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
简述松果体区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回复
![简述松果体区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683179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2.png)
简述松果体区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回复松果体区病变是指发生在松果体及其周围区域的疾病,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肿瘤、囊肿、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
这些病变不仅会对松果体本身造成损伤,还会影响到其周围结构和神经传递通路,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接下来,本文将逐步介绍这些病理类型及其常见临床表现。
一、肿瘤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是松果体细胞瘤。
这种肿瘤多为良性,但也有少数恶性转化的可能。
松果体细胞瘤可以来源于松果体细胞、神经元或支持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当肿瘤发生时,它可以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结构,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包括视力障碍、头痛、眩晕、共济失调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二、囊肿松果体区的囊肿常见的有乳头状瘤和囊性畸胎瘤。
乳头状瘤是一种由松果体细胞构成的囊肿,通常为良性。
囊性畸胎瘤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变,其中含有多种成熟和未成熟的胚胎组织。
这些囊肿会逐渐增大,并通过压迫周围神经结构或侵犯颅底区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视力障碍、头痛和内分泌功能异常。
三、感染和炎症松果体区也可受到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侵袭。
一种常见的感染是结核性脑膜炎,其可累及松果体区,导致松果体炎症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如脑脓肿、脑膜炎球菌感染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能引起松果体区炎症。
这些炎症过程对松果体本身造成损伤,导致它的体积增大,进而通过压迫和扩散造成头痛、发热、视力障碍和脑脊液异常等症状。
综上所述,松果体区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包括肿瘤、囊肿、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等。
这些病变会对松果体及其周围结构造成损伤和压迫,并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松果体区病变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松果体区瘤讲课PPT课件
![松果体区瘤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a2de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05 案 例 五 : 患 者 E , 男 性 , 6 8 岁 , 因 松 果 体 区 瘤 压 迫 脑
干导致瘫痪,通过放疗和化疗缓解症状。
02 案 例 二 : 患 者 B , 女 性 , 5 8 岁 , 因 松 果 体 区 瘤 压 迫 视
神经导致视力下降,通过放疗和化疗缓解症状。
04 案 例 四 : 患 者 D , 女 性 , 4 5 岁 , 因 松 果 体 区 瘤 导 致 颅
内压增高,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后缓解症状。
06 启 示 : 松 果 体 区 瘤 的 案 例 分 享 表 明 , 该 肿 瘤 可 导 致 多
种症状,治疗方法因患者情况而异。对于疑似病例, 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松果体区瘤讲课PPT课 件
汇报人:
目录
汇报人员
01
松果体区瘤概述
02
松果体区瘤的治疗
03
松果体区瘤的预防和 护理
04
松果体区瘤的案例分 享
05
松果体区瘤的展望和 研究进展
06
汇报人员:XX 医院-XX
松果体区瘤概述
定义和位置
松果体区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 位于松果体区域,通常在后脑正中位置 肿瘤大小不一,可影响脑部功能和神经系统 需要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 学物质等
护理方法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 别是头部和眼睛的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松果体区瘤。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和高热量 食物的摄入。
观察症状:留意自己是否有视力模 糊、头痛、恶心等症状,如果有, 及时就医。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健康教育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5cc41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7.png)
谁会受到影响?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儿童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如果家庭中有类似病例,建议定期进行医疗 求医疗帮助?
症状表现
儿童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呕吐、性格改 变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与松果体区肿瘤有关,尽早诊断可 以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体检
这种肿瘤在儿童中较为少见,但可能影响生长发 育和睡眠模式。
什么是小儿松果体区肿瘤? 类型
常见的松果体区肿瘤包括松果体瘤和胚胎性肿瘤 ,如畸胎瘤。
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式。
什么是小儿松果体区肿瘤? 发生机制
肿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等有关。
目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以寻求更明确的病因。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易感人群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尤其是10至20岁之间的青少年。
虽然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但这个年龄段的发病率更高。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孩相较于女孩更容易患上松果 体腺瘤。
性别可能在发病机制中扮演一定角色,但具 体原因尚不明确。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儿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 险。
如何预防?
环境因素
尽量减少儿童接触有害环境,避免暴露于有毒化 学物质。
良好的环境可以降低儿童患病的几率。
如何预防?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建议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 的孩子。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5e74b337453610661ed9f475.png)
松果体区肿瘤一、松果体区是指松果体及其周围的结构,包括前方的三脑室后部、下方的中脑导水管、四叠体和后方的四叠体池、上方的胼胝体压部,小脑幕切迹位于松果体后上方,大脑内静脉及大脑大静脉紧靠松果体。
二、起源于松果体的肿瘤:1、多潜能胚胎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如:生殖细胞瘤、畸胎瘤等。
2、由松果体实质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如:松果体母细胞瘤和松果体细胞瘤。
3、起源于松果体周围组织结构的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等。
在所有松果体区肿瘤中,生殖细胞瘤最常见,其次是畸胎瘤。
三、生殖细胞瘤:一般位于中线结构,松果体区>鞍区>四脑室。
1.多数患者小于30岁,男性多见,约占90%,肿瘤容易通过蛛网膜下腔种植并侵犯脑实质,病灶对放疗敏感。
2.多表现境界清楚,信号或密度相对均匀;CT呈稍高或等密度;3.T2WI呈典型的低信号(与灰质比较);4.多数呈均质显著强化;5.肿瘤延三脑室两侧缘生长较具特征性,三脑室后部呈“”V“形狭窄,肿瘤呈蝴蝶状。
6.肿瘤不钙化,包埋钙化的松果体。
四、畸胎瘤1.儿童多见;2.信号混杂,含有3个胚层成分,含脂质、毛发和牙齿,钙化,部分可见出血。
3.强化表现多种多样。
五、松果体母细胞瘤1.多见于儿童;2.属于高度浸润性肿瘤,由低分化不成熟的细胞构成,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3.形态常不规则,可有明显分叶,境界欠清楚;4.常可见灶状出血和钙化,信号不均匀。
5.第三脑室后部扩大成“”“杯口”状,梗阻性脑积水明显。
6.明显不均匀强化。
六、松果体细胞瘤1.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
2.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轮廓光整。
3.CT均质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可有散在钙化。
4.T1等或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均质;5.不同程度强化,较均匀。
6.肿瘤较小,常仅局限于松果体区,一般不累及邻近结构。
7.可压迫三脑室后部变形扩大,杯口状。
七、松果体囊肿:常无临床症状。
边缘光滑,呈圆形或类圆形,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直,个别囊液信号不均匀。
松果体肿瘤护理
![松果体肿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ebbe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5.png)
04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 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3
松果体肿瘤康复
康复目标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 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预防复发:通过康复治 疗,降低肿瘤复发的风 险
恢复功能:恢复患者的 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 进食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 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心态,增强信心
康复方法
心理康复:保 持积极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松果体肿瘤分类
松果体细胞瘤:最常见的松果 体肿瘤类型,约占80%
A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较为罕 见,约占5%
C
B
松果体母细胞瘤:较为罕见, 约占10%
D
松果体转移瘤:其他部位的肿 瘤转移到松果体,较为罕见
松果体肿瘤症状
视力障碍: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复
视等
睡眠障碍:失眠、 多梦、早醒等
头痛:持续性、剧 烈的头痛,可能伴
THANK YOU
制作人:刀客特万
有恶心、呕吐
内分泌失调:性早 熟、生长激素分泌
异常等
2
松果体肿瘤护理
护理原则
01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紧张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熬夜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避免高 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
04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措施
01
观察病情:密 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意识 状态、瞳孔变 化等
饮食康复:合 理膳食,保证
营养均衡
运动康复:适 当锻炼,增强
体质
药物康复:遵 医嘱,按时服 药,控制病情
康复效果评估
01 评估指标:生活质量、认知功 能、运动能力等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16d2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3.png)
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
一、概述
松果体瘤一般都发生在儿童身上,而且有性早熟的倾向。
这种松果体瘤压迫症状,经常会出头痛呕吐现象。
在侵犯下丘脑的时候,就会出现尿崩症或其他下丘脑的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两眼上视不能,翻转眼球都感觉到很困难,而且经常会感觉到精神不振,无精打采,做事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很容易感到疲倦。
那么大家就应该了解一下,松果体瘤有哪些诊断方法到底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进行MRI检查。
这检查方法对松果体母细胞瘤诊断有独到优点,松果体母细胞瘤起源于松果体腺,恶性程度大,具浸润性,生长快,易转移,病人存活期短,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MRI检查起了很大的作用。
2、进行CT扫描诊断方式。
如果有四叠体上丘综合征,瞳孔改变,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或者男孩有性早熟等症状表现,在这种情况下,CT扫描诊断还是起到关键的作用,借助CT扫描才能得正确的诊断。
3、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也是不错的诊断方式。
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因这两种肿瘤细胞易脱落,出现脑脊液内种植,如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病理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所以这种诊断方式最易被病人的所接受。
三、注意事项:
在被诊断为松果体瘤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心态调整。
就是有病一定要医治,不要有心理阴影,只有及时就医才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做的事情。
如何治疗小儿松果体区肿瘤
![如何治疗小儿松果体区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afc258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0.png)
如何治疗小儿松果体区肿瘤
一、概述
最近觉得儿子的状态很不对劲,觉得他听力有些下降,怎么喊都很难听见,视力也下降了,一直都很想睡觉,而且眼睛变得像死鱼眼一样凸起来,觉得很担心,于是赶紧地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得了小儿松果体区肿瘤,要接受治疗,给大家讲讲治疗过程吧。
二、步骤/方法:
1、去到医院的时候,首先,医生先给某同事注射了两瓶抗生素,为了让某同事先抑制住病情,再给某同事注射了营养液,补充流失掉的营养,注射了将近有一个小时以后,觉得精神好了很多,效果真的很不错。
2、接着,是进行手术治疗。
进行得是切除肿瘤手术,因为肿瘤的存在,导致各方面的机能都很不正常了,所以必须进行切除才可以痊愈。
在手术之前,某同事被注射了麻醉针,所以手术过程某同事是不清楚的,只知道药效过了某同事刚醒来就被告知手术非常成功。
3、最后,是进行药物治疗。
磷酸氟达拉滨口服液(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药物)每天3次,一次1瓶,连续喝一个月;阿莫西林胶囊(消炎药)每天3次,一次3粒,连续吃一个月。
一个月过后,某同事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治疗效果真的很不错,值得推荐!。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e7f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3.png)
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康复。
治疗期间的特殊护理
治疗期间的特殊护理 如何管理疼痛
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关注病人 的疼痛感受。
疼痛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期间的特殊护理 如何处理并发症
观察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迹象,及时报告 医生。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确保个性化护理。
评估护理效果与持续改进 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分享护理经验与信息。
团队合作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评估护理效果与持续改进 如何进行持续教育
参与相关培训与学习,提升专业护理能力。
持续教育有助于保持护理质量的高标准。
谢谢观看
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监测病情
定期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观察 是否有变化。
记录病情变化,以便及时与医生沟通。
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提供心理支持
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与恐惧 。
提供心理辅导资源,帮助他们适应疾病。
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进行营养管理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了解松果体区肿瘤的基本信息 2. 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3. 治疗期间的特殊护理 4. 教育与支持家属 5. 评估护理效果与持续改进
了解松果体区肿瘤的基本信息
了解松果体区肿瘤的基本信息 什么是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指发生在脑松果体附近的肿瘤,常 见于儿童。
这种肿瘤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及脑脊液循环。
了解松果体区肿瘤的基本信息 为什么关注此类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影 响儿童生长发育。
松果体区肿瘤PPT课件
![松果体区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a8e09a8956bec0975e3fa.png)
PPT学习交流
9
2.1生殖细胞肿瘤
• 根据2000年WHO关于脑肿瘤的分类,生殖细胞肿 瘤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 癌、畸胎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 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学说认为胚胎早期原始生殖细 胞移行异常残留在松果体区和鞍上区。该细胞是原 始的多能分化细胞,向上皮分化时形成胚胎性癌, 向卵黄囊分化时构成卵黄囊瘤或内胚窦瘤,向绒毛 膜细胞方向分化则构成绒癌,向三个胚层分化则构 成畸胎瘤。原始生殖细胞本身增殖形成生殖细胞瘤。 鉴别需要靠实验室检查。
PPT学习交流
19
• 颅内畸胎瘤与其他部位瘤体影像表现相同, 在CT上为高低不等密度,如有牙齿和骨则 为特征表现。有脂肪密度则更易诊断,但 仅有脂肪成分而无骨和牙齿时难与皮样囊 肿和脂肪瘤区别。
• MRI图像上畸胎瘤在各个序列上表现为不均 质,因肿瘤内钙化、囊变、出血和含脂肪 成分导致,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 质部分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若肿瘤实性 为主且明显强化应考虑恶性畸胎瘤。
PPT学习交流
20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22
PPT学习交流
23
PPT学习交流
24
2.1-3 绒毛膜癌、胚胎性癌和卵黄囊瘤
• 绒毛膜癌在颅内原发十分罕见,在松果体区肿 瘤中<5%,好发于10岁之内小儿男多于女。影像 学表现无特征性,类似于生殖细胞瘤,病灶常 见出血从而MR信号混杂。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 及脑脊液中HCG升高。
PPT学习交流
2
• 松果体细胞内含分泌颗粒,主要分泌褪黑素。负 责人体生物钟及睡眠规律功能调节的激素,具体 机制还在研究中。松果体细胞间有少量神经胶质 细胞充填,还可见到一些形态不规则的钙化颗粒, 称为脑沙,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和碳酸钙,脑沙 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其功能和意义尚不清楚, 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为松果体的钙化。人类的松果体
松果体区肿瘤医学课件
![松果体区肿瘤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9eb5a1d5bbfd0a795673bf.png)
精品课件 可修改
4
精品课件 可修改
5
精品课件 可修改
6
精品课件 可修改
7
精品课件 可修改
8
二、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包括两组:第一组为起源于 松果体腺的肿瘤,第二组为起源于松果体 腺周围组织结构的肿瘤。第一组包括由多 潜能胚胎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主要 是生殖细胞瘤和畸胎瘤)和松果体主质细 胞分化而来的肿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 体母细胞瘤)。第二组包括胶质瘤、脑膜 瘤、转移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松果体囊肿、 蛛网膜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等)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0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1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2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3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4
2.1-3 绒毛膜癌、胚胎性癌和卵黄囊瘤
绒毛膜癌在颅内原发十分罕见,在松果体区肿 瘤中<5%,好发于10岁之内小儿男多于女。影像 学表现无特征性,类似于生殖细胞瘤,病灶常 见出血从而MR信号混杂。实验室检查可见血 中及脑脊液中HCG升高。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8
2.1-2畸胎瘤
颅内畸胎瘤为松果体区发病率第二位的肿瘤, 占松果体区肿瘤的1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小儿和青年人多见,约占70%,男性多见, 男女比为2:1。肿瘤可分为囊性和实质性,囊 性多为良性,实质性者多为恶性。2000年WHO 将其分为成熟型、未成熟型和畸胎瘤恶变。成 熟型由分化好的瘤组织构成,未成熟型的瘤组 织分化差,属恶性。畸胎瘤恶变则为瘤内某一 胚层的组织分化差,如上皮组织的癌变或间叶 组织的肉瘤变。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9
颅内畸胎瘤与其他部位瘤体影像表现相同, 在CT上为高低不等密度,如有牙齿和骨则 为特征表现。有脂肪密度则更易诊断,但 仅有脂肪成分而无骨和牙齿时难与皮样囊 肿和脂肪瘤区别。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acaa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8.png)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了解肿瘤细胞中基因的活跃程度,进而揭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针对松果体区 肿瘤的基因表达谱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预测预后。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松果体区肿瘤,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PD-1、PD-L1等正在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最新ppt课件
• 松果体区肿瘤概述 •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类型 •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最新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松果体区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松果体区肿瘤是指生长在松果体 区的肿瘤,多为脑肿瘤的一种。
分类
松果体区肿瘤主要分为生殖细胞 瘤、畸胎瘤、胶质瘤等类型。
02
这些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因具 体类型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制 定治疗方案。
03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
MRI是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肿瘤 的大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显示松果体区的钙化灶和骨性结构,对于诊断松果体区肿 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诊断方法
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影 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包括头颅CT和MRI等。
02
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类型
松果体细胞瘤
01
02
03
04
松果体细胞瘤是松果体区最常 见的肿瘤之一,通常为良性,
但也有恶性变的可能。
肿瘤通常表现为松果体区的占 位性病变,可能导致颅内压升
松果体良性肿瘤的健康宣教
![松果体良性肿瘤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185c46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心理因素:长 期处于紧张、 焦虑等不良心 理状态
临床表现
头痛:头痛 是松果体良 性肿瘤最常 见的症状, 通常表现为 持续性、搏 动性头痛。
视力障碍: 肿瘤压迫视 神经可能导 致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等 症状。
内分泌紊乱: 松果体良性 肿瘤可能导 致内分泌功 能紊乱,如 性早熟、生 长激素分泌 异常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康复指导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健康Leabharlann 食,适当运动避免焦虑和抑郁
03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04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工作,
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05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 06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
免加重病情
友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心理支持
心理调适
01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
疾病,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有助于康 复
02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
身心,减轻心理压力, 有助于康复
0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
的沟通,获得心理支
持,有助于康复
04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
兴趣爱好,转移注意 力,有助于康复
03
松果体良性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囊肿、松 果体畸胎瘤等。
04
松果体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 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类型、 大小和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 族中有松果体 良性肿瘤病史
环境因素:长 期接触辐射、 化学物质等
生活习惯:不 良的生活习惯, 如熬夜、饮食 不规律等
松果体区肿瘤症状
![松果体区肿瘤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544eb70be23482fb4da4cc3.png)
松果体区肿瘤症状
肿瘤是现在很普遍的疾病,患有这样疾病原因较多,常见就是生活没有规律造成,患有这样疾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疾病严重后,治疗上会很复杂,松果体区肿瘤是很多人不
熟悉的,这样疾病症状较多,制作前要先对自身疾病症状进行了解,那松果体区肿瘤症状都有什么呢?
松果体区肿瘤:
主要表现症状:
·病程长短不一,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位置和体积
大小。
一般病程较短,多在1年以内,自10天至2.5年,平均
约为6个月。
肿瘤的发展过程所产生临床症状主要有三方面:· 1、颅内压增高;
· 2、邻近结构受压征:
· 1)眼征(肿瘤压迫四叠体上丘可引起眼球向上下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或不等大等)
· 2)听力障碍(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压迫四叠体下丘及内侧膝状体而出现双侧耳鸣和听力减退)
· 3)小脑征(肿瘤向后下发展可压迫小脑上脚和上蚓部,故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
· 4)丘脑下部损害(症状表现为尿崩溃、嗜睡和肥胖)
· 3、内分泌混乱(主要表现为:1)性征发育听或不发育;2)性早熟:男孩表现为声音变粗、长阴毛、阴茎增大;女孩表现为乳腺发育、月经提早。
)
在对松果体区肿瘤症状认识后,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时候,都是要根据患者疾病症状进行,不过对这样疾病治疗过程中,饮食上一定要选择清淡食物,这样身体容易消化,同时对疾病治疗也不会产生阻碍,这点患者要注意的。
松果体实质肿瘤
![松果体实质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7babfa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3.png)
三、松果体母细胞瘤(PB)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松果体实质肿瘤最原始的类型,占松 果体实质肿瘤的40%。松果体母细胞瘤为胚胎瘤,即松果体 的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儿童多见,好发于 10-20岁,但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脑脊液 转移常见且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富细胞性胚胎瘤。
影像学表现
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可侵犯周围结构。实质肿瘤使松 果体结构膨胀及消失,使正常的松果体钙化向周围爆裂。
MRI:
常规序列:T1低信号\T2高信号,明显均匀强化。 DWI: MRS: PWI: SWI:
松果体实质肿瘤,39岁男患,伴视力模糊。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a)轴位T2WI像示累及松果体区的高信号肿块,并导致了脑积水。肿 块后方可见囊变区(箭)。(b)轴位增强T1WI像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MRI:
常规序列: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轻-中度均匀强化。 DWI: MRS: PWI: SWI:
平扫
增强
T1WI T1WI+C
T2WI T1WI+C
松果体细胞瘤可发生囊变或部分囊变,有时不易于松果体囊肿鉴别。 然而,在增强像上,囊性的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内部强化或结节状囊 壁强化。肿瘤内出血(松果体卒中)罕见 。
谢谢!
单纯囊变
囊变伴卒中
二、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PPTID)
PPTID:同时具有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的特征, 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20%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儿童 及成人均可发病,女性略多见。
影像学表现CT:(难以同松果 Nhomakorabea母细胞瘤鉴别)
平扫:边界不清楚,常表现为小于3 cm的等到高密度的肿 块。
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因 富含细胞结构在CT上呈高信号,但在生殖 细胞瘤松果体的钙化趋于被肿瘤包绕,而 在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钙化趋于像外周 爆裂。脑膜瘤与硬脑膜广基底相连。
松果体瘤早期有哪些症状
![松果体瘤早期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47e08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c.png)
松果体瘤早期有哪些症状
一、概述
由于工作和饮食生活习惯等各种原来,就会导致松果体瘤的发生。
近些年来,松果体瘤的病发率一直都居高不下,这种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就会不断恶化病情,甚至会导致死亡的发生。
所以病人应该引起注意,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但是很多病人对于松果体瘤的症状还不是很清楚。
所以就让大家来了解一下松果体瘤早期有哪些症状?
二、步骤/方法:
1、松果体瘤早期会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有肿瘤突向第三脑室
后部,梗阻导水管上口的现象,或向前下发展使导水管狭窄或闭锁,以致早期发生使阻性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了。
2、会造成听力障碍的症状。
因为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压迫四叠
体下丘及内侧膝状体,而出现双侧耳鸣和听力减迟。
松果体瘤内分泌症状,内分泌症状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或不发育。
这种症状很明显。
3、出于颅内压增高和肿瘤直接压迫中脑,部分病人可出现癫痫
发作,病理反射甚至意识障碍的症状。
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可发生细胞脱落并沿脑脊液循环播散性种植,引起相应的旧床症状。
三、注意事项:
一定要了解一下松果体瘤的症状,病人应及时发现及时去医院进
行诊治,以免错诊和误诊,从而耽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松果体区肿瘤课件
![松果体区肿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6782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c.png)
生殖细胞瘤本身一般没有钙化,松果体钙斑被肿瘤 包绕则支持生殖细胞瘤的诊断
《松果体区肿瘤》
20
4.3 肿瘤的边界、形态和有否分叶 松果体细胞瘤为 良性肿瘤,部分可有包膜,边界清楚。松果体母细 胞瘤、生殖细胞瘤没有包膜,可侵犯邻近结构,呈 明显的不规则和分叶。
《松果体区肿瘤》
3
2.1 畸胎瘤
共 5 例 ,其 中 4 例 为 恶 性 (不 成 熟 型 )。 肿 瘤 直 径 2 — 5 cm ,边 界 欠 清 ,CT 显 示 肿 瘤 内 散 在 点 状 、斑 片 状 钙 化 影 和 低 密度区,1例肿瘤内见更 低密度的脂肪影(图 IA)。MR扫描 T I W I 、 T 2 W I 均 呈混杂信号(图IB)。1例合并肿瘤内出血, 周 围 脑 组 织 受 压 移 位 ,但 无 明 显 水 肿 区 。 增 强 扫 描 肿 块 不 均 匀 强化。
仅 1 例 ,CT 平扫示松果体区直径 3 cm 等密度肿块 , 边界光滑清楚 , 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M R 扫描 T 1 W I 、 T2WI均为较均匀等信号 (图 2A)。增强后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图2B)。 该例术前 误诊为脑膜瘤。
《松果体区肿瘤》
10
《松果体区肿瘤》
11
2.5 星形细胞瘤
松果体区肿瘤 是颅内常见的区域肿瘤,常认为这一 区域肿瘤在影像学上多无特异性征象 ,难以做出肿瘤 间的鉴别诊断。但不同的肿瘤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均 有明显不同,如生殖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早期治疗可 治愈,而松果体细胞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松果 体区肿瘤若能在术前做出准确定位 、定性诊断仍具
松果体区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松果体区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e60620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3.png)
松果体区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松果体区肿瘤,人类的松果体形似松果,长宽厚约7mm×5mm×4mm,质量为140~200mg,它位于中脑上丘上部,由一个细柄连接到第三脑室。
松果体主要由颈部去甲肾上腺素纤维和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纤维支配(NE)动物实验证实,光刺激抑制作用于松果体NE释放。
嗅觉、听觉、温度感等刺激都会影响松果体的功能。
本征于1972年由Pellizzi提出是指松果肿瘤引起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增加(松果的分泌功能对腺垂体有拮抗作用)。
常见肿瘤包括松果细胞瘤、松果细胞瘤、胶质细胞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异位松果体瘤等。
约占颅内肿瘤的一部分1%以下是男生常见的。
一、病因事实上,错构瘤的肿瘤,而是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Diebler等等。
认为这种疾病是一种神经管闭合不全综合征,发生在妊娠第5~6周。
这种畸形的神经细胞由正常脑组织形成的异位肿块组成,类似于灰结节中的神经组织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的,称为胶质瘤;另一种是由神经系统的实质性细胞(即神经元)形成的,没有一般名称。
由于这两种肿瘤在病原学和形态学上不能完全区分,而且胶质瘤比较常见,所以包括神经上皮在内的神经元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44%。
二、发病机制除畸胎瘤有完整的包膜,限制非侵袭性生长。
其余肿瘤多为侵袭性生长,可沿脑脊液播种或远处转移。
骨肝、淋巴结等主要有三类:1.肿瘤阻塞三脑室出口,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和颅高压。
2.如果中脑四叠体上丘迫中脑四叠体上丘,导致眼睛无法上下丘脑内侧膝状体受压,可导致耳鸣听力下降。
3.内分泌紊乱松果区肿瘤可分泌褪黑激素,影响垂体分泌。
促性腺激素可表现为发育迟缓、功能减退、肥胖和嗜睡。
颅内压升高(95.5%)肿瘤向三脑室后部或向前发展,导水管狭窄闭锁,可早期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增加颅内压。
松果体区肿瘤(精品课件)
![松果体区肿瘤(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cc8a27168884868662d631.png)
颅内畸胎瘤与其他部位瘤体影像表现相同, 在CT上为高低不等密度,如有牙齿和骨则 为特征表现。有脂肪密度则更易诊断,但 仅有脂肪成分而无骨和牙齿时难与皮样囊 肿和脂肪瘤区别。
MRI图像上畸胎瘤在各个序列上表现为不 均质,因肿瘤内钙化、囊变、出血和含脂 肪成分导致,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 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若肿瘤实 性为主且明显强化应考虑恶性畸胎瘤。
2.1-1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是该类肿瘤中最常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型
颅内的生殖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 男女比为2:1,亚洲国家发病率远高于欧美
50%以上发生在松果体区,其次为三脑室后部、 鞍上垂体柄区,也可发生于基底节区、四脑室。
发生于松果体区和三脑室后部肿瘤者90%为男性, 典型症状为Parinaud’s综合症和性早熟,肿瘤较 大者压迫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导致脑积水和颅 高压症状。
松果体细胞内含分泌颗粒,主要分泌褪黑素。
负责人体生物钟及睡眠规律功能调节的激素,
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松果体细胞间有少量神
经胶质细胞充填,还可见到一些形态不规则的
钙化颗粒,称为脑沙,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和
碳酸钙,脑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其功能和 意义尚不清楚,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为松果体的 钙化。人类的松果体会成长到大约1-2岁时,之后就保持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松果体区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 实性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常有松果体的 钙化斑块包裹其中或挤向边缘。
MRI为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三脑室后部受 压变形,若肿瘤向前沿三脑室两侧壁生长使三脑 室后部呈V字形,尖端指向肿瘤,瘤体呈蝴蝶状, 是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较为特征的表现。因多数 肿瘤富含血管,增强扫描时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少数病灶内可有出血和囊变。肿瘤可有多发及沿 脑脊液种植于蛛网膜下腔、室管膜下及软脑膜, 需增强扫描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影像表现 在MRI上,松果体囊肿圆形或椭圆形、壁薄、 边界清晰。在T1WI及T2WI上,病变呈典型 脑脊液信号。于FLAIR序列上,因为囊液为 蛋白成分,病变信号不能完全抑制。于增 强扫描,大部分病变囊壁呈典型不完全强 化,这主要是囊肿扩大致松果体实质断裂 所致(图20)。
•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具有争议性。具我们所知,目前 尚无研究随访到囊肿完全消退,所以松果体囊肿的 自然史并没有完全理解。很多研究显示在随访中松 果体囊肿比较稳定。在一项32例病例的研究中, Barboriak等报道在0.5-9.1年的随访中,75%病例 稳定,而那些大小发生变化的病例也没发生相关临 床表现。一些作者提倡只对无症状松果体囊肿进行 临床随访。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被广泛接纳,因为有 研究显示松果体肿瘤像松果体囊肿。然而,这种情 况十分罕见。通常大松果体囊肿(≥10mm)要行 影像随访以证实其稳定性。有时,为了取得确切诊 断,可实施外科干预。
• 影像表现 病变在CT上呈边界清晰锐利、高密度肿块影,包 埋松果体钙化,因为肿瘤内淋巴细胞密集,肿块 呈高密度。并可见脑积水。病变在MRI上呈典型 实性肿块,其内可见囊性成分。与灰质相比,生 殖细胞瘤在T1WI及T2WI上呈等至高信号,增强 扫描后,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图16a)。弥散 受限说明肿瘤内细胞丰富(图16b)。CSF播散 的可能性使整个神经轴(neuroaxis)的影像评估 成为必然(图16c)。鉴别诊断包括松果体原发肿 瘤,然而,如癌蛋白出现、且在CT上观察到被包 埋的松果体钙化,那么这些证据有利于缩小鉴别 诊断范围。
疾病治疗 ·1、伽玛刀立体手术治疗:
•
• • • • •
临近重要脑功能区及深部血管,开颅手术风险极大, 伽玛刀可作为首选治疗。 理由为: ·1)、直接开颅手术死亡率为5%~10%; ·2)、75%的肿瘤为恶性,不能全切(即便良 性肿瘤全切率亦较低),且同样75%的病患对伽玛 射线敏感; ·3)、手术增加了肿瘤发生脑脊液播散的可能。 ·
• 转移瘤 松果体腺转移瘤比较罕见。尸检报告显示 0.4-3.8%实性肿瘤患者发生松果体转移。 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最常见)、 乳腺癌、肾癌、食管癌、胃癌与结肠癌。 松果体转移瘤可不合并脑实质转移而单独 存在。
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
• 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是先天性包涵囊肿,含有上 皮成分。表皮样囊肿约占颅内肿瘤的1%,3-4%颅内 表皮样囊肿发生于松果体区。关于颅内表皮样囊肿 及皮样囊肿起源的理论多种多样,有理论认为系神 经组织与表皮外胚层分裂失败和胚胎外胚层被包埋。 皮样囊肿发生率较表皮样囊肿少3-10倍。因为上皮 脱屑,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相对较大。目前松果 体区表皮样囊肿发病高峰是20-30岁,皮样囊肿患者 较年轻,主要为儿童或青春期人群,皮样囊肿通过 上皮脱屑及腺体分泌两种形式生长。虽然肿瘤样变 较罕见,但两者皆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星形细胞瘤
• 松果体区星形细胞瘤不常见。其起源于胼胝体压 部、丘脑或中脑顶盖间质星形胶质细胞,起源于 松果体腺神经成分比较罕见。肿瘤边界清晰(神 经胶质瘤,WHO分级I级)或弥漫浸润(WHO分 级II–IV级)。顶盖区星形细胞瘤通常为低级别肿 瘤(WHO分级I或II级),常致顶盖扩大继发性阻塞 导水管(图24),顶盖胶质瘤通常发生于小孩, 生长缓慢,分流术是长期存活唯一的治疗方法。 在MRI上,顶盖呈球形增大。病变呈典型T1等信 号、T2高信号,无至轻度强化。影像学密切随访 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其稳定性。
• 影像表现 在CT上,表皮样囊肿呈低密度,类似于脑脊液。 皮样囊肿表现多样,因为脂质而不是脂肪,病变 内可见低密度区,脂质来源于中胚层。两种病变 周围都可见钙化。在MRI上,表皮样囊肿呈T1低 信号、T2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似。表皮样囊肿钻 入邻近结构之间,包埋神经与血管,这些特征使 外科切除相当困难。在FLAIR上,表皮不能被完 全抑制,因此能与蛛网囊肿鉴别。DWI高信号有 利于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图22)。表皮样囊肿内 部无强化,囊壁环形强化罕见,这主要与炎症或 感染有关。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中(两类囊肿 皆可发生),囊肿内部可发生强化。
• 影像表现 在CT上,病变为大(典型者≥3cm)、分叶 状肿块,呈典型高密度,此表现反应其细 胞密集的组织学特征。如果可见松果体钙 化,那么钙化斑通常被爆破并移位至病变 周边。几乎100%患者有阻塞性脑积水表现。 在MRI上,肿瘤信号不均,实性部分呈低至 等T1信号、相对于皮质呈等至稍高T2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质强化。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正常解剖
• 松果体为红褐色小体,因形如松果而得名。 松果体大小约10-14mm。松果体位于中线 区,附着于第三脑室后方上部,下方为中 脑顶盖与上丘,上方为胼胝体压部与Galen 静脉。胚胎2月时,松果体以憩室的形式起 源于间脑第3脑室顶部。成年型松果体悬挂 于第三脑室顶后部的柄上。松果体分泌褪 黑素,并与生物钟节律有关。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
•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PTPRs)是在2007年WHO分 类中刚刚得到公认的肿瘤。该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神 经上皮肿瘤,发生于儿童与成人,发病年龄为5-56 岁(平均年龄31.5岁)。PTPRs被认为起源于松果 体区联合下器管的特化室管膜细胞。由于PTPRs比 较罕见,到目前为止,其组织学分级标准还没确定, 但是大多数可能为WHO分级II或III级。一项多中心、 包括31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72%患者病情进行 性加重,7%出现脑脊液播散。5年生存率与病情无 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survival)分别为 73%与27%。即使病灶完全切除及放疗后,局部复 发也经常发生。
• 松果体区肿瘤包括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转移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 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脑膜瘤)。松果体 区肿瘤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3%–8%,占成人颅内肿瘤1%以下。生殖细 胞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40%, 松果体实质肿瘤占14%–27%。
松果体区肿块的体征及症状
• 影像表现 无特异影像表现鉴别PPTID与松果体细胞瘤 或松果体母细胞瘤。PPTID在MRIT2WI上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可强化。该 肿瘤亦可囊变。
松果体母细胞瘤
• 松果体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WHO分级IV级 肿瘤,是松果体实质肿瘤中最原始的一类 肿瘤,占松果体实质肿瘤40%。松果体母 细胞瘤是胚胎性肿瘤,被称为成松果体腺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最常见于20岁以前,无性别差异。CSF播 散较常见,为最常见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 为58%。
• 影像表现 PTPRs边界清晰,在T1WI上,病变信号多 变,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 病变强化。囊变较常见。肿瘤呈T1高信号 的病例亦有报道,认为与分泌物中含有蛋 白质或糖蛋白有关
生殖细胞瘤
• 占所有头颅肿瘤的1-2%,90%患者小于20 岁。在组织学及遗传学上,中枢神经系统 生殖细胞瘤与卵巢无性细胞瘤及睾丸精原 细胞瘤类似。50-65%颅内生殖细胞发生于 松果体区,25-35%位于鞍上区。松果体区 肿瘤男性发生率比女性多10倍,而鞍上区 肿瘤无性别差异。虽然脑脊液播散及邻近 结构侵犯比较常见,但是预后较好(5年生 存率至少90%)并且病变对放疗敏感。
· 由于该部位肿瘤位置深企,周围解剖结构复杂,
• 总体来讲,伽玛刀治疗该部位肿瘤治疗效果 良好,尤其是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 · Backlund等应用伽玛刀治疗19例不同 性质的松果体区肿瘤,收效满意,患者的高 颅症状完全消失,肿瘤缩小或消失,死亡率 与病残率为0。 • ·由于伽玛刀治疗不能明确肿瘤性质,故 术后应严密随访。恶性程度高的松果体区肿 瘤在伽玛刀治疗后最快的一个月肿瘤就会消 失,多数也在三个月后消失,故术后两、三 个月即需行磁共振复查。此类肿瘤恶性程度 高,易在脑和脊髓腔中播散,故明确诊断后 应补作全脑及脊髓放疗。
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
•
在2000年WHO关于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中 分化松果体实质细胞瘤(PPTID )被提到,并被 定为WHO分级II或III级。该肿瘤占所有松果体实 质肿瘤20%以下,发病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 为成人早期,女性稍多于男性。5年生存率3974%。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转移病变确有报道, 但较罕见。
脑膜瘤
• 在CT上,脑膜瘤呈典型高密度影,反应其 富细胞特征。15-25%病例可见钙化。病变 血供丰富,强化明显。脑膜瘤是基于硬脑 膜的病变,增强扫描后可见硬膜尾征。在 MRI上呈T1低至等信号、T2等至高信号 (图25)。
脂肪瘤
• 脂肪瘤起源于异常分化的原始脑膜,原始 脑膜为存在于发育中脑(developingbrain) 周围未分化间充质,正常情况下发育为柔 脑膜与蛛网膜下腔。脂肪瘤是发育畸形, 不是肿瘤。脂肪瘤内有血管及神经穿过, 致使切除困难。脂肪瘤在CT上呈低密度, 与脂肪密度一致。MRI上,在病变信号与脂 肪信号相同(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脂肪 抑制序列上,信号抑制)(图26)。病变 无强化。
• 松果体区其它肿物 很多松果体区其它肿物起源于松果体附近 的细胞,主要包括脑膜瘤、室管膜瘤脉络 丛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 质瘤、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及脂肪瘤。 转移瘤也可发生于松果体区。松果体区罕 见病变包括孤立性纤维瘤、结节病 (sarcoidlesions)及黑色素瘤。
• •
• 其它生殖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卵黄囊肿瘤与胚胎性癌比较罕 见。这些肿瘤的影像表现与其它GCTS或原 发性松果体肿瘤类似。血清癌蛋白的评估 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病变出血可导致T1 时间缩短。
松果体囊肿
• 25-40%松果体囊肿在尸检中发现,23%发 生于正常志愿者。松果体囊肿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但发病高峰为40-49岁,研究显示, 女性略多于男性。病变起源尚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松果体囊肿主要是因为腺体退 行性变。典型病变常无症状,大小约215mm。随访研究显示病变大小比较稳定。 如病变大小超过15mm,患者通常会有症状, 其典型表现为头痛或视觉改变。松果体囊 肿出血(松果体卒中)与急性脑水肿比较 罕见。死亡病例亦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