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学欣赏PPT (7)[46页]
![文学欣赏PPT (7)[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1ccf52d5770bf78a6429541c.png)
文学欣赏
第一节
星光熠熠:中国古代小说的生成
一、小பைடு நூலகம்的渊源
汉代出现了第一篇初具小说规模的《燕丹子》。《燕丹子》比《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传》更富于传奇 性。这首先涉及其中的三个传奇性情节:一是乌白头、马生角、桥机不发而太子丹得归;二是太子丹以 “黄金投龟,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盘”厚待荆轲;三是荆轲刺秦王,秦王“乞听琴声而死”, 秦姬鼓琴以隐语解秦王之困,致使荆轲功败垂成。这些传奇情节本为秦汉以来的民间传说,《史记》因 其“太过”、“皆非”削之不载,以维护历史叙事的基础。但对于小说叙事来说,这些传奇情节却有特
面貌与生活情景。
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志人小说的贡献不仅在于全景般地展示了六朝士人的生活情景,更重要的还在 于写人的言行举止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为后世小说的写人提供了楷模。它善于选择简短 典型的场面,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一个人独具的性情,并且刻画人的个性达到了形神兼备、描骨入神的 地步,如写王蓝田的性急。
殊的艺术内涵。
文学欣赏
第一节
星光熠熠:中国古代小说的生成
二、旭日初升: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初具规模,从内容上可分两大类:志怪与志人。前者以写神灵鬼怪及其妖异怪诞之 事为主,后者以记载人物的琐闻逸事为主。它们对后世文言小说的写作,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人物塑造 上,还是在艺术手法、叙事模式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确立了文言小说中志人与志怪二元对立 的格局。而从艺术价值和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志怪小说要比志人小说更有价值,具备更多的小说因 素。这也是中国志怪小说史上的黄金时期。 志怪小说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其中有《干将莫邪》之类的许多名篇。 干宝虽是抱着“发明神道之不诬”的观念创作此书的,但书中也有没有迷信色彩的佳作,《李寄斩蛇》 就是其中的代表。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第 17 页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四、诗歌欣赏技巧→(二)熟悉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或词组有着两重以上的含义,且有的含义明确,
有的含义不明确。
第 18 页
1) 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等属性,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多义性
2)情韵义
情韵义是指由诗歌历 史沉淀生成的特定意韵, 是“诗的成语”。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则将它们统称为诗歌。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一、什么是诗歌
第6 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 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韵,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第7 页
《诗经》反映的时代是自周初至春秋中 叶,共500多年,其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 24 页
第二节 什么是文学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先秦时期
第 25 页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具有
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这是一
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 民间乐诗,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指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诗,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 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二、诗歌的分类→(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 10 页
✓ 格律诗
✓ 散文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它要求篇有定
文学欣赏精品PPT课件

四、戏剧起源
(二)巫觋说
我国周代盛行的蜡祭,是祭祀仪式中颇具戏 剧性的一种。此说较早见于宋人苏轼《东坡林 志》(卷二):“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 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仪,亦曰 不徒戏而已,祭必有尸,无尸曰‘奠’……今 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谁当为 之?置鹿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 带榛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 服,皆戏之道也。”
四、戏剧起源
(三)俳优说 张庚、郭汉城在《中国戏曲通史》中
说到,西周末年出现了被贵族篡养起来 ,专供他们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优” ,有时也称为“倡优”或“俳优”。“ 优”都是由男子充任的。据说,夏桀时 代就有了倡优。
四、戏剧起源
(四)傀儡说
此说见于孙楷弟《傀儡戏考源》,他将傀儡 戏的源头溯至西周傩礼中方相氏所佩戴的“黄 金四目”面具,因为方相氏是用真人来扮饰, 而丧家出殡时都用方相氏先柩开路,因此联系 到《旧唐书·音乐志》所载“窟垒子”:“作 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 嘉会”等语,乃认定傀儡戏当即由方相氏的驱 疫蜕变而来。
二、戏剧的本质
1.观众说 观众说,认为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也是戏剧的本质所在。法国戏剧理论 家萨赛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断言:不 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都是为了给观 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 因而,戏剧的一切器官都必须与观众的 欣赏相适应。
二、戏剧的本质
2.冲突说 冲突说,以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 为代表。19世纪末,布伦退尔指出:舞 台乃是人的自觉意志发挥的场所,人物 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必定会遇到阻碍,主 体为克服阻碍就要与之斗争,这就构成 “意志冲突”,戏剧的本质就在于此。
一、戏剧的含义
2.作为文学的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 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文本(即“ 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 台戏的先决条件。
文学欣赏导引PPT课件

.
11
1.2.多角度的阅读与文学美的品鉴
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 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 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 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 以青年看《红楼梦》, 便以宝玉、黛玉自居; 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 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 份,满心利害的打算, 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 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 结冰的思想家,即对于诗 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 膜的抑揄。……凡是科学的 人们,这样的很不少,因 为他们精确地钻研着一点 有限的视野,便决不能和 博大的诗人的感得全人间 世,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 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精 神相通。
.
5
1.1.文学文本与文学的鉴赏
文学文本的阅读: 文本的解读与鉴赏 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 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 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
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 实现的过程。
这是一个对文本加以改变、 丰富的过程。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 我们何以要倡导一种审美的阅读?
文学为我们建构的是一个审美的世界,这是一个想象 的世界,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体验的世界,同 时又是一个与现实保持着适度距离的世界。它唤起我 们相应的联想和想象,触发我们相应的情感体验,让 我们在获取某种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的同时得到精 神的愉悦。
文学的世界里无法求取科学的真; 文学的世界也不能给我们提供现实功利要求的满足;
1.3.释义与辨味
字字落实:是指文学作品的欣赏一定要细致地阅读理 解文本语言(词句),以求获得对那些让我们疑惑的 字义、词义的清晰的理解。
文学欣赏第八章 亚洲文学 ppt课件

Page 27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
Page 28
Page 19
创作背景
《雪国》起笔于1935年,当时正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准 备发动全国侵华战争的阴云密布时期。 在这时期,他们对日本国内加强统治, 轰动一时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已被镇 压下去,与之对立的新感觉派文学, 包括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从另外一 面受到影响《雪国》这部作品的发表, 足以说明这一严酷的现实。
文学欣赏
第一章 概述
文学欣赏
第八章 亚洲文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 1
情景导入
与西方文学相对的是“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 东方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的这两块大陆上,结出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批璀璨的果实。如许多世界“第 一”,世界“之最”:其中,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优美的神话传说;有世界 上最早和最为庞大的诗歌总集——印度的《吠陀》;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丰 富的文学总集——古希伯来的《旧约》;有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 —中国的《国语》和《左传》…… 东方文学不仅历史古老,而且源远流长。东方文学中除了古埃及和古巴比 伦文学遭湮没外,印度、中国、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传统、日本文学 传统都赓延承续,代代相传,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们这一章节主要就亚洲文学部分进行赏析。
Page 17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 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 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 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 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 ,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 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 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 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 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 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
Page 28
Page 19
创作背景
《雪国》起笔于1935年,当时正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准 备发动全国侵华战争的阴云密布时期。 在这时期,他们对日本国内加强统治, 轰动一时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已被镇 压下去,与之对立的新感觉派文学, 包括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从另外一 面受到影响《雪国》这部作品的发表, 足以说明这一严酷的现实。
文学欣赏
第一章 概述
文学欣赏
第八章 亚洲文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 1
情景导入
与西方文学相对的是“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 东方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的这两块大陆上,结出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批璀璨的果实。如许多世界“第 一”,世界“之最”:其中,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优美的神话传说;有世界 上最早和最为庞大的诗歌总集——印度的《吠陀》;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丰 富的文学总集——古希伯来的《旧约》;有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 —中国的《国语》和《左传》…… 东方文学不仅历史古老,而且源远流长。东方文学中除了古埃及和古巴比 伦文学遭湮没外,印度、中国、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传统、日本文学 传统都赓延承续,代代相传,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们这一章节主要就亚洲文学部分进行赏析。
Page 17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 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 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 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 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 ,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 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 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 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 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 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文学欣赏课件ppt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就是读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的相通或相似。
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 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评论, 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 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 受。
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理解和鉴别的 有机统一。
14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欣赏 2.共鸣
二、简述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三、结合某一作品,谈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15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0
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是审美享受 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
感情上的反应是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 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底蕴的。
4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 蕴的深刻理解。 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 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 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 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 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 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 术鉴赏上的愉悦。
11
三、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 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 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 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 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 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 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 学鉴赏就无法进行。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 审美认识活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3
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 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评论, 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 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 受。
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理解和鉴别的 有机统一。
14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欣赏 2.共鸣
二、简述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三、结合某一作品,谈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15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0
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是审美享受 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
感情上的反应是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 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底蕴的。
4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 蕴的深刻理解。 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 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 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 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 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 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 术鉴赏上的愉悦。
11
三、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 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 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 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 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 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 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 学鉴赏就无法进行。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 审美认识活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3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唐代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课件ppt

• 相似的还有“镜头一”“镜头二”“镜头 三”之类的小标题。
4.音乐串联法
• 如《新学期的 DO RE MI》小标题“DO— —多”,写作业多;“RE——赖”,写课 外活动被占用;“MI——迷”,写班上来 了竞争对手。这几个小标题,给平淡枯燥 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动感。
5.颜色串联法
• 如《寝室三色》从氛围入手,“红 色——兴奋不眠夜”“灰色——时时 心无奈”“黑色——夜深人静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个小标题给人一种井然有序、情景 交融的美感。
6.情感串联法
• 《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分别以 “喜”“怒”“哀”“乐”为小标题组接 现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
• 类似的还有“酸”“甜”“苦”“辣”等。
第三节 韩孟诗派
韩愈的诗歌: •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
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 “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 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 ——陈寅恪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第三节 韩孟诗派
• “荒国陊(duò)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 愁也;鲸呿(qū)鳌掷, 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 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 意。”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马端临《文献通考》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音乐串联法
• 如《新学期的 DO RE MI》小标题“DO— —多”,写作业多;“RE——赖”,写课 外活动被占用;“MI——迷”,写班上来 了竞争对手。这几个小标题,给平淡枯燥 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动感。
5.颜色串联法
• 如《寝室三色》从氛围入手,“红 色——兴奋不眠夜”“灰色——时时 心无奈”“黑色——夜深人静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个小标题给人一种井然有序、情景 交融的美感。
6.情感串联法
• 《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分别以 “喜”“怒”“哀”“乐”为小标题组接 现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
• 类似的还有“酸”“甜”“苦”“辣”等。
第三节 韩孟诗派
韩愈的诗歌: •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
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 “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 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 ——陈寅恪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第三节 韩孟诗派
• “荒国陊(duò)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 愁也;鲸呿(qū)鳌掷, 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 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 意。”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马端临《文献通考》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二讲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文学欣赏)PPT课件

30
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 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 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 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 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 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 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 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 示,……”
31
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 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 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 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 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 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 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 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 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 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 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 你这偷汉的小寡妇!”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还没有答话,忽然看见七斤 从小巷口转出,便移了方向,对他嚷 道, “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 到那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29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 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 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 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 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 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 “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 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创作情况
主要文学作品有:
3部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
夕拾》、《两地书》。
13
14
16部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 (1926)、《坟》(1927)、《华盖 集续编》(1927)、《而已集》 (1928)、《三闲集》(1932)、 《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 (1933)、《南腔北调集》(1934)、 《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 (1935)、《花边文学》(1936)、 《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 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 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 遗》。
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 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 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 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 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 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 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 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 示,……”
31
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 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 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 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 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 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 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 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 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 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 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 你这偷汉的小寡妇!”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还没有答话,忽然看见七斤 从小巷口转出,便移了方向,对他嚷 道, “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 到那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29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 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 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 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 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 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 “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 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创作情况
主要文学作品有:
3部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
夕拾》、《两地书》。
13
14
16部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 (1926)、《坟》(1927)、《华盖 集续编》(1927)、《而已集》 (1928)、《三闲集》(1932)、 《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 (1933)、《南腔北调集》(1934)、 《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 (1935)、《花边文学》(1936)、 《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 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 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 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 1、忠于原文 2、合理想象 3、口齿清楚 4、语言流畅
仔细观看下面幻灯片上的 画面,依据课文给它配上合 适的诗句,并尝试用自己的 话介绍画面。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通过配诗说话,你能说说 诗歌与记叙文的不同吗?
1、节奏明快,富有乐感。
木兰诗的特点:
2、句型工整,朗朗上口。
3、运用修辞,生动形象。来自你喜欢 木兰吗?说 说喜欢或不 喜欢的理由。
古代木兰代父从征成为千古 传诵的英雄故事,如今,尽管身 处和平时代,但是,在一些特殊 的战争中,依然涌现出了许许多 多当代木兰,你能说出一两个并 简单介绍一下她们的英雄故事吗?
仔细观看下面幻灯片上的 画面,依据课文给它配上合 适的诗句,并尝试用自己的 话介绍画面。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通过配诗说话,你能说说 诗歌与记叙文的不同吗?
1、节奏明快,富有乐感。
木兰诗的特点:
2、句型工整,朗朗上口。
3、运用修辞,生动形象。来自你喜欢 木兰吗?说 说喜欢或不 喜欢的理由。
古代木兰代父从征成为千古 传诵的英雄故事,如今,尽管身 处和平时代,但是,在一些特殊 的战争中,依然涌现出了许许多 多当代木兰,你能说出一两个并 简单介绍一下她们的英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