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苏州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州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物理2016年11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33题.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4.本卷的考试范围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4.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5.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6.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 .初春,薄雾缥缈B .盛夏,夜深露重C .深秋,天降浓霜D .寒冬,滴水成冰7.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 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 .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 .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 .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8.图8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9.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9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 上升到B 位置,则表明气温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 10.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 其变化情况是A .逐渐变短B .先变短再变长C .逐渐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1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

【真卷】2016-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21校联考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

【真卷】2016-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21校联考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21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

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A.500毫秒B.5秒 C.50秒D.5分钟2.(2分)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3.(2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两条纸带(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第一条纸带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均匀,说明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B.由于打点计时器均匀的振动,不论怎样拉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C.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拉纸带的时间是0.14秒D.拉第一条纸带时一定是越来越快4.(2分)下列单位换算中,书写正确的是()A.1500克=1500×克=1.5千克B.1500克=1500×=1.5千克C.1500克=1500克×千克=1.5千克D.1500克=1500×千克=1.5千克5.(2分)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发声的物质B.传声的物质C.振动的幅度D.振动的频率6.(2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7.(2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8.(2分)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晴天,树林中地上有圆形光斑B.烈日下常能见到水泥马路对面的物体会变形C.人在灯光下的影子D.射击瞄准时一定要“三点一线”9.(2分)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A.B.C.D.10.(2分)渔夫到湖里去叉鱼。

2017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答案

2017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答案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60cmB.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成绩约为8sC.人感觉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2.(3分)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微波炉B.电熨斗C.电风扇D.电视机3.(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4.(3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岸边的树D.河岸5.(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6.(3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7.(3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8.(3分)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C.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D.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10.(3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钢琴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C.利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女高音的“高”指的是音调高11.(3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s内,甲同学的速度为10m/s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1分)12.(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幅图反映的共同物理规律是;图乙演示的实验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选填“虚”或“实”)像。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表方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表方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表方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其中1~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2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不全的给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给分)1.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作为“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作为“尺”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校园里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高约1.65mB.我的课桌有4拃长约80cmC.学生们集体跳绳所用的绳子有两庹(tuǒ,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半长约4.0mD.小明同学步行测学校的甬路长50步约30cm2.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出现了错误B.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4.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8.60cm B.1.60cm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5.小明学习了“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后,回家看见爸爸正在抽烟,就对爸爸说:“爸爸,请不要再抽了,吸烟有害健康,您一个人抽烟,我和妈妈都会因为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的.”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6.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7.如图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加油机,受油机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8.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9.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10.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1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1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子在水中弯折B.湖光掠影C.手的影D.大象在水中的倒影13.平面镜利用的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14.如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A.大于2m B.2m C.小于2m D.以上答案均可15.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16.小明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A点有一条鱼,下面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明看到的是鱼的虚像B.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C.用激光笔瞄准A点能照射到鱼D.用激光笔瞄准B点能照射到鱼1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1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B.C.D.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从玻璃板后方观察,光屏上没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也将靠近玻璃板20.承德七星湖景色优美,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人看见的水中树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人看见的水中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二、填空、简答及作图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第26题2分,其他每空2分,共22分)2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22.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23.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24.笛子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吹奏时,悠扬的笛声是笛子内空气柱产生的,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的是声音特性中的.25.如图所示,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窗外的景物,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立(填“正”或“倒”)的(填“虚”或“实”)像,它是根据原理形成的.26.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共24分)2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28.(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①如图1(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②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③如图1(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B,说明.(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红发较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大于/小于/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9题5分,第30题9分,共1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求该物体的速度v.30.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1)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2)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需多长时间;.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表方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其中1~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2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不全的给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给分)1.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作为“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作为“尺”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校园里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高约1.65mB.我的课桌有4拃长约80cmC.学生们集体跳绳所用的绳子有两庹(tuǒ,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半长约4.0mD.小明同学步行测学校的甬路长50步约30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不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小树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1.65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8cm,课桌长度有4拃,在80cm 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一庹”在1.6m左右,两庹半长在4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甬路长50步约50×60cm=3000cm=30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D.2.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误.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B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C错误;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出现了错误B.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不一定出现了错误,故A错误.B、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C、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故C错误.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B.4.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8.60cm B.1.60cm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60cm﹣7.00cm=1.60cm;故选B.5.小明学习了“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后,回家看见爸爸正在抽烟,就对爸爸说:“爸爸,请不要再抽了,吸烟有害健康,您一个人抽烟,我和妈妈都会因为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的.”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考点】分子的运动.【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抽烟时,烟雾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抽烟者周围的人们也会吸入烟雾,造成被动吸烟,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如图是男子100米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C.不能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D.可知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但统一的方法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D、博尔特和其他运动员跑的路程相等,但博尔特所用时间最少,所以可知博尔特跑得最快.故A正确,D错误;B、各选手没有跑完全程,无法得知具体所用时间,无法判断其排名.故B错误;C、已知路程和时间,可以利用v=求出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故选A.7.如图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加油机,受油机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飞机在空中受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应是相对静止的.但它们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解答】解:(1)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梯队在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所以此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相对静止的;即加油机相对受油机是静止的,受油机相对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C错误;(2)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加油机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都是运动的,故AD错误.故选B.8.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首先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物理量,在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的关系.【解答】解: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随着时间不发生变化,则为图中乙部分.故选B.9.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百米竞赛的位移就是100m,10s到达终点,时间就为10s.【解答】解:A、因为运动员不是匀速运动,故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不能确定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故A错误;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路程不知,所以不能求得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10m/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来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D、二胡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故D错误.故选C.1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4)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答】解: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B、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C错误;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B.1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子在水中弯折B.湖光掠影C.手的影D.大象在水中的倒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4)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解答】解: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大象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平面镜利用的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则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BC错误;(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故选A.14.如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A.大于2m B.2m C.小于2m D.以上答案均可【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桥面最高处距水面2时,像距水面也是2m,即“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2m,至于水深2m、大于2m、小于2m都可以.故选D.15.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小明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A点有一条鱼,下面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明看到的是鱼的虚像B.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C.用激光笔瞄准A点能照射到鱼D.用激光笔瞄准B点能照射到鱼【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首先知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其次明白本题是鱼反射的光线到达右侧玻璃经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的鱼的像在进入人眼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解答】解:光由B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眼.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鱼的虚像的位置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明用激光笔瞄准A点能照射到鱼,如图所示,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1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D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故选B.1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B.C.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016-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0分)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所示,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天空二号是静止的()A.太阳B.月球C.神舟十一D.地球2.(2.00分)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要学好这门科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要认真观察B.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应通过实验进行探究C.培养学习兴趣,发扬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精神D.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只需要照搬继承3.(2.00分)福清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规定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喧哗”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4.(2.00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dm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m/sC.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5.(2.00分)用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则发出琴声的声源是()A.手指B.空气C.弦柱D.琴弦6.(2.00分)“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声音太小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7.(2.00分)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cm、72.13cm、72.12cm,则课桌高是()A.72.12cm B.72.123cm C.72.1233 cm D.72.12333cm8.(2.00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9.(2.00分)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C.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10.(2.00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的“影子”B.树下阴影C.水中“倒影”D.小孔成像11.(2.00分)下列事例能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在溪边,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B.在雨天,听到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C.在树下,听到树上鸟儿鸣叫的声音D.在水中,听到岸边人们说话的声音12.(2.00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13.(2.00分)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镜面反射B.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2.00分)2016年8月12日,中国选手王镇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20km竞走比赛中以1小时19分14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则他在竞走时()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每时每刻的速度都是4.21m/sC.做变速运动,其平均速度约为4.21m/sD.前半段做变速运动,后半段做匀速直线运动15.(2.00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可行的方法是()A.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B.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10°C.镜面不动,入射光线逆时针旋转20°D.镜面不动,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20°16.(2.00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 C.D.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有8小题,24题4分,共23分)17.(2.00分)里约奥运会女子100m仰泳,中国名将傅园慧夺得铜牌,成绩为58.76(填上适当的单位),如图所示,是观众看到的仰泳最后冲刺阶段的情景,他认为乙最快,这是根据在相同的,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而做出的判断。

【物理】2016-2017河北区期中考试试卷

【物理】2016-2017河北区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区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端午节当天,小泽和爸爸、妈妈去海河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海河沿岸的景色,小泽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A.船B.小泽C.岸边的树D.妈妈2.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A.2.5km B.2.5m C.2.5dm D.2.5cm3.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几张图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B.C.D.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形状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6.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击鼓面C.改变直尺伸出桌面弧度,再次按动直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吸气7.小泽同学给冰加热,他将冰溶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B.冰溶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溶化过程不需要吸热C.图中BC段表示冰的溶化过程D.图中DE段表示冰的溶化过程8.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的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加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路,减少了水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9. 小泽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 .B .C .D .10. a b c 、、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 车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 车以速度v 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 ,c 车也以速度v 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 ,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b a c t t t 、、,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a c t t t ==B .b a c t t t <<C .b a c t t t >>D .b a c t t t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 .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2. 户外运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保鲜利用了冰溶化吸热 B .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和冰放热C .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 .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13.如图是夜晚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II卷(非选择题共61分)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15m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s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3.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小孩的座位4.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放热C.雪糕周围冒“自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雨冒“白气”是汽化现象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7.如图是2015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可知()A.各选手的最终名次B.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C.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D.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8.小明用两支示数都为38.5℃的体温计分别测量体温为39.5℃和37℃的两个人的体温,则测量的结果是()A.37℃39.5℃B.38.5℃39.5℃C.39.5℃38.5℃D.38.5℃38.5℃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10.如图是小车甲、乙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乘越大,乙车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1.用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物体长度为cm,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C.12.(4分)广场舞的音乐声是山音箱中纸盆的产生,经传播到人耳,若音量过大,则影响周围居民,因此可采用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的减噪举措,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还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13.(4分)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只有当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15.(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华网重庆3月31 日电,从缅甸曼德勒起飞的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优如一只巨大的风筝,在飞越群山,历经约20小时30分,航行1500公里后,安静地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阳光动力2号”是瑞士设计的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机身使用的碳纤维蜂窝夹层材料,每立万米质量仅25克,机翼有72米,质量仅有2300千克,和一辆小汽车相当;机冀上装载的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为飞机提供了持续的可再生能源;这些电池板每块仅厚135μ米,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135μm=m;(2)在飞行过程中,以为参照物时,飞行员是运动的;(3)“阳光动力2号”从曼德勒飞到重庆的平均速度为km/h(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4)“阳光动力2号”的优点之一是.三、作图与简答题16.(2分)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17.(2分)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18.(4分)如图所示,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而小红同学发现壶嘴位置几乎看不见“白气”,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四、实验与探究题19.(6分)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她观察并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气泡的特点以及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首先撤掉了酒精灯,发现水还在沸腾,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沸点为℃;(2)“水还在沸腾”的原因可能是.20.(8分)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2)计算可得:v AC=m/s,v BC=m/s.21.(8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d,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细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以上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操作步骤C应改正为:;(2)改正后合理的实验步骤排序应是;(3)实验步骤E中的n为20圈比40圈的实验误差.22.(8分)暑假,小李利用冰箱测量不同液体的凝固点.他在两只透明的杯子甲和乙中,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箱冷冻室内,每隔一定时间打开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甲杯子中的一部分水已经开始结冰,而乙杯子中的盐水却完全处于液态.同时还发现冷冻室内结有厚厚的霜.霜层过厚会降低制冷效果,增加能耗.于是小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先将两种液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待它们完全凝固后再取出,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的变化并测出其熔点,就可知道它们的凝固点.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打开冰箱门时,〔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白气”;(2)开始结冰时甲杯中水的温度0℃;乙杯中的盐水的凝固点应该水的凝固点;(都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他改进实验方法依据的原理是.23.(4分)如图所示,小雨同学探究了音调与频率的关关系后,继续利用刻度尺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请你帮他完成实验:主要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五、计算题请从A、B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24.(5分)下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至少需要多少h?25.(5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00m.请你计算该汽车:(1)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请从A、B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26.A.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直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铁管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敲击声,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产生“两次敲击声”的原因是;(2)敲击后经过1.2s,另一个同学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计算这条直铁管长度;(3)计算听到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7.B.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请你解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中途高铁列车以180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度为1800m的隧道,高铁列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40s,计算这列高铁列车的长度.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15m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5cm=15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接收到的响度越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清楚的是: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小孩的座位【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以铁轨、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和铁轨、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或车厢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4.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放热C.雪糕周围冒“自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雨冒“白气”是汽化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需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吸收热量,故AB错误;CD、雪糕周围冒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 错误.故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7.如图是2015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可知()A.各选手的最终名次B.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C.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D.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但统一的方法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可知,部分选手还没有跑完全程,无法得知具体所用时间,无法判断其最终名次.故A错误;BD、博尔特和其他运动员跑的路程相等,但博尔特所用时间最短,所以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故B正确,D错误;C、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故C错误;故选B.【点评】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三种: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③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8.小明用两支示数都为38.5℃的体温计分别测量体温为39.5℃和37℃的两个人的体温,则测量的结果是()A.37℃39.5℃B.38.5℃39.5℃C.39.5℃38.5℃D.38.5℃38.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计有一特殊的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缩口,液柱不能自动下降.【解答】解:由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可知: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向下甩一下,如果没有甩,直接测病人的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体温计示数高,则准确;如果比体温计原来示数低,则仍然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第一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9.5℃,第二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8.5℃,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在图象中包含了好多知识.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象分成3段,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解答】解: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错误;B、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错误;C、据熔化图象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D、据图象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给出了海波的熔化图象,让学生通过图象得出一些相关的信息.由于海波是晶体,所以它的图象应分为三段进行分析: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在分析时先找出能够直接看出的,再分析隐藏的内容.10.如图是小车甲、乙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乘越大,乙车速度不变【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2m/s;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二、填空题11.用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3.25cm,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4°C.【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木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可知,在刻度尺的(2~3)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物体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5.25cm﹣2.00cm=3.25cm.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低于0℃,为﹣4℃.故答案为:1;3.25;﹣4.【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广场舞的音乐声是山音箱中纸盆的振动产生,经空气传播到人耳,若音量过大,则影响周围居民,因此可采用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的减噪举措,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还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声音具有能量.【解答】解:(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广场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2)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3)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4)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13.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故答案为: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及沸腾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熔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凝华.【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确定原来的状态,然后确定最后的状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同时注意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解答】解: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______ 、物体间的______ 、和物体______ 规律的自然科学.【答案】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解析】解: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故答案为: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运动.根据物理学的研究的对象进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住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______ .一辆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行驶的汽车,它的速度为______ m/s.【答案】dm;30【解析】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左右;因为1km/h=m/s,所以108km/h=108×m/s=30m/s.故答案为:dm;30.①根据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②1km/h=m/s.①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正确估测,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②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3.2016年10月17日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并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飞船是______ 的;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则神舟十一号飞船是______ 的.【答案】静止;运动【解析】解: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二号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由于钢尺______ 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改变.【答案】振动;音调【解析】解: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由于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如图1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______ 现象.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2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m.【答案】反射;4.6【解析】解: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光线进入他们的眼睛,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5m+2.5m-0.4m=4.6m.故答案为:反射;4.6.(1)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用常见的检测视力的方法考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来判断的;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 赫兹(H z).【答案】音色;20~20000【解析】解: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音色的不同.人听到的声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围20H z~20000H z.故答案为:音色;20~20000H z.解决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20000H z.抓住声音的特征及人的听觉范围,属于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答案】产生;传播【解析】解:(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2)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故答案为:(1)产生;(2)传播.(说明:两空中的内容,顺序可颠倒.)(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答案】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关键是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7.如图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答案】解:连接人的眼和B1,与水面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人的眼与O、以及OB,最后标上箭头,如下图所示:【解析】物体B反射的光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潜水员的眼睛,潜水员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潜水员看到的B是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B的实际位置高,所以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物体B,实际上看到的是变高了的B的虚像B1.岸上的人观察水中的物体时,会看到比原位置高的虚像,同样,在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时,也会看到比原位置高的虚像,这是因为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18.请完成(1)(2)探究内容.(1)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 不正确.测量时通常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 .(2)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做以下实验,如图2示,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①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 有关;②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______ 有关.③实验时用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A;B;减小误差;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将乒乓球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析】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测量时通常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2)①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即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②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③实验时用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将乒乓球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答案为:(1)A;B;减小误差;(2)①振幅;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③将乒乓球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目.19.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上方是小车位于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和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计时准确些,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 些;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______ .(以上均选填“大”或“小”)(3)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答案】刻度尺;停表;小;大;0.2;2.4;速度越来越快【解析】解:(1)根据公式v=可知,要想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出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过了A点再计时,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3)由图示:s2==60cm=0.6m,s1=120cm=1.2m,t2=3s,t1=5s.前半程的速度v2===0.2m/s;全程的平均速度v1===0.24m/s.(4)v2<v1,所以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或秒表、手表);(2)小;大;(3)0.2;0.24;(4)速度越来越快.(1)根据公式v=可知,要想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出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减小误差,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3)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4)根据两个速度值判断出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比较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要看物体速度的变化.20.张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块平薄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在玻璃板右侧竖直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红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的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观察.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 承接到像(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3)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 .(4)玻璃板下面铺着标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______ 的关系.若将点燃的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张华刚开始在玻璃板另一侧方格纸上移动蜡烛(两蜡烛大小一样),发现两蜡烛不会重合,这是因为______ .【答案】右;易透过玻璃板找到像的位置;不会;虚;比较物与像的大小是否相等;物象大小;不变;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解析】解:(1)因为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并且必须通过光学元件进行观察,因此眼睛必须在右侧的蜡烛所在的一侧;平板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能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也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把B蜡烛与A蜡烛在后面成的像重合,则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这样就能准确地确定了像所在的位置.(2)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两只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实验要求蜡烛1和蜡烛2要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小华将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5)当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时,物像始终无法重合;故张华刚开始在玻璃板另一侧方格纸上移动蜡烛(两蜡烛大小一样),发现两蜡烛不会重合,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故答案为:(1)右侧;易透过玻璃板找到像的位置;(2)不会;虚;(3)比较物与像的大小是否相等;(4)物象大小;不变;(5)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1)根据虚像的特点和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进行分析.镜子和玻璃板都是平面镜,而且镜子的反射效果好,成像清晰,但镜子不透光,不能看到背面的物体;玻璃板成像比较暗,但透光,可以看到镜子后的物体.(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3)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4)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5)当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时,物像始终无法重合;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蜡烛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21.某同学面对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听到回声.他从腕上的电子表看到,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经历了1s的时间,峭壁离这位同学站立之地约有多远?【答案】解:声音传播到峭壁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即t=×1s=0.5s,由v=得,这位同学离峭壁的距离:s=vt=340m/s×0.5s=170m.答:峭壁离这位同学站立之地约有170m.【解析】声音从人传递到峭壁后再反射回来,总用时0.5s,那么可知单程时间,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路程.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声波从发出传到峭壁的时间与声音传播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的25s.问:(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答案】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200km/h.(2)由于v=,v2=144km/h=40m/s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2t2=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200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解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二、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1B.5:3C.3:4D.4:3【答案】D【解析】解:已知,s甲:s乙=2:3,t甲:t乙=1:2,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甲乙=甲甲乙乙=甲甲乙乙===4:3.故选D.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比,利用v=可以得到速度之比.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速度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掌握速度公式v=,分别用已知条件表示出甲乙的速度,从而可以求出.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同学借助于如图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解:甲图,汽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汽车运动的路程不同,汽车运动的快慢不同.乙图,汽车行驶的路程相同,汽车运动的时间不同,汽车运动的快慢不同.故选B.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用时越少的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运动越远的物体运动越快.物体运动的快慢跟路程和时间有关,采用控制变量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10.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答案】B【解析】解:A、在抽气的过程中,介质减少,但电铃仍在振动;故A错误;B、随着不断抽气,介质减少,故会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故B正确;C、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故C错误;D、随着不断抽气,介质减少,故会只见电铃仍振动,但听不到声音;故D错误;故选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真空铃实验)中,采取了理想实验法,即通过不断抽气来减少介质(空气),再根据声音的大小变化来分析得出结论;声音会逐渐减小,直到听不见声音,但能可见电铃振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真空铃实验,采用了理想法的研究思路.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B超”可以检查诊断治疗疾病,是因为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答案】D【解析】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不是响度,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错误;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B超”可以检查诊断治疗疾病,就是利用了它的这一特点,故D正确.故选D.(1)(2)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通常也称为音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本题考查了声音特性的辨别、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以及对超声波特点的了解,属声学基础题.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在透明物中传播速度大B.小孔成像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C.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D.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在云中游,这些“鱼”和“云”都是虚像【答案】A【解析】解:(1)光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最大的,故A错误;B、小孔成像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C、水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正确;D、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D.(1)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3×108m.(2)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的形成等都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3)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属于基础知识,学生易于解答.1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答案】C【解析】解: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1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而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A.要解决此题,知道光在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需要光的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题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掌握.15.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池水映明月C.雨后的彩虹D.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答案】C【解析】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B、池水映明月,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2016年11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33题.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4.本卷的考试范围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4.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5.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6.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 .初春,薄雾缥缈B .盛夏,夜深露重C .深秋,天降浓霜D .寒冬,滴水成冰7.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 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 .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 .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 .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8.图8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9.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9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 上升到B 位置,则表明气温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10.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 其变化情况是A .逐渐变短B .先变短再变长C .逐渐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 1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

2016-2017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六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

2016-2017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六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2分)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2.(2分)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该刻度尺所显示的木块长度为cm。

3.(3分)单位换算:12nm=m2h15min=s108km/h=m/s。

4.(3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被测物体A的长度是cm,停表的读数为。

5.(2分)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6.(2分)冬天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总会呼出一团“白气”,其实这种“白气”是(填“小水珠”、“水蒸气”).属于(填“吸热”、“放热”)过程。

7.(2分)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这时在门窗的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层美丽的冰花,这层冰花是由于(填“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的结果。

二、选择题(第8-11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第12、13小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错选、不选得0分,选对但漏选得2分共20分)8.(3分)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9.(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0.(3分)萘的熔点为80℃,那么80℃的萘处于()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1.(3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2.(4分)小明在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总比在液体中快B.超声和次声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音调高的声音响度比音调低的声音响度大D.人们常用音色来辨别发声体13.(4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均属于汽化现象,只是一个吸热另一个放热B.所有的气体只要将它的体积压缩到一定程度都能液化并释放出热量C.霜和雪的形成都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且要放热D.冬天为了保护桔苗,农民常在傍晚时在桔树洒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的性质三、计算题(第14题6分,第15、16题7分,共20分)14.(6分)小红姑姑家在一家油气厂,不久前去玩时发现了一段长364米的大型铁质空管,感到很好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 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    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二物理一、选择题1.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黑板B.书包C.太阳D.投影屏幕2. “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顺利发射,我国的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音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3.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凝华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选传播形成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彩虹D.日食5. 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B.用棉花塞住耳朵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6.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7. 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灌水时,水越来越多,因而音调越来越低B.灌水时,由于瓶的振动加剧,所以音调越来越高C.灌水时,由于瓶内空气柱越来越短,我们听起来音调越来越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8.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0.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11. 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肯定都是非晶体B. M、N肯定都是晶体C. 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D. 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12. 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从物理学角度看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B.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C.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二、填空题13.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引起的;我们可以区分笛声和锣声,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精品】2016-2017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

【精品】2016-2017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6分)1.(2分)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2.(3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

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3.(2分)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4.(2分)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

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5.(2分)小丽上学前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

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3分)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的(填“放大”或“缩小”),(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7.(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8.(2分)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①④⑤⑥②⑦ C.③①⑤⑥④②⑦ D.③①⑤④⑥②⑦9.(2分)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

安徽省芜湖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试卷第1页,总8页…………装…………○…………: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装…………○…………绝密★启用前安徽省芜湖市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 页,四个大题,满分155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40分)评卷人 得分1.(5分)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2.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5分) A.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 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 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试卷第2页,总8页D.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3.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5分)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分)A. 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D. 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A.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5分)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试卷第3页,总8页………○…线…………○……_________班………○…线…………○……7.(5分)A. 8.60cmB. 1.60cmC. 1.6cmD.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二、填空题(共45分)评卷人 得分资料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9.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5分)10.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5分)1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试卷第4页,总8页过 、 传入甲同学耳朵的.(5分)12.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 运动.(5分)1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 .(5分)14.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5分)1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0℃的冰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5分)16.单位换算:500m km ,30min= s.(5分)17.我们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5分)三、计算题(共35分)评卷人 得分资料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8.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5分) 19.海洋的深度是多少?(5分)20.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5分)试卷第5页,总8页……内…………○………○…………订………学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外…………○………○…………订………21.一列火车长200m ,以15m/s 的速度通过1.6km 的大桥,求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10分)2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3s 被他听到;过20s 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 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 ,求汽车的速度.(10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5分)评卷人 得分资料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23.(5分)2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5分) 25.该实验原理是(5分)26.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5分) 27.(5分)试卷第6页,总8页…装…………○…………订…………○…………线…………○……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装…………○…………订…………○…………线…………○……28.(5分)29.(5分)******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共40分)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A7.答案:B试卷第7页,总8页…………内○…………学校:___________…………外○…………8.答案:D二、填空题(共45分) 9.答案:38km/h10.答案:由此可知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是合理的. 11.答案:钢管、空气 12.答案:车;西. 13.答案:10m/s ;15m/s. 14.答案:升华;凝华. 15.答案:熔化;吸收 16.答案:0.5;1800. 17.答案:空气;大于 三、计算题(共35分)18.答案: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9.答案:海水的深度为3060m20.答案:不能听到,因为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的听觉上限 21.答案: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2min22.答案:四、实验探究题(共35分) 23.答案:v 3>v 1>v 2 24.答案:变速25.答案:26.答案:刻度尺;停表27.答案:体温;35℃~42℃;37.6℃.试卷第8页,总8页28.答案:振动;转换;空气;振幅29.答案:能,变小;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答卷的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为37℃B.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C.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10 5m/s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正常体温为37℃,故A正确;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故B正确;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10 8m/s,故C错;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D正确;应选C。

考点:数据的估测2.校运会开幕式上,小王同学所在班级的队伍正齐步走过主席台,这时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小王同学是静止的()A.地面B.教学楼C.主席台D.同班同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说小王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应与小王没有位置的改变,四个选项中只有同班同学与小王的相对位置不变,故应选D。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大多数人能听到频率20Hz以下的声音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还要有介质传递才能听到,故A错;超声波也是声波,所有的声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频率20Hz以下的声音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人是听不到的,故C错;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声现象4.下列有关乐器的声现象,解释说明不正确的是()A.小明在表演二胡时,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吹奏竹笛时,笛内的空气柱因振动而发出声音C.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幅,从而使鼓声很响亮D.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音色不同【答案】A考点:声音的要素5.四季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雪融化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A错;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B错;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放出热量,故C正确;湖面结冰属于凝固现象,放出热量,故D错;应选C。

2016-2017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2017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2分)推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你会发现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物理学家。

杰出的意大利科学家通过观察吊灯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在苹果树下思考的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2分)2016年里约奥会运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身高约为19.7“闪电”博尔特在200米短跑决赛中,所跑出的时间约为19.7,成功卫冕,实现了个人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他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3.(2分)南昌万达海洋公园里,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下表演节目,是因为声音能在传播,“海豚音”是一种高音唱法,它是指声音的很高。

4.(2分)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

著名诗句“吹笛秋山风月清”中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的振动产生的。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由于霜叶(选填“透过”或“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5.(2分)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通常,我们用一条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6.(2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上课时,通常要求全班排队形,老师夸奖同学们排得很整齐,他是利用了光的原理,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集合后并解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7.(2分)假期里,希希在湖边散步,看见湖水里的鱼在云中游,看见的“鱼”是光的现象,而看见的“云”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8.(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9.(2分)一家汽车美容店门口,贴着爱心小贴士:烈日下洗车请及时擦干,否则易导致车漆失去光泽,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是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

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10.(2分)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线来辨别真伪,医院常用B超检测仪发出的超声波来筛查病灶,假设它们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选填“>”、“<”或“=”)。

江苏省盐城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在图中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A. 此标志一般是在桥梁上的,表示通过该桥梁的机动车辆质量不能超过30t;B. 此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C. 此标志一般是在危险的路段,表示注意安全;D. 此标志是一个限速的标志,表示通过此路段的机动车速度不能超过20km/h。

故选B.【点睛】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2.盐城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环境、气候宜人.盐城一年中最高气温最接近于()A. 20℃B. 30℃C. 40℃D. 50℃【答案】C【解析】【详解】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城夏季气温高达C符合题意。

,3.唐朝诗人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有相逢.问姓惊初现,称名忆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A. 振幅B. 频率C. 响度D. 音色【答案】D【解析】【详解】音色是不同的发声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即不同的物体发声时,其音色一般是不同的,即通过音色我们可以辨别物体;所以该题中通过“问姓”想起初见的“旧容”,即通过说话的声音判断出以前的熟人,即是应用音色的缘故。

D符合题意.4.10月20日04时51分在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在地震前小明被家中的小狗的乱叫声惊醒了,体验了大自然的威力.地震前小狗的乱叫的原因()A. 小狗接收到了次声波B. 小狗接收到了电磁波C. 小狗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 小狗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海啸时发出的声波为次声波,人无法听到;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至20000Hz,小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至50000Hz,所以小狗可以听到次声波,其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更大;A.风暴来临之前,产生的是次声波,人不能听到,小狗听到后会乱叫,故A正确.B.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小狗接收到的是次声波,所以B错误;C.温度发生变化,人也会感受出来,若温度变化不大,小狗不会发生这么强烈的反应,C错误;D.地磁场都是从地磁的北极出来,回到地磁的南极,地磁场不变化,故D错误.5.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晶体物质”.小明将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能描述该晶体物质在此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B. 水温降到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说明这种物质的温度可以在55℃时保持不变,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熔点是55℃,此时该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凉十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命题人:崔小龙审核人:孙江苏侯占平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C.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8℃ D.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5.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 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6.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8次。

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但蝴蝶飞行却是静悄悄的。

这是因为蝴蝶飞行时:()A.频率很高B.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C.是不发出声音的;D.响度小7.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8.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9.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沸点随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而降低B.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的蒸发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1.妈妈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12.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13.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14.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测量都有误差 B.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16.甲、乙两车,它们的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5,时间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2∶5 B.1∶2 C.3∶5 D.1∶5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

19.(1)如图甲,某人测得一本书(末页页码为200)的厚度为厘米,若忽略封底封面,该书每张纸的平均厚度为厘米.(第二空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数字)(2)如图乙,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示数为℃.(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 性质制成的,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如图丙,用体温计测量某人的体温,结果显示是℃.第20题图20.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21.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并靠作为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22.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

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________。

23.搬运工人将电冰箱搬到楼上的过程中,以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运动的.24.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比较方法是.参赛者甲乙丙[来源:学|科|网Z|X|X|K]成绩/s13.613.813.725.如图为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A点到F点做的是(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26.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和。

27.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9分)28.(5分)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29.(6分)完成下面的物态变化关系图。

根据箭头所指方向(箭头方向,外圈顺时针指向,内圈逆时针指向),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30.(1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2)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 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此时水的沸点是.(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四、计算题(共11分)31.(5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

(1)(3分)海洋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2)(2分)这种办法能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32.(6分)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多少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D C A B D C C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 A A B B A A D D1.B【解析】试题分析: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故本题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B选项,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接近4km/h。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2.A【解析】试题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解:运动员的速度v===1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各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D【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中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4.C【解析】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确定答案.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C.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点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A【解析】解:A、冬天将水箱中水放掉防止水结冰,体积膨胀,涨破水箱,是防止凝固造成危害的,符合题意.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此过程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利用凝固,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食物温度低,防止细菌滋生,有利于食品保鲜,不符合题意.D、高热病人利用冰熔化吸收热量,使高热病人温度降低,防止引发其它疾病,是利用熔化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物态变化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留心观察生活,本题也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6.B【解析】试题分析:蝴蝶飞行时所发生的声音的频率太低,处于次声波的范围,这个频率的声波不能引起人的听觉,人是听不到的,故应选B。

考点:次声波7.D【解析】A、衣服里的冰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冰冻的衣服干了.该选项不合题意.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故而出现冰糕冒“白气”现象.该选项不合题意.C、有风的天气,空气流动快,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使人感觉格外冷.该选项不合题意.D、冬天窗玻璃内侧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的空气温度与窗玻璃的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所以玻璃窗外面不可能有冰花.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C【解析】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