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全新)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学校
南城镇中学
年 级
七年级
范围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杰出人物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主要是介绍杰出人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
不同时代人们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了解传记的特点,过渡、照应以及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学到做人的道理。
单元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语,培养良好的速读习惯。
2.了解传记的特点,过渡、照应以及细节描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学到做人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语,培养良好的速读习惯。
2.了解传记的特点,过渡、照应以及细节描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学到做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3.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了解传记的特点,过渡、照应以及细节描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
难点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语,培养良好的速读习惯。
2.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记的特点,过渡、照应以及细节描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学到做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
共十课时
达标命题人
单元
达标
结果
分析
备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十六社戏(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2016.9.25 上课时间:2026.5.5【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断。
3.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重点难点】1.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断。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
散文集《朝花夕拾》。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2.写作背景:鲁迅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
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
但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
【自主学习】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省()___相()___壳()___泊()___()___()___()___()___2.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较()___篙()___絮()___楫()___皎()___蒿()___恕()___揖()___狡()___嵩()___怒()___辑()___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并分析表达作用。
(1)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几尺,即又()出了桥。
作用:(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了,身体也似乎()到说不出的大。
作用:4.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导学案

10 老王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平凡人物,有时候也会带来大感动,就像《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不过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甚至名字都不为人知的小保姆,但是,她却带给鲁迅真挚的怀念与感动。
其实,平凡人物往往也最容易带来感动,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朴素而高贵,善良而坚强。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物——老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其人其事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明确本文文体,并结合《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学习经验,谈谈该如何把握本篇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散文,亦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也是叙事写人散文,结合文本特点可以发现,尤其是记叙多件琐事的文章,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先简述其人,再叙其事,事分详略,由事见人,由人见情。
这样的文章,往往初读便见感染力。
不过要进一步把握内容,还需进一步概括事件,寻找事件详略之间的联系及作用;更进一步,则要从诸多细节分析入手,从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叙事的逻辑性也不能缺席,揣摩语言,联系背景等工作都做足了,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2.请同学们说说关于老王的基本情况,完成老王的基本情况调查表。
3.由调查表的结果看,同学们觉得老王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明确:瞎眼残年,饱受身体病痛之苦;住房塌败,以蹬三轮为生,饱受生活贫困之苦;孤独无亲,饱受精神孤郁之苦。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品质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是“我”与老王的交往。
2.文中有几个片段回忆,记录着“我”与老王的交往,请简单说说是哪几件事。
片段回忆所表现的老王的品质老王送冰的往事老实厚道热心送钱锺书先生看病善良仁义“文革”中生计愈加困难孤独贫穷3.除了简述的几个片段回忆外,文中还记叙了一个重点回忆,请说说重点回忆的主要内容。
最新部编RJ人教版 初中初一七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优质 导学案)第三单元(全单元 导学案)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第一课时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急②粗拙( ) ③烦suǒ()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恶:薄:帖:空: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学习研讨再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5.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
思考: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经过:结果:学习研讨1.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读顺课文,按要求积累词语
2、了解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自读法
一、一读课文,积累常识及字词,告诫自己:我能行
(学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1、常识填空
(1)《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鼠晏》作者,华人作家。
(2)2000年悉尼奥运的吉祥物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认读、书写3-5遍
针鼠晏()褐色()掘洞()分泌()黏液()洞穴()蛰伏()粗糙()吮吸()
3、解释并用带点字造句
招摇过市
蛰伏
吮吸
二、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4、针鼠晏是一种珍奇的动物,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针鼠晏为什么那么珍奇吗?
5、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针晏鼠这种动物介绍了哪些内容?试结合各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三、了解针鼠晏的特点
6、默读课文,针鼠晏是珍奇的稀有动物,你能找出相关语句说出它有哪些特点吗?
四、探究本文的说明方法
7、作者在介绍针鼠晏的特点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行分析。
五、拓展运用
8、针鼠晏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并试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欢的这一吉祥物,最好附上图片。
六、学习反思
七、课堂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走进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一共三则。
【背景追溯】《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书斋名;志:记录;异:奇怪的故事)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重点聚焦】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①标题。
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
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
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
【难点突破】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②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③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自主学习案】1.给下面的字注音。
窘(jiǒng)眈(dān)瞑(míng)寐(mèi)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2.词类活用①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②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③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⑤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⑥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⑦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⑧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⑨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3.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通“只”)②一狼得骨止(停止)意:①意暇甚(神情)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攻击)②盖以诱敌(敌人)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面)②狼不敢前(向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②堆积在那里的柴草(转视积薪后)4.虚词的用法之①又数刀毙之。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尊敬的同学:欢迎来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导学案。
本册教材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并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通过全面的学习来促进你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全册的学习导学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
第一单元:篇章阅读之叙事篇章(总重14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叙事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叙述能力。
通过学习叙事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第二单元:篇章阅读之议论篇章(总重18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议论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并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议论能力。
通过学习议论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观点与论证关系,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能进行准确的表达和写作。
第三单元:词语知识(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词汇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拓展,通过词语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读、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句子结构(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句子结构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分析,通过从句、状语从句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句子的结构与语法规则,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第五单元:阅读理解(总重14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训练与提升,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帮助同学们培养独立阅读与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与准确性。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重点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对各类写作题目的训练,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的思路和逻辑,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修辞格与修辞方法(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修辞格与修辞方法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修辞的分析和运用,帮助同学们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生动性。
第八单元:阅读诗歌(总重6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诗歌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帮助同学们领悟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提高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精品资料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2.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
【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要作品有:
徘 huái( )
花 pǔ( )
玉 zān( ) 花 p ú( ) 公英
》,作者
,台湾作家。
(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个题目语带双关, 含义丰富, 既指
还包含有
的意思。文中关于“迟到”的回忆属于记叙中的
叙顺序)。
3.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又指
, (记
( 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你觉得文段中哪个字词句段写的好?请用“我觉得 ,, 因为 ,, ”的句式,把你的阅读感受 表达出来。
4.你认为爸爸的教育方法对不对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总结反思】
三 丑小鸭(二课时)
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
8.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9.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教育。
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
最新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任课教师:编写: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唐河县星江中学目录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第一单元瞻仰名家风采 (7)1.邓稼先 (8)2.说和做 (15)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23)4.孙权劝学 (28)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36)第二单元感受爱国情怀 (41)5.黄河颂 (42)6.最后一课 (48)7.土地的誓言 (58)8.木兰诗 (66)写作:学习抒情 (74)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79)第三单元品味人间真情 (83)9.阿长与《山海经》 (83)10.老王 (89)11.台阶 (96)12.卖油翁 (102)写作:抓住细节 (106)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 (109)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10)14.驿路梨花 (114)15.最苦与最乐 (118)16.短文两篇 (125)写作:怎样选材 (134)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37)第五单元感悟人生哲理 (142)17.紫藤萝瀑布 (143)18.一棵小桃树 (148)19.外国诗二首 (152)20.古代诗歌五首 (160)写作:文从字顺 (168)第六单元探索自然科学 (172)21.伟大的悲剧 (172)22.太空一日 (178)23.带上她的眼睛 (183)24.河中石兽 (187)写作:语言简明 (194)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200)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分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杰出人物、家国情怀、平凡人物、中华美德、写景状物、探险与科幻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的课文。
这些课文,有鞠躬尽瘁的科学家《邓稼先》,有博学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为人类奉献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鲁迅先生,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孙权劝学》。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气质、品格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
七年级下人教版语文精品导学案全套

一单元1 邓稼先【导学目标】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1.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2.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
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国家的骄傲。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随着杨振宁先生去认识一位为祖国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邓稼.先(jià)元勋.(xūn)铤(tǐnɡ)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 cuì ) 癌.症(ái)筹.划(chóu) 妇孺.皆知(rú) 彷徨..(pánɡhuánɡ)(2)词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

七下语文学案集目录第一单元1.邓稼先学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4。
孙权劝学学案第二单元5.黄河颂学案6。
最后一课学案7。
土地的誓言学案8。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学案10.老王学案11.台阶学案12.卖油翁学案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14.驿路梨花学案15.最苦与最乐学案16。
短文两篇学案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学案18.一颗小桃树学案19.外国诗两首学案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太空一日学案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24.河中石兽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勤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及背景:二、积累字词:三、解决以下问题: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大意。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合作探究: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研读赏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5.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第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4.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67页)

七下语文学案集目录第一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案未选择的路学案学案第二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学案学案第三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学案学案第四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学案学案第五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学案学案第六单元学案学案学案学案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学习时间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阅读字词过关,第二、三课时阅读探究勤学过程:1、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2、说说鲁迅,谈谈背景。
3、鲁迅名言:4、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的描写角度依次是:听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
7、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8、“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9、“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10、阅读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第一、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第二、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三、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11、百草园本是荒原,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12.读课文第11、12两个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②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将介绍三味书屋的方位、布置等词语勾划下来,并互相交流。
13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表现在哪些方面:14、读第12段至末尾,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情况是怎样的?②“我”最反感的是什么?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构成了什么关系?15、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16、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17、准确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学案集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学习时间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阅读字词过关,第二、三课时阅读探究勤学过程:1、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2、说说鲁迅,谈谈背景。
3、鲁迅名言:4、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的描写角度依次是:听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
7、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8、“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9、“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10、阅读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第一、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第二、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三、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11、百草园本是荒原,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12.读课文第11、12两个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②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将介绍三味书屋的方位、布置等词语勾划下来,并互相交流。
13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表现在哪些方面:14、读第12段至末尾,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情况是怎样的?②“我”最反感的是什么?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构成了什么关系?15、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16、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17、准确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18、阅读本文你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19、背诵第二段和第七段: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学习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学习时间:两课时勤学过程:1、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2、我所了解的林海音作者简介3、唱唱《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4、题目的含义:5、从全文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6、“花”在全文中出现过几次?它结构中起怎样的作用?7、贯穿全文的线索“花”以外,还有什么呢?8、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9“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10、简单归纳一下“我”成长的历程: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2本文美点寻踪(美在哪里?)13、概括本文主旨:14、从本文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体会。
15、作文设计以自己成长过程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成长需历经要挫折”这一主题。
要求:(1)采用象征手法。
(2)字数六百字以上。
第3课《丑小鸭》学案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
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学习重点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学习时间:一至二课时勤学过程:一、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二、谈谈安徒生:(重点突出)三、复述情节:(完整、简洁、准确)四、学了课文,你最想跟童话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话,请你从以下题目中选出一个,在小组里说一说,并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1、丑小鸭哥哥姐姐2、鸭妈妈3、养鸭的小姑娘4、小鸟、猎狗5、农夫6、丑小鸭五、根据丑小鸭的遭遇造句:(不少于三个)六、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多多益善,但要言之有据。
)七、读后感的写作——读《丑小鸭》:(结构入格:引、议、联、接)例文点评:本文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修改,请写在下面:读《丑小鸭》李俊杰明月高悬在碧如秋水般的天空中,夜,已经很深了,但平时贪睡得我却久久不能入睡。
丑小鸭那不屈服命运,努力进取的身影还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安徒生,这一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写的这一片带有自转性的童话《丑小鸭》,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不正应验了这个道理吗?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的天鹅蛋,被一只母鸭当成了鸭蛋把它孵出来,由于它体积太庞大、长得太丑陋,处处受到欺负。
甚至到后来鸭妈妈也抛弃了他,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可她居然因为自己孩子的丑陋,这个表面的东西,而抛弃了他,这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母亲呀!但是丑小鸭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打击后,她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这一篇生动的童话使我引起了深思:我和丑小鸭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它天天都经历着艰难险阻,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稍不留神,就会丢掉性命,而我呢?从小到大没遇到什么大的困难,在家里想吃就吃,天天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下。
可以说我是一颗温室里的种子。
我不禁有一丝惭愧,丑小鸭和我是一个多么大的对比呀,它经过努力变成了天鹅,而我在那么好的条件下,不好好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成绩也怎么不理想,这完全是对良好物质条件的糟踏。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丑小鸭那种知难而进,奋勇拼搏的,向往一切美好事物的精神,好好学习,这样才不辱现在良好的条件。
丑小鸭的故事验证了“是金子总会放光”这一句话。
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只要你肯为之拼搏、奋斗,那么有一天你也能变成一只“白天鹅”,自由翱翔在生活的天空中。
第4课《外国诗两首学案》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诗文。
2、能力目标:①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②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学习重点、难点:①熟读背诵全诗。
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③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读、说、悟、品法。
学习设计一课时勤学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谈谈普希金:二、背诵比赛:(了解诗意,争取不加字不减字)三、诗写作背景(深入理解意境)四、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五、诗歌的两个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六、作者通过展示他的生活态度,要告诫我们的是道理是:七、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
(略)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一、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二、说说弗罗斯特(1874-1963)三、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四、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五、象征的手法和比喻的区别第5课《伤仲永》学案学习目标:知识: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和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勤学过程:1、熟读课文,口头翻译2、字词过关: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为..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意:()()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然也:()()..钱币乞之:()()父利其....其父:()或以不使.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从.先人还家:()予闻之.也久:()令.作诗:()于.舅家见之.:()()还自.扬州:()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仲永之.通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且.为众人:()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语句翻译(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译:(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矣,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译:4、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5、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情形是怎样的?6、文章对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详有略,大力铺陈其才能初露的情形,仅用几笔点出他才能衰退、沦为平庸的结局,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7、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8、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9、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0、《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
11、从下面的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永康的成长烦恼“神童”魏永康,两岁的时候识两千多个汉字,四岁就上了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
他母亲一心希望他成为科学家。
据其母亲说,孩子幼年时,没有任何小伙伴,“没有玩过,即使带他玩也都是搞学习,一边走一边搞学习,一边走路一边搞学习,如果六一儿童节带他到街上看花灯,看元宵,看热闹,我都是要他用心形容这个场面,要他学成语。
”他把所有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也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三年时间里,永康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
在一级级的连跳的同时,他也跳过了自己的童年。
生活上所有的事,都是其母亲一手包办。
魏永康在学校住宿后,用别人的牙膏,穿被人的鞋子,袜子也乱丢,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20XX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而被中科院退学回家。
魏永康回家后,母亲对他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束。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许他出门,而永康在家里也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同妈妈讲话。
母子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恶化的程度。
长期以来的心理自闭使魏永康非常内向,语言表达木讷迟缓,极少与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