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背景材料及体裁

1.背景资料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报任安书》的内容)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2.体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

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报任安书》可以说是居书信散文之首,为千古压卷之作。

三、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曩.蝼.蚁箠.楚诎.体槛阱

..圜.墙

强.颜暴.肌肤占卜.缧绁

..

..愠.色倜傥

羑.里髡.刑劓.刑刖.刑绛.色魏其.

赭.衣贪生恶.死没.世孙膑.剌.谬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含义。

(1)及以至是(2)被箠楚受辱

(3)其次剔毛发 (4)幽于圜墙之中

(5)见狱吏则头枪地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9)则仆偿前辱之责 (10)及罪至罔加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念父母,顾妻子古义:今义:

②下流多谤议古义:今义:

③意气勤勤恳恳古义:今义:

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今义:

⑤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今义:

⑥意气勤勤恳恳古义:今义:

⑦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今义:

4.一词多义

①虽仆虽怯懦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②而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退而论书策

③以思垂空文以自见

欲以究天人之际

仆以口语遭此祸

④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卒就死耳

⑤道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

伐无道,诛暴秦

⑥用而用流俗人之言

用之所趋异也

⑦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

⑧通通邑大都

通古今之变

通其狂惑

5.解释黑体字的词语

曩者

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太史公牛马走《兵法》修列

苦望仆不相师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思垂空文以自见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与时俯仰

今虽欲自雕琢要之死日

太上不辱先勇者不必死节

韩非囚秦衣赭衣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流俗之所轻也

6.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句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戳,岂有悔哉?

(6)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四、思考探究

1.在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列举了许多“名人”,意在说明什么?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五、课后巩固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并查阅字典解释其含义。

2.填空。

①《史记》又称它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的作品,体例分,,,,总共篇,52万余字,鲁迅对他的评价为

“,”。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③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

六、课外拓展

1.请以司马迁的事迹为例来阐述下面的这句话。

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

2.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七、课外链接

1.“《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刘鹗《老残游记·自叙》)2.名文赏析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