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三节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件)2024-2025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NaHCO3====Na2CO3+H2O+CO2 ↑ (2) 能与酸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
知2-讲
感悟新知
2.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3. 二级结论 CO32- 或HCO3-的检验方法 取少量待测样品装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如
碳酸盐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则原溶液一定有硫酸盐
C. 分别含有Mg2+、Cu2+和Na+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 溶液就能一次性鉴别开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
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Ba2+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考查常见物质或离子的鉴别, 可依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物质的性质差异 分析解答。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导入
1 课时讲解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CO32- 的检验
2 课时流程 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及实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知1-讲
知1-练
题型1 考查对物质名称、俗名及化学式的认知
例1 [中考·淄博]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
化学式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
A. 氢氧化钙——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a(OH)2 B. 碳酸钙——石灰石——CaO
C. 氢氧化钠——纯碱——NaOH

化学优质课公开课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化学优质课公开课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粉末,可溶于水俗名物理性质纯碱、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小苏打(Na 2CO 3)(NaHCO 3)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粉末,可溶于水俗名物理性质纯碱、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小苏打(Na 2CO 3)(NaHCO 3)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纯碱不是碱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粉末,可溶于水俗名物理性质纯碱、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小苏打(Na 2CO 3)(NaHCO 3)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变浑浊变浑浊两者都能与酸反应,放出CO 2(较剧烈)Na 2CO 3+2HCl=2NaCl+H 2CO 3 CO 2↑+ H 2O NaHCO 3+HCl=NaCl+H 2CO 3 CO 2↑+ H 2O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H 2CO 3 CO 2↑+ H 2O NaHCO 3+HCl=NaCl+H 2CO 3 CO 2↑+ H 2O (较剧烈)23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能反应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CO3CO2↑+ H2ONaHCO3+HCl=NaCl+H2CO3CO2↑+ H2O(较剧烈)23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CO3CO2↑+ H2ONaHCO3+HCl=NaCl+H2CO3CO2↑+ H2O(较剧烈)23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洗涤剂、造纸、纺织;制NaOH;制玻璃等侯德榜制碱工业先驱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CO3CO2↑+ H2ONaHCO3+HCl=NaCl+H2CO3CO2↑+ H2O(较剧烈)23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洗涤剂、造纸、纺织;制NaOH;制玻璃等胃药、发酵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较深)(较浅)(较强)(较弱)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CO3CO2↑+ H2ONaHCO3+HCl=NaCl+H2CO3CO2↑+ H2O(较剧烈)23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洗涤剂、造纸、纺织;制NaOH;制玻璃等胃药、发酵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D练习: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俗称小苏打B.做面包时常用到一种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的白色物质是烧碱C.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是一种碱D.小苏打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苏打。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件

热稳定性
加热时,碳酸氢钠会分 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
化碳。
与酸的反应
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气体。
与碱的反应
碳酸氢钠与碱反应,生 成碳酸盐和氢氧化钠。
0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碳酸钠的用途
玻璃工业
碳酸钠可用于制造平板玻璃、 瓶罐玻璃、光学玻璃等,提高
玻璃制品的硬度和耐用性。
肥皂工业
碳酸钠是生产肥皂的主要原料 之一,能够去除油脂和污垢, 保持皮肤清洁。
化学工业
碳酸钠可用于生产染料、油漆 、油墨等化学品,以及作为催 化剂和溶剂等。
食品工业
碳酸钠可作为膨松剂、面团调 节剂等,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
质。
碳酸氢钠的用途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可作为发酵粉、饼干、面包等食品 的膨松剂,增加食品的体积和口感。
清洁剂
碳酸氢钠可用作清洁剂,去除污垢和异味, 保持物品的清洁和卫生。
以碳酸钙、纯碱或氯化钠为原料,与 酸反应制得碳酸氢钠。
气相法
以氯化钠、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在高温、加压条件下反应制得碳酸氢 钠。
固相法
将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加热至高温 ,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碳酸氢钠。
碳化法
以石灰石、煤灰或重质碱灰为原料, 与碳酸气反应制得碳酸氢钠。
05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 法
药品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病症,缓解胃痛和不适感。
化工原料
碳酸氢钠可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如醇钠、 丙酮等,以及作为催化剂和溶剂等。
0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 法
碳酸钠的制备方法
侯氏制碱法
利用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为原料,在加压、低温 条件下先制得碳酸氢钠,再通过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得到碳 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钠及其化合物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钠及其化合物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除杂方法及试剂 加热
通入足量CO2气体 加入适量NaOH溶液
第28页
【知识拓展】互滴法检验Na2CO3和稀盐酸 互滴法是指当两种溶液反应时有两个不一样反应过程, 且这两个过程试验现象各不相同,则能够经过滴加次序 不一样,利用产生现象不一样进行判别。
第29页
如:(1)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
称量,则产生沉淀质量偏大。因为等质量时NaHCO3产
生沉淀质量大,所以测得w(Na2CO3)偏小。
答案:(1)D (2)偏小
第58页
【规律方法】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测定思绪 (1)可选择只使Na2CO3溶液转变生成沉淀方法,此思绪简 单且轻易操作。 (2)可选择使Na2CO3和NaHCO3均生成沉淀方法,此思绪计 算需用方程组,计算稍复杂。
第6页
(2)NaHCO3性质
第7页
3.主要用途 (1)碳酸钠:用于造纸、制玻璃、制皂、纺织等。 (2)碳酸氢钠:用于发酵、制药、灭火剂等。
第8页
【情境·思索】 面包松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这么好吃食物离不开一 个原料——发酵粉。发酵粉主要用作面制品和膨化食 品生产。发酵粉主要成份为碳酸氢钠和酒石酸。
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判别 焰色试验在化学上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页
【巧判断】(1)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实原粉末 中有Na+,无K+。 ( ) 提醒:×。焰色试验时,钠元素黄光会干扰钾元素 紫色,可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黄光。
第19页
(2)焰色试验是指金属在加热燃烧时火焰展现特殊颜色, 是物质化学性质。 ( ) 提醒:×。焰色试验是元素物理性质。
第51页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15ppt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15ppt
End
NaHCO3的用途
发酵剂 制药 灭火剂等
碳酸钠的用途
(1)制造玻璃制品 (2)制肥皂 (3)造纸
玻璃纤维 纳米自净玻璃
本节重要知识回顾
物质
碳酸钠
化学式
Na2CO3
俗名
纯碱、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溶解性
比碳酸氢钠更易溶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细小白色晶体
较易溶
与酸反应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 (更剧烈)
NaHCO3+HCl=NaCl+H2O+CO2↑
2.热稳定性探究
实验探究二: 加热
Na2CO3固体和
NaHCO3固体
左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右烧杯
现象: 中石灰水仍澄清.且装入NaHCO3
的小试管内壁有较多无色液滴.
结论:
Na2CO3很稳定,而NaHCO3却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即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
应所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能力提升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 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 = 4Na++4OH-+O2↑ C.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 H2O D.小苏打与稀硫酸反应:CO32-+2H+ = CO2↑+H2O
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 = Na2CO3+H2O+CO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教案教案:化学实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实验器材。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及化学反应。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器材和药品: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2. 硝酸银溶液(0.1mol/L)。

3. 盐酸溶液(1mol/L)。

4. 化学试剂瓶、滴管、试管、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称取适量,分别加入试管中。

2. 碳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加入一个试管中,用蒸馏水溶解,摇匀。

3. 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另一个试管中,用蒸馏水溶解,摇匀。

4. 酸碱中和反应:分别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5. 酸碱中和反应:分别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试剂(盐酸溶液),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教学重点:1. 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1. 示范实验法:教师先进行实验演示,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拓展练习:1. 尝试使用其他试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结果。

2. 制定一份安全实验操作规范,要求清晰明确。

教学延伸:1. 可与其他相关实验内容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2. 可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公开课ppt课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公开课ppt课件

结论: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15 *
本节知识回顾
物质
俗名 化学式 颜色、状态 溶解性 与HCl反应 剧烈程度 反应方程式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2CO3 白色粉末 易溶(溶液呈碱性) 剧烈 Na2CO3+2HCl= 2NaCl+H2O+CO2↑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细小白色晶体 较易溶(溶液呈碱性) 更剧烈 NaHCO3+HCl=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CO3- + H+= H2O + CO2↑
10 *
为什么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比 Na2CO3
与盐酸的反应更剧烈?
实验:分别往5mL 0.1mol/L NaHCO3 , Na2CO3 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Cl,观察现象 现象: 往NaHCO3中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往Na2CO3中滴入稀盐酸先无气泡后有气泡
实验研究 实验揭示3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联想钟乳石的的生成,对比CaCO3和 Ca(HCO3)2的稳定性的相对关系,你会对 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关系做出 怎样的预测?
13 *
实验研究 实验揭示3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Na2CO3粉末
3
? NaHCO 粉末
11 *
现象: 往NaHCO3中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往Na2CO3中滴入稀盐酸先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两步
Na2CO3+HCl=NaCl+ NaHCO3 NaHCO3 +HCl=NaCl+H2O+CO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课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课件
碳酸钠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 化碳气体,在干燥空气中基本稳定。
碳酸氢钠在加热至150°C时开始分解, 270°C时完全分解,在潮湿空气中不 稳定。
2023
PART 0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生产 与用途
REPORTING
生产方法
天然碱法
联碱法
利用天然碱矿石加工制成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
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 氨化、碳化、分离、干燥等工序制得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Na2CO3)为白色粉末 或细粒,易溶于水,微溶于无水 乙醇,不溶于丙酮。
02
碳酸氢钠(NaHCO3)为白色细 小晶体,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 乙醇。
化学性 质
碳酸钠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 应的盐类。
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迅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碱反应生成碳 酸盐和水。
稳定性
溶解性鉴别
总结词
通过比较溶解性差异,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详细描述
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可以将待测物质分别溶解在水 中,观察溶解情况。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则可能是碳酸钠;如果物质难溶于水,则可能是碳酸氢钠。
化学反应鉴别
总结词
通过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化学反应
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 如酸或碱,也可以促使碳 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
电化学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通 过电流的作用使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相互转化。
转化过程
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在溶液中加入酸,碳酸钠会与酸反应 生成碳酸氢钠。在高温条件下,碳酸 钠也可以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
2023

《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发应生成 CO2,是因为碳 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CO23- (3)CuSO4+2NaOH===Na2SO4+Cu(OH)2↓
思考:实验室鉴别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有哪些方法?
(至少两种) _法__一__:__将__二__氧__化__碳__气__体__分__别__通__入__两__种__溶__液__中__,__能__变__浑__浊__的_
__是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_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的__是__氢__氧__化__钠__。_ _法__二__:__分__别__滴__加__碳__酸__钠__溶__液__,__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_的__是__澄__清__石_
盐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 晶
C MnO2(CuO)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点拨: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体现在物质提纯上,碳酸钠与盐 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不但除去了碳酸钠,还生成了主体物 质氯化钠。氢氧化钠与 HCl 和CO2 气体都反应;氧化铜和二氧 化锰都不溶于水。
在实际教学中,一节课要完成相应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多, 稍不注意就成了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新课。(展示课件)以盐田的图片引出《盐》、 食盐,通过“它们能直接食用吗?”引出粗盐提纯的步骤,让学 生思考得出此步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并由此评价学生应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图多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课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课件

Na2CO3+CO2+H2O=2NaHCO3
思考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有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
物质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水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酸反应
主要用途
Na2CO3
白色粉末
NaHCO3
白色细小晶体
都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 > NaHCO3 溶液均呈碱性,相同浓度时,碱性:Na2CO3 > NaHCO3
Na2CO2CO3 Na₂CO₃+BaCl₂ = BaCO₃↓ +2NaCl
与CaCl2溶液
Na2CO3+CaCl2 = CaCO3 ↓ +2NaCl
NaHCO3
——
——
可用于鉴别Na2CO3与 NaHCO3
Na2CO3与 NaHCO3的相互转化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HCO3- + OH- = H2O + CO32-
焰色试验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浅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铜(元素):绿色
焰色实验步骤: ① 洗: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 ② 烧:将洗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颜色一致 ③ 蘸:蘸取试样 ④ 烧: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并观察火焰的颜色 ⑤ 洗:再用盐酸洗净铂丝(或铁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焰色试验
注意事项:
① 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如不论灼烧Na2CO3、NaCl、Na2SO4还是钠单质,均发出黄色火焰。 ②用稀盐酸清洗的原因:生成金属氯化物,而金属氯化物再高温时可挥发。 ③并非所有金属元素都能发生焰色反应,如Fe、Pt等金属元素均不发生焰色反应, 故可用铂丝或铁丝来蘸取待测溶液做焰色反应。 ④观察钾的焰色时,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钠的黄光,避免钠盐造成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
观察产生气体的快慢 和多少?
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为什么NaHCO3与HCl反应产生
气体的速度快且多?
生活揭秘:松软可口的馒头内部有许多蜂窝,
为什么?
实验探究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反应
分别取少量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 于两支试管
中,加入
BaCl2溶液
Na2CO3+BaCl2=BaCO3 + 2NaCl 白色沉淀
(Ba2+ + CO32 -= BaCO3 ) NaHCO3+BaCl2 不反应
若加入的是CaCl2溶液呢?
用途
Na2CO3
制玻璃 制皂 造纸 纺织等
用途
NaHCO3
发酵剂 制药 灭火剂等
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对比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溶解性比较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结晶水合物 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
——
实验探究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问题:
(1)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 否一定就显中性呢?
(2)如何检验某一溶液的酸碱性? (3)你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何被用作食用碱吗?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Na2CO3 纯碱或苏打 白色粉末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溶解性比较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溶液酸碱性
碱性弱
碱性更弱
实验探究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
如何来比较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指出实验原理、实验所需 要的仪器、实验的操作步 骤,并预测实验现象。
△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
课堂检测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在医疗上,用以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可以是
A、小苏打 B、纯碱
C、烧碱
D、火碱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化学史话 侯 氏 制 碱 法
著名化学家 侯德榜
古代,人们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后来又从盐碱 地和盐湖等天然资源中获取碳酸钠,但量太小。
1862年,比利时人索而维以NaCl、CO2、H2O、NH3为 原料生产Na2CO3,叫索而维法。
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外国 对“索而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把合成氨和 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 法”。该法生产的“红三角”牌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 在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
厨房中的俩兄弟
Na2CO3
NaHCO3
实验探究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
提出问题:
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1)需要什么仪器? (2)在药品或试剂用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3)如何操作?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Na2CO3 纯碱或苏打 白色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