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实施办法旨在规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执行,促进生猪屠宰行业的健康发展。
适用于所有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生猪屠宰许可证办理1. 申请材料:(1) 申请表;(2)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3) 经营场所使用证明;(4) 有关环保、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证明文件;(5) 其他相关材料。
2. 审核程序:(1) 材料审核:屠宰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进入下一步审核。
(2) 现场审查:屠宰行政部门对申请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3) 审批:屠宰行政部门对整个申请流程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颁发生猪屠宰许可证。
3. 有效期限:生猪屠宰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五年,到期前需重新办理续签手续。
三、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要求1. 建设规范:屠宰场应按照卫生、安全、环保等相关标准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
2. 设施要求:(1) 设有猪只待宰区、宰杀区、肉品处理区、包装区等功能分区。
(2) 猪只待宰区应设有充足的清洁水源和猪只储存设备。
(3) 宰杀区应设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屠宰设备,包括屠宰线、杀猪槽等。
(4) 肉品处理区应设有冷藏、储存和加工设备,以确保肉品质量和卫生。
(5) 包装区应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和设备。
3. 设备要求:(1) 屠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2) 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 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
四、屠宰过程管理1. 疫情防控:屠宰场应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加强猪只健康检测和流行病监测。
2. 屠宰操作规范:(1) 屠宰操作人员应遵循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正确使用屠宰设备进行操作。
(2) 屠宰过程中,应保证猪只的福利,采用无痛宰杀和合理杀猪流程。
(3) 屠宰场应配备专业兽医,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3. 肉品质量把关:(1) 肉品应经过合理的冷却、分割、包装等处理,确保其质量安全。
屠宰厂管理方法及制度范本

一、引言为确保屠宰厂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提高屠宰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屠宰厂管理方法1. 定点屠宰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规定,未经定点不得从事屠宰活动。
2. 进场登记制度:农户自养生猪需持产地检疫证明,到定点场登记,先到先登记,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农户登记生猪入场。
3. 生猪来源管理:进场生猪必须是农户自养的,定点场在登记时可派员核实,若发现弄虚作假,可不予登记入场。
4. 屠宰过程管理:屠宰生猪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场。
5. 检疫检验管理:定点场必须凭动物检疫证明,经动物检疫员查证验物签证认可,方可接收生猪进场。
6. 生猪存栏情况摸底登记:做好农户自养生猪的存栏情况摸底登记,若本地猪源不足,须向县经贸局报备后,由定点场负责调运补充。
7. 卫生消毒管理:严格执行屠宰场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8. 监督管理:加强定点场的监督管理,对进场生猪登记情况实行上墙公布,保证公平公正。
三、屠宰厂管理制度范本1. 屠宰厂卫生消毒管理制度(1)入厂消毒: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至少应设有消毒池,采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
(2)生产车间消毒:实行经常性消毒,每日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全部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彻底洗刷干净,并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3)刀具器械消毒:可用82热水或0.015%的碘溶液进行消毒,必须作到一头生猪一消毒。
2. 屠宰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4)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屠宰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确保屠宰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符合国家标准。
生猪屠宰管理办法2023

生猪屠宰管理办法20231. 引言为了加强对生猪屠宰过程的监管,保障屠宰环节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生猪屠宰管理办法2023》。
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各类生猪屠宰场,旨在规范屠宰过程,提高生猪肉品质和产业竞争力。
2. 术语定义在本办法中,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于全文:•生猪屠宰场:指从事生猪屠宰的集中场所,包括屠宰、切割、处理、包装等作业环节。
•屠宰环节:指生猪从到达屠宰场到成品肉出场的全过程。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
3. 生猪屠宰许可3.1 许可条件a)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合法经营资格。
•拥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场地和设备。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
b)许可申请程序:•申请人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
•审核通过后,颁发生猪屠宰许可证。
3.2 许可证管理a)屠宰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b)屠宰许可证过期前需要重新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能继续屠宰经营。
4. 生猪屠宰场设施设备4.1 场地选择生猪屠宰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选址应符合环保安全要求。
4.2 设施要求a)屠宰场设施包括生猪接收区、屠宰区、处理区和包装区。
b)生猪屠宰场内必须设有洗净区、消毒区、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4.3 设备要求a)生猪屠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b)设备应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5. 屠宰过程管理5.1 生猪接收管理a)生猪应符合出栏检疫检验标准,具备出栏证明。
b)接收生猪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5.2 屠宰操作管理a)屠宰操作应符合卫生要求和工艺规程。
b)屠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3 屠宰现场卫生管理a)屠宰现场应保持良好的整洁卫生环境。
b)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滋生病菌和传播疾病。
6. 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6.1 质量管理体系生猪屠宰场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屠宰厂生猪管理制度范文

屠宰厂生猪管理制度范文屠宰厂生猪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屠宰厂生猪的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屠宰厂的生猪管理工作。
第三条屠宰厂应建立健全生猪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生猪健康、合规屠宰。
第四条屠宰厂应配备专职生猪兽医,负责生猪的健康管理、饲养环境的检测和卫生防疫工作。
第五条屠宰厂应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生猪来源、数量、健康状况等信息,并保留一定时间。
第六条生猪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七条生猪管理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或疫情疑似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农业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二章生猪饲养管理第八条屠宰厂应当建立健全生猪饲养管理制度。
第九条生猪饲养场应设立固定的栏舍,确保生猪有足够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十条生猪饲养场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第十一条屠宰厂应选择健康的生猪进行屠宰,不得屠宰有疾病的生猪。
第十二条生猪饲养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人员,对生猪进行日常管理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
第十三条生猪饲养场应定期进行兽医检查,确保生猪健康。
第三章生猪运输管理第十四条屠宰厂应建立生猪运输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生猪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菌。
第十六条生猪运输车辆应具备温度调节设备,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舒适度。
第十七条生猪运输车辆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高温或缺氧等原因造成生猪死亡。
第十八条生猪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循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
第十九条生猪运输过程中,应根据生猪的品种、数量、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和路线。
第四章生猪屠宰管理第二十条屠宰厂应建立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屠宰厂应配备专职兽医,负责生猪的屠宰前检查,确保生猪符合屠宰要求。
第二十二条屠宰厂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第二十三条屠宰厂应建立生猪屠宰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屠宰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猪屠宰管理行为,保障生猪屠宰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依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猪屠宰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 全程可追溯原则:确保生猪屠宰全程可追溯,追溯信息真实准确。
2. 安全优先原则:重视生猪屠宰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确保生猪及其产品安全。
3. 公平竞争原则:促进生猪屠宰业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章生猪屠宰行为管理第三条生猪屠宰前的备案管理:1. 生猪屠宰厂应当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备案,并提供相关资料。
2. 生猪屠宰厂应当定期更新备案信息,并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备。
3. 生猪屠宰厂应当建立屠宰管理制度,明确屠宰流程和操作规范。
第四条生猪屠宰设施管理:1. 生猪屠宰设施应符合卫生要求,保证生猪屠宰过程卫生安全。
2. 生猪屠宰设施应定期维修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生猪屠宰设施应设置适当数量的屠宰线,以确保屠宰效率。
第五条生猪运输管理:1. 生猪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关许可证,并符合相关运输标准。
2. 生猪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生猪和生猪产品。
3. 生猪运输过程中,应提供适当的饲养和歇息设施,保障生猪福利。
第六条生猪屠宰前的检疫管理:1. 生猪屠宰前应进行检疫,确保生猪健康。
2. 生猪屠宰厂应配备兽医,并按照规定进行检疫操作。
第三章生猪屠宰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七条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卫生管理:1. 生猪屠宰厂应设置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卫生操作。
2. 生猪屠宰过程中,应执行卫生操作规范,保证生猪产品的卫生安全。
第八条生猪屠宰操作规程:1. 生猪屠宰厂应建立生猪屠宰操作规程,明确屠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2. 生猪屠宰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健康状况,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生猪屠宰产品的质量检验:1. 生猪屠宰厂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生猪屠宰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
2. 生猪屠宰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条监督检查: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猪屠宰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全文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全文:11-15导语:猪肉是我们的日常菜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全文,欢迎阅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
但是,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三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根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章生猪定点屠宰第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设区的市级政府根据设置规划,组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经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并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
设区的市级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备案。
第七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将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悬挂于厂(场)区的显著位置。
屠宰厂生猪管理制度

屠宰厂生猪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屠宰厂内生猪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动物福利,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屠宰厂内生猪的管理和操作,包括生猪的运输、屠宰、检验和检疫等环节。
第三条屠宰厂生猪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屠宰厂应建立完善的生猪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做好生猪的登记、追溯和报告工作。
第五条屠宰厂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生猪管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指导,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操作能力。
第六条屠宰厂应加强卫生防疫,建立规范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生猪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第七条屠宰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第八条屠宰厂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
第九条屠宰厂应不断完善生猪管理制度,适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二章生猪的采购和运输第十条屠宰厂应在合法渠道采购生猪,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屠宰厂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和评估,建立供应商合作档案,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屠宰厂应在生猪运输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生猪运输车辆符合卫生标准,生猪装运前进行体检及疫病检测,确保生猪健康。
第十三条屠宰厂应建立快速通道,加快生猪进厂流程,减少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压力和损伤。
第十四条屠宰厂应制定合理的生猪装卸计划,确保生猪进出厂顺畅,减少生猪在装卸过程中的伤害。
第三章生猪的饲养和检疫第十五条屠宰厂应建立完善的生猪饲养制度,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确保生猪的生长和发育健康。
第十六条屠宰厂应严格控制生猪的饲料质量和配比,确保生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七条屠宰厂应定期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猪的疾病和异常情况,保障生猪的健康。
第十八条屠宰厂应建立健全的生猪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情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
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一、引言生猪屠宰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
为了规范安徽省的生猪屠宰管理,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办法的目的是加强对安徽省范围内生猪屠宰的管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并对涉及到的生猪屠宰场、屠宰工作人员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
适用范围包括安徽省内所有从事生猪屠宰的场所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具有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
三、生猪屠宰场的设立和管理3.1 生猪屠宰场的设立生猪屠宰场的设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场所选择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食品生产区等敏感区域;•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和卫生条件;•场所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
3.2 生猪屠宰场的管理生猪屠宰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保持场所的卫生状况;•保证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避免细菌滋生;•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程,确保屠宰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对生猪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四、屠宰工作人员的管理4.1 屠宰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从事生猪屠宰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资质和技术能力,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同时,屠宰工作人员还应具备以下条件:•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影响工作的病症;•无违法犯罪记录。
4.2 屠宰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屠宰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屠宰操作,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卫生标准。
同时,屠宰工作人员还有以下责任:•及时发现和报告生猪屠宰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配合监管部门对生猪屠宰场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对屠宰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五、监管部门的职责安徽省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猪屠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
具体职责如下:•对生猪屠宰场进行注册登记,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对生猪屠宰场的不合格行为进行处罚,并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定期发布生猪屠宰行业的监管信息,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猪屠宰现场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从业人员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生猪屠宰现场包括屠宰场、屠宰设施、屠宰设备、屠宰人员等。
第三条屠宰场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备,符合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第四条屠宰现场管理应当根据屠宰能力、屠宰品种和数量、卫生条件、产品销售情况等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屠宰场要加强现场管理经验交流,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章生猪屠宰现场管理责任第六条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应当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制度。
第七条屠宰场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有责任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屠宰现场管理制度。
第八条屠宰场应当配备专职卫生、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卫生、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第九条各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现场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奖惩制度,对屠宰场内部工作进行监督,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成绩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章生猪屠宰现场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生猪屠宰现场管理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二条屠宰场应当定期组织进行屠宰现场清洁卫生消毒,对生猪屠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第十三条屠宰场应当对屠宰现场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屠宰现场安全。
第十四条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生猪疾病监测预防和处置制度,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处理疾病疫情。
第十五条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消毒灭菌制度,对屠宰现场进行全面消毒灭菌。
第四章生猪屠宰现场管理措施第十六条屠宰现场应当加强屠宰现场卫生、质量、安全管理,制定生猪屠宰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卫生、质量、安全。
第十七条屠宰场要制定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生猪屠宰卫生档案,对生猪屠宰进行全程记录。
全国生猪屠宰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屠宰活动,包括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场(厂)、生猪屠宰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生猪屠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规范;(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三)强化责任,确保安全;(四)信息公开,接受监督。
第四条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场(厂)应当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管理制度,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生猪屠宰企业设立第六条设立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生猪屠宰设施、设备;(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生猪屠宰技术人员;(三)有健全的生猪屠宰管理制度;(四)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生猪屠宰场所;(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设立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书;(二)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三)生猪屠宰设施、设备清单;(四)生猪屠宰技术人员名单;(五)生猪屠宰管理制度;(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发给生猪屠宰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九条生猪屠宰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经营范围等事项,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条生猪屠宰企业终止经营或者歇业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章生猪屠宰场(厂)管理第十一条生猪屠宰场(厂)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生猪屠宰设施、设备;(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生猪屠宰技术人员;(三)有健全的生猪屠宰管理制度;(四)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生猪屠宰场所;(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欢迎共阅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引导、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善生产和技术条、A第四条分级管理的范围是依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审查、确定的全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包括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设置的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五条商务部统一组织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
制定分级管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各地开展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并维护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系统,并具体负责AAAAA和AA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生猪屠宰分级管理工作,并负责AAA和A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A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认定。
生猪屠宰企业有多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应当按照每个屠宰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申请。
第九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拟申请认定A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证明其符合所申请等级条件的有关材料。
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进行现场核查,并提出审核意见。
第十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拟申请AA和AAA的,应当通过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证明其符合所申请等级条件的有关材料。
符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审核意见,对于申请不符合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的,予以退回,由企业重新提出相应等级认定申请;认为申请符合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的,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并向社会公示,对存在争议的,可以组织听证会或者针对具体问题现场复核;经充分征求意见后确定申报企业的等级,发放相应等级证书和标志牌,授权其使用等级标识,并向社会进行公告。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将本地区分级认定结果及时报送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将本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认定结果统一报送商务部备案。
第十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已经通过等级认定一年以上,并且符合更高等级标准要求的,可以申请认定高一等级,并由相应部门按照新的的监督检查;协助生猪产品经营者执行进货查验制度。
生猪屠宰厂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厂管理制度生猪屠宰厂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环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生猪屠宰厂的正常运作和管理,制定并遵守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生猪屠宰厂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屠宰厂的日常运作和管理。
一、目的和原则1.目的:为了保障屠宰厂的正常运作,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和合法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动物福利。
2.原则:科学、合法、公开、严格执行、监督制约。
二、组织管理1.同一屠宰厂设置一个管理部门,负责屠宰厂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2.设立安全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屠宰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和环保管理。
3.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操作规范和技术指导。
三、员工管理1.资格要求:从业人员需经过合格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2.健康监测:员工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其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安全教育:新员工入职时需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屠宰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设施设备管理1.设施要求:屠宰厂应具备符合卫生标准的场地、房屋、设施和设备,设施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清洁卫生:设施设备及场地要保持清洁、整齐,特殊区域应设有防尘、防虫、防鼠措施。
3.操作工艺:设施设备的操作应符合标准操作程序,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技术培训。
五、屠宰过程管理1.屠宰前准备: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和验收,确保不影响产品的卫生安全。
2.畜禽屠宰:畜禽屠宰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操作规范进行,保证动物福利,避免动物伤害。
3.屠宰检验:屠宰后需要检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六、安全卫生管理1.预防控制:制定并执行卫生和疫情防控方案,进行疫情监测、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检查。
2.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制度,保证废弃物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污染。
3.卫生监测:对屠宰场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和抽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进行整改和处罚。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一、生猪接收与检疫1. 所有进入屠宰场的生猪必须提供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 每批生猪进场后,应先行隔离,并进行临床检查,确认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方可进入待宰区。
3. 对于疑似病猪,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处理。
二、待宰管理1. 待宰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有足够的空间供猪只休息,避免过度拥挤造成应激。
2. 待宰区内应设有足够的饮水设施,保证猪只能随时饮水,但需在宰前12小时停止供水。
3. 待宰期间,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猪只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
三、屠宰操作规程1. 屠宰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屠宰技能并了解相关卫生知识。
2. 屠宰过程中,应遵循人道原则,减少猪只的痛苦。
3. 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和锋利,避免对肉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 屠宰完成后,应对猪肉进行初步冷却,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至冷却室进一步降温。
四、卫生与质量控制1. 屠宰场应建立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每日作业前后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2. 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并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产品。
3. 成品肉类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五、追溯与记录1. 屠宰场应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记录每一批次生猪的来源、检疫信息、屠宰日期等信息。
2. 对于每一批次出厂的产品,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产品流向、数量及检验结果等。
3. 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便必要时进行追溯。
六、员工培训与管理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3. 强化内部管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七、应急处理机制1. 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和规划。
2.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 事后应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生猪屠宰管理,加强从前端生产到后端屠宰的全程监管和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特制定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二、法律法规1. 生猪屠宰必须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
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猪屠宰操作。
3. 出口生猪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出口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并取得出口许可证。
4. 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障食品安全和从业者健康。
三、生猪养殖环节1. 养殖场必须严格遵守生猪养殖规范,保证生猪健康成长。
2. 对养殖场的采食、饮水、排泄、疾病预防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并建立档案。
3.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生猪无疫病或有疫病的生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屠宰加工环节1. 屠宰场必须具备相关的场地、设备、卫生条件,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2. 对屠宰场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并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制度。
3. 确保生猪从进场到屠宰过程中不受伤,不受惊,不受疾病感染,减少生猪运输和屠宰时的压力。
4. 对生猪进行精准宰杀,减少生猪死后抽搐时间和骚味产生的可能。
5. 对生猪进行分类、分割,并对分割后的肉类进行质量检验,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肉类进行包装或贮藏。
五、质量控制1. 对屠宰生猪肉类进行质量管理,采取严格的卫生规范,确保屠宰的生猪肉类符合国家标准。
2. 对屠宰生猪肉类进行质量抽检,确保肉类无畸变、无异味、无变质、无污染。
3.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教育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肉类质量与卫生安全。
4. 加强肉品冷链管理,确保肉类在冷链条件下保存新鲜。
六、食品安全1. 对屠宰生猪肉类进行追溯管理,做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2. 对肉类销售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销售场所环境卫生和食品质量。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一、屠宰许可和监管1.屠宰场必须取得屠宰许可证,符合屠宰场的规模和技术要求,确保操作规范、设备完善、卫生条件良好。
2.屠宰场应在屠宰活动中配备专职兽医,负责监督并确认屠宰前的健康检查和屠宰环境的卫生条件。
3.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屠宰场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
二、屠宰前检疫和准备1.屠宰场应设有检疫区和感染区,确保屠宰前对生猪进行检疫和筛查,防止疫病传播。
2.生猪进入屠宰场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一段时间。
3.屠宰场应保证生猪在到达屠宰场时的舒适度和饲养状态,确保肉质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屠宰过程控制1.屠宰场应落实分皮、静脉穿刺、放血、切割等操作,确保操作规范。
2.屠宰场应针对生猪的公共卫生、环境、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确保卫生和操作规范。
3.屠宰场应设立质量控制点,对屠宰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生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四、屠宰后处理和包装1.屠宰后的生猪应进行皮毛去除和内脏清理,确保肉质的清洁和无异味。
2.生猪肉应经过冷却、分割和包装后,进行处置或销售,确保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3.屠宰场应设立质量抽检点,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抽检,确保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
五、屠宰废弃物处理1.屠宰场应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包括血水、内脏和皮毛等。
2.废弃物处理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例如合理利用、回收和焚烧等方式处理。
3.监管机构应对屠宰场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管,以确保环保要求的履行。
六、相关法规和责任1.屠宰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确保屠宰活动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
2.屠宰场和相关人员应对屠宰活动的质量和安全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监管义务。
3.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屠宰场和人员进行处罚和整改。
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猪屠宰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生猪屠宰管理应遵循集中屠宰、统一管理、规范操作、质量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生猪屠宰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保障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屠宰厂(场)的设立与审批第五条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立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关于生猪屠宰厂(场)设置的规划和标准。
第六条设立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第七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三章屠宰厂(场)的管理第八条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建立和完善生猪屠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九条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对屠宰的生猪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屠宰的生猪健康无疫病。
第十条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产品可追溯制度,保证生猪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第四章屠宰活动第十一条生猪屠宰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屠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屠宰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猪产品受到污染。
第十三条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对屠宰后的生猪产品进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销售。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厂(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其依法从事屠宰活动。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生猪屠宰厂(场)的,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并处以罚款。
第十七条生猪屠宰厂(场)违反屠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的,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篇)

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根据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行业,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生猪屠宰企业的规划和审批管理1.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用地规划和环境评估,并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2.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具备必要的生态保护设施和污染治理设备,确保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生猪养殖和运输管理1. 生猪养殖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布局和建设。
2. 生猪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动物疫病防控和环境卫生的检测和监控。
3. 生猪运输车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保证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福利。
三、生猪屠宰管理1.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屠宰管理制度,保障屠宰过程中的卫生和食品安全。
2.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和标准,执行屠宰操作规程,确保屠宰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3.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兽医和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屠宰过程中的检验和监督。
四、生猪肉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管理1.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生猪肉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
2. 生猪肉及其制品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3. 生猪屠宰企业应当严格落实追溯制度,确保生猪肉及其制品的可追溯性。
五、监督检查和处罚措施1. 商务部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采取处罚措施。
2. 对于违反《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生猪屠宰企业,商务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吊销许可等处罚措施。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二)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规范生猪屠宰经营行为,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____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____制定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完善屠宰行业标准体系,指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制订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
生猪屠宰工序管理规章制度

生猪屠宰工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猪屠宰工序的管理,确保屠宰操作安全、卫生、合理高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生猪屠宰场的屠宰操作管理,包括屠宰前、屠宰中、屠宰后的规范操作规定。
第三条生猪屠宰工序管理应当遵循安全、卫生、环保、法规合规等原则,确保出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条生猪屠宰工序管理应当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作业程序规范、岗位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五条屠宰场应当保证人员配备充足,技术操作符合规范,设备设施完好,确保屠宰工序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屠宰场在进行生猪屠宰工序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标排放、偷排偷放行为。
第二章屠宰前操作管理第七条屠宰前,应当对生猪进行检疫,排除疫病猪,确保屠宰操作安全。
第八条屠宰前,应当洗净屠宰刀具、器具,保证卫生安全。
第九条屠宰前,应当做好生猪的冷藏处理,保证生猪肉质保鲜。
第十条屠宰前,应当对屠宰场进行消毒处理,保障操作环境清洁卫生。
第三章屠宰中操作管理第十一条屠宰中,应当由专业人员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屠宰中,应当保证刀具锋利,确保屠宰作业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屠宰中,应当及时清理血污并消毒,保持作业环境干净整洁。
第十四条屠宰中,应当按照屠宰所需,对生猪进行宰杀、剖宰等操作。
第十五条屠宰中,应当做好肉品分离、分级、包装等工作,确保出品质量。
第十六条屠宰中,应当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次生污染。
第四章屠宰后操作管理第十七条屠宰后,应当对屠宰场进行全面清洁,打扫卫生。
第十八条屠宰后,应当做好屠宰废弃物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第十九条屠宰后,应当及时核对屠宰数量及质量,确保无误。
第二十条屠宰后,应当做好出品的冷藏、运输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第五章监督检查管理第二十一条屠宰场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屠宰工序进行定期检查。
第二十二条屠宰场应当配备专业监督人员,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生猪屠宰点管理制度

生猪屠宰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猪屠宰点的管理工作,保障生猪屠宰工作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1. 生猪屠宰点的管理机构分为主管部门和具体负责人。
2. 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监督生猪屠宰点的工作,负责指导和协调各项工作。
3. 具体负责人负责屠宰点的具体运营管理,负责日常生产、卫生、质量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三、管理制度1. 生猪屠宰点的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在居民区、工业区等禁止的区域进行屠宰活动。
2. 生猪屠宰点应具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屠宰场、冷藏库、消毒设施等,确保生猪的屠宰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3. 生猪屠宰点应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生产、卫生、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 生猪屠宰点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5. 生猪屠宰点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生产事故。
6. 生猪屠宰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7. 生猪屠宰点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工作,保障产品的卫生安全,避免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滋生。
8. 生猪屠宰点应做好相关档案和记录工作,包括生产记录、卫生检查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9. 生猪屠宰点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四、监督检查1. 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生猪屠宰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屠宰点的正常运行。
2. 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屠宰点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屠宰点的合格生产。
3. 主管部门应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接收和处理相关投诉举报,及时对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生猪屠宰点,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理。
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afcfe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5.png)
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精选五篇]第一篇: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加工、销售、储存、运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规范经营的原则,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生猪屠宰管理和生猪屠宰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畜牧兽医、卫生、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相关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章规划与定点第七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应当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进行规划。
省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畜牧兽医、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全省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省设置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选址,应当符合全省设置规划、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远离医院、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居民集中住宅区以及畜禽养殖场等场所。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域内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屠宰的管理办法
/h1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加工、销售、储存、运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规范经营的原则,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生猪屠宰管理和生猪屠宰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畜牧兽医、卫生、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相关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
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章规划与定点
第七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应当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进行规划。
省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畜牧兽医、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全省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省设置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选址,应当符合全省设置规划、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远离医院、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居民集中住宅区以及畜禽养殖场等场所。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域内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九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水源条件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隔离间以及生猪屠宰设备;
(三)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经省商务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生猪屠宰技术标准和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药品;
(六)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七)有符合病害生猪以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标准的设施设备;
(八)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条设立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
(二)有待宰间、屠宰间以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设施设备,地面硬化不渗漏;
(三)有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经省商务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必要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设施和药品;
(六)有污水排放设施以及病害生猪、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措施;
(七)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销售区域范围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或者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向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县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受理申请并按程序上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收到上报材料后,应当会同畜牧兽医、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并征求省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颁发全国统一的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得擅自设立分厂,确需设立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相应的定点资格。
第三章屠宰与检验
第十四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生猪进厂(场)、场点检查登记制度。
运入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带畜禽标识。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屠宰现场依法实施全流程同步检疫;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定时申报检疫。
第十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屠宰生猪。
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实施人道屠宰。
第十六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
肉品品质检验应当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检验合格的猪胴体,应当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并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经检验合格的其他生猪产品(含分割肉品)应当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生猪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场)、场点。
第十七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对检疫、检验发现的病害生猪以及生猪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病害生猪以及生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和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财政予
以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