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doc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引言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一环。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对于全面把握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一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理论和实践积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深化和创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3.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尊重和传承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强化国家认同和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是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国家团结和发展。
指导中国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通过深入理解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推动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前进,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
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支撑,具有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摘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的意义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先进性。
民族性体现在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时代性体现在它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大众性体现在它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先进性体现在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主要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品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逐步崛起。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文化事业更加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其次,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支持。
最后,它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摘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四、总结正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种文化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爱国主义,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2.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培养具有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公民,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需求,注重实际应用和实效。
4.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创新,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四、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方略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方略是什么?202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高品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方略依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方略是什么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而文化建设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发展理念。
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加速实现经济由规模向质量转变。
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和加强风险控制,积极引导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相结合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生产生活。
政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包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全党的领导、坚持全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等。
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普及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提出,要加强国家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培养和体现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分为经济建设方略、政治建设方略和文化建设方略。
经济建设方略中,一个是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实施区域友好、发展整体、优化结构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重点是实现质量优先、效率优先、结构优先,形成开放、高效、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政治建设方略中,一个是坚持发展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艺术表达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思想观念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观念具有多重特点。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
其次,秉持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思想,既注重集体利益,又兼顾个人权利。
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追求。
最后,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塑造民族精神和身份认同。
二、文化传统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内涵。
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爱、孝顺、忠诚等,这些美德对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等,这些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最后,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如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艺术表达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艺术表达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关注人民的生活、情感和需求,强调艺术对人民的教育和引领作用。
其次,追求与时俱进的艺术风格,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国际文化接轨,同时坚持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
最后,强调群众性和大众化的艺术表达,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的独特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特点。
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容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与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也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理论和文化的支撑,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发展的核心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总结了中国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内涵是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发展和谐关系,既强调了经济增长,也注重发展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重推动创新发展、扩大内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内涵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既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又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通过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内涵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推广,强调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传承内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加强艺术创作,提高文化软实力,并注重民族和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注重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风尚。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在当代,包括文化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
由新科技革命推动的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使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力量“异军突起”:文化生产力既是一种“硬实力”,是生产力;又是一种“软实力”,是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同时,文化还是一种创新力,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化生产力正在给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更加强大的动力,文化凝聚力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更加和谐,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空前提升;文化创新力使国家和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日益蓬勃地爆发出来。
对当代文化这一特质的崭新认识,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
1.文化是一种硬实力,是生产力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构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而包括文化发展在内的第三产业尚未进入经济进步的视野。
然而,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第三产业在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时,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日益深入,文化经济化的发展结果是,以满足人们精神心理需求的消费品的生产及其服务活动逐渐成为一门产业。
文化开始变为硬实力并直接成为生产力。
其表现形式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
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国际化、网络化、创新化为特征的“新竞争时代”的来临,使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以说,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日益勃兴,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正在取代自然资源优势,它不仅直接体现与催生着民族国家的生产力和硬实力,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摘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传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现代文化创新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首先,中华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元的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最后,现代文化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动力。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文化创新,使中华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特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而逐渐形成的,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提炼,打造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文化。
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价值观念体系。
这一价值观念体系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守望相助、敬业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风尚。
4. 坚持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重包容性与多元性,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并加以本土化改造,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具活力与魅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一个丰富、多元的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以及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这一文化内涵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再是简单地强调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而是应该在传承与创新中,深度扎根于当代中国生活实践与大众文化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博大,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其固有价值。
同时,对于外来文化,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和自信的心态去接纳和创新,即“中国既不缺文化自信,更不缺文化胃口”。
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
本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文化建设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奉献精神、诚信与正义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撑。
三、把握世界文化大势,注重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
世界上各国文化互相借鉴、融合,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把握国际文化发展大势,优化与融合吸收先进文化,使其得到本土化、创新化,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一份新的活力和思考。
四、加强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古代建筑、书法、舞蹈、民俗等,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注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敬畏感。
五、倡导多元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也各自不同。
这些文化元素的和谐共存,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和谐发展,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七大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代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内容,也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前提。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规定性。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首先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其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的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共同方向。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那些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所谓社会主义,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从这个意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发展的统一,与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社会主义本质是教条的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吃大锅饭的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是不改变资本主义根本性质的福利主义,本质上不是社会主义。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贫穷的传统社会主义,也不是高福利的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规定性。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共同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斗争、合作、竞争是共处的三种具体形态。
社会主义要善于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成分(如同资本主义吸取社会主义某些因素一样),利用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绝不是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进行竞争与合作,也可以和谐相处,但绝不是结合与趋同;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可以运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运用作为发展手段的市场经济,可以追求速度和效率等,但绝不能放弃平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些基本价值,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价值。
形势与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它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4. 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文化成果。
5.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文学艺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文化成果。
6. 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
7. 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它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交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包容开放的文化体系,它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了现代文明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发展质量优先于速度,强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开放和合作,以及强调共享发展成果。
2.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3.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弊端,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4.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5.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党忠诚干净担当,使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稳定。
7.人民幸福生活:确保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推动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强调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依据)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 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并发展创新的一种文化形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2. 基本特征:- 思想性和价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融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和中国历史文化的优长,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价值性。
- 组织性和制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相适应,具有明确的组织性和制度性。
- 创新性和传承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1. 培育目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进取。
- 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文化、文明建设。
- 培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2. 发展路径:- 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 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文化产业规范化建设,推动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
- 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1. 意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支撑。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 是巩固中国执政地位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资源。
2. 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反对任何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西方特殊性原则。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是指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化、现代化、世界化相统一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求。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把它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并与当代世界先进文明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三、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培育,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文艺创作文艺创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感、有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家、编剧、导演和演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体现。
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弘扬中华精神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一、概述在当今世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包括了历史文化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期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二、历史文化传统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多元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
这些传统文化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不仅贯穿于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三、革命文化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我国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文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遗产。
革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这些精神不仅深深植根于我国人民的心中,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所在。
通过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凝聚人心、激励民众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了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多个方面,凝聚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当今世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不断走向国际舞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着重要贡献。
五、个人观点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上的宝贵文化遗产。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深信,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必将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摘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的曙光,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社会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没有引路人。
从此中国开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子诞生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的内涵有一下几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表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是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它是在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不是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同时,它也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明确这三对关系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大的偏差。
当然,从思想理论渊源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东方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所搞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国情方面讲得最多的是“人口多,底子薄”。
所谓“底子薄”,不仅指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也指思想文化层面上比较落后。
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搞社会主义的。
这种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有时干脆说它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党制定和实行了“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所谓的任何一个政党组织都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社会主义的支撑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支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作者:刘美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1年第2期文/北安市委党校刘美【摘要】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下简称特色文化)的概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特色文化的内涵,阐述了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供学者参考。
【关键词】特色文化;文化自信;特点;内涵;发展途径新形势下,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看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还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以及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开发情况。
可以说,文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化事业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包含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
我国特色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它的内涵?推动文化建设应该做些什么?以下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况和特点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中国特色文化概括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培育四有公民(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特点表现为:1.时代性。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不同、文化性质也不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也具有时代性特点。
2.民族性。
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因为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思维、道德、审美、风俗等要素,和人们的创造活动密不可分,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革新。
3.科学性。
透过文化,能看到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做出科学的发展决策。
4.民主性。
文化的民主性,就是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促使不同风格和学派的文化均能发展,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
5.群众性。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能在人们的实践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同时又服务于人民。
6.创造性。
深化改革,是文化建设的内动力,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一)精神动力。
在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发民众的生产热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必修3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依据)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学院:专业:指导老师:作品时间: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意义正文: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在十五大报告中,详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一新阐释,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充分吸纳了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
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内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时有表现。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
“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异域文化的挑战,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抗撷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全球视域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西方特别是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长期以来一直以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这种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严峻环境下,如何做到因势利导、挺立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成为当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的趋势其次是在世界发展主题由战争向和平转换的背景下,西方日益热衷于以文化侵略的方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各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以领军未来科技发展潮流的同时,都纷纷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多极化与文化一体化并存的趋势。
从当前形势看,“尽管美国“一超独霸“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打破,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强劲。
世界各国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维护民族独立与文化特性,企盼和平与安宁、谋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呼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同。
“这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综上可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应对当今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个发展建设祖国就必须发展经济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反映。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会引起生产、分配、消费等各领域的重大变革,而且经济的变革也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当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广为渗透于社会各领域后,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所以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以应对精神文化领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
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
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
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
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
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是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题。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业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点,新兴文化产业更是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一判断表明。
党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对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深刻体认,这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其次是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同。
但社会转型与“时空压缩”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失和”上,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具体表征为: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重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了在文化价值层面解决“失和”难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为解决社会层面的“失和”难题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支撑。
可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立足于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文化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科学的解答。
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阈。
五、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
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
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
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