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送别诗大全

合集下载

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1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9.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20.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3.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24.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白居易《南浦别》25.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2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渡荆门送别》2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28.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6、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7、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作者:高适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友人》作者:李白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柴侍御》作者:王昌龄诗句:“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别》作者:李叔同诗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有很多,下面是其中几首: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好友杜少府前往蜀州担任官职的祝福和依依惜别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3. 《登高》 - 杜甫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4. 《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元二使前往西域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这些诗作都是经典的送别诗,通过优美的词句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祝福之意。

它们在中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它们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感人之处。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唱送别类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唱送别类诗词知识点梳理

中考诗词分类总复习:酬唱送别(一)七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言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树花落已尽,杜鹃鸟在不停得啼鸣 杨花:柳絮 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文学常识】1.本诗作者是 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世称 诗仙 。

2.左迁,指降职3. “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王昌龄。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写作背景】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留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名句。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龙标,作者闻讯,写此诗以表慰问。

【文章主旨】表达了李白对被贬友人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写作手法】1.融情于景2.拟人修辞3.丰富的想象(浪漫主义)【拓展链接】借月抒怀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思维导图】赏析角度:融情入景通过写杨花 和 子规两种景物,一是取其季节意义,点明了时令——暮春 ,二是取其形象意义,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以杨花漂泊不定的特点和子规“不如归去”的啼声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表明诗人对王昌龄的关怀,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写被贬之地极其偏远赏析角度:拟人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将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二)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言律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初三关于送别的诗句

初三关于送别的诗句

初三关于送别的诗句1.初三即将毕业,请问送别的诗句都有什么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2.求一首初三离别的诗(一)请接受我衷心地祝福就像接受一个久别的朋友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宿舍楼那扇惦记已久的窗户和青翠的爬墙虎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聚会你莫名的孤独和凌乱的舞步岁月如流青涩已旧多少次梦回牵手走过那难忘的旅途(二)九月我们相聚在校园朦胧的雨天稚气的脸写满家园的思念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拘谨的握手掀开友谊的序幕无忧的岁月纯真的故事印在我们心头同样的歌和同样的路留下我们青春的脚步七月我们轻轻作别没有虚假的祝愿没有华丽的留言没有读出你眼中的眷恋从此我的思念如夏夜的星汉无穷无限如五月的草原温柔而延绵(三)仿佛昨天才提起行李在父亲的护送下踏入这一方校园而转眼间却又要挥手告别告别这难忘的青春岁月三年前我们牵着一个美丽的梦踏上了这片土地三年里我们经历了入学时的欣喜和惊奇经历了向知识高峰不断攀登的艰苦探索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们哭过、笑过、忧郁过、快乐过在这磕磕绊绊中我们成熟了我们长大了却也要离开了寂静的夜晚常常回荡着惜惜离别的校园歌曲离别的人群深深表达着对学校的无限热爱如果我还可以多一刻的停留,那么我必然要迎着微风寻找那一瓣小花,还有那一片草地,我们曾经静静地休憩过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苍茫的夏天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无论天是不是很蓝我们还是踏着满地的碎屑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我们告别了亲爱的同学和师长告别了往日的校园以及还带着暖意的宿舍我们只有把思念酿成一杯浓郁的酒一饮而尽我们只有俯拾起往事的片片落叶让故事重演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但今天轮到了我们。

中考语文复习送别酬答类(07首)

中考语文复习送别酬答类(07首)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送别酬答类何为送别酬答类古诗?这类古诗有什么特点?送别酬答类古诗是指一类以送别和酬答为主题的古代诗歌。

它们通常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等情感。

特点:1.主题明确:这类古诗的主题非常明确,主要围绕离别和酬答展开。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重逢的期望。

2.情感真挚:送别酬答类古诗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这些情感真挚而动人,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3.艺术手法多样:送别酬答类古诗在艺术手法上非常丰富多样。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诗歌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4.语言简练优美:送别酬答类古诗的语言通常非常简练优美。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情感,使诗歌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这些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主题:送别酬答类古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着离别、情感交流、友谊、期待重逢等方面展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主题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意象1.洞庭湖:诗中的洞庭湖被描绘得壮丽而磅礴,湖水浩渺,与天相接,呈现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景象。

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洞庭湖的自然之美,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2.舟楫:在诗中,“欲济无舟楫”一句,以“舟楫”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援引,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愿望。

这里的“舟楫”象征着政治上的机遇和平台,诗人希望通过这些机遇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3.圣明:诗中的“端居耻圣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圣明的时代却无所作为的惭愧和耻辱。

这里的“圣明”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清明和繁荣,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在这个时代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考复习之送别诗汇编(含答案)

中考复习之送别诗汇编(含答案)

中考复习之送别诗汇编(含答案)古代诗歌鉴赏——送别诗一)岭上逢久别者又别___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这首诗通过平淡的叙述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同时,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二)峡口送友人___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表达了送别时的凄凉忧伤。

与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相比,___的诗歌更为惆怅伤感。

三)移家别湖上亭___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以春风、柳条、藤蔓、黄莺等景物为情感媒介,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四)___送别______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歌第二句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表达了动静结合、充满情趣的表达效果。

诗歌最后两句写了凄黯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五)送人之松江___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______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通过描写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伤感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思绪。

___的诗歌通过描写西风萧瑟、送客离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之情,而高适的诗歌则通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___纷纷”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___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___真古井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___依旧笑春风。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分)2.诗中的“人面桃花”形象描写了什么?(4分)答案:1.离别。

2.“人面桃花”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___依旧笑春风,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2分)这一形象描写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送别诗(济南专用)(共44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送别诗(济南专用)(共44张PPT)
20
4、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1
5、借送别抒发人生的其他情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22
小结:送别诗的常见情感(重点识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18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
赠从弟(其二) [ 魏晋 ]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倾吐胸中激愤、表明心志; 5、借送别抒发人生的其他情感。
23
四、送别诗的常见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寓 意、借物喻人、象征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设问、 反问等 3.描写手法:对比衬托(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静为动)等。
【赏析诗句的答题步骤】 运用什么手法 — 描绘什么景 — 体现什么特点 — 渲染 什么气氛 — 表达什么情感
24
五、读懂送别诗,把握思想情感
读懂诗歌,明确诗情:
①辨析形式标志:看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辨明题材; ②找出典型意象:看诗词中常见的送别意象; ③联系共通点:看诗词中的景物与情感的联系点; ④明确作者感情:依依不舍的留恋;别后情境的孤独思 念、担忧;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⑤常见风格:低沉哀婉,伤感惆怅;旷达刚健,乐观向 上

送别诗10首

送别诗10首

.'. 送别诗十首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0、《山中送别》[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诗十首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初中学的送别诗

初中学的送别诗

初中学的送别诗《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观沧海》东汉末年/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龟虽寿》东汉末年·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送别诗赏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送别诗赏析

回顾旧知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送别诗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方法二: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感受送别意境。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情感1: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如: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情感2:情深谊长的勉励和祝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 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大啊!
指出诗中的意象: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1)时间意象:夕阳(傍晚)、清晨、落日。 (2)空间意象:长亭、古道、歧路。 (3)具体物象:芳草、晚风、(杨)柳、笛声、浊酒、柳絮 (杨花)、子规、浮云、孤蓬、船(舟)。
方法三:品情感,根据关键词句,体会离情别绪。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 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 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初中关于送别的古诗

初中关于送别的古诗

初中关于送别的古诗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9.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10.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送别》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其二》17.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18.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19.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2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李白《劳劳亭》2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23.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送别》24.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鲁迅《赠日本歌人》2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6.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27.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2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1、《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0、《送别/山中送别/送友》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关于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有哪些引导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每个人生阶段都会有的,学会适应离别,同时也要感恩命运让你们相遇,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离别的诗句,望大家都够喜欢。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4、《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6、《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8、《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9、《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1、《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14、《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5、《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16、《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7、《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8、《送别诗》隋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0、《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离别是下次的.相聚,希望大家在当下的生活里能够珍惜身边的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送别诗(一)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二)峡口①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_ _ 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答案:1.(3分)地点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2.(3分)惜别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三)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3分)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分)答案: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每个1分)。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分)(四)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答案: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五)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分)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答案:1.秋季、冬季2.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六)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1.春光明艳,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分)2.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

(3分)1.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1个一分,写出3个即可)2.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八)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是,“醉别”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分)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1.橘柚香??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分)(九)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古人认为“秋”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2.第三、四句,诗人用第一人称“我”写送别友人后怎样的情景?这一情景给人怎样的感触?(3分)答案:1. “秋”字,表面上写时令(1分),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

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2分)(意思对即可。

)??2.直到傍晚,我还在江畔,望着江北,江面上寒鸦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

(2分)这一情景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

(1分)(十)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试分析“人自伤心水自流”一句中两个“自”字的妙处。

(2分)2.尾句以景作结,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参考答案:1.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2.末句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艘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十一)别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滁即滁州,欧阳修于1045年八月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

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1.从一、二两句中能看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答案:1.春天???阳光明媚、花开浓艳、绿柳在清风中轻摇的美景。

2.表达出诗人强为欢颜、内心伤痛的别离之情。

(十二)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2.“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4分)答案:1.这首诗抒发了离愁别恨。

2.诗歌不说画舸将怀着离恨的行客载过江南,却说“载将离恨过江南”,(1分)将离恨拟人化了,化虚为实,(1分)把无形的离恨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

(2分)(十三)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和,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

(3分)2.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试分析。

(3分)答案:1.时间地点离情别绪2.看,在诗中指回望(1分)。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1分)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1分)附:送别诗鉴赏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4.送别诗常见意象:①杨柳、杨花或柳絮?。

由于“柳”、“留”谐音,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②春草? 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③水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④春色王维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中对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意象。

?⑤送别之地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也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如“长亭”,它是陆上的送别之地。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着名的送别之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