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centralnervoussystem,CNS)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神经元神经元是CNS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包括生物电和化学信息◆神经胶质细胞按形态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状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主要功能是:1.填充神经元间的间隙。

2.支持和绝缘。

3.维持神经组织的内环境稳定。

5.在CNS的发育过程中引导神经元走向。

6.参与修复和神经再生的调节。

7.参与递质的灭活。

◆神经环路CNS中各种不同的神经环路均包含着多次的辐射、聚合形式,功能为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

◆突触与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突触进行。

突触由突触前组分、突触后组分和突触间隙等基本结构,分为电突触、化学突触和混合性突触。

突触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贮存、突触前膜去极化和胞外钙内流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突触后的递质消除及囊泡的再循环。

第二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导致离子通道开放并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传递信息快,作用强,选择性高。

神经调质:也是由神经元释放,但其本身不具递质活性,并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能调制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释放及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神经调质的作用开始慢而持久,但范围较广。

神经激素:神经激素是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神经肽类。

神经激素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在远隔的靶器官发挥作用。

●Ach脑内Ach的合成,贮存,释放,与受体相互作用及其灭活与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相同。

中枢Ach主要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绝大多数是M受体,N受体占不到10%。

●GABA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分为GABAa、GABAb、GABAc三型GABAA型受体与烟碱受体相同,是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家族的成员,是镇静催眠药和一些抗癫痫药的作用靶点。

药理学中枢系统药物电子讲义

药理学中枢系统药物电子讲义
❖药理作用:优于抗胆碱药,不及L-DOPA。 ❖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 ②预防病毒感染。
胆碱受体阻断药
❖该类药物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纹状体 Ach的作用,疗效较L-dopa差。
❖适用:①轻症患者;②不能耐受或禁用Ldopa者;③与L-dopa合用;④对抗精神病 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效。
❖常用药物:苯海索 trihexyphenidyl抗 震颤疗效较好。
侧脑室 丘脑
苍白球 黑质
第三脑室 黑质—纹状体多 巴胺能神经通路
左旋多巴 L-dopa
HOOC H2N H
L-Tyr
羟化 酶
HOOC
OH
H2N H
OH
L-dopa
OH
OH
H2N
NA

OH
化 酶
H2N
OH
DA
脱羧酶
OH OH
左旋多巴 L-dopa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后只有1%左右的左
旋多巴能进入CNS。
❖不同衍生物作用 各有侧重。 R 7
R `2
R1 NC
R2
C R3
CN
R4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长效类: 地西泮(diazepam, t1/2:30~60h) 氟西泮(flurazepam, t1/2:50~100h)
❖中效类: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 t1/2:5~15h) 奥沙西泮(oxazepam, t1/2:5~10h)
❖药理作用:第一代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 药,增加ACh含量,还可激动M、N受体, 促进ACh释放,间接增加NMDA、5-HT。
❖临床应用:与卵磷酯合用治疗AD。 ❖不良反应:肝毒性、胃肠道反应。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一、神经元神经元是CNS的差不多结构和功能单位。

典型的神经元由树突、胞体和轴索三个部分组成。

胞体内含有专门大的细胞核和各种各样的用于合成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物质的细胞器如粗面内质网、高而机器、线粒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的功能与其他组织细胞的细胞器相同。

神经元胞浆中含有内涵物,包括一些致密小体和色素颗粒如脂褐素。

内涵物显现于成年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神经元的树突有一至多个。

从细胞提发出后可反复分支,逐步变细而终止。

神经元胞体内多数细胞器也伸入树突中相当距离。

除个别神经元外,神经元都有一条细而平均的轴突。

神经元的细胞骨架与其他细胞一样,是由丝状结构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神经细丝。

由丝状结构组成的框架,要紧用来支持延长的神经元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调剂神经元的形状,也参与神经元内物质的运输。

神经元的要紧功能是同意刺激和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的调剂活动是以反射的形式进行的,反射中枢的神经元通过传入神经同意来自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和储存,再通过传出神经把指令传到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产生调剂和操纵效应。

此外,神经末梢还能开释一些营养因子,这些营养因子可连续调剂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阻碍其结构、生化和生理。

这种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元能生成营养因子,也同意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以坚持正常的形状和功能。

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等。

二、神经胶质细胞人类神经系统含有的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地分布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按形状分可分为星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均起源于中胚层。

CNS内神经元间的间隙几乎全由胶质细胞所填充,因此几乎不存在细胞间隙。

包围在脑毛细血管周围的细胞以及室管膜细胞也差不多上胶质细胞。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重要性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领 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开发 新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理解神 经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然而,真正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自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药物作用机制
激动剂
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并触发与天然递质相同的 生物化学反应。
拮抗剂
与受体结合,但不触发任何反应,阻止其他物质 与受体结合。
抑制剂
抑制递质、受体或酶的合成、释放或活性,从而 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03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 分类与作用
镇静催眠药
总结词
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等症状。
06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 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趋势
针对特定靶点的创新药物
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机制 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靶点的创新药 物将不断涌现,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 少副作用。
精准医疗药物
细胞和基因治疗
细胞和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将有更多 研究致力于开发安全、有效的细胞和 基因疗法。
详细描述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常见的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等。
抗癫痫药
总结词
用于预防和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
详细描述
抗癫痫药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 目的。常见的抗癫痫药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脑干
控制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和体温。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二、神经胶质细胞
——填充神经元之间的空隙。
(1)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2)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3)少突胶质细胞
(许旺氏细胞,髓鞘) (4)小胶质细胞
帕金森病、 中风、精神 分裂症、药 物成瘾……..
支持、绝缘、 维持内环镜稳定、 递质再摄取、修复
(1)
(2)
(3)
(4)
三、神经环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5-羟色胺
9个核团:以中脑核群含量最高,其次为黑质、红核、 丘脑及丘脑下部、杏仁核、壳核、尾核和海马含量较 低。 受体: 5 -HT 1- 5 -HT 7 功能:心血管、睡眠、痛觉、精神情感、神经内分泌。 5 -HT 的突触前膜摄取转运体:抗抑郁症药的主要作 用靶标 5 –HT受体: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靶点
选择性作用:如镇痛、抗精神病、解热等。作用方 式是影响突触化学传递的某一环节, 如递质的生成、 贮存、释放和灭活过程,激动或阻断受体等。
非特异性作用:只一般地影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 或膜稳定性。随剂量增加药物的作用加强并且作用范 围扩大。如全身麻醉药等。这类药物无竞争性拮抗药 或特效解毒药。
组胺
通路:主要位于下丘脑结节乳头核和中脑的网状结 构,发出上、下行纤维。上行纤维经内侧前脑束弥 散投射到端脑,下行纤维可投射到低位脑干及脊髓。 受体:H 1-H3 受体 功能:参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觉醒和激素分 泌的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纤维H 1受体可能与觉醒有关,脂 溶性好的Hl 受体阻断药镇静作用 。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和5-羟色胺功能相互作用的模式图。 Ach=乙酰胆碱;DA=多巴胺;5-HT=5-羟色胺
调节皮层锥体细胞活动 的皮层下传入部分相互作用的模式图。 5-HT1A受体是抑制作用而5-HT2A受体是刺激作用。 DR=背侧缝核;Glu=谷氨酸;5-HT=5-羟色胺;KA=红藻 氨酸盐;mGLUR=代谢性谷氨酸能受体;mPFC=内侧前 额叶。

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09下)

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09下)

Section 1 Cytologic Basis of CNS CNS的细胞学基础 的细胞学基础 1.Nerve cell
● ●
dendrite(树突) axon(轴突) Cell body, dendrite(树突) and axon(轴突) Inclusion body in cytoplasm(胞浆内含物): cytoplasm(胞浆内含物) Bas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it of CNS message(传递信息) Major function: transmitting message(传递信息) Synapse(突触) Synapse(突触) is the centre of transmitting
5. Dopamine (DA)(多巴胺) (多巴胺)
Distribution : relative centered; clear projection pathways; centered in striatum (ST, 纹状体 nigra (SN黑质 and 纹状体), 黑质) 黑质 globus pallidus (苍白球 苍白球) 苍白球 SN-ST pathway: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function ↓→PD, function ↑→多动症 多动症 Mes-limbic(中脑 边缘) pathway : emotion and affection - 边缘) (中脑-边缘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 Mes-cortex(中脑 皮层) pathway: cognition, thinking(思 - 皮层) (中脑-皮层 ( 想), sensation and senses(理智) (理智) Tuberculum-funnel(结节-漏斗) pathway:调节垂体前叶 (结节 漏斗 漏斗) : 的内分泌功能

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

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等药物与BZ类位点 的结合可被GABA促进,而 被GABA阻断药比库库林 (bicuculine)阻断 。
杏仁核和海马等边缘系统结构中的GABAA受 体介导BZ类药物的抗焦虑作用,而镇静催 眠作用与脑干核内的受体有关。
作用机制
BDZ+BDZ1-R BDZ+BDZ1-R复合物
促GABA与GABAA R结合
巴比妥类作用与用途比较
亚类 药物 苯巴比妥 戊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 显效时间 (小时) 0.5~1 0.25 ~0.5 0.25 ~0.5 0.25 作用维持时间 (小时) 6~8 3 ~6 3 ~6 2 ~3 主要用途 抗惊厥 抗惊厥 镇静催眠 抗惊厥镇静催眠
长效类:地西泮、氟西泮
中效类:硝西泮、氯氮卓、 奥沙西泮 短效类:三唑仑
一、药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良好,不同药物之间吸收速率存 在差异。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脂溶性高,迅速分布 于脑组织中,随后再分布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肌组 织中。 代谢: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多数 药物代谢产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其半 衰期更长。 排泄:与葡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也可通 过胎盘屏障,并随乳汁分泌。
镇静催眠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枢神经内的递质
1 Ach :功能与运动、学习记忆、警觉及内脏活动有关。 分布广泛:运动神经、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纹状 体、边缘系统、大脑皮层。 主要是M、N受体 2 NA:分布在下丘脑、第四脑室极后区及边缘系统、 海马等。蓝斑核、延髓及中脑网状结构中NA神经元 较多。
第二节静脉麻醉药 (intravenous anaesthetics)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苯二氮卓类( §2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apines,BDZs) , )
地西泮(Diazepam)又名:安定(valium) 又名:安定( 地西泮 又名
pharmacokinetics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白结合率99% 白结合率 口服迅速吸收,t1/2 44小时 口服迅速吸收, 小时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血浆蛋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肝脏氧化,活性代谢物肝肠循环;主 肝脏氧化,活性代谢物肝肠循环; 肝肠循环
苯巴比妥(鲁米那) 异戊巴比妥(阿米妥) 苯巴比妥(鲁米那)、异戊巴比妥(阿米妥)、司可巴比妥 (速可眠)、硫喷妥 速可眠) 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眠而通) 丁螺环酮等。 III 其它类 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眠而通) 、丁螺环酮等。
镇静催眠药物临床应用概况
• 苯二氮卓类为镇静催眠的主要药物,也用于抗 苯二氮卓类为镇静催眠的主要药物, 焦虑、抗惊厥和抗癫痫。较安全。 焦虑、抗惊厥和抗癫痫。较安全。 • 巴比妥类现主要用于麻醉、抗惊厥和抗癫痫。 巴比妥类现主要用于麻醉、抗惊厥和抗癫痫。 其中枢抑制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 其中枢抑制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 • 其它类偶用于镇静催眠。特点基本类似于巴比 其它类偶用于镇静催眠。 妥类。 妥类。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 clinical uses
5.muscle relaxation——肌松作用有较强的肌松作用
,使肌张力下降 用于:脑血管意外, 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性肌强直以及由腰肌劳 损所致肌肉痉挛;用于小手术及胃镜、 损所致肌肉痉挛;用于小手术及胃镜、膀胱镜和麻醉前肌松
§1 Introduction Sedatives-hypnoticsSedatives-hypnotics- anxiolytics ? Sedative and anxiolytics : Reduction of anxiety Hypnotic: Induction of sleep Anesthesia: Loss of consciousness associated with absence of response to pain Coma: Extremely deep anesthesia or depression of brain activity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centralnervoussystem,CNS)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centralnervoussystem,CNS)

三、兴奋性氨基酸



GIu受体分为三类: 能被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选择 性激活的受体称NMDA受体 对@-氨基羧甲基恶唑丙酸 (AMPA)有较 高敏感性的受体称为AMPA受体 对海人藻酸(kailnic acid,KA)敏感的受 体称为KA受体。
三、兴奋性氨基酸


(一)NMDA受体 NMDA受体在脑内广泛分布,但在海马及 大脑皮层分布最密集。NMDA受体已经成为 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研制的重要靶标。 NMDA受体激动时,诱发EPSP(兴奋性突 触后电位)阳离子通道开放,除Na+、K+ 可以通过外,还允Ca2+通过。高钙电导是、 NMDA受体的特点之



(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



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 仅占不到10%。 M受体 (M1~M5), M受体在脑内分布广 泛,密度较高的脑区包括大脑皮层、海马、 纹状体、伏隔核、隔核、缓核、脚间核、上 丘、下丘和顶盖前区等。 脑内以M1受体为主,占M受体总数的50% ~80%。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ACh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 则会导 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 下使ACh系统功能相对过强,可出现帕 金森病 的症状;相反,则出现亨廷顿 (Huntington)舞 蹈病的症状。治疗前者可使用M受体 阻断药, 后者可使用M受体激动药。
二、Y-氨基丁酸 (Y-butylamino acid,GABA)


脑内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 质 脑内GARA是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 (GA D脱羧生成,当GABA神经元兴奋 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12)(2014年护理专业)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12)(2014年护理专业)

2014年10月
巴比妥类药的分类:
1.长效
2.中效 3.短效 4.超短效
巴比妥
苯巴比妥 戊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 硫喷妥钠
抗惊厥
抗惊厥、抗癫痫 抗惊厥 镇静催眠 抗惊厥、镇静催眠 静脉麻醉
2014年10月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小剂量可引起安静,缓解焦虑、烦躁不安。中等剂量 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 这类药可缩短快波睡眠 (REMS ), 久用易产生耐受性 和依赖性,停药后戒断症状明显,伴有多梦,引起睡 眠障碍。
2014年10月
快动眼睡眠:此时相为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
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的相似,呈现低振
幅去同步化快波。虽然各种感觉机能进一步减退、
运动机能进一步降低、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运动系
统受到很强的抑制,但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增强, 如血压升高、心率及呼吸加速、脑血流量及耗氧量 增加等。 此外,在此时相内还会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例 如频频出现快速的眼球运动、四肢末端和颜面肌肉 抽动等。
抗惊厥
麻醉 抗焦虑 安全度

+ — 小

— + 大
2014年10月
(附注:+:有;— :无)
第一节
【分子结构】
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为1,4-苯并二氮的衍生
R1 A R 2' N 2 1 B 43 5 N C
2014年10月
物。临床常用的有20多种,如:
地西泮,奥沙西泮,氟西泮,氯 氮卓,三唑仑。它们的基本药理 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但各有侧 重。
2014年10月
小剂量时
大剂量时
2014年10月
5. 其他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泌 例如: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与DA系统
的功能障碍有关。
5.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
功能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觉醒,情感, 精神活动有关。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CNS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兴奋和抑制 凡能使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激动兴奋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兴奋效应。(称中枢兴奋药) 凡能使抑制性递质增多或激动抑制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抑制效应。(称中枢抑制药)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谢谢!
导致帕金森病。
2.γ-氨基丁酸(GABA)
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GABA受体,其亚型为
GABAA.B.C. 脑内以GABAA为主。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递质主要生理功能
1.乙酰胆碱(Ach)
是第一个被证实的脑内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M受体,其能
功能: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例如:学习,记忆能能障碍是阿多茨海默病的
主要症状 多巴胺系统功能底下而Ach系统功能增强,可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2011.10-CNS概论

2011.10-CNS概论

Neurotransmitter coexistance
一个神经元能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 递质或调质,两个神经元之间存在多种化学传递, 这种现象称为神经递质共存。
一般说来,氨基酸类是递质;乙酰胆碱和单胺类既是递质, 又是调质,主要视作用于何处的受体而定;而肽类少数是递 质,多数是调质或神经激素。
黑质-纹状体通路:调控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调控情绪反应 中脑-皮质通路:参与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 结节-漏斗通路 :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是导致精神分裂症 脑内DA系统功能减退会导致帕金森氏病
脑内DA受体及其亚型:
D1样受体(D1,D5) D2样受体(D2,D3,D4) DA通路中的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A)
NA能神经元细胞体密集在蓝斑核。 临床上一部分抗抑郁症的药物的作用机制即为抑制 再摄取转运系统,间接增强NA、5-HT、DA的功能。
多巴胺(Dopamine,DA)
参与运动控制、情感思维、神经内分泌;
与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成瘾 有关。
脑内DA通路:
镇静、解热、抗精神病等。
第三节
CNS药理学特点
中枢药物作用方式: 影响突触传递 影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或膜稳定性 作用于CNS药物分类(见表12-1)
组胺(Histamine)
可能参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觉醒和激素 分泌的调节
药物影响脑内组胺的中枢作用往往是其产生副 作用的基础 组胺受体可分为H1、H2和H3受体: H1受体阻断药:扑尔敏,镇静作用 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溃疡病
神经肽(Neuropetides)
可作为递质、调质,调节或发挥激素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耐受性:其原因主要是神经组织产生适应,也与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有关。但是毒性作用并不耐受,过量仍中毒。
[不良反应]
成瘾性:长期连续用药后患者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导致对该药的习惯和成瘾,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使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梦魇增多,迫使病人继续用药。终致成瘾,成瘾后停药戒断症状明显,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震颤、肌肉痉挛甚至惊厥发作。应严格控制,避免长期应用。
硝西泮(nitrazepam,硝基安定)
失眠、癫痫,儿童肌阵挛性发作
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
长效,作用快、强而持久,用于失眠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
长效,用于焦虑症及失眠,有蓄积性
三唑仑(triazolam)
短效,镇静催眠作用显著,速效、强效、短效
失眠和焦虑症
01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02
地西泮作为镇静催眠药的优点?
03
思考与练习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地西泮、氯氮卓(利眠宁)、艾司唑仑(舒乐安定) 3.抗惊厥(地西泮、三唑仑)抗癫痫 4.中枢性肌松作用
小量,改善患者紧张、觉醒次数
用于: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小儿高热-惊厥;尤对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为首选方案。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肝药酶诱导作用 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提高酶的活性,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它药物代谢,如双香豆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口服避孕药、强心甙、苯妥英钠、氯霉素及四环素等。苯巴比妥与其合用时,可加速代谢,减弱其作用,缩短作用时间。往往需要加大剂量才能奏效。
部位:巴比妥类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从而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降低,进而转入抑制。

第九版药理学配套课件 1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九版药理学配套课件 12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neuron neuroglia neuronal circuit synaptic transmission ion channel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1
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
2
脑内乙酰胆碱受体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
中枢兴奋药(central stimulants ) 中枢抑制药( central depressant )
中枢神经系统含有大量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之间有多种形式的突触联系,由各种神经递质传递信息,通 过激活相应的受体、离子通道和逐级放大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偶联,调节 机体的感觉、运动、内脏活动及精神活动。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突触传递的不同环节( 如递质、受体、受体后的信号转导等),从而改变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的功能。

组胺
DA转运体

神经肽
5体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5-羟色氨酸
5 羟 色 氨 酸 脱 羧 酶
5-HT1~7
5-HT
七、组胺
脑内组胺可能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觉醒和激素分泌的调节有关。 组胺受体:H1、H2、H3 。
八、神经肽
1
神经肽的代谢
2
神经肽受体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
一、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靶点
1. 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2. 突触后递质受体。 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ACh主要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脑干的上行激动系统包含有胆碱能纤 维,该系统 的激活对于维持觉醒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突出 症状, 病理研究显示梅奈特 (meynert)基底核胆碱能神 经元明显减少,神经元丢失的程度与 学习记忆障 碍的程度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老年性痴 呆症药物大多是中枢拟胆碱药。



(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



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 仅占不到10%。 M受体 (M1~M5), M受体在脑内分布广 泛,密度较高的脑区包括大脑皮层、海马、 纹状体、伏隔核、隔核、缓核、脚间核、上 丘、下丘和顶盖前区等。 脑内以M1受体为主,占M受体总数的50% ~80%。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神经环路



聚合:多信息影响同一个神经元的调节方 式 辐散:一个神经元可以同时与多个神经元 建立突触联系,便信息放大,这种方式。 微环路:神经元的树突、轴突与其他神经 元各个部分均可建立突触联系,构成具 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微环路。

第二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休
一、乙酰胆碱
(一)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3、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神经胶质细胞与 CNS的生理功能调节、一些神经精神疾病 (如帕金森病、脑中风、精神分裂症、药物 成瘾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研制神 经保护药的重要生物靶标。
神经环路


神经环路 (neunal circuit) 神经环路中能进行信息传递作用的部位 是突触。 突触由突触前组分、突触后组分和突触 间隙等基本结构。 根据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结构特点,突触 可分为电突触、化学性突触和混合性突 触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ha)

神经胶质细胞 : 其数量比神经元多出10一50倍。 星状胶质细胞 (astrocyte) 少突胶质细胞 (igodendrocyte) 小胶质 细质细胞的作用


1、支撑作用:CNS内神经元间的空隙几乎全 由胶质细胞所填充,因此几乎不存在细胞间隙。 2、在CNS发育过程中具有引导神经元走向的 作用。突触周围的胶质细胞能摄取递质,参与 递质的灭活过程 (如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再摄 取),可防止递质弥散。胶质细胞还参与修复 过程。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ACh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 则会导 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 下使ACh系统功能相对过强,可出现帕 金森病 的症状;相反,则出现亨廷顿 (Huntington)舞 蹈病的症状。治疗前者可使用M受体 阻断药, 后者可使用M受体激动药。
三、兴奋性氨基酸

(二)非NMDA受体

非NMDA受体包括NMDA受体及KA受体, 也是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受体兴奋时离子通道开启仅允许Na+、K+ 单价阳离子进出,胞外Na+内流引起突触 后膜去极化,诱发快速的EPSP,参与兴奋 性突触的传递。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神经元

人脑内的神经元总数估计有1010~1020个 组成: 胞体、树突、和轴索 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由丝状结构组成,包括 微管、微丝和神经细丝。由丝状结构组成的 框架,主要用来支持延长的神经元突起包括 树突和轴突,调节神经元的形状,也参与神 经元内物质的运输如轴浆快速运输。
二、Y-氨基丁酸


GABA受体被分为 GABAA、GABAB,和GABAc三型。 脑内GABA受体主要是GABAA受体, GABAB受体较少,GABAc受体目前仅在视 网膜发现。 GABAA受体与烟碱受体同是化学门控离子通 道受体家族的成员,是镇静催眠药和一些抗 姨摘药的作用靶点;GABAB受体则属G蛋白 耦联受体家族。
三、兴奋性氨基酸



GIu受体分为三类: 能被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选择 性激活的受体称NMDA受体 对@-氨基羧甲基恶唑丙酸 (AMPA)有较 高敏感性的受体称为AMPA受体 对海人藻酸(kailnic acid,KA)敏感的受 体称为KA受体。
三、兴奋性氨基酸


(一)NMDA受体 NMDA受体在脑内广泛分布,但在海马及 大脑皮层分布最密集。NMDA受体已经成为 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研制的重要靶标。 NMDA受体激动时,诱发EPSP(兴奋性突 触后电位)阳离子通道开放,除Na+、K+ 可以通过外,还允Ca2+通过。高钙电导是、 NMDA受体的特点之
三、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gIutamte,Glu)是CNS内主要 的兴奋性递质,脑内50%以上的突触是以 Glu为递质的兴奋性突触 大脑皮层投射到纹状体、丘脑、黑质、红核、 楔核、脊髓的纤维和内嗅皮层至海马下脚及 海马投射到捕核、斜角带核、伏隔核、新纹 状体等核团的投射纤维都是Glu能纤维 作为递质的Glu可贮存在突触囊泡内,也存 在于末梢的胞浆中。
二、Y-氨基丁酸 (Y-butylamino acid,GABA)


脑内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 质 脑内GARA是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 (GA D脱羧生成,当GABA神经元兴奋 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
二、Y-氨基丁酸



终止递质的作用主要依赖突触前膜和胶质细 胞摄取 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 目前仅发现二条长轴突投射的GABA能通路: 小脑-前庭外侧核通路,从小脑浦肯耶细胞 投射到小脑深部核团及脑干的前庭核;另一 通路是从纹状体投射到中脑黑质。黑质是脑 内GABA浓度最高的脑区。
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分布上存在两种类型: 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经回路的 组成。在纹状体、隔核、伏隔核、嗅结节等神 经核团均存在,尤以纹状体最多 胆碱能投射神经元:集中于基底前脑复合体和 胆碱能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 老年性痴呆症的病理改变中,基底前脑复合体 胆碱能神经元明显丢失是突出的病理特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