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肉毒毒素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肉毒毒素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肉毒毒素的研发及应用进展靳令经; 潘丽珍【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6页(P529-534)【关键词】肉毒毒素; 机制; 治疗; 应用【作者】靳令经; 潘丽珍【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BT)是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是已知最致命的物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BT治疗斜视获得成功。

近40年来,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生物学效应的精准把握,BT的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目前,BT已成功应用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美容整形、康复医学等多种领域,并正尝试用于顽固性疼痛、腺体过度分泌、雷诺综合征、抑郁症等病症的治疗。

与此同时,不断有新型BT药物研发成功,为临床提供了多元化、个体化的选择。

1 肉毒毒素的结构及作用机制1.1 BT的结构及分型BT主要由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BoNT)及辅助蛋白(complexing proteins, CP)组成。

BoNT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的轻链(light chain, LC)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的重链(heavy chain, HC)通过二硫键连接,成为有活性的双链。

所有血清型BoNT都具有3个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但功能不同的区域:HC的氨基端(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HN)为易位区,HC的羧基端(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HC)为受体结合区,LC为催化区域。

CP主要由非毒素非血凝素(non-toxic non-hemagglutinin, NTNHA)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两部分构成[1-2]。

BoNT是BT的活性成分。

在BT自然口服条件下,CP可保护BoNT通过胃肠道的酸性环境并与肠道黏膜结合,进入生物体内。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及治疗意见(完整版)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及治疗意见(完整版)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及治疗意见(完整版)吞咽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围绕帕金森患者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治疗、营养管理4个方面提供推荐意见,以期为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提供流程化引导,提高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综合管理能力。

吞咽障碍的筛查与评估问题1: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筛查工具有哪些?建议使用吞咽障碍问卷(SDQ)、帕金森病慕尼黑吞咽障碍测试(MDT-PD)、帕金森病Radboud口腔运动量表(ROMP)、帕金森病吞咽临床评估评分(SCAS-PD)、进食评估工具-10(EAT-10)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筛查(B级推荐,3b级证据)。

问题2: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评定工具有哪些?推荐对吞咽障碍筛查阳性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吞咽障碍评估,包括全面神经系统及吞咽相关肌群和结构的功能检查、(H-Y)分级与统一帕金森疾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饮水试验(WST)及咳嗽冲动(UTC)测试、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评估。

这些临床评估应兼顾“开期”与“关期”(B级推荐,3b级证据)。

问题3: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一线诊断工具有哪些?推荐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纤维内镜下吞咽功能评估(FEES)作为一线诊断工具(B级推荐,3a级证据)。

问题4:应该如何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推荐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结局与严重程度量表(DOSS)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B 级推荐,4级证据)。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问题5:可否使用代偿策略降低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误吸风险?建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用力吞咽、低头吞咽姿势或改变食物质地等策略来提高进食安全性(C级推荐,4级证据)。

问题6:可否通过感觉刺激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吞咽功能和降低误吸风险?推荐以腭舌弓为主要触觉刺激部位,并结合0~3℃的温度觉刺激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使用辛辣刺激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气道保护能力,使用碳酸刺激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误吸发生率(B级推荐,3a证据)。

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

·综 述·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及适应症审批的意义张成俊(综述),王琳娜 (审校)(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730046)【摘 要】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其可作用于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实现肌肉化学性去神经支配、镇痛、调节自主神经紊乱等效应。

本文重点概述肉毒毒素的治疗效应,以及肉毒毒素临床应用进展和肉毒毒素适应症开发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肉毒毒素;适应症;治疗效应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21.03.035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otulinum toxin and significance of botulinum toxin indication approvalZHANG Cheng-jun, WANG Lin-na(Lanzho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Gansu Province, 730046, China)[ABSTRACT] Botulinum toxin is a bacterial exotoxin produced dur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Clostridium botulinum. Botulinum toxin can act on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endings to inhibit the release of the presynaptic neurotransmitter acetylcholine, and achieve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denervation, analgesia, and regulation of autonomic nerve disorder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otulinum toxin,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botulinum toxin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ications for botulinum toxin.[KEY WORDS] Botulinum toxin; Indications; Therapeutic effect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其人类中毒致死剂量仅为0.1~1ug。

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 3 6 ຫໍສະໝຸດ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 0 1 6年 1 1月第 2 5卷第 1 1期 C h i nJ E m e r gM e d ,N o v e m b e r 2 0 1 6 ,V o l 2 5 ,N o 1 1
表1 中毒严重度评分
器官与系统 无症状 评分 0 轻度 1 轻度,一过性,自限性症状或体征 消化系统 呕吐、腹泻、腹痛 激惹、口腔小溃疡、一度烧伤 内镜下可见红斑或水肿 中度 2 明显、持续性症状或体征;器官功 能障碍 明显或持续性的呕吐、腹泻、 梗阻、腹痛 重要部位的一度烧伤或局限部 位的二度或三度烧伤 吞咽困难,呃逆 内镜下可见黏膜溃疡 持续性咳嗽,支气管痉挛, 胸部 X线片出现异常伴有中 度症状 重度 3 严重威胁生命的症状或体征;器官 功能严重障碍 大出血、穿孔 大范围的二度或三度烧伤 严重的吞咽困难,呃逆 内镜下可见透壁性溃疡,伴周 围黏膜病变 明显呼吸功能障碍,低氧需要 持续供 氧 ( 如 严 重 支 气 管 痉 挛、 呼吸道阻塞、声门水肿、肺水肿、 急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肺 炎、气 胸) 胸部 X线片出现异常伴有严 重度症状 意识丧失 呼吸抑制或功能障碍 极度兴奋 癫痫持续状态 瘫痪 失明、耳聋 死亡 4
D O I :1 0 3 7 6 0 / c m a j i s s n 1 6 7 1 0 2 8 2 2 0 1 6 1 1 0 0 4 C h i n e s e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o n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e n t o f a c u t ep o i s o n i n g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 D o c t o r A s s o c i a t i o nE m e r g e n c yM e d i c a l B r a n c h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o f T o x i c o l o g yP o i s o n i n g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S p e c i a l i z e dC o m m i t t e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S o n gW e i ,E m a i l :s w h n 1 2 1 2 @a l i y u n c o m ;Y uX u e z h o n g ,E m a i l :y x z @m e d m a i l c o m c n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毒物或超过中毒量 的药物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病情复杂、变化急骤;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的 障碍或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 疑似中毒者监护生命体征,尽早做好营养和呼吸支持治疗。 ● 最好在暴露于毒素24h内使用抗毒素,病程超过48h抗毒素效果减退,应尽早使用。抗毒素可采用
马源性七价抗毒素血清等,使用前需行血清敏感试验,过敏者需脱敏处理。
长期疗效和免疫耐受
● 少数患者长期治疗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情况,排除治疗方案是否恰当、肌肉选择是否准确、注射剂 量是否充分后考虑继发性无应答的可能性。
●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注射定位方法有4种: ● 1)徒手定位 ● 2)电刺激定位 ● 3)肌电引导 ● 4)超声引导
肉毒毒素治疗领域适应征及推荐级别
眼睑痉挛(B级) 偏侧面肌痉挛(B级) 颈部肌张力障碍(A级) 喉肌肌张力障碍(B级)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C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上肢痉挛状态(A级) 脑性瘫痪后上肢痉挛状态(A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下肢痉挛状态(A级)
肉毒素制品复溶
氯化物注射液加量 (ml)
1.25ml
复溶后A型肉毒毒素 50
4
浓度(单位/0.1ml) 100
8
2.0ml
2.5
5
2.5ml
2
4
5.0ml
1
2
10.0ml
0.5
1
加氯化钠注射液后,轻轻振荡至 完全溶解。毒素复溶后立即使用, 义可置2-8℃冷藏保存4小时内使 用。
肉毒毒素注射引导技术
Hennenlotter等人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当患者在皱 眉肌肉中接受肉毒毒素后模仿愤怒表情时,左侧杏仁核的 活动会降低。
肉毒素注射禁忌症
● 1.已知对A型肉毒素及配方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 2.过敏性体质者; ● 3.推荐注射部分感染者; ● 4.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综合征,运动神经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版)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版)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版)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美容学组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与外科学组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3年第11期[摘要]肉毒毒素注射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皮肤微创美容手段之一,随着不同肉毒毒素产品获批及更多适应证的发展,亟需系统整理循证医学证据,并进一步针对肉毒毒素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提供全面具体的共识意见以指导临床,以期规范我国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本共识结合近5年最新文献,在2017版《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用美容适应证的注射要点,并增加了关于不同肉毒毒素产品的治疗建议、肉毒毒素在肌肉塑形、止汗、减少油脂分泌、改善玫瑰痤疮、面部轮廓提升及其他皮肤科应用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肉毒毒素;皮肤美容;多汗症;微滴注射;共识[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3)11-0001-09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Aesthetic Use of Botulinum Toxin (2023 Edition)China Dermatologist Association Aesthetic Injection GroupDermatologists Branch of Guangdong Medical Doctors Association Dermatology and Surgery GroupAbstract: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remains the most popular cosmetic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pproval of different botulinum toxin formulations and aesthetic indications expansion,it’s essential to conduct evidence-based review to further formulate a majority consensus on aesthetic use of botulinum toxin, which may help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use of botulinum toxin. With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atest literature of past five years,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refined in terms of injections paradigm upon Chinese Consensus of Aesthetic Use of Botulinum Toxin A developed in 2017. The group also formulated position statements for body shaping, hyperhidrosis and intraderm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Key words: botulinum toxin; aesthetic; hyperhidrosis; microdroplet; consensus肉毒毒素注射自从引入医疗美容领域以来,一直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微创皮肤美容手段。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作者: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08期x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一直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微创皮肤美容手段,这与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不无关系。

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生对这种治疗感兴趣,希望能够系统学习注射手法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美容亚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一起撰写了这篇共识,将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应用中的主要知识点和有经验的医生的注射手法分享出来。

1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肉毒毒素是一类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一共有七型。

除C2属细胞毒素外,其他都是神经毒素。

其中A型毒力最强,因此,市面上应用最多的肉毒毒素基本上都是A型肉毒。

A 型肉毒杆菌毒素属于Zn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家族,结构上包括一条100kD的重链和一条50kD 的轻链;其中重链可以特异性地与神经细胞胞膜结合进入细胞;轻链可以特异性地水解突触前膜上的SNAP-25蛋白(突触体相关蛋白25),从而影响参与细胞内吞、胞吐功能的SNARE (soluble NSF-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蛋白的活性,导致含乙酰胆碱的小泡不能结合到突触前膜的胞浆膜,从而不能释放,受累的神经冲动就不能刺激所支配肌肉收缩。

但是肉毒毒素的这种作用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其在神经末梢内逐渐降解、失活,乙酰胆碱释放缺失导致新轴突发芽再生,原来的神经肌肉接头重新恢复活性,肉毒毒素的作用就消失了。

2常见肉毒毒素产品介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A型肉毒毒素主要有:保妥适(Botox,美国Allergan公司生产)、衡力肉毒毒素(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Dysport(英国Ipsen公司生产),Xeomin(德国Mertz公司生产),Neuronox(韩国Medytox公司生产),以下统称肉毒毒素。

目前只有保妥适和衡力被批准在国内上市。

上述五种A型肉毒毒素产品的具体特性见表1。

除了Xeomin 以外,其它的4种都是与其它的赋形剂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Xeomin是目前唯一不含有结合蛋白的产品,而且是唯一一个室温保存的产品。

美塑疗法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美塑疗法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美塑疗法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作者: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美塑疗法学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亚太角质层疗法应用分委会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0年第08期[摘要]美塑疗法是近年来皮肤美容领域的新兴技术,同时也是经皮给药的一种新的突破。

如何正确地认识美塑疗法,怎样合理、规范地将美塑疗法应用于皮肤美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来美塑疗法在我国也受到了广泛重视。

本共识从美塑疗法的基础知识、配方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给出了专家的意见,希望有助于推动美塑疗法在皮肤美容中科学发展。

[关键词]美塑疗法;专家共识;皮肤美容;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8-0044-05Expert Consens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thrapy in Aesthetic DermatologyMethothrapy Branch,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 Dermatology CommitteeAsia-Pacific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Corneotherapy, 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 Dermatology CommitteeAbstract: Methothrapy is a technique which is emerging in the field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and a new breakthrough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Recently, how to understand methothrapy correctly, and apply methothrapy to cosmetic dermatology in a reasonable and standardized way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Methothrapy ha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China.This consensus includ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thothrapy,principles of formula,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solutions.We hope that this consensus coul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ethothrapy in cosmetic dermatology.Keywords: methothrapy;expert consensus;cosmetic dermatology;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dverse reactions美塑疗法(Mesotherapy),即采用注射等微创方式将药物或其他活性物质分布到皮内、皮下结缔组织(筋膜、脂肪)、肌肉等组织内的治疗方法,也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物理辅助经皮给药技术。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专家共识(完整版)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专家共识(完整版)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专家共识(完整版)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吞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规范临床康复实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4》这份共识。

本共识针对帕金森患者吞咽障碍问题就筛查、评估、康复治疗、营养形成13条共识意见。

问题1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筛查工具有哪些推荐意见1建议使用吞咽障碍问卷(swallowing disturbance questionnaire,SDQ)、帕金森病慕尼黑吞咽障碍测试(Munich dysphagia test - Parkinson’s disease,MDT - PD)、帕金森病Radboud 口腔运动量表(Radboud oral motor inventory for Parkinson’s disease,ROMP)、帕金森病吞咽临床评估评分(swallowing clinical assessment score in Parkinson’s disease,SCAS - PD)、进食评估工具- 10(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 - 10)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筛查(B级推荐,3b级证据)。

推荐意见说明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SDQ与纤维内镜下吞咽功能评估(fibre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DT - PD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吞咽问题和误吸风险,其敏感性90%,特异性86%,是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言语吞咽和唾液控制问题的可靠工具;SCAS - PD检测结果与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具有良好一致性;EAT - 10用于评估吞咽功能的各个方面。

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

82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2月第30卷第2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Feb. 2021.Vol.30.No.2皮样改变,表示层次较浅。

同时皮丘的大小形态也有助于对注射量的把控。

A型肉毒毒素通常耐受良好,副作用很少,通常是轻微的、短暂的,特殊反应一般不常见[11]。

随着距离注射部位的距离增加,其作用减弱,但有可能扩散到靶向外的肌肉和其他组织。

本组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头痛,Carruthers等[12]也报道过这个现象,可能与枕肌反应性收缩或血管供血紊乱有关。

目前,肉毒毒素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的适应证范围正在迅速扩大[13]。

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在“五定原则”的指导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部除皱,其疗效安全、准确、有效。

[参考文献][1]Monheit GD,Pickett A.AbobotulinumtoxinA: A 25-year history[J].Aesthet Surg J,2017,37(suppl_1):S4-S11.[2]Matak I,Bolcskei K,Bach-Rojecky L,et al.Mechanisms of botulinumtoxin type A action on pain[J].Toxins(Basel),2019,11(8):459. [3]孙文婷,李越,袁雪君,等.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注射美容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10):588-591.[4]Nigam PK,Nigam A.Botulinum toxin[J].Indian J Dermatol,2010,55(1):8-14.[5]吴艳.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8):3-8.[6]孙志成,田茂生,高锷,等.A型肉毒毒素过敏事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3):147-149.[7]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微创美容专业学组.A型肉毒毒素用于面部医学美容的临床专家共识[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34(10):791-795,802.[8]慕馨,叶薇薇,汪晓蕾.A型肉毒素除皱效果及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37-138.[9]Gabriele Stengel,Eva Kristina Bee.Antibody-induced secondarytreatment failure in a patient treated with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glabellar frown lines[J].Clin Interv Aging,2011,6:281-284.[10]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微创美容专业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微整形专家组.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27(7):385-387.[11]陈舒悦,龙剑虹.肉毒素面部注射的不良反应-机制、预防与治疗[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7):837-844.[12]Carruthers JD,Lowe NJ,Menter MA,et al.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patients with glabellar lines[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2(4):1089-1098.[13]叶亚琦,吴文育.肉毒毒素注射美容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8):18-20.[收稿日期]2020-03-20本文引用格式:孙志成,闫国良,肖斐,等.“五定原则”指导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部除皱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2):79-82.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参考文献,请选您亲自阅读过的最近5年以内发表的文献(经典文献除外),序号请按正文中引用先后排序,并与原文仔细核对、在原文以相同序号标注。

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中国指南(2015)

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中国指南(2015)
2015 年,第 30 卷,第 1 期
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 中国指南(2015)
中国康复医学会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5.01.023 收稿日期:2014-11-11
81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an.2015, Vol. 30, No.1
声明 中国康复医学会对此文件拥有所用权,并对此文件负责。
中国康复医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ARM) 中国康复医学会是由全国康复医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群众团体。本学会弘扬“尊重知
◆局部肌肉注射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是治疗痉挛状态的良好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微。有大量循证Ⅰ级证据说明,这种方法能降低过高的肌张力,并改善患者功能。
◆市场上有不同的 BoNT 产品,不同 BoNT 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结构及分子大小都不同,且采用不同的生 物鉴定方法,故不同的 BoNT 产品的剂量单位不可相互换算。不同的 BoNT 产品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不良 事件的发生率可能不同。目前的临床证据显示:保妥适安全性良好,其引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安慰剂无显 著差异。近年来经改良的保妥适配方,不易引起免疫反应。
1 制定原则 …………………………………………………………………………………………………(87) 2 痉挛状态及其临床治疗
2.1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与痉挛状态………………………………………………………………(87) 2.2 流 行 病 学 …………………………………………………………………………………………(87) 2.3 痉 挛 状 态 导 致 的 临 床 问 题 …………………………………………………………………(87) 2.4 治 疗 痉 挛 状 态 的 必 要 性 ……………………………………………………………………(88) 2.5 痉挛状态的治疗…………………………………………………………………………………(88) 3 肉毒毒素及其临床应用 3.1 肉毒毒素基本知识………………………………………………………………………………(88) 3.1.1 什么是肉毒毒素…………………………………………………………………………………(88) 3.1.2 肉 毒 毒 素 产 品 ……………………………………………………………………………………(88) 3.1.3 作 用 机 制 …………………………………………………………………………………………(89) 3.1.4 作 用 持 续 时 间 ……………………………………………………………………………………(89) 3.1.5 继 发 无 反 应 性 ……………………………………………………………………………………(90) 3.1.6 剂 量 ………………………………………………………………………………………………(90) 3.1.7 适应证和禁忌证…………………………………………………………………………………(90) 3.1.8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信息…………………………………………………………………………(90) 3.1.9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90) 3.1.10 注 意 事 项 …………………………………………………………………………………………(91) 3.2 肉毒毒素在痉挛状态中的使用…………………………………………………………………(91) 3.2.1 总 体 原 则 …………………………………………………………………………………………(91) 3.2.2 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状态的主要步骤………………………………………………………(91) 3.2.3 患 者 选 择 …………………………………………………………………………………………(91) 3.2.4 治 疗 目 标 …………………………………………………………………………………………(92) 3.2.5 靶 肌 肉 选 择 ………………………………………………………………………………………(92) 3.3 肉毒毒素注射的详细步骤………………………………………………………………………(92) 3.3.1 注 射 前 的 准 备 ……………………………………………………………………………………(92) 3.3.2 注射计划和注射部位……………………………………………………………………………(92) 3.3.3 注射前后的观察…………………………………………………………………………………(93) 3.3.4 注 射 记 录 …………………………………………………………………………………………(93) 3.3.5 注 射 后 处 理 ………………………………………………………………………………………(93) 3.3.6 注 射 后 的 治 疗 ……………………………………………………………………………………(93)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以及外科手术。

虽然微血管减压是目前有望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但是术后无效、复发以及面瘫、听力障碍等并发症仍然是困扰医师和病人的难题。

自2012 年起,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先后多次召集80 余位神经外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规范和指导面肌痉挛治疗的临床实践,提高我国治疗面肌痉挛的整体水平。

一、概述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

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

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面肌痉挛虽然大多位于一侧,但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面肌痉挛诊断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人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或称为侧方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检测。

在面肌痉挛病人中,EMG 可记录到一种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最高每秒可达150 次),AMR 是面肌痉挛特有的异常肌电反应,AMR阳性支持面肌痉挛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CT 和MRI,用以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另外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还有助于了解面神经周围的血管分布。

【指南共识】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指南共识】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指南共识】⾁毒毒素注射在⽪肤美容中应⽤的专家共识前⾔⾁毒毒素注射治疗⼀直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微创⽪肤美容⼿段,这与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关系。

越来越多的⽪肤科医⽣对这种治疗感兴趣,希望能够系统学习注射⼿法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肤科分会注射美容亚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起撰写了这篇共识,将⾁毒毒素注射在⽪肤美容应⽤中的主要知识点和有经验的医⽣的注射⼿法分享出来。

1⾁毒毒素的作⽤机制⾁毒毒素是⼀类由⾁毒杆菌产⽣的外毒素,⼀共有七型。

除C2属细胞毒素外,其他都是神经毒素。

其中A型毒⼒最强,因此,市⾯上应⽤最多的⾁毒毒素基本上都是A型⾁毒。

A型⾁毒杆菌毒素属于Zn2+依赖的蛋⽩⽔解酶家族,结构上包括⼀条100kD的重链和⼀条50kD的轻链;其中重链可以特异性地与神经细胞胞膜结合进⼊细胞;轻链可以特异性地⽔解突触前膜上的SNAP-25蛋⽩(突触体相关蛋⽩-25),从⽽影响参与细胞内吞、胞吐功能的SNARE(soluble NSF-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蛋⽩的活性,导致含⼄酰胆碱的⼩泡不能结合到突触前膜的胞浆膜,从⽽不能释放,受累的神经冲动就不能刺激所⽀配肌⾁收缩。

但是⾁毒毒素的这种作⽤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其在神经末梢内逐渐降解、失活,⼄酰胆碱释放缺失导致新轴突发芽再⽣,原来的神经肌⾁接头重新恢复活性,⾁毒毒素的作⽤就消失了。

2常见⾁毒毒素产品介绍⽬前国际上常⽤的A型⾁毒毒素主要有:保妥适(Botox,美国Allergan公司⽣产)、衡⼒⾁毒毒素(我国兰州⽣物制品研究所⽣产),Dysport(英国Ipsen公司⽣产),Xeomin(德国Mertz公司⽣产),Neuronox(韩国Medytox公司⽣产),以下统称⾁毒毒素。

⽬前只有保妥适和衡⼒被批准在国内上市。

上述五种A型⾁毒毒素产品的具体特性见表1。

除了Xeomin以外,其它的4种都是与其它的赋形剂蛋⽩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Xeomin是⽬前唯⼀不含有结合蛋⽩的产品,⽽且是唯⼀⼀个室温保存的产品。

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专家共识

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专家共识

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医美微创注射治疗学组【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16)001【总页数】4页(P90-93)【关键词】多纤症;腋臭;肉毒素【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医美微创注射治疗学组【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4+1排汗(出汗)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多汗症指的是汗液分泌量超过自身体温调节及体内平衡所需而发生的过量出汗,常发生于手掌、足跖、腋窝等外泌汗腺密集的部位。

腋臭俗称“狐臭”,表现为双侧腋下散发出难闻气味,被认为与顶泌汗腺(大汗腺)的分泌物经由表面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有关。

多汗症和腋臭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两者可独立发病或同时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及人际交往造成了极大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青少年及青春期的中、大学生等集体生活环境下的群体。

目前腋下的多汗及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局部大汗腺的手术切除、局部高频微针电解以及外用止汗剂等。

近年来,随着肉毒素进入中国市场,多汗症和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也越来越被专业医生及患者接受。

为了规范肉毒素的在多汗症及腋臭治疗方面的使用技术、增进疗效和安全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会微创注射治疗学组专家组召开了多汗症及腋臭的肉毒素注射治疗共识会,为国内A型肉毒毒素在多汗症及腋臭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指导意见。

1.1 多汗症多汗症(Hyperidrosis)是指机体分泌汗液过多,超过维持生理性体温调节和内环境稳态所需而出现的过量排汗[1]。

但目前对于不同个体,出汗“过多”的具体量仍没有明确的界定,原发性多汗症是指患者存在汗液分泌增多,而汗腺没有任何的病理改变或腺体增生。

多汗症可分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全身性多汗症通常是由于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的;而局限性多汗症则多为特发性(原发性),小部分亦可能继发于其他疾病,如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病变或肿瘤。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

由于其强效的神经阻滞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神经、康复及泌尿等临床治疗领域。

为了更好地规范肉毒毒素治疗技术在国内神经、康复、泌尿科等领域的应用,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肉毒毒素概述1820年德国医生Justinus Kerner首次描述了食物源性肉毒中毒的临床症状,1970年美国眼科医生Alan Scott采用肉毒毒素成功治疗儿童斜视,开启了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1989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的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上市。

1993年中国研发的肉毒毒素——lanbotulinum toxin A 获批试生产文号[1]。

肉毒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0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的轻链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的重链组成。

重链识别并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轻链作为锌钛链内切酶水解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从而影响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滞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腺体分泌障碍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2]。

据抗原性不同,目前已知肉毒毒素有8种血清型(A~H) [3],已经进入商品化运用的是A型和B型,其中我国上市的两种肉毒毒素均为A型。

不同血清型的毒素,其裂解SNARE 复合体中的底物蛋白有所不同,其中A型作用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B型作用于突触相关膜蛋白(VAMP)。

不同品牌及不同血清型肉毒毒素的效力均采用单位(mouse unit,U)计量,由于不同生产厂家评价毒素效力的实验条件不同,即使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品牌肉毒毒素剂量也不能进行简单换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

由于其强效的神经阻滞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神经、康复及泌尿等临床治疗领域。

为了更好地规范肉毒毒素治疗技术在国内神经、康复、泌尿科等领域的应用,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肉毒毒素概述1820年德国医生Justinus Kerner首次描述了食物源性肉毒中毒的临床症状,1970年美国眼科医生Alan Scott采用肉毒毒素成功治疗儿童斜视,开启了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1989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的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上市。

1993年中国研发的肉毒毒素——lanbotulinum toxin A 获批试生产文号[1]。

肉毒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0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的轻链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的重链组成。

重链识别并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轻链作为锌钛链内切酶水解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从而影响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滞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腺体分泌障碍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2]。

据抗原性不同,目前已知肉毒毒素有8种血清型(A~H) [3],已经进入商品化运用的是A型和B型,其中我国上市的两种肉毒毒素均为A型。

不同血清型的毒素,其裂解SNARE 复合体中的底物蛋白有所不同,其中A型作用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B型作用于突触相关膜蛋白(VAMP)。

不同品牌及不同血清型肉毒毒素的效力均采用单位(mouse unit,U)计量,由于不同生产厂家评价毒素效力的实验条件不同,即使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品牌肉毒毒素剂量也不能进行简单换算。

以下文中所用剂量均为A型肉毒毒素参考剂量。

肉毒毒素注射后3~14 d起效,作用通常持续3~6个月,随神经末梢处的神经芽生,递质传递功能恢复,肉毒毒素的神经阻滞作用逐渐消失。

二、肉毒毒素注射引导技术肉毒毒素剂型除rimabotulinum toxin为液体外,其余剂型均为冻干粉剂,不同肉毒毒素制剂辅料略有不同。

肉毒毒素属医疗用毒性生物制剂,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运输、保存和管理。

临床使用前根据不同注射部位及适应证需求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配制,常用浓度范围为2.0~5.0 U/0.1 ml,相同剂量肉毒毒素作用效果可能会受到配置浓度影响。

配制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影响毒素效力,配置后4 h内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备有肾上腺素和其他抗过敏措施[2]。

影响肉毒毒素注射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以靶肌肉或腺体组织的正确识别和精确定位最为重要。

相同剂量的肉毒毒素注射到靶肌肉的运动终板集中区域时效力最强。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注射定位方法有4种:(1)徒手定位;(2)电刺激定位;(3)肌电引导;(4)超声引导。

徒手定位是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基本方法,注射者必需熟练掌握注射局部的肌肉骨骼解剖、肌肉生理功能及常见痉挛模式等。

徒手定位法包括反向牵张法及连线定位法等,操作方便,不需要辅助设备,尤其适用于表浅大肌肉。

该方法易受肥胖、肌肉萎缩、局部瘢痕等情况的影响,难以精细区分复杂解剖结构,且不能准确识别运动终板集中区域。

对于深层结构及小肌肉可在徒手定位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电刺激或超声引导来精准定位。

电刺激定位法常用于肢体肌肉的注射导引,有助于通过运动模式比对识别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责任肌肉。

与肌电引导相比,电刺激的优势是可以提供直观的肌肉收缩反应,但也存在因容积传导导致肌肉识别错误的现象。

当刺激引起多个肌肉或者非靶肌肉收缩时,医生应调整针头的位置以便明确靶肌肉。

肌电引导可检测靶肌肉主动活动时的同步肌电发放情况,既可用于判断针尖位置的准确性,也可用于痉挛责任肌肉的判定及确定运动终板集中的区域[4]。

肌电引导的缺点是共同收缩模式可能导致注射到非主要责任肌肉而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不能主动收缩时也难以定位责任肌肉。

在患者出现肉毒毒素治疗疗效减退时,通过分析肌肉肌电活动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痉挛模式转变。

另外,肌电图还有助于早期肉毒毒素中毒的诊断。

超声定位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位置较深的肌肉,也可用于腺体等非肌肉组织注射的精确导引,可以提供注射靶肌肉及邻近结构的直观影像,引导并证实注射的部位。

技术的关键是超声探头方向需与注射针穿刺方向协同配合。

其缺点是不能直接反映靶肌肉的兴奋性。

不同定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各具优势及局限,多种方式联合运用可以提高注射引导的精确性,但同时增加治疗所需设施、时间及其他成本。

三、肉毒毒素治疗的适应证理论上讲,肉毒毒素注射对与肌肉过度收缩相关的异常运动或姿势、疼痛、肌肉肥大或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相关问题,都可能是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法。

肉毒毒素的应用已经从运动障碍病扩展到肢体痉挛、疼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领域,并有尝试用于抑郁症、雷诺综合征等。

近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先后两次将肉毒毒素治疗的疾病进行了证据更新,同时,肉毒毒素超适应证的应用研究也有较大进展。

本文主要参考AAN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分级方法[5],结合中国专家的实际经验,将达成共识的各适应证推荐级别列于表1。

(一)肉毒毒素在运动障碍病中的应用1.眼睑痉挛:3项1级证据和5项2级证据研究证实肉毒毒素可以改善眼睑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B级)[6],由于其疗效确切,后续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提升证据级别,专家共识认为肉毒毒素是眼睑痉挛治疗的一线选择。

治疗后患者眼睑不自主运动的频率减少,总体严重程度降低,开车、阅读、看电视、购物、走路等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眼部不适症状也能得到改善[7]。

注射部位主要位于眼轮匝肌、降眉间肌、皱眉肌,眼轮匝肌通常选择4~5点,其余每个肌肉1~2点,每点1.25~5.00 U。

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不良反应通常轻微,包括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睑裂闭合不全、流泪增多、干眼加重、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头痛等。

2.偏侧面肌痉挛:2项2级证据和1项3级证据研究证明,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显著(B级)[5],由于其疗效确切,后续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升证据级别,专家共识认为肉毒毒素是偏侧面肌痉挛治疗的一线选择。

注射后痉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缓解,同时可改善耳鸣、面部紧绷感等非运动症状[8]。

治疗时通常需要处理眼轮匝肌,根据痉挛是否累及皱眉肌、额肌、颧肌、笑肌、口轮匝肌、颈阔肌等制定个体化方案。

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表情不对称和面肌无力(包括闭目无力、口角下垂等),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流泪、眼睑下垂、局部水肿、视物模糊、干眼等,多在短期内可以自行缓解。

3.颈部肌张力障碍:多项1级证据和2级证据研究证明肉毒毒素显著改善颈部肌张力障碍的严重程度(A级)[6],减轻头部的扭转、侧倾、前屈后伸等异常运动,缓解颈部疼痛及肌张力障碍相关的颈部震颤,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9,10],是颈部肌张力障碍治疗的一线选择。

细致的运动模式分析有助于提高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区分颈部和头部的相对运动有助于提高异常运动责任肌肉的检出率[11]。

常用注射肌肉包括头颈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斜角肌、头最长肌、头下斜肌等,要根据异常运动模式及痉挛程度选择合适的肌肉及注射剂量,单一靶肌肉肉毒毒素注射量通常不超过100 U,首次治疗总剂量通常不超过300 U,重复治疗时需评估痉挛模式的变化并进行治疗方案优化。

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吞咽困难、颈肌无力、咽喉痛、声音改变/声嘶、注射部位疼痛、全身疲乏等。

4.喉肌肌张力障碍:一项1级证据研究表明肉毒毒素能够明显改善内收型痉挛性构音障碍(B级)[12]。

肉毒毒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语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的发音功能(减少微扰、基频,改善声谱特征),改善讲话流利程度,延长发音最长时间等[13]。

内收型痉挛性构音障碍多采用单侧或双侧甲杓肌注射,外展型痉挛性构音障碍多采用单侧环杓后肌注射,常用初始剂量为1~3 U/侧。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声音嘶哑、吞咽及呼吸困难。

5.肢体肌张力障碍:1项1级证据和3项2级证据研究表明,肉毒毒素可考虑用于治疗书写痉挛等上肢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疾病(B级)[12]。

其治疗可改善书写痉挛的严重程度、书写速度、书写模式和准确度等[14,15]。

肉毒毒素治疗任务相关性肌张力障碍的难点是解除肌肉痉挛的同时需避免靶肌肉过度麻痹,需要根据异常运动模式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

注射肌肉需要根据痉挛动作累及范围确定,通常注射剂量远小于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常规剂量。

不良反应包括暂时性无力、注射部位疼痛。

目前仅有1项2级证据研究报道采用肉毒毒素治疗下肢张力障碍[16],因此无推荐级别。

下肢张力障碍常表现为足内翻、踇趾背伸及足趾屈曲,肉毒毒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6.震颤:2项2级证据研究证实肉毒毒素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手部震颤,应该考虑用于口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患者(B级)[5]。

注射治疗主要减轻震颤的幅度,姿势性震颤的改善较运动性震颤更为显著[17]。

一项2级证据研究也显示肉毒毒素治疗头部震颤有效,可考虑用于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患者(C级)[18]。

肉毒毒素治疗发音性震颤的疗效还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据。

根据震颤累及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注射肌肉并确定注射剂量。

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肌肉无力。

7.抽动障碍:1项2级证据研究表明肉毒毒素可减少运动性抽动的抽动频率和抽动意向(C级)[19]。

多项开放性研究发现肉毒毒素治疗还可以降低运动性抽动的强度,减轻感觉先兆[20,21]。

肉毒毒素治疗发声性抽动还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据。

注射治疗选择显著抽动动作的主要责任肌肉作为靶肌肉,注射剂量比照同部位肌张力障碍治疗剂量。

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肌肉无力,治疗发声性抽动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

8.口下颌肌张力障碍:1项2级证据研究表明,肉毒毒素可改善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的严重程度(C级)[22]。

临床疗效常取决于病因、症状类型及痉挛程度等,为避免严重影响注射部位的功能,其注射剂量受限,较难达到症状完全缓解。

不良反应可见头痛、喉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

9.其他:通过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治疗剂量,肉毒毒素还可以用于治疗面部联带动作[2]、面肌颤搐[23]、肌阵挛[1]、不宁腿综合征[24]、磨牙症[2]、膈肌阵挛[25]、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