如果发生氨气泄漏,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 毒害人员:氨气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 燃爆风险:氨气本身易燃,和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区域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生燃烧、爆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二)设备失效合成氨装置是一种高温、高压、严苛的生产装置,设备失效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 事故蔓延:设备失效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氨气泄漏、原料外泄等情况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可能会在装置内部蔓延,对周围生产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2. 制造污染物:在设备失效的情况下,装置可能会制造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这会导致环境和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
(三)设备操作不当在合成氨装置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以下危险:1. 设备破坏:如果操作不规范或失误,会使设备因为压力或者温度太高而失效或破坏。
2. 油、水、气混合引起爆燃:操作不当导致装置内部油、水、气混合,在压力和温度逐渐升高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3. 腐蚀:合成氨装置需要使用树脂和铁合金等材料,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这些材料被腐蚀,从而影响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二、防范措施(一)氨气泄漏1. 确保装置安全可靠:合成氨装置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维护,确保其各个部分都处于正常状态。
2. 安装氨气泄漏探测器:安装氨气泄漏探测器来及时发现氨气泄漏,可以在事故发生前采取应对措施。
3. 开展气体检测:定期进行气体检测,确保氨气泄漏情况得到及时发现。
4. 建立应急预案:合成氨装置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并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启动,应急人员能够迅速应对事故发生。
(二)设备失效1. 进行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我公司安全风险评价小组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经分析后认为,下表中的生产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和窒息、灼(冻)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噪声、车辆伤害、粉尘、淹溺、起重伤害等。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览表1、火灾爆炸火灾是可燃物质燃烧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爆炸是物质发生变化的速度不断急剧增大,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火灾和爆炸事故都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后果。
1)乙炔生产装置中,使用丙酮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乙炔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电石属于第4.1类易燃固体,其火灾危险性为甲类,氮气及成品乙炔所用的包装容器属于带压设备,容易造成物理爆炸。
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的主要因素有大量泄漏,如各类储罐、泵、反应器、管道等处;控制失灵,如阀门、仪表损坏或安全装置失效、年久失修,使生产工艺过程失去了控制;误操作,由于操作工的工作失误,造成物料跑损、泄漏、容器内压力升高等。
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原料碳化钙是一种遇水易燃品,原料丙酮也是易燃、易爆物品;尤其是发生器、气柜、压缩机、充装器和乙炔管道内部以及乙炔气瓶均有乙炔气体存在,如果操作、控制不当,将十分危险。
乙炔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要加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气体保护和生产紧急连锁制动设施、连锁保护设施、紧急泄放装置等的良好运行,杜绝明火,避免任何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在输送丙酮、乙炔气等易燃易爆化学品时,若流速控制不当,易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装卸乙炔瓶、氮气瓶时,未轻搬轻放,碰撞产生火花或者造成容器内的压力升高,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乙炔发生器投用前放入足量的清洁水,以满足电石发气需要。
如果乙炔发生器的水量不足,或未按规定及时换水,致使水质混浊,结果电石分解产生的热量,使反应区的温度迅速上升,超过200℃时发生下列反应:CaC2 + Ca(OH)2 = C2H2 + 2CaO在这种情况下,电石因夺去Ca(OH)2所含的水分而分解,熟石灰形成密实的外皮包覆着电石块,造成电石剧烈过热,当温度超过580℃时,就会引起乙炔的燃烧和分解爆炸。
生产装置实用工艺过程风险分析报告

生产装置实用工艺过程风险分析报告1.引言生产装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涉及的工艺过程可能伴随着各种风险。
为了保障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本报告对工艺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识别通过对生产装置的工艺过程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调查,我们识别了以下几类可能的风险:(1)物料和设备的失控:由于物料和设备缺陷或操作人员失误,物料和设备可能发生失控现象,导致生产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2)爆炸和火灾: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化学物质泄漏:由于容器破裂、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化学物质可能泄漏到环境中,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
(4)电气故障:电气设备可能由于电线老化、短路等原因发生故障,导致生产装置停机或发生火灾。
(5)人员伤害:操作人员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受伤,例如受到物料溅射、设备滑倒等。
(6)自然灾害:生产装置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停机和设备损坏。
3.风险评估根据以上识别的风险,我们对每种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其潜在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具体的风险等级。
4.风险控制措施为了降低风险,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1)实施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2)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安装可靠的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物料和设备失控的情况。
(4)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制定灾难性事件的处理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5)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对可能产生的爆炸、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情况进行防范。
(6)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测,减少电气故障的发生。
(7)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安全防护意识,降低人员伤害的风险。
(8)对生产装置进行适应自然灾害的设计和改造,提高其抗灾能力。
5.结论通过对生产装置工艺过程的风险分析,我们确定了几类潜在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工艺的风险

工艺的风险工艺的风险是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隐患,可能造成质量问题、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
以下将从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经济风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工艺的风险。
首先是质量风险。
在工艺中,可能出现材料选择不当、工艺参数不准确、设备故障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出现缺陷。
例如,在金属加工中,如果材料硬度不符合要求或加工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产品出现裂纹或变形。
此外,工艺中可能存在外来物质的污染,如杂质、细菌等,这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为了降低质量风险,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提高材料的选择和检验能力,并加强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检测和监控。
其次是安全风险。
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安全隐患,这可能对员工和环境造成损害。
例如,在化工厂中,化学物质的储存和处理可能存在危险,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此外,工艺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过载,导致机械伤害风险。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检查,确保工厂和设备的安全性。
最后是经济风险。
工艺中的不良操作、设备故障、材料浪费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例如,在制造业中,如果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产生废品,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设备故障会导致停工时间增加,影响生产进度,进而导致生产计划延误和订单滞后。
为了降低经济风险,企业应提高员工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工艺的风险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隐患,包括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经济风险。
企业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以降低工艺风险,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三篇)

2024年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大生产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安全”。
在大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环境。
人类期待着更为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因此,风险识别与评价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迅速发展,为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分析事故原因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为我们对安全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1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意义1.1对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是对常规安全管理模式的挑战在我们石化企业的广大职工中,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安全管理只流于形式上的管理,“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
所以要打破旧的安全管理模式,就需要安全管理者们对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推行做好大量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目前,部分石化生产装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刚刚建立起来,基础还比较薄弱,管理水平不高,一些生产装置仅仅满足于事故的处理,存在着重治理、轻预防的思想,只是在出了事故后才认识到安全预防的重要性,才进行亡羊补牢。
在这样的安全管理氛围下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就需要安全管理者们做好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
多年来,我国的石化企业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相比,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距离。
要推行新的管理方式,改变员工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加之各企业均在减员、合并机构,一些企业还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要在这种状况下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是有一定困难的。
基于上述状况,对石化企业的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既是安全管理者们提高安全管理素质的机遇,又是对安全管理者的一种挑战。
1.2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价,为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打好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剧增,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不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劳动卫生,特别是严重地违反安全法律、法规,重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纯水站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纯水站工艺过程风险分析分析人员:分析日期:项目危害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1、生产装置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设备、管道损坏,酸、碱伤害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2、做好安全防护,佩戴劳保用品2、废水管道腐蚀严重,法兰泄漏机泵、管道及其连接点,阀门、法兰泄漏造成废水流出1、对中和池废水进行酸碱中和并用PH试纸分析2、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查3、混床再生时密闭混床再生出口排水、排气阀门关闭,造成设备管道泄漏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做到有进有出4、突然断电恢复供电后系统报警,无法正常开启解除系统报警,检查管道情况,一切正常后再进行开机,不可盲目开机运行5、混床清洗不彻底造成纯水水质不合格通过在线的电导率检测,直到合格后才能将纯水送入纯水槽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1、联轴器无防护罩机械伤害1、对机泵、设备安装防护罩2、操作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2、机械设备运转噪音大噪声伤害1、穿戴好个人保护用品2、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3、作业现场工用具、零部件摆放乱易绊倒操作人员形成伤害加强管理制度,做到对作业现场的及时清理4、设备安全附件无定期检验保养造成泄漏或撕裂1、对安全附件定期检验、保养2、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查5、无操作规程不能正确操作易发生事故制定健全的操作规程6、静电接地无检测影响设备安全运行每年检查检测至少一次7、生产现场无灭火设施,如灭火器等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灭火形成更大的事故伤人及财产损失1、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2、做好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8、无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意识松懈易发生事故作业现场做好安全警示标志控制失效1、温度计(压力表、数显表、电源控制按钮)失效设备泄漏、管道撕裂1、控制仪表做好定期检查2、加强现场巡回检查并做好日常记录2阀门、止回阀损坏设备泄漏、生产不正常或停产1、操作人员加强对泄漏点的巡回检查2、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人为因素1、违章操作未按照操作规程步骤进行操作引起泄漏、管道撕裂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加强岗位操作人员培训2、联系不当交接班不清、设备状况不清形成设备事故1、操作人员认真做好交接班2、接班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3、检查不周管道、法兰泄漏,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生产1、操作人员每小时做好巡检记录2、发现问题及时维修4、操作记录不写或填写不全控制指标不正确影响水质1、操作人员认真做好记录2、车间定期检查5、培训不合格易出现安全事故1、培训不合格员工不得上岗操作6、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出现安全事故1、领导加强学习,了解岗位工艺2、操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
炼油化工装置风险及风险防范

炼油化工装置风险及风险防范一、引言炼油化工装置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设备,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艺和操作条件,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炼油化工装置的风险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炼油化工装置的风险1. 火灾爆炸风险:炼油化工装置中储存和处理的石油及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质,一旦发生泄漏、混合或者点火,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2. 毒性风险:炼油化工装置中存在一些有毒物质,如氨气、硫化氢等,一旦泄漏或者误操作,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 压力风险:炼油化工装置中存在高压设备和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或者爆炸,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化学品泄漏风险:炼油化工装置中处理的化学品可能发生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三、炼油化工装置风险防范措施1. 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在炼油化工装置的设计阶段,应考虑风险控制措施,如设置安全阀、泄漏报警系统、防火防爆设施等,确保装置的安全性。
2. 操作规程的制定: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各种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培训操作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检修和维护:定期对炼油化工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4. 安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安装并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如防火墙、泄漏报警器、防爆电器等,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5. 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爆炸等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明确责任和行动方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定期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危(wei)险品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炼油化工装置风险管理体系为了全面管理和控制炼油化工装置的风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对炼油化工装置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的风险源。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的危险性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后果。
下面将以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装置为例,进行危险性分析。
首先,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装置主要涉及到石化、炼油、化肥、氯碱等工艺过程,这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1.火灾和爆炸风险:石油化工企业常涉及有机溶剂、原油和气体等易燃易爆物质。
设备泄漏、静电聚集、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毒物泄漏和中毒风险:石油化工企业常使用有毒气体和液体,如氯气、硫化氢、苯等。
若泄漏到空气中,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严重时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死亡和生态破坏。
3.压力容器和管道破裂风险: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压力容器和管道,如反应釜、储罐、输送管道等。
设备老化、冲击和载荷过大等原因可能导致压力容器和管道破裂,造成泄漏、溅射和爆炸,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4.化学反应失控风险:石油化工企业中常进行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控制失措,可能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和有害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5.事故性能够风险:石油化工企业使用大量的高温高压工艺,如裂解、重整等,操作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控制系统失效可能导致高温高压下设备破裂、爆炸和泄漏,对人员和设备构成严重威胁。
在进行危险性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识别可能的危险源:通过查看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图,识别可能的危险源,如压力容器、管道、储罐、反应器等。
2.评估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潜在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比如,压力容器泄漏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危害程度较高。
3.评估事故概率: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的维护记录以及操作员的技能水平等因素,评估事故概率。
比如,设备老化程度高、操作员技能水平低可能增加事故概率。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引言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装置中存在大量的危险性与风险,因此,对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业生产中,工艺装置本身就是实现化学反应等过程的工具,因此,其中难免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隐患。
本文将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进行分析,探讨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影响,并提出建议和预防措施。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常见危险因素爆炸爆炸是化工企业工艺装置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爆炸的危害不仅会对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对设备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一旦爆炸发生,在灭火时不能盲目投入水源,以免燃烧反应反而加剧。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和工艺技术时,必须了解其爆炸的潜在危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毒性毒性是化学药品危险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药品如果不正确地处理或储存,有可能对操作人员、消防人员和周围居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同时,在运输中,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很容易出现泄漏,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工艺参数,加强作业人员的防毒意识培训,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火灾火灾是化工企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因素。
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温度过高、压力不正常或者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
火灾的危害性非常大,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作业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在生产中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预测及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对设备危险性进行初步评估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对设备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简单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危险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步的危险评估。
它的缺点是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可能无法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对设备危险性进行详细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学模型和相关的技术方法,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危险系数。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建立一个设备模型,然后将各个危险因素和潜在危险进行编码和分级,最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设备的危险度。
Unipol 聚丙烯生产过程的危险分析与控制

Unipol 聚丙烯生产过程的危险分析与控制2、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聚乙烯车间摘要:Unipol聚丙烯生产工艺在气相法聚丙烯工艺中占主导地位,本工艺是我国各类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套数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环境方面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本文对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Unipol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工艺简介1.1 工艺流程恒力石化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引进美国GRACE化学公司Unipol聚丙烯生产工艺。
Unipol 聚丙烯工艺的开发首先是在40kt/a聚乙烯装置上进行聚丙烯的均聚和无规共聚实验,然后借鉴流化床聚乙烯的工程放大经验和流化床反应器的生产经验,使用SHAC系列高效催化剂,能够生产全范围商业化的聚丙烯产品。
原料丙烯经脱硫、脱水精制后采用多级离心泵注入至反应器循环气管线,同时将催化剂通过催化剂注入管注入至流化床反应器,通过氢气的加入量控制产品熔融指数,通过给电子体的加入量控制产品的二甲苯可溶物,在反应器内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粉料通过产品(Product)排放( Discharge)系统( System )简称PDS转移至脱气仓,将未反应的单体分离通过尾气回收压缩机进行回收利用,聚丙烯粉料灭活后加入添加剂进入挤压机进行造粒。
1.2工艺特点聚合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为: 反应温度约为68℃、反应压力约为3.2MPa。
本工艺反应机理为阴离子配位聚合,采用丙烯、丙烷蒸发潜热以及采用循环气体移走反应热技术,提高反应热量的移出能力无需使用溶剂,因此减少了溶剂回收系统,降低了处理可燃液体带来的危险。
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台数较少,大部分设备采用碳钢,投资较少。
2、聚丙烯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分析及控制2.1聚合过程中反应热的移出2.1.1在聚丙烯反应过程中如果热量不能及时移出, 即反应放出的热量远远超出了反应移出的热量, 导致反应器飞温, 随着反应物料温度上升, 发生裂解和爆聚, 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爆聚过程进一步加剧, 进而引发反应器爆炸。
炼油化工装置风险及风险防范

炼油化工装置风险及风险防范一、概述炼油化工装置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设施,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化工产品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炼油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火灾、爆炸、泄漏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设备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炼油化工装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炼油化工装置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通过对炼油化工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等进行全面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如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等。
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等级、事故后果和发生概率等因素,对炼油化工装置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防范的风险。
三、炼油化工装置风险防范措施1.工艺设计防范:在炼油化工装置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采用可靠的工艺和设备,避免或者减少潜在的风险源。
2.设备设施防范:对于高温高压设备,应加强监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于易燃易爆物质,应采取适当的储存和处理措施,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3.操作管理防范: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风险。
4.应急预案防范: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情景下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四、炼油化工装置风险防范效果评估1.事故摹拟:通过对炼油化工装置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事故摹拟,评估其对事故后果的影响,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2.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监测与检测系统,对炼油化工装置的关键参数和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三篇)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生产装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是保障工人和装置的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对装置的操作过程、设备设施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
本文将从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目的、方法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生产装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少可能的伤害程度。
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价,可以保障工人和装置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方法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危险辨识法、风险矩阵法和风险熵法等。
1. 危险辨识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和调查,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对装置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
2. 风险矩阵法:该方法将危险性和风险的可能性分别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矩阵的形式呈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出装置中的高风险区域,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
3. 风险熵法:该方法通过对装置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采用信息论的原理计算出装置的风险熵值。
通过比较不同装置的风险熵值,可以对装置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步骤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资料收集:收集和整理与装置有关的安全资料,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
2. 危险源的辨识:通过观察和调查,辨识出装置中存在的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毒物质等。
3. 风险分析和评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性和风险的可能性,并以矩阵或熵值的形式呈现。
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流程、增加防护设施等。
5. 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估: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得到控制和降低。
6. 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结果,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进行监督和跟踪。
生产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生产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工艺过程风险分析部门:***生产车间分析日期:2012年 6 月19 日分析人员:风险评价建议改进措施项目危害或潜在事件主要后果现有的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度L S R1、原料来自******,温度在50管道发生泄漏,造成人员伤害 1、操作规程2 1 2—80? 2、常巡查3、电脑监控2、生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若设备、管道损毁,或火灾、爆炸、灼1、操作规程 2 1 2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烫3、设备、管道及其连接点、阀门、法兰1、操作规程 2 1 2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灼烫、毒物危2、开停车管理制度工艺过程中害事故。
的危险性 4、发酵罐或管道密闭不严沼气泄露,造成爆炸 1、操作规程 1 2 22、常巡查3、电脑监控5、突然断电,离心机造成堵塞设备故障 1、操作规程 1 1 16、气室压力短时间内变化较快。
水槽溢水 1、操作规程 2 2 42、常巡查3、电脑监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部门:沼气生产车间分析日期:2012年 6 月19 日分析人员:王照华刘克方忠保李红超风险评价建议改进措施项目危害或潜在事件主要后果现有的控制措施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度L S R1、连轴器无防护罩机械伤害 1、操作规程 1 1 12、机械设备运转噪声大噪声伤害 1、操作规程 1 1 12、劳动防护用品3、上下楼梯、操作平台无防锈蚀严重的防护栏一碰就易断,人和1、管理制度2 2 4护栏或防护栏锈蚀严重物易高处坠落。
4、操作平台及地面洗滑高处坠落或跌倒 1、管理制度 1 2 25、操作平台或其他作业现场易掉落伤人或拌倒操作工形成伤害 1、管理制度2 1 2 工作场所潜在工用具、零部件摆放乱。
的事故发生因6、设备老化,承压能力降低。
易发生设备事故或泄漏、火灾、爆炸 1、电脑监控 1 1 1 素 7、设备安全附件无定期检定漏料或发生火灾、爆炸1、操作规程 1 2 2检验或保养 2、电脑监控8、生产现场监控探头不防爆火灾、爆炸 1、操作规程 1 2 29、生产现场无应急救援设施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救助形成大1、管理制度1 1 1如灭火器等的事故伤人及损坏财产10、生产现场无个体救护装一旦发生伤害不能及时消除而使伤1、管理制度 1 1 1备如安全帽、药品情加剧。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引言】生产装置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它们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安全。
然而,生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例如设备故障、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等。
为了保障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对生产装置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
本文将从生产装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产装置风险识别】生产装置风险识别是指对生产装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分析:通过对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原材料使用、能源消耗等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环节。
例如,某生产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高温、高压等风险。
2. 设备评估:对生产装置的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测试、评估,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的设备隐患,如老化设备、材料破损等。
3. 作业风险:分析生产装置的操作工序、工作环境等,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作业风险。
例如,某生产装置的操作工序需要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工人疲劳、操作不准确。
4. 外部环境因素:考虑到生产装置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运行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供电设施等因素可能引发潜在的风险。
【二、生产装置风险评价】生产装置风险评价是指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判断其对人员安全和企业运行的影响程度。
主要方法包括:1. 定性评价:通过专家经验和相关标准,对各个风险进行分类、归档,并评估其对企业生产和员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例如,将各类风险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定量评价: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实际数据,使用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例如,通过统计历史事故数据,结合设备运行状态和操作工序的数据,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
3. 风险矩阵方法: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构建出一个矩阵表格,对每种风险进行定性评估。
例如,将风险按照发生可能性划分为低、中、高,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通过交叉分析,评估出风险的优先级。
装置工作危害分析与控制措施

CATALOGUE目录•引言•装置工作危害分析•常见装置工作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实施与监督•结论目的背景目的和背景装置工作危害分析的重要性通过危害分析,能够识别出装置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识别危险因素防范事故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危害分析有助于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生产。
通过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装置工作的安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装置工作的危害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2. 进行初步危害识别3. 编制详细操作步骤1. 明确分析对象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4. 风险评估5. 制定控制措施6. 实施控制措施7. 定期复查与更新1危害识别的工具和技术23这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整理危害因素的表格,包括操作步骤、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对应的控制措施等信息。
工作危害分析表这是一种系统工程技术,通过建立故障树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故障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故障树分析(FTA)这是一种用于分析事故发展过程的技术,通过建立事件树的逻辑模型,可以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事件树分析(ETA)010203化学危害有害气体化学试剂或原料可能具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或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腐蚀性物质燃烧和爆炸噪声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部振动综合症等职业病。
噪声和振动危害高温和低温危害高温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低温低温环境可能导致冻伤、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机械危害的控制措施提供员工安全培训,教授他们如何正确操作电器设备。
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产生振动的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如安装减震支座等。
为员工提供耳塞、护耳罩等防护装备,以减少噪声的伤害。
提供员工安全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应对噪声和振动带来的危害。
0102030403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实施计划01明确工作目标和计划02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针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安全检查和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01对危险区域和设备的隔离和管理02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追踪03预防事故发生通过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工艺过程安全风险分析生产运行

设置物料规定
定期进行工艺培训、自动化控制操作规程培训
配备防护手套、防静电工作服
发生工艺事故立即调整工艺参数
3
4
15
2
橙
5
压力控制
进气量过大、进气量过小、G303压力调节不稳。
容器爆炸、火灾、其他伤害
设置压力高低报警、联锁
制定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核规定
处置
1
DCS控制
UPS不工作、数据传输不正确、机柜和卡件运行不正常、设施漏电
触电、其他伤害
配备UPS电源、设置自动化设施故障报警
制定自动化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劳动纪律管理
定期进行工艺培训、自动化控制操作规程培训
配备防护手套、防静电工作服
1.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立即进行救援
2.发生工艺事故立即调整工艺参数
3.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对人员进行救护
3.发生设备损坏事故立即切断设备电源
1
4
4
4
蓝
3
进料控制
进料不稳、计量泵运行不正常、
火灾、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设置物料流量自动化控制
制定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核规定
定期进行工艺培训、自动化控制操作规程培训
配备防护手套、防静电工作服
发生工艺事故立即调整工艺参数
2
5
10
3
黄
4
回流控制
回流偏小沸T401蒸馏塔、回流过大温度不稳定、设备运行不正常
定期进行工艺培训、自动化控制操作规程培训
配备防护手套、防静电工作服
1.发生工艺事故立即调整工艺参数
2.发生爆炸: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2
4
8
4
蓝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范本

生产装置风险识别与评价范本一、引言生产装置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设施和机械等。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然而,生产装置的操作和维护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和装置的安全,必须对生产装置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
本文将结合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个风险识别与评价的范本,以供参考。
二、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风险识别与评价是指通过对生产装置的操作、维护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价潜在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其目的是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生产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首先,收集与生产装置操作、维护和环境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装置的构造原理、操作规程、维护手册、事故案例等。
2. 识别潜在风险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对生产装置的操作、维护和环境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风险:包括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操作程序不合理、操作方式不合规等。
(2)维护风险:包括维护人员维护不当、维护程序不合理、维护工具不符合要求等。
(3)环境风险:包括气候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3. 评价风险的严重程度根据识别到的风险,评价其严重程度,以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和优先级。
评价风险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或风险等级法,具体评价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制定措施和建议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措施:明确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制定安全操作规范,提供操作培训等。
(2)维护措施:制定维护手册和维护计划,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加强维护人员的培训与素质管理等。
(3)环境措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区域的通风、照明等设施正常运行,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5. 监控和改进根据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不断监控风险的变化和控制效果,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保障风险的控制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公司主要原料、辅料、产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毒性辨识分析: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钠、四氢呋喃。
其中氢氧化钠属第8.2类碱性腐蚀品,四氢呋喃属第3.1类低
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项目整体工艺条件、布置、功能综合考虑,分为生产装置、罐区、导热油炉、成品库房四个评价单元
一、生产装置单元
1、单元概况
本单元为公司主要生产单元,集中了公司主要设备设施、生产人员,原料1,4-丁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四氢呋喃,再经精馏提纯、脱水、干燥等工序得到合格产品—四氢呋喃。
1.1主要设备
精馏塔、加热釜、催化反应釜、产品储罐、进料罐、搅拌器、沉降罐、脱浑罐、冷凝器、分子筛塔、各种机泵及附属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管线、闸、阀等
1.2主要物料及产品
原料1,4-丁二醇;辅料氢氧化钠、催化剂、分子筛;产品四氢呋喃
1.3控制工艺指标
1.3.1压力:-0.05-0.08MPa —常压 1.3.2最高控制温度:225℃ 2、工艺流程
2.1反应机理
C 4H 10O 2 催化剂 C 4H 8O+H 2O
2.2工艺流程:
2.3工艺操作过程简介
2.3.1原料精制:开原料真空泵,原料从储罐抽到原料罐加热滏中,控制加热滏液面低于65%-75%,控制加热滏温度110℃-120℃,轻组分自塔顶蒸出后进原料精馏塔精馏,控制精馏塔一定真空度,再沸器持续升温,控制塔底温度150℃,待回流罐见液面后,开启回流泵,建立平衡,平衡正常后,控制回流罐的液面50%-60%,塔轻组分在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出来,待回流罐采样分析合格后,开始自回流罐向反应器进料脱水。
2.3.2反应转化:提纯得1,4-丁二醇,自回流罐用泵打入反映其中进行脱水反应。
反应器顶部温度维持在80℃,以110kg/h 的速度从顶部得到含有8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进入四氢呋喃粗品罐。
2.3.3精制分离:粗品四氢呋喃用泵打入粗品精馏塔,控制塔底温度66℃左右蒸馏,控制塔一定真空度,回流罐见液面后建立回流,控制回流液罐面60%左右,开始自回流少量采出头馏分去粗品罐,待回流采出组分分析合格后,用泵送碱洗塔。
2.3.4碱洗:碱洗塔塔低加热,控制温度低于70℃快速蒸出。
蒸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后经泵送入固碱脱水搅拌器,进一步脱出游离水分,用泵送入沉降罐2-5hr,待分离后自顶层液面取得提浓的四氢呋喃,四氢呋喃进一步去精馏塔进行蒸馏,控制塔底温度65℃左右,控制塔一定真空度,塔顶蒸出的四氢呋喃进分子筛罐提纯后的成品四氢呋喃,成品四氢呋喃包装装桶,塔底碱液回收到碱洗备用。
3、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3.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及控制失效影响
1,4-丁二醇储罐 催化滏应付
原料精馏塔 原料加热滏 碱洗罐 冷凝器 粗品精馏塔 粗品加热滏
冷凝器 搅拌罐 成品罐
沉降罐 分子筛提纯罐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及控制失效影响分析单元:生产装置
3.2本单元潜在事故及发生因素: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