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竹类产业是指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业,包括竹材加工、竹制品制造、竹纤维加工等多个领域。

竹类产业的发展与利用竹子的多样性和优势有关,竹子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纸张、纺织等多个领域。

一、竹类产业发展现状竹类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作为竹子种植和利用最广泛的国家,竹类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1. 竹子种植发展迅速:中国是竹子的传统产地,中国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0%,竹子种植面积多年来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的竹子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年生长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

2. 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竹材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得到提高。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竹材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推出新型竹材制品。

3. 竹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竹制品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环保特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尤其是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4. 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发展较慢:相对于竹材加工和竹制品制造,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在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竹纤维的提取和纺织技术相对较为复杂,竹纸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竹类产业发展趋势竹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1. 加强竹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竹子作为一种绿色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竹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开发新型竹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科技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竹材的研发将成为竹类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竹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竹材,为竹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得到重视: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和品质的追求,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竹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植物,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竹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竹产业的现状进行汇报,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竹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

竹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地。

竹的种类繁多,包括箭竹、毛竹、龙竹等,其中毛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二、竹产业发展现状。

1. 竹制品加工业。

竹制品加工业是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竹编制品、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制品等。

竹编制品主要应用于家具、工艺品等领域,竹木复合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

竹纤维制品则应用于纺织、纸张等领域。

2. 竹药食品业。

竹叶、竹笋等竹材可以用于制作药品和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竹药食品业逐渐兴起,市场需求较大,竹药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竹林旅游业。

竹林旅游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通过对竹林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竹林旅游业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传承。

三、竹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

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应加大对竹材加工技术、竹药食品的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 提高产品质量。

竹制品加工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竹林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产业协作。

竹产业链条较长,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政府、企业和农户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竹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22属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鲁藏布江下游-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纬18°~38°、东经53°~122°区域(其中北纬23°30'~30°20'、东经104°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

大面积的竹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20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纬23°~30°、东经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积最大。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分析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分析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分析浙江省是中国竹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历史。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的需求,竹产业在浙江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和重视。

本文将对浙江省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现状浙江省的竹林面积和竹林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浙江省的竹林面积已达到1300多万亩,竹林总产量超过1.5亿根。

浙江省的竹产业涵盖了竹材、竹笋、竹编、竹纸等多个领域,其中竹材和竹笋是浙江省竹产业的主要产品。

同时,浙江省的竹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优势1、资源丰富:浙江省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区位优势: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有利于竹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3、技术支持:浙江省的竹产业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拥有众多先进的竹材加工企业和设备,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4、品牌影响力:浙江省的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如安吉竹博园等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三、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问题1、产业链不完善:浙江省的竹产业虽然涵盖了多个领域,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仍存在不足。

比如,竹材深加工领域相对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

2、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浙江省的竹产业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不够重视。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浙江省的竹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4、环保压力加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竹产业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企业的环保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产业链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竹产业各领域协调发展,完善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条。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概述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竹资源及种植情况目前我国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竹子的种类繁多,包括毛竹、箬竹、黄皮竹等。

竹子具有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适应性广,因此种植面积较大。

据统计,我国竹林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

三、竹产业发展现状1. 竹材产业:竹材是竹产业的核心,主要用于建筑、家具、纸浆等领域。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竹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竹材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

2. 竹纤维产业: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柔软、吸湿透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领域。

我国竹纤维产业发展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纺织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竹炭产业:竹炭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炭材料,具有吸附、净化空气等功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炭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竹炭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养殖等领域,对于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减少养殖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4. 竹笋产业:竹笋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特点。

竹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同时,竹笋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推动了竹笋产业的发展。

四、竹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竹资源保护:由于竹子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一些地区存在过度砍伐的情况,导致竹资源的减少。

因此,应加强对竹资源的保护,建立竹林保护区和竹类种植基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竹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竹材加工技术、竹纤维纺织技术、竹炭生产技术等,以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3. 市场拓展:竹产业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加强竹材、竹纤维产品、竹炭等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4. 产业链延伸:竹产业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发展竹制品加工、竹草编织等领域,提高竹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卫和可持续进步的意识不息提高,竹资源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竹子以其奇特的生命力和多功能性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种生态友好的资源,竹子既能提供丰富的经济价值,又能保卫生态环境,并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进步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报告旨在探讨中国在2021年的竹资源管理和利用状况。

一、竹资源的分布和类型中国是竹子的主要产地,拥有广泛的竹资源分布。

依据报告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共有195个竹类植物种,其中有34个可供经济利用,包括毛竹、箬竹、龙竹等品种。

国内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以华南地区最为丰富。

同时,北方的一些省份也有竹子的分布,如山东、河南等,尽管数量较南方少。

二、竹资源的经济价值竹资源在中国的经济价值分外巨大。

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家居用品、纺织原料和食品等的良好替代品,其开发利用已经涉及到浩繁领域。

其中,毛竹作为最主要的竹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地板和纸浆等行业。

同时,竹纤维的开发利用也成为竹资源进步的新热点。

比如,竹纤维可制成服装、纺织品,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等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三、竹资源的保卫与可持续进步保卫和可持续利用竹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竹资源的保卫和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通过合理的伐控限额、植补制度和竹林培育,中国竹林的面积得到了有效保卫和扩大。

此外,改善竹子加工业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产品能耗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竹资源的创新利用中国竹资源的创新利用也受到了持续的关注。

竹子培育和稀有竹种开发,能为产业的可持续进步提供更多机遇。

在竹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应用于生物能源、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等领域。

此外,竹资源的拓展利用还可以为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提供更多可能。

五、竹资源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中国在竹资源保卫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部分地区竹林退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管理和监督。

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

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

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分析毛竹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毛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潜力。

通过深入了解毛竹产业的现状和趋势,我们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毛竹产业现状目前,毛竹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下是毛竹产业的主要现状:1. 产区分布:毛竹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份,如浙江、湖南、福建等地。

这些地区具备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毛竹的生长和发展。

2. 产品种类:毛竹的主要产品包括竹材、竹片、竹制品等。

竹材可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方面;竹片可用于纸张、织物等制造;竹制品则有各种用途,如竹筷、竹篮等。

3. 市场需求:由于毛竹产品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竹制品在家居装饰、日常用品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4. 产业链条:毛竹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毛竹种植、采伐、加工、销售等环节。

这一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毛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毛竹产业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毛竹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发展策略的建议:1. 科技支持: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毛竹品种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毛竹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市场开拓:拓展毛竹产品的市场,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推广毛竹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3. 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毛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毛竹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

4. 人才培养:加强毛竹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和人才交流平台,提高毛竹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科学的种植和采伐方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结论毛竹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中国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内容提要: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

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7丰富,竹产业高新化。

日本的竹产业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着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

竹子资源不断下降,但是林地集约经营程度高,大部分移作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等用途;竹子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很活跃,企业重视竹制产品的精深加工度,近年开发了竹纤维、竹叶黄酮系列保健品和竹炭系列等高科技产品,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精深加工上。

三是印度实施“国家竹子计划”。

印度竹林资源丰富,但集约经营程度低,竹林生长差,产量低;竹资源最大的用途是造纸,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胶合板制造。

1 999年,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大财政和科技的支持力度,力争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

四是“美洲竹子”行动。

20世纪初期,美国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

7在亚洲国家发展传统竹产业的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在竹资源利用方面的攻关。

日本高科技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欧盟已经连续资助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竹子可持续经营和竹材质量改进”及“欧洲竹子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服务业比重较大,自然把竹子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用于服务业等领域,着重在竹子生物性能开发、园林绿化、竹子生态服务和建筑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利用。

3、从关注角度看,东方关注人文文化,西方关注环保设计。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竹子的人文元素,欧美西方国家关注竹子的环保元素与设计。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中国是世界上竹子种植最广泛、利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

竹资源对中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2021年中国竹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详尽的研究并编写了本份《》。

一、竹资源现状:1. 竹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全球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竹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南、云贵高原、西南和东北地区。

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是中国竹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2. 竹种类:中国拥有众多竹子的品种,主要包括毛竹、箬竹、绿竹、钱竹、娃娃竹等。

各种竹子在不同地区栽培,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3. 竹资源利用:竹资源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

竹子既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家居用品、家具,也可以制作纸张、纤维制品、食品和医药用品等。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于绿化修复、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等领域。

二、竹资源产量和消费:1. 竹资源产量:2021年,中国竹资源的总产量约为XXX万吨,与过去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增长。

其中,竹笋产量约为XXX万吨,竹材产量约为XXX万立方米。

2. 竹资源消费:目前,中国竹资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家具、纸张、食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竹子作为绿色、可再生的资源,其消费正在逐渐扩大。

三、竹资源管理和保护:1. 竹资源管理: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竹资源,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强调保护竹子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

此外,政府还支持和引导竹林的种植和管理工作,提高竹子的质量和产量。

2. 竹资源保护:竹资源的保护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加强了竹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了一批竹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基地,加强了竹类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

四、竹资源的发展趋势:1. 制定竹资源规划:中国将进一步加强竹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制定竹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方案,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2. 推动竹产业升级:中国将加大对竹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竹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竹制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中国竹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竹子的调研报告

竹子的调研报告

竹子的调研报告竹子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竹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之一,在农业、工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用途及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推动竹子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采访及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

三、竹子概述竹子是一种木本植物,属于禾本科植物,具有坚硬的茎、分枝少且节间长的特点。

中国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地,有二百余种不同的竹子品种,主要分布于台湾、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

四、竹子的生长环境竹子适应性强,能在各种条件下生长。

在我国,竹子多分布于海拔500米至2000米的丘陵和山地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宜。

竹子对土壤要求较低,但对排水性好的土壤生长更为适宜。

五、竹子的生长特点竹子具有快速生长和短生命周期的特点。

有些品种甚至每天能够长高20厘米以上,生长期仅需三四年。

竹子的茎材坚硬耐用,晶体含量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

六、竹子的用途1. 林业方面:竹子具有快速生长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对维护生态平衡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重要作用。

2. 建筑方面: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框架、隔断等。

3. 生活用品方面:竹子的茎材细腻、柔软,可制作各种家具、筷子、帘子等。

4. 工艺品方面:竹子纹理美观,适合制作各种手工工艺品、编织品等。

七、竹子产业的发展前景竹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竹子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已经形成了从竹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竹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

未来,竹子产业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

八、建议1. 加强对竹子产业的科研支持,推动竹子的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发。

2. 提升竹子加工技术水平,加大对竹子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3. 完善竹子市场监管制度,保障竹子产业的有序发展。

九、结论竹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之一,具有快速生长、广泛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福建竹类资源和三产融合现状及对策

福建竹类资源和三产融合现状及对策

渣福建林业生态省建设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好“竹科技、竹产业、竹文化、竹工艺”文章,助力福建竹业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笔者先后走访了全省各县(市)的竹企业与科技示范园,分析研讨福建省竹类资源和三产融合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竹类资源和竹产业发展现状竹林资源储备优势明显。

一是竹林面积大。

福建省现有竹林面积123万hm 2,居全国第一,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14%。

竹子种类200余种,主要经济竹种有毛竹、麻竹、绿竹、苦竹、雷竹、茶竿竹、黄甜竹等,其中毛竹113.4万hm 2,占竹林总面积的92.2%。

二是分布范围广。

福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呈现出中亚热带混生竹区和南亚热带丛生竹区。

其中,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是毛竹分布中心区,东南沿海县市以丛生麻竹、绿竹为主,中西北部地区零散分布散混生竹资源。

三是丰产竹林面积持续增长。

全省丰产林面积由2005年的27.7万hm 2增加到2022年的53.9万hm 2。

竹山便道、喷灌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累计建设竹山机耕路6.43万km ,竹山效益显著增加。

四是科技兴竹助农致富。

近年来,通过竹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等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引导竹农科学经营,竹林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竹业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一是竹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

2022年福建竹业总产值达105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243亿元,占总产值22.9%;二产产值715亿元,占总产值67.3%;三产产值94亿元,占总产值8.8%。

全省各类笋竹加工企业2503家,从业人员204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达194万人。

二是产业链条发展较完善。

2019-2022年,福建省实施现代竹业重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每年安排1亿资金发展竹产业,带动了各项投资共19.3亿元,笋竹加工产品涵盖了重竹板、竹刨花板、竹炭、竹家具、竹工艺品、笋食品、竹化工、竹工机械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系列。

调研报告:全市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全市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全市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黄山市是竹类资源大市,竹类资源是我市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子在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旅游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加快竹产业发展,对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竹产业发展概况1.竹资源概况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15.3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9.8%,其中公益林59.1万亩,商品林56.2万亩。

按竹种分,毛竹林面积107.1万亩,元杂竹等8.2万亩。

立竹蓄积2.66亿株,其中毛竹林蓄积2.19亿株,元杂竹蓄积0.47亿株。

全市共有竹类15属169种,主要栽培利用的竹种有毛竹、雷竹、紫竹、红壳竹、水竹、高节竹、毛金竹、早园竹、天目早竹、苦竹、箬竹等。

全市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均有竹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黄山区、休宁县、歙县、黟县、祁门县5个县区,尤以黄山区和休宁县竹林资源最为丰富,面积达31.85万亩和30.56万亩。

黄山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荣誉称号;歙县被认定为“中国特色竹乡”。

2.竹产业发展现状(1)产品开发利用现状竹材——黄山市对竹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山区群众生产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竹材,许多农具、家具、生活用品都采用竹材加工制作而成。

在竹产区,农闲季节林农利用竹材生产加工竹制品出售,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如今,在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等方面均有竹材资源利用。

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胶板、竹地板,全市年采伐利用竹材967.2万根,约有60%的竹材通过原竹对外出售。

竹笋——我市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且有不少特有的优质笋。

一年中大半年有竹笋产出,但主要集中在春季的2~5月,主要以鲜笋投放市场。

近年来,黟县、黄山区在相继开发了水煮笋、笋丝、保鲜笋、调味笋等产品,并开拓出了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

全市现年产竹笋3.63万吨、笋干0.1万吨。

竹文化、生态旅游——近年来,随着竹林环境的改善,竹旅游已成为竹业发展的新亮点。

竹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竹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竹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竹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竹业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下:
首先,竹业产业在我国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竹子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许多地方纷纷加大了竹林的种植规模,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支持,使得竹林的面积逐年增加,竹业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竹业产业在我国的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我国竹业产业的加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竹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竹制品的品质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从而满足了市场对于竹制品的多样化需求。

再次,竹业产业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竹制品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竹制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最后,竹业产业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竹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的竹制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综上所述,我国竹业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种植规模扩大、加工水平提高、市场需求增长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为竹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竹业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竹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种植竹子最多的地区

种植竹子最多的地区

种植竹子最多的地区种植竹子最多的地区应该是中国。

中国是竹子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竹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中国种植竹子最多的地区的详细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统计,中国的竹子种植面积约为4000多万亩,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产量约为6000多万吨,占全球竹子总产量的70%以上。

中国的竹子种植地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南方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华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首先,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是中国竹子种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非常适宜竹子的生长。

在这个地区,主要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种植竹子最多。

其中,浙江省以其丰富的竹子资源、优良的竹子品质和广泛的竹子应用而闻名。

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竹子种植,尤其是杭州、湖州、绍兴等地。

这些地方拥有优良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土壤条件,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也是竹子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珠江流域横跨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这些地方地处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湿润气候,非常适宜竹子的生长。

广东省是中国竹子种植和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尤其是以阳江、惠州、江门等地区的竹子种植规模最大。

这些地方的竹子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被广泛应用于竹木制品、建筑材料、家具、食品等领域。

此外,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也是竹子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具有适宜竹子生长的条件。

贵州、云南等省份是这一地区竹子种植最多的省份。

贵州省的安顺地区是中国竹子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小地方拥有广阔的竹子种植区域和丰富的竹子资源。

华南地区也是中国竹子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份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和适宜的种植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地区是中国竹子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广西的竹子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福建省的龙岩地区也是竹子种植较多的地区之一,福建省的竹子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

全国竹材产量31.55亿根,产值达2456亿元

全国竹材产量31.55亿根,产值达2456亿元

全国竹材产量31.55亿根,产值达2456亿元竹产业是以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生产和提供竹材、竹笋及其深加工产品的行业。

竹产业包括竹林种植业、竹材采运业、竹材加工业、竹笋采收及加工业等。

竹产业产品丰富,涉及众多行业,细分子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各自市场供求环境的影响,景气度也不尽相同。

上下游关系如下图所示:1、竹材产量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类资源、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现有竹类植物39属,500余种,形成了散生竹、丛生竹,大型竹、中小型竹,乡土竹种、引进竹种,生态竹林、经济竹林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现有竹林面积600多万公顷,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安徽、湖北、重庆等省市区,竹资源的广泛分布为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竹材产量16.44亿根,到2018年增长到了31.55亿根。

近几年我国竹材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从细分产品产量来看,2018年,大径竹产量为31.55亿根,比2017年增长15.99%。

其中,毛竹16.95亿根,其他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大径竹14.60亿根。

2、产值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竹业产值2346.00亿元元,竹材采运业产值为348.25亿元;2018年全国竹业产值增长至2456亿元,其中竹材采运业产值约为352.44亿元。

3、竹材产业区域分布格局目前,福建竹产业产值居全国首位,福建、浙江、江西3省为我国竹产业的第一梯队;湖南、四川、安徽3省竹产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为第二梯队;湖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云南6省区竹产业产值均超过亿元,为第三梯队;其他省区竹产业产值较低,占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0.1%。

4、竹材产业竞争格局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竹制品产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竹制品产业优势区域,如浙江安吉、丽水,湖南桃江等地发展势头强劲,在竹纤维、竹胶合板等传统竹制品市场中,占较高市场份额。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竹产业是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南方地区是竹产业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份。

目前,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规模扩大:竹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小规模种植到大规模种植的变化。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竹林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公顷,是全球最大的竹资源国家。

竹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2. 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竹产业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升级。

除了传统的竹制品如竹筷、竹篮等,现在还涌现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竹制品,如竹纤维纺织品、竹地板、竹炭制品等,进一步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

3. 创新技术的应用: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于竹产业中,如竹材的防腐技术、竹纤维的提纯技术、竹炭的加工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竹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还延伸了竹产业的价值链。

4. 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竹是一种生长迅速、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友好性。

竹产业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例如,种植竹林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水源涵养能力,竹材的加工利用也可以减少对其他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

5.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的竹产业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中国竹制品的出口量居全球首位,竹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竹产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竹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总的来说,竹产业作为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样、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行业。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竹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解读一、竹资源概况竹子是一种快速生长、可再生的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竹林面积和丰富的竹子品种。

竹子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竹产业现状1. 竹林培育:我国竹林面积不断扩大,培育技术不断提高,竹林质量逐年提升。

2. 竹制品生产:竹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竹笋、竹板材、竹家居用品、竹工艺品等。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竹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3. 竹产业发展区域:我国竹产业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中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份是主要的竹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竹产业发展历程我国竹产业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竹产业主要以手工业为主,产品种类少,产量低。

2.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竹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3. 转型升级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竹产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在这个阶段,我国竹产业逐渐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四、竹产业面临的挑战1. 资源短缺:随着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林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需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环境污染:部分地区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措施的落实。

3.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竹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竹制品出口量的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竹产业发展前景未来,我国竹产业发展将继续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化:我国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绿色化生产活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竹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竹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竹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建筑材料、家具、纸张、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竹产业作为一种绿色、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竹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探讨竹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二、竹产业现状分析1. 竹资源丰富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范围内分布着各类竹林,特别是南方地区,拥有大片的竹林资源。

此外,竹类植物的种类繁多,有适合不同用途的竹材,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

2. 竹制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竹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竹制品不仅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在家具、建筑材料、包装、纸张等领域,竹制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3. 竹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中国竹资源丰富,但是竹产业发展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一方面,竹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质量仍然需要提高,另一方面,一些竹资源丰富的地区却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体系。

因此,竹产业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

三、竹产业面临的挑战1. 竹资源开发方式单一目前,我国竹资源主要用于原料加工和简单的手工业生产,未能发挥出竹资源的潜力。

一些地区甚至存在滥伐竹林、恶性开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竹制品加工技术落后尽管竹资源丰富,但中国竹制品的加工技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竹制品的加工成本较高,影响了竹产业的竞争力。

3. 竹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善当前,我国竹产业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从种植、采收、加工、销售到终端利用,存在着断档缺环的现象。

这样一来,竹产业的整体效益和附加值都受到了限制。

四、竹产业发展机遇1. 绿色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竹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竹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竹产业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竹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的不断强调,竹产业逐渐兴起,并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报告将对我国竹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二、竹资源丰富我国地域辽阔,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具备了丰富的竹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竹林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公顷,约占全球的20%。

特别是在江南、西南等地区,竹资源更加丰富,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竹资源的广泛应用也是我国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竹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器皿等各个方面。

竹子的纤维柔软而坚韧,被广泛用于纺织、纸张等行业。

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作食材、药材,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三、竹产业的发展现状1. 竹制品市场需求增长快竹制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人们对健康环保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竹制品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良好的环保性能受到青睐。

尤其是家具、装饰、餐具等领域,竹制品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

同时,随着竹制品设计和工艺的创新,其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2. 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我国竹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利用。

其次,竹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有,竹产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和价值。

另外,竹产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竹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仍然存在问题,竹林的病虫害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次,竹制品的质量和设计创新程度有待提升,与国际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此外,竹产业的发展仍然缺乏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支撑,企业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四、竹产业的发展建议为了促进竹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竹林的病虫害防治和火灾监测。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概述:竹是一种具有丰富资源和多样用途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纸张、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竹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国家对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和越南是亚洲地区竹资源最为集中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竹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四川、浙江、贵州等省份。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竹文化和竹工艺,将竹材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印度拥有大量的竹林资源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竹材被广泛用于建筑、手工艺品和家具制造等方面。

越南的竹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越南人民善于利用竹材制作各类手工艺品,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竹资源相对较少,分布较为零散。

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地区竹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

尼日利亚是非洲竹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竹材主要分布在尼日尔河以南地区,被用于建筑、家具和工艺品制造等领域。

喀麦隆拥有丰富的竹资源,竹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喀麦隆人民将竹材应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

埃塞俄比亚的竹资源分布较广泛,竹材被用于建筑、纸张和手工艺制品等方面。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竹资源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引种或温室栽培。

波兰、英国和荷兰是欧洲地区较为集中竹资源的国家。

波兰的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竹材被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

英国的竹资源主要是通过引种获得的,主要应用于花园和景观设计等领域。

荷兰同样是通过引种获得竹资源,竹材主要用于花园建设和环境装饰。

南美洲地区:南美洲地区的竹资源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巴西和厄瓜多尔等国家。

哥伦比亚的竹资源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地区,竹材被用于建筑和手工艺品制造。

巴西的竹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应用于家具制造和工艺品。

厄瓜多尔的竹资源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流域,竹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手工艺制品等领域。

总结:竹资源的分布状况与各国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22属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
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鲁藏布江下游-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纬18°~38°、东经53°~122°区域(其中北纬23°30'~30°20'、东经104°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

大面积的竹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20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纬23°~30°、东经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积最大。

按气候性和区域性可分为五大竹林区域:一为北方散生竹区域;二为江南混合区域;三为西南高山竹区域;四为南方丛林竹区域;五为琼州攀援竹区域。

在这些省区,竹林生长在平原、盆地、山地、丘陵、高原(海拔800mm)等地域带,其土质均呈微酸性,PH值为4.5~7.0;其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土壤适宜。

竹子生长正需要“也宜阴雨也宜晴”的气候,所以我国东西南地区最适宜栽培和生长竹类植物。

我国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见下表。

中国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表
目前,全国自然竹林面积约500多万公顷,每年可砍伐的毛竹达5亿~6亿根,年产各类中径竹材450多万吨,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我国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四省的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80%。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现有竹产业主要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

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据统计,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人民币。

中国竹产业的发展为世界做出
了榜样,促进了人们关注竹代木资源开发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了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主要是指以竹子为原材料而生产初级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建筑用的竹竿架、竹木地板、竹筷、竹制家具用品和竹笋等农产品的加工产业。

其主要特点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以牺牲原材料来获取经济利益。

现代意义上的竹产业,除了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之外,还包括竹子的延伸产业。

比如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

竹炭产业又衍生出竹炭口腔护理、竹炭洗涤日化、竹炭家居、竹炭食品等行业;竹纤维产业又衍生出袜子、毛巾、服装、创伤用品等行业;竹醋和竹盐产业又衍生出健康保健、农业肥料等行业;竹文化旅游产业又延伸至养生、餐饮、动漫、休闲旅游等行业。

产品有竹笋、竹日用品、工艺品、竹胶板、竹地板、竹材家具、竹碳、竹纤维纺织、竹浆造纸、竹化工产品等十大类3000多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不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资源效能,获得极高经济效益。

毫不夸张的说,竹子浑身是宝。

可再生,低碳,环保,绿色,健康,尤其在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的现代社会,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竹产业的区域地位,理所应当地成为竹资源丰富地区的地方政府的优先选项。

传统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竹子大国,竹类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竹子与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竹产业,无论是竹种资源的数量、竹林面积和蓄积、还是竹林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水平,皆居世界产竹国之首,故有“世界竹子王国”之美誉。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分布的竹子种类有500多种。

近几年来,我国竹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竹子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具有其他林种、树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竹产业目前从资源培育、产品加工利用到市场的开拓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薄弱,竹林整体经营水平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竹农税费负担重、生产积极性不高,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现代竹产业发展现状
现代竹产业发展迅猛,主要包括竹炭、竹醋(简称“竹炭产业”)和竹纤维产业。

一、竹炭、竹醋产业
中国在2000多年前已有竹炭产品,但竹炭、竹醋产业则是20多年前才首先在日本兴起,并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型的朝阳产业。

竹炭、竹醋及其深加工产品在工业、农业、电子、国防、医疗、保健、生活起居、生态环境和建筑装修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竹子是一种生命力旺盛、成材周期短、无性繁殖能力强、经济价值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竹炭、竹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方面,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我国发展竹炭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竹炭的应用现状
竹炭是将优质竹材放入密封的干馏炉或土窑中,隔绝空气加高温,使竹材干馏碳化而成。

竹炭有蜂窝状的微孔结构。

微孔数量多,使竹炭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

1g竹炭的比表面积相当于一个正规足球场那么大。

这种微孔结构使竹炭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吸潮、过滤、净化、消毒、蓄热、保温的作用。

2.竹醋液与其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竹醋液是天然的植物酸性液体,主要成分是醋酸,据日本千叶大学报导,竹子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竹醋含有200多种有用成分,从中可分离10种酚衍生物。

二、竹纤维产业
在现代竹产业中,竹纤维已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宠儿。

竹纤维是一种有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空网状结构,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其吸湿、入湿、透气等功能居各大纤维之首,我国竹纤维的代表产品天竹序列纤维产品。

天竹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它的一些抑菌元素很少被破坏,并使这种物质结合在纤维中的大分子上,从而使得天竹纤维保持了一定的抑菌性。

此外,天竹纤维还含有一定的木质素,对紫外线有屏蔽作用,抗紫外线的功能是棉纤维的47倍,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

这些特性,使得竹纤维不仅可以满足针织品的特性,而且更符合消费者对针织服装健康理念的追求,目前天竹纤维已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领域,如毛巾、袜子、内衣、毛衫、T 恤、时装、运动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