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 PPT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健康教育制度》PPT课件
《健康教育制度》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健康教育制度概述 •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 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 • 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目录
•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与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04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健 康素养
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 式的形成
应对当前健康问题,如 慢性病、心理健康等
针对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 座、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 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健康教育
知识。
考核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全面评价。
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实践操作、问卷调查等,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健康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当前健康教育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性。
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健康教育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 缺乏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健康需求和问题都不尽相同 ,当前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调整健康教育内容
01
02
03
04
健康知识知晓率
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评 估学生对健康察学生在健康教育课程中学 到的技能,如急救技能、健康
饮食搭配等。
健康行为形成率
评估学生通过健康教育后是否 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如定期
锻炼、合理饮食等。
健康教育满意度
了解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及实 施过程的满意度,收集反馈意
目录
• 引言 • 健康教育制度概述 •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 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 • 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目录
•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与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04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健 康素养
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 式的形成
应对当前健康问题,如 慢性病、心理健康等
针对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 座、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 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健康教育
知识。
考核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全面评价。
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实践操作、问卷调查等,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健康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当前健康教育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性。
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健康教育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 缺乏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健康需求和问题都不尽相同 ,当前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指导。
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
调整健康教育内容
01
02
03
04
健康知识知晓率
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评 估学生对健康察学生在健康教育课程中学 到的技能,如急救技能、健康
饮食搭配等。
健康行为形成率
评估学生通过健康教育后是否 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如定期
锻炼、合理饮食等。
健康教育满意度
了解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及实 施过程的满意度,收集反馈意
教育学原理——教育制度_图文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特点:
1. 客观性 2. 规范性 3. 历史性 4. 强制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 客观条件。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政治
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 级性。 教育公平已成为政治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者一定 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教育 的制度。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时期
产生条件
教育制度特点
原始时代 社会未分化
阶级社会
教育从社会生产、 生活中第一次分离
。 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德国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五)职业学校
产生条件:现代生产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 而且还应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同时第一次世 界大战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代表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德国:1919年,决定对14—18岁青少年继续实施义务的 职业教育。
教育从社会生产、 现代 生活中第二次分离
未产生
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 类型少,层次简单
系统性和完善性: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 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学校规模上的群 众性和普及性;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 和多种层次性。
当代
随社会的发展变化 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二)学段学制变革:各个学段学制各有不同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普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2.小学教育阶段:提早入学年龄,直接衔接初中。 3.初中教育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预备教育分流。 4.高中阶段:肩负“三重”任务(大学预备、高中文化 普及,职业教育),终归单轨学制。 5.职业教育:普遍得到加强,学段逐渐后移。 6.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层次多样,学校类型多样。 7.终身教育:各国普遍重视,渐次成为学制。(开放大 学、老年大学、业余大学)
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的 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都同 时得到了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 (包括中学预备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 习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 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 职业教育)。,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 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 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1922年壬戌学制:中国现代教育改革重磅炸弹 1922年壬戌新学制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时蓬勃 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出一大批 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 宁、李政道,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 三强等。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PPT课件
家
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
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社 会
2020年10月2日
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 收童工,维护学校的教学 程序和场地设施等。
14
责任主体
应尽责任
学 校
家 庭
2020年10月2日
及时组织学生入学;不得随意 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 禁止体罚学生;贯彻教育方针, 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全面发 展。
县级行政区单位“普九”人口
覆盖率为65%,小学适龄儿童入
学 率 达 到 98.9%, 初 中 阶 段 入 学
率 为 87.1%. 其 中 江 苏 丹 阳 市 小
学 入 学 率 , 继 续 保 持 100%. 实 践
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
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
学率提高到95%. 2020年10月2日
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 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 的义务教育
15
[学生活动]出谋划策
• 情境:初二学生小欣因家庭因难,被父
母强迫辍学,并被带到外地打工,老板 考虑到他年纪小,还不满十四周岁,给 她安排了一个很轻松的活。
• 针对上述材料设计至少两个问题并运用 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分析。
• 如果家长让你辍学学务工、务农,你怎 么办?
C、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在校读书的 学生就业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
2020年10月2日
5
考考你
• 1、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哪些重 要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九年 制义务教育?)
• 2、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多少? 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 3、什么是义务教育? • 4、实施义务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
吗?
2020年10月2日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PPT课件
1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教育制度
❖ 一、夏、商的学校
❖ 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总的发展来看,夏 朝应该已经正式建立学校。
❖ 夏代可能有“庠”“序” “校”三种学校的雏形。 ❖ “序者,射也”, “夏后氏以射造士”,说明夏是用射
箭的技术训练学子。
2
❖ 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庠”“序” “学” “瞽 宗”等。
17
❖ 为了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 策,汉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 ①专置五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年)专
置五经博士。
❖ 五经博士是一种官名,职责是通古今,备咨询,无实际
职责。
18
❖ 经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到东汉时发 展为极盛 。
❖ 经学分为两派 :今文经学( 小篆;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古籀文;章句训诂)
❖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古籍中关于商代 学校的记载大致是可信的。教师由国家职官 担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军事和一 般文化知识。
3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 (一)官学体系
❖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学校分为两大系统, 即学校 有国学、乡学之分。
❖ 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 ❖ 天子所设的大学为辟雍,环绕辟雍在东西南北四方都
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 ←
10
❖ 大学的教学,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 履大节.周王朝政务有两个重要方面, “国之大 事,在祀与戎” 。因此大学教学以礼乐为重,射 御次之。
❖ 小学教育重在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 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教以“三德” “三行” “六艺” “六仪” 。
21
熹平石经
22
二、汉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教育制度
❖ 一、夏、商的学校
❖ 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总的发展来看,夏 朝应该已经正式建立学校。
❖ 夏代可能有“庠”“序” “校”三种学校的雏形。 ❖ “序者,射也”, “夏后氏以射造士”,说明夏是用射
箭的技术训练学子。
2
❖ 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庠”“序” “学” “瞽 宗”等。
17
❖ 为了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 策,汉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 ①专置五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年)专
置五经博士。
❖ 五经博士是一种官名,职责是通古今,备咨询,无实际
职责。
18
❖ 经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到东汉时发 展为极盛 。
❖ 经学分为两派 :今文经学( 小篆;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古籀文;章句训诂)
❖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实古籍中关于商代 学校的记载大致是可信的。教师由国家职官 担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军事和一 般文化知识。
3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 (一)官学体系
❖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学校分为两大系统, 即学校 有国学、乡学之分。
❖ 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 ❖ 天子所设的大学为辟雍,环绕辟雍在东西南北四方都
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 ←
10
❖ 大学的教学,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 履大节.周王朝政务有两个重要方面, “国之大 事,在祀与戎” 。因此大学教学以礼乐为重,射 御次之。
❖ 小学教育重在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 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教以“三德” “三行” “六艺” “六仪” 。
21
熹平石经
22
二、汉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课件
04
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社会影响
80%
促进社会流动
学校教育制度通过提供公平的教 育机会,帮助个体实现社会流动 ,从贫困和不利的环境中脱颖而 出。
100%
培养社会价值观
学校教育制度传递社会主流价值 观,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80%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的公民,学校教育制度有助于维 护社会稳定和团结。
课程类型
介绍学校课程的主要类型,如必修课 、选修课、活动课程等,分析不同类 型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教育评价
评价目的
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评价方法
介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如考试、观察、作品评价等,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 点和应用范围。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阐述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经济发展影响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教育制度提供必要的知识 和技能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促进技术创新
教育系统培养的创新思维和科 研能力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的引擎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 力,教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 重要驱动力。
教育公平与质量挑战
教育机会不平等
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育信息化
总结词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 ,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 网络、移动设备等,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 、共享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 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远程教育、在线 学习等新型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双轨学制– 西欧(纵向划分的 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二)单轨型学制—美国(横向划分 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
(三)分支型学制—苏联(介于两者之间的 学制结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级”的概念是指各级学校机构在纵向比
较上的教育程度差异。
➢“类”的概念是指不同性质学校机构横
向比较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
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 由双轨制发展为一轨制
注重从外部施加
内容涉及知识、情 感、审美、职业、 政治、身体等,并 注意从整体上寻求 它们之间的联系
尊重每个人的个 性、独立性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 2.由谁来进行终身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实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 自治能力。
关于“义务”:
第一,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 青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第三,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 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 义务。
第五, 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 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性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
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制度)
钦定学堂 章程(光 绪)
• (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04实施;规定男女不可同校)
中体西用 28年
• 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日本)
•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 同校) 蔡元培主持编订
• 4.1922年的“壬戌学制”(美国) • (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 。 使用时 间最长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方向方针 •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保罗.郎格朗)
•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的界限逐渐淡化。
•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实施机构、
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规章等)
•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 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学校教育 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
• (二)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1 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 工作方针: •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 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 促进公平(基本政策) •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1949年日本制定“社会教育法”
教育制度ppt课件
.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 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 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的发展
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 2.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发展
的影响 3.认识宗教与西方教育制度发展之间的关
系 4. 初步认识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2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 度的演变
一、封建官学制度发展的揭幕:稷下学宫 二、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的兴废 四、唐宋时期官学体系的完善 五、元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术;重选举,广取士;置明师,兴太学 “独尊儒术”、排斥诸子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文 教政策,是封建社会制度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必 然反映,结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完成了 教育政治伦理化,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的地位, 使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知识教育,促进了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的发展。
7
(二)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1)太学 (2)宫邸学校 (3)鸿都门学
31
(三)北朝的私学教育 规模、数量、区域胜过南朝。 内容进一步拓展。如天文学、医学等。 儒学教育主要受汉儒影响,很少受玄学
来学宫游学 3. 礼贤下士,通过提供优厚的政治待遇和物质
待遇,吸引各方人才
5
二、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一)汉代文教政策的沿革 1. 汉代的文教政策 • 黄老之学被采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P68
无为而治;“治道贵清静而民自 定” • 汉初统治者在崇尚黄老之学的同时,允 许其他诸子的存在与发展
6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罢绌百家,独尊儒
路只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设学 校。州、县两级设有学校
18
宋代地方官学的特色: • 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 实行三舍法 • 教育经费来源多途
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 2.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发展
的影响 3.认识宗教与西方教育制度发展之间的关
系 4. 初步认识中外古代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2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 度的演变
一、封建官学制度发展的揭幕:稷下学宫 二、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的兴废 四、唐宋时期官学体系的完善 五、元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术;重选举,广取士;置明师,兴太学 “独尊儒术”、排斥诸子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文 教政策,是封建社会制度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必 然反映,结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完成了 教育政治伦理化,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的地位, 使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知识教育,促进了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的发展。
7
(二)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1)太学 (2)宫邸学校 (3)鸿都门学
31
(三)北朝的私学教育 规模、数量、区域胜过南朝。 内容进一步拓展。如天文学、医学等。 儒学教育主要受汉儒影响,很少受玄学
来学宫游学 3. 礼贤下士,通过提供优厚的政治待遇和物质
待遇,吸引各方人才
5
二、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一)汉代文教政策的沿革 1. 汉代的文教政策 • 黄老之学被采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P68
无为而治;“治道贵清静而民自 定” • 汉初统治者在崇尚黄老之学的同时,允 许其他诸子的存在与发展
6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罢绌百家,独尊儒
路只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设学 校。州、县两级设有学校
18
宋代地方官学的特色: • 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 实行三舍法 • 教育经费来源多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注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 办学的积极性。学制除公办外,还提倡民办或民办公助。 正是由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革命根据地和解 放区的教育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获得了较快的发 展。
2、建国以来的学制改革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4).1993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 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 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的学制 1902—1904年的“癸卯学制” 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的“壬戌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1903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 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 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 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 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 至通儒院要26年。
教育体制的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教育制度: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和管理的系统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校的系统 教育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机构系统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二)制订教育制度的依据
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再次,人口状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第四,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第五,外国学制的经验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1、掌握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学制建立的依
2 认识学校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内容, 达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重点: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难点:我国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与学制建立的依据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思考:什么是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一)教育制度
1、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 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一般由国家政府制订, 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包 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 育机构(如: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少年 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儿 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2). 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
为了适应战时和生产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在学校类 型、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衔接等方面都 采取了灵活的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要求。如群众教育的形 式有冬学、夜学、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干部教育的形 式有日校、夜校、半日学校、轮训制、实习制等。
3). 依靠群众办学
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 1912年对学制进行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 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 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 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 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 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 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 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我国现 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 定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3、教育体制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教育行政机构 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 总称。 如: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办……
3、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指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 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 一定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 学制为: (1)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招收3至7周岁的儿 童。 (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 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 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
2、建国以来的学制改革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4).1993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 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 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的学制 1902—1904年的“癸卯学制” 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的“壬戌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1903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 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 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 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 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 至通儒院要26年。
教育体制的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教育制度: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和管理的系统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校的系统 教育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机构系统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二)制订教育制度的依据
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再次,人口状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第四,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第五,外国学制的经验
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试验 (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1、掌握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学制建立的依
2 认识学校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内容, 达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重点: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难点:我国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与学制建立的依据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思考:什么是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一)教育制度
1、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 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一般由国家政府制订, 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包 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 育机构(如: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少年 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儿 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2). 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
为了适应战时和生产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在学校类 型、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衔接等方面都 采取了灵活的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要求。如群众教育的形 式有冬学、夜学、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干部教育的形 式有日校、夜校、半日学校、轮训制、实习制等。
3). 依靠群众办学
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 1912年对学制进行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 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 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 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 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 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 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 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2、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 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 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
2、老解放区学制的具体特点: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 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 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 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 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 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 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我国现 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 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 制、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 衔接与联系等。
学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 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 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 定性和完整性。
类型:双轨制、单轨制、中间型
教育制度与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关系
3、教育体制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教育行政机构 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 总称。 如: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办……
3、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指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 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 一定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 学制为: (1)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招收3至7周岁的儿 童。 (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 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 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