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合集下载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线路保护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线路保护

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线路保护电路的电源线路保护是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保护电路免受电源异常波动、过电流、短路等问题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电路的电源线路保护,并提供一些常用的保护元件和方法。

一、电源线路保护的重要性电源线路是电路整个系统的源泉,在电流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损坏。

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电源线路出现问题时将导致整个电路系统瘫痪,甚至可能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二、过流保护过流是指电路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设计阈值。

为了防止电路因过电流而受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过流保护方法:1. 保险丝:将安装在电路中的保险丝与电源线路并联,当电流超过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时,保险丝将瞬间熔断,切断电流流动,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2. 断路器:与保险丝类似,断路器也能够在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自动切断电路。

与保险丝相比,断路器可重复使用,只需重新合上断路器开关,就可以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

3. 过流保护芯片:过流保护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通过检测电流大小实现过流保护功能。

一旦电流超过设定阈值,该芯片将迅速切断电路,保护电路不受损害。

三、过压保护过压是指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设计阈值。

过压可能导致电路元件失效、电路烧毁甚至引发火灾等风险。

为了保护电路免受过压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过压保护方法:1. 可调电压稳压器:可调电压稳压器能够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防止过压对电路的损坏。

它通常由输入电容、反馈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组成。

2. 过压保护芯片:过压保护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能够监测电路中的电压,一旦电压超过设定阈值,该芯片将迅速切断电路,保护电路不受损害。

四、短路保护短路是指电路中两个或多个节点之间发生直接连接。

短路会导致电路过电流,可能引发电路烧坏或设备损坏。

为了保护电路免受短路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短路保护方法:1. 熔断器:与保险丝类似,熔断器也能够在电路短路时切断电流。

熔断器是一种可恢复的保护元件,当电路故障解除后,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熔断器便会自动恢复。

开关电源电路图及原理设计

开关电源电路图及原理设计

开关电源电路图及原理设计-论文开关电源电路图及原理设计目录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系统设计(摘要) (3)第一章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4)第二章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要点 (9)第三章集成开关稳压电源外围器件的选择 (18)第四章 TOPSwitch-GX系列的典型应用 (27)结束语 (34)参考文献 (35)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的系统设计【摘要】开关电源(Switch Mode Power Supply,简称SMPS)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它代表着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

目前,开关电源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工艺被普遍采用,新产品层出不穷。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关电源正朝着短、小、轻、薄、单片集成化、智能化、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开关电源的保护电路日趋完善,其电磁兼容性设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用计算机软件的问世为开关电源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开关电源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也取得了进展。

所有这些,都为新型开关电源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字】EMI滤波电路软启动电路连续模式CUM(Continuous Mode) 不连续模式DUM(Discontinuous Mode) 保护电路反馈电路输出电路第一章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一集成开关电源的发展概况近20多年来,集成开关电源沿着下述两个方向不断发展。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对开关电源的核心单元——控制电路实现集成化。

1977年国外首先研制成功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集成电路,美国Motorola公司、Silicon General公司、Unitrode公司等相继推出一批PWM芯片,其典型产品有MC3520、SG3524、UC3842。

在此基础上,国外又研制出开关频率达1MHz的高速PWM、 PFM芯片,典型产品如UC1825。

第二个发展方向则是对中、小功率开关电源实现单片集成化。

电源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设计.众所皆知,电源电路设计,乃是在整体电路设计中最基础的必备功夫,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会针对实体电源电路设计的案例做基本的探讨。

电源device电路※输出电压可变的基准电源电路(特征:使用专用IC基准电源电路)图1是分流基准(shunt regulator)IC构成的基准电源电路,本电路可以利用外置电阻与的设定,使输出电压在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可利用下式求得:----------------------(1):内部的基准电压。

图中的TL431是TI的编号,NEC的编号是μPC1093,新日本无线电的编号是NJM2380,日立的编号是HA17431,东芝的编号是TA76431。

※输出电压可变的高精度基准电源电路(特征:高精度、电压可变)类似REF-02C属于高精度、输出电压不可变的基准电源IC,因此设计上必需追加图2的OP增幅IC,利用该IC的gain使输出电压变成可变,它的电压变化范围为,输出电流为。

※利用单电源制作正负电压同时站立的电源电路(特征:正负电压同时站立)虽然电池device的电源单元,通常是由电池构成单电源电路,不过某些情况要求电源电路具备负电源电压。

图3的电源电路可输出由单电源送出的稳定化正、负电源,一般这类型的电源电路是以正电压当作基准再产生负电压,因此负电压的站立较缓慢,不过图3的电源电路正、负电压却可以同时站立,图中的TPS60403 IC可使的电压极性反转。

※40V最大输出电压的Serial Regulator(特征:可以输出三端子Regulator IC无法提供的高电压)虽然三端子Regulator IC的输出电压大约是24V,不过若超过该电压时电路设计上必需与IC 以disk lead等组件整合。

图5的Serial Regulator最大可以输出+40V 的电压,图中D2 Zener二极管的输出电压被设定成一半左右,再用R7 VR1 R8 将输出电压分压,使该电压能与VZ2 的电压一致藉此才能决定定数。

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输入滤波器设计:输入滤波器用于抑制电磁干扰(EMI)和传导干扰,同时防止电源线上的噪声干扰进入电源系统。

滤波器一般由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的元件,能够吸收或反射特定频率的信号,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浪涌电流抑制:浪涌电流指的是电源开启或关闭时瞬间通过电源的电流。

浪涌电流可能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抑制。

常用的浪涌电流抑制元件包括保险丝、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等。

雷电保护: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能量,能够产生高电压和大电流。

如果不加以保护,雷电可能会对电源系统造成严重损坏。

因此,需要在电源输入端安装雷电保护装置,如MOV(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等。

欠压保护:当输入电压过低时,可能会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坏。

因此,需要设计欠压保护电路,当输入电压低于安全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过压保护:当输入电压过高时,也可能会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坏。

因此,需要设计过压保护电路,当输入电压高于安全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静电放电(ESD)保护: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因此需要设计ESD
保护电路,以防止静电放电对电源系统的损害。

总之,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电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100字)
在设计开关电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入电压范围、效率要求、输出电流稳定性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开关电源的拓扑和参数。

2.电路设计(300字)
在进行电路设计之前,需要选择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Buck、Boost、Buck-Boost、Sepic等。

根据需求和所选拓扑结构,设计主要电路模块包括开关管、滤波电感、修正电容、输出滤波电容等。

3.电路实现(300字)
根据电路设计确定的电路参数,在电路板上布线,连接各个器件和元件。

布线时需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注意分离高压和低压区域,减少互相干扰。

4.性能评估(200字)
完成电路实现后,需要进行性能评估,检验设计是否满足预期需求。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输出电压稳定性、负载调整能力、效率、开关频率、静态功耗、温度等。

通过测试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查找问题和优化空间。

5.优化(200字)
根据性能评估的结果和问题分析,进行电路的优化。

优化可以包括改进布线、更换元器件、调整控制策略等。

目的是提高电路的性能,使其更加稳定、高效和可靠。

总结: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电路实现、性能评估和优化。

通过明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并根据电路设计参数进行电路实现,然后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得到满足需求的高性能开关电源设计。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

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与设计电源系统是电子设备中最为重要的模块之一,它为各个组件、部件和电路提供所需的电力,是整个电子设备的基础。

电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甚至可能成为电子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电源系统的模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一、电源系统的分析方法电源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两种。

理论计算是根据电路理论和设计指南,对电源系统中各个组件和环节进行电路分析和电性能计算,用于确定每个组件的规格参数和设计要求。

模拟仿真是将电源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和组件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模拟出来,进行电路分析和模拟,用于验证电路设计的有效性和性能正确性。

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电源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

1. 理论计算电源系统的理论计算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力知识和电路理论,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感、电容、功率、电路等概念和公式。

对于电源系统的设计,还需要熟练掌握开关电源、线性电源、稳压电路、放大电路等基本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基本参数。

然后根据每个组件的性能参数计算出电阻、电容、电感等的数值。

接着根据电路拓扑和组件阻抗值,计算出每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总的电路电压和电流。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电源系统的元件选型和电路设计。

理论计算虽然重要,但仅仅依赖计算结果进行电源系统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仿真进行验证和纠偏。

2. 模拟仿真电源系统的模拟仿真是利用仿真软件,通过电路模型的建立和电路分析的过程,对电源系统进行仿真和验证的过程。

一般来说,模拟仿真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电路行为、分析电路性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和调整电路参数,以及有效的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进行模拟仿真时,需要了解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仿真原理。

一般来说,仿真软件可以通过将电源系统中每个具有一定电阻、电容、电感特性的元件进行仿真,将情况模拟成一系列的电压、电流、功率波形和时间响应,进行电路行为模拟的过程。

电源电路设计范文

电源电路设计范文

电源电路设计范文一个完整的电源电路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电源:输入电源一般是交流电,需要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以供电子设备使用。

常见的输入电源转换方式有整流器、稳压器和滤波器等。

整流器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稳压器可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滤波器可以去除输出电压中的杂谱和纹波。

2.输出电源:输出电源将输入电源经过转换处理后输出给电子设备。

输出电源需要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电流足够,同时需要具备较低的纹波和噪声。

为了提高输出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和稳压电路。

3.保护电路:保护电路是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在遭受过压、过流、过热等异常情况时能够正常工作并避免损坏。

保护电路通常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4.效率提升:电源电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电源的效率。

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当电源效率较高时,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并延长电池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高效的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

5.EMC设计: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干扰其它设备,也不会受到来自外部设备的干扰。

在电源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减小辐射干扰和提高防护能力,例如采用屏蔽罩和滤波电容等。

在进行电源电路设计时,需要首先确定电源需求,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和稳定性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转换器和稳压器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的效率、可靠性、成本和尺寸等因素,同时也要注意满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最后,需要进行实际的电路布局和元件选型等工作。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之间的隔离,避免干扰,同时还需要考虑散热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元件选型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等。

总而言之,电源电路设计是电子设备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电源电路设计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长寿命,同时也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需求、保护电路、效率提升和EMC设计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布局和元件选型等工作。

PWM开关电源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毕业论文

PWM开关电源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毕业论文

PWM开关电源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摘要 (1)前言 (1)1 绪论 (2)1.1 开关电源的概念 (2)1.2 开关电源的发展简况 (2)1.3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3)2 开关电源的分类 (4)2.1 概论 (4)2.2 DC/DC变换 (4)2.3 AC/DC变换 (4)3 开关电源PWM的控制方式 (5)3.1 电压控制模式 (5)3.2 电流控制模式 (7)4 PWM开关电源控制的电路 (9)4.1 PWM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9)4.2 PWM开关电源的组成模块 (11)5 保护电路的设计 (11)5.1 概论 (11)5.2 过流保护电路 (11)5.3 过压保护电路 (12)输入过电压保护电路 (12)输出过电压保护电路 (13)5.4 欠压保护电路 (14)5.5 过热保护电路 (15)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7)PWM开关电源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高科技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源技术的发展,而电源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电源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电源工作者,不仅要设计出国际或国内先进的电源,还要考虑到电源的适应性以及电源的成本。

只有具有先进性能的电源,加上合理的制作成本,才能使我国的电源产业赶超发达国家。

这里着重介绍了一种采用PWM开关电源,该电源控制电路元件数量少、实现简便。

关键词:开关电源,脉冲宽度调制(PWM),反激变换式。

前言: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块化。

由于开关电源轻、小、薄的关键技术是高频化,因此国外各大开关电源制造商都致力于同步开发新型高智能化的元器件,特别是改善二次整流器件的损耗,并在功率铁氧体(Mn Zn)材料上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在高频率和较大磁通密度(Bs)下获得高的磁性能,而电容器的小型化也是一项关键技术。

SMT技术的应用使得开关电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电路板两面布置元器件,以确保开关电源的轻、小、薄。

电源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电源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3. 学会使用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电路设计。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调试技能。

二、实验原理电源管理系统(Power Management System,PMS)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高效、稳定地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管理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电源输入: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等。

2. 电源转换: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3. 电源保护:防止过压、欠压、过流等异常情况对设备造成损害。

4. 电源监控:实时监控电源状态,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验主要围绕电源转换和电源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使用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电路设计。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管理芯片:MAXIM MAX160632. 电路板:PCB板3.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4. 电源适配器5. 示波器6. 函数信号发生器7. 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源管理系统电路。

主要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电源管理芯片:MAXIM MAX16063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电源管理芯片,具有过压、欠压、过流保护功能,适合本实验。

(2)根据电路要求,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如电阻、电容等。

(3)绘制电路原理图,并使用PCB软件进行电路板设计。

2. 电路制作根据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制作电源管理系统电路板。

主要步骤如下:(1)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

(2)焊接电源管理芯片MAX16063。

(3)连接电源适配器和输出负载。

3. 电路调试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调试。

主要步骤如下:(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故障。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确保符合设计参数。

(4)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电路性能达到最佳。

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无疑是电源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提高电源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保护电路时,一方面要保证其功能完善,工作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应力求简单明了,避免繁复。

本文介绍的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欠压检测与反馈控制合用同一只光耦,可以对电源输出欠压作出准确灵敏的反应并充分利用了3842自身的电路特点,使用简单的阻容元件实现了欠压保护电路的自动恢复功能。

2 3842的内部结构及其控制电路3842的工作原理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文在此不作重复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3842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结构,在2脚接地时,误差放大器会完全截止,不再吸入电流,这就使3842的应用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

图1、图2是两种常用的3842控制电路。

图1是标准的3842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图1 3842控制电路一补偿电路Zi和Zf可以为控制回路提供必要的零极点补偿,通过对控制回路传递函数的校正,使电源的动态响应得到改善。

在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中,由于2脚接地,3842的误差放大器始终处于截止状态,PWM比较器的比较电压直接由反馈光耦控制,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易行,也可避免图2 3842控制电路二止状态,PWM比较器的比较电压直接由反馈光耦控制,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易行,也可避免因误差放大器补偿不当造成的电源工作不稳定,在电源设计中也获得了广泛应用。

本文所介绍的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就是基于这种控制模式设计的。

3 单光耦自恢复欠压保护电路以3842单端反激电源为例,当电源供电电压过低或电源输出端过载、短路时,电源的初级电流都会大幅度增加,由于采样电阻Rs的限流作用,使得电源的工作占空比缩小,输出电压下降,电源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特别是当输出端短路时,变压器中磁通的释放能力近似为零,随着磁通的积累,变压器将处于磁饱和状态。

在初级功率管导通时,供电电压几乎全部加在功率管上,虽然采样电阻Rs可以为功率管提供短时间的保护,但长时间的短路必然会导致功率管严重发热乃至损坏,所以在电源设计时必须增加欠压检测和保护电路,当检测到电源输出端出现欠压现象时,应及时关闭电源控制器,以防电源损坏。

交流电源保护系统的设计

交流电源保护系统的设计

式中 : I一 采样点输入引脚上的电压值 ; VN
V E 一 内部参考源 电压 , RF 在此为 1 1 。 .1V 将 A C值存 人单 片机 S A 区。当电路 开始工 D RM
}收 稿 日期 :0 0— 3一o 21 0 9
主要有两个功能 : 滤掉 电路 中的高次谐波 ;. 6 电路上 电的瞬间 , 电流很大 , 将导致采样 电压超过设 定值使 电 路关 闭 , 误操作 。电压从运 算放 大器输 出后要 经 造成 过 电容 的充电时间才被 采样 , 可有效 保证 电路 的正 常 工作 , 免误操作 。 避
l4 O
东 舛技 瞧晨
21年 期 00 第4
有 区别 , 少装药 , 眼是实现控制爆破技术的关键 。 多打 () 3 喷浆封闭 围岩。通过对 围岩 进行及 时喷浆 支 护 , 露煤岩 及时封 闭 , 使揭 隔绝 外界空气 , 使煤 岩尽 量 保 持在 原有环境 中 , 避免风化破碎造成支护失效 。 ( ) 工质 量 。在 合 理 的支 护 形 式 及 参 数 情 况 4施 下, 保证施工质量是巷道 围岩支护成败的关键 , 必须保 证爆破参数 、 护参数 与设计 一致 , 支 同时炮 眼角度 、 装 药量、 锚杆打设角度等均需与规程规定 一致 。
放大器反相输入 端只有 l 电压输入 ; 二级运算 放 经第
大器差动放大 , 输出电压 U 3=一U ×( 7 R ) 因 R 1 R/ 5 ; 3

电流测量及过载保护 电路监控电路如图 2 。 () 1 相敏 检波电路和 R C滤波电路 的工作过程 测 量 出A D采样 点送人 A C的电压值 , / D 然后折算 出此 电路的限定电流值 :
2 2 通 信 模 块 设 计 .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电源电路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电源电路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以下要求:1. 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能够满足设备工作的电源电压和电流需求。

2. 具备过压、欠压和过载保护功能,能够对输入电压和电流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处理。

3. 具备高效率和低能耗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方案描述1. 输入电源输入电源采用交流电源,经过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源。

在输入电源的前端添加滤波电路,以减少输入电源的纹波电压和噪音。

2. 正确选择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根据所需应用的电压和电流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

同时,考虑电源的容量和稳定性,确保能够满足设备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需求。

3. 电源稳定性设计为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在电源电路中使用稳压器件,例如稳压二极管或稳压模块,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此外,还可以使用反馈电路来监测并调整输出电压。

同时,添加适当的滤波电路来减少输出电压的纹波和噪音。

4. 过压、欠压和过载保护设计在电源电路中添加相应的保护电路,用来监测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在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保护措施。

例如,可以使用过压保护电路、欠压保护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来保护电源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5. 高效率和低能耗设计为了提高电源的效率和减少能源的浪费,可以采用高效率的开关电源设计。

同时,优化整个电源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减少各个部件的功耗和损耗。

三、方案实施1.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源和元器件,并进行相应的电路布局和连接。

2. 确保电源电路的接地良好,减少接地回路的干扰和噪音。

3. 进行电源电路的测试和调试,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对电源电路进行保护措施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能够满足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

四、方案总结本电源电路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满足设备对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要求,并具备过压、欠压和过载保护功能。

通过优化设计,能够提高电源的效率和降低能源的浪费。

同时,良好的电源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何设计稳压电源电路

如何设计稳压电源电路

如何设计稳压电源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作用是将不稳定的电压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以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稳压电源电路,包括选择稳压器、调整输出电压、降低噪声等方面的内容。

1. 选择稳压器稳压电源电路的核心是稳压器,常见的稳压器有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两种类型。

线性稳压器简单易用,但效率低,适用于小功率应用。

而开关稳压器效率高,但设计和调试复杂,适用于大功率应用。

2. 输入滤波电路为了减少输入电压的噪声对稳压器的干扰,需要设计输入滤波电路。

该电路包括使用电容和电感组成的滤波器,能够滤除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

3. 输出滤波电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可能会存在一些纹波和噪声,为了减小这些干扰,需设计输出滤波电路。

常见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使用电容和电感组成的滤波器,能够滤除输出电压中的纹波和高频噪声。

4. 超过电压保护电路在实际使用中,电源电压可能会不稳定或突然上升,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和稳压器,需要设计超过电压保护电路。

该电路可以通过过压保护芯片或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当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5. 短路保护电路短路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为了保护电源和设备,需要设计短路保护电路。

该电路可以通过过流保护芯片或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当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6. 温度保护电路稳压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防止过热损坏,需要设计温度保护电路。

该电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实现,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供应或降低输出电压。

7. 调整输出电压稳压电源电路往往需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输出电压。

可以通过调节稳压器的反馈电阻或使用可调稳压器来实现。

在调整输出电压时,需注意稳压器的最小和最大电压范围,以避免损坏电路或设备。

8. 降低噪声稳压电源电路中,噪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为了降低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电容器来降低高频噪声- 使用电感器来滤除低频噪声- 使用细线圈和屏蔽罩来减少电磁干扰- 优化布局,降低信号串扰和回路干扰在设计稳压电源电路时,需要综合考虑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稳定性、效率、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机载电子设备直流电源输入端保护电路设计

机载电子设备直流电源输入端保护电路设计

机载电子设备直流电源输入端保护电路设计曾凡东【摘要】为了减小瞬态电压、浪涌电压、输入电源极性反接、负载短路对机载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针对当前航空直流+28 V电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解决直流电源输入过压浪涌、输入欠压浪涌、输入电源极性反接、负载短路或过流导致设备损坏的方案。

该方案以LTC4364和APL502 L为核心芯片。

首先介绍了该电路的主要特点,接着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最后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电路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该电路已成功应用于某电台中,且工作良好。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to the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caused by the transient voltage, surge voltage,reverse input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short of the loa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28 V DC airborne power system,a solution is proposed which can overcome the harm caused by the input overvoltage,input under-voltage,reverse input and the short or over-current of the load. In the solution LTC4364 and APL502L are chosen as the core chip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design are intro-duced,the operating principle is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of scheme is described,and finally the circuit op-timization and actual verification for the whole system a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has a good performance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fully satisfied. The design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a radio set and the circuit performs well.【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6(056)007【总页数】6页(P820-825)【关键词】机载电子设备;直流电源;浪涌电压;保护电路设计【作者】曾凡东【作者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6飞机上搭载的大量机载电子设备均需机载电源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机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机载设备的工作状态和飞行安全。

电源保护电路

电源保护电路

开关电源保护电路1 引言评价开关电源的质量指标应该是以安全性、可靠性为第一原则。

在电气技术指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为使电源在恶劣环境及突发故障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设计多种保护电路,比如防浪涌的软启动,防过压、欠压、过热、过流、短路、缺相等保护电路。

2 开关电源常用的几种保护电路2.1 防浪涌软启动电路开关电源的输入电路大都采用电容滤波型整流电路,在进线电源合闸瞬间,由于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零,电容器充电瞬间会形成很大的浪涌电流,特别是大功率开关电源,采用容量较大的滤波电容器,使浪涌电流达100A以上。

在电源接通瞬间如此大的浪涌电流,重者往往会导致输入熔断器烧断或合闸开关的触点烧坏,整流桥过流损坏;轻者也会使空气开关合不上闸。

上述现象均会造成开关电源无法正常工作,为此几乎所有的开关电源都设置了防止流涌电流的软启动电路,以保证电源正常而可靠运行。

图1是采用晶闸管V和限流电阻R1组成的防浪涌电流电路。

在电源接通瞬间,输入电压经整流桥(D1~D4)和限流电阻R1对电容器C充电,限制浪涌电流。

当电容器C充电到约80%额定电压时,逆变器正常工作。

经主变压器辅助绕组产生晶闸管的触发信号,使晶闸管导通并短路限流电阻R1,开关电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图1 采用晶闸管和限流电阻组成的软启动电路图2是采用继电器K1和限流电阻R1构成的防浪涌电流电路。

电源接通瞬间,输入电压经整流(D1~D4)和限流电阻R1对滤波电容器C1充电,防止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同时辅助电源Vcc经电阻R2对并接于继电器K1线包的电容器C2充电,当C2上的电压达到继电器K1的动作电压时,K1动作,其触点K1.1闭合而旁路限流电阻R1,电源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限流的延迟时间取决于时间常数(R2C2),通常选取为0.3~0.5s。

为了提高延迟时间的准确性及防止继电器动作抖动振荡,延迟电路可采用图3所示电路替代RC延迟电路。

图2 采用继电器K1和限流电阻构成的软启动电路图3 替代RC的延迟电路2.2 过压、欠压及过热保护电路进线电源过压及欠压对开关电源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器件因承受的电压及电流应力超出正常使用的范围而损坏,同时因电气性能指标被破坏而不能满足要求。

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1 开关电源常用过流保护电路
1.1 采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
过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变流器所获得的变流器次级电流经I/V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直流化后,由电压比较器与设定值相比较,若直流电压大于设定值,则发出辨别信号。

但是这种检测传感器一般多用于监视感应电源的负载电流,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

由于感应电源启动时,启动电流为额定值的数倍,与启动结束时的电流相比大得多,所以在单纯监视电流电瓶的情况下,感应电源启动时应得到必要的输出信号,必须用定时器设定禁止时间,使感应电源启动结束前不输出不必要的信号,定时结束后,转入预定的监视状态。

1.2 启动浪涌电流限制电路。

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现如今,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电源电路作为其最基本的支撑,对于单片机的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原理及其注意事项,以供读者参考。

一、设计原理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源类型选择在选择电源类型时,需要考虑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如果单片机系统要求电压较高或者电流较大,可选择开关电源作为电源类型,其可以提供可调的高压输出。

而对于电压较低或者电流较小的系统,可以选择线性电源作为电源类型。

2. 电源稳定性单片机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电源电路时需要考虑该因素。

可以通过使用稳压二极管、电容滤波器和稳压芯片等器件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3. 电源噪声电源噪声会对单片机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电源噪声,可以使用电源滤波器和选择低噪声的电源器件。

4. 电源效率电源效率的提高对于降低系统功耗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电源电路时,应选择效率高的电源器件,并合理设计功率转换电路。

二、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适当的保护电路为了防止单片机系统受到瞬态电压的损害,可以在电源电路中添加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过热保护等保护电路。

2. 设计适当的引入电源电流的接口在设计电源引入接口时,需考虑单片机系统的功耗和电流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引入电源接口。

3. 合理安排电路板布局电路板的布局对于电源电路的稳定性和噪声抑制起着重要作用。

应尽量避免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干扰,并合理分配电源电路的放置位置。

4. 选择合适的电源滤波器以减少电源噪声对单片机系统的影响。

根据系统要求选择适当的低通滤波器,以滤除高频噪声。

三、总结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是单片机系统的基础,一个合理、稳定、高效的电源电路能够保证单片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单片机电源电路时,需要考虑电源类型选择、电源稳定性、电源噪声和电源效率等因素,并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题目:±5V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一﹑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设计要求:设计出每个功能框图的具体电路图,并根据下列技术参数的要求,计算电路中所用元件的参数值,最后按工程实际确定元件参数的标称值。

容量:5W输入电压:交流220V输出电压:直流±5V输出电流:1A二、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滤及电压调节范围;另一类是质量指标,反映一个稳压电源的优劣,包括稳定度、等效内阻(输出电阻)、纹波电压及温度系数等。

对稳压电源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万面的要求:1.稳定性好当输入电压Usr(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动时,输出电压Usc的变化应该很小一般要求。

由于输入电压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的程度,称为稳定度指标,常用稳压系数S来表示:S的大小,反映一个稳压电源克服输入电压变化的能力。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变化条件下,S越小,输出电压的变化越小,电源的稳定度越高。

通常S约为。

2.输出电阻小负载变化时(从空载到满载),输出电压Usc,应基本保持不变。

稳压电源这方面的性能可用输出电阻表征。

输出电阻(又叫等效内阻)用rn表示,它等于输出电压变化量和负载电流变化量之比。

rn反映负载变动时,输出电压维持恒定的能力,rn越小,则Ifz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也越小。

性能优良的稳压电源,输出电阻可小到1欧,甚至0.01欧。

3.电压温度系数小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漂移。

良好的稳压电源,应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有效地抑制输出电压的漂移,保持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的漂移用温度系数KT来表示:4.输出电压纹波小所谓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50赫或100赫的交流分量,通常用有效值或峰值表示。

经过稳压作用,可以使整流滤波后的纹波电压大大降低,降低的倍数反比于稳压系数S。

串联型稳压电路,用做一种简单的稳压电源,可以满足一般无线电爱好者的需要。

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的电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基于反激式开关电源拓扑结构,能够同时提供多个稳定电压输出的电源系统。

本文将针对这种电源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

二、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开关管进行高频开关,通过变压器传递能量,并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

其核心是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以实现不同输出电压的调节。

三、电路设计与元器件选择1. 输入电路设计:为了保护开关管和输入电源,应采用滤波电感和输入电容进行滤波处理,同时添加过流保护电路。

2. 变压器设计:根据输出电压和电流要求确定变压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线性密度和电感,以获得理想的传输效果。

3. 输出电路设计:对于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每个输出通道都要设计独立的整流和滤波电路,以确保稳定的输出电压。

4. 控制电路设计:采用反馈控制电路,通过对反馈信号的处理调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实现多路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四、PCB板设计PCB板是电路实现的载体,其设计主要包括布局设计、走线设计和连接设计。

在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中,需要考虑分区布局,分别放置输入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干扰。

同时,在走线设计中,应注意分离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减少耦合。

五、电路调试与输出稳定性测试在完成电路设计与制作后,需要进行电路调试,并测试输出稳定性。

调试时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各个节点的波形,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并通过负载变化测试,验证输出电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六、改进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对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进行改进和优化。

常见的改进方法包括添加过压、欠压保护功能,提高电源的效率,降低输出纹波等。

七、结论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稳定的电源系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电源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电源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9期/10月(中)—114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电源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牟峰(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1816)摘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的一类题型是各种电源的设计和制作,并通常要求对电源的输出进行保护。

本文提供一种完备的可自动恢复截止式保护电路设计方案,不仅满足基本要求,还具备成自恢复功能,可以获得发挥部分分数。

可供参赛学生做赛前训练和竞赛技术准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过载保护自动恢复截止式保护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6个全国性学科竞赛之一。

其中电源类竞赛题型中,稳压源、恒流源和DC/DC 电路是基础内容。

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利用微处理器控制三者协同工作,可以为电源类的题目提供解决方案。

并经常要求做过流保护设计。

本文介绍一种电源保护方案,可自动恢复的截止式保护电路。

该设计不仅可以实现过载保护,完成竞赛基本要求,还实现过载消除后的自动功能恢复,可以为设计增分。

可自动恢复截止式保护电路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该电源的公共地为电源正极,输入为大于-12.3V 电压,输出稳压在-12V 。

设计方案中包含两个功能模块:一个是由Q9、Q10、Q11、Q13为核心的串联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经过R17和R18分压取样,经过Q9、Q10差分放大,控制Q11的Vce ,以控制调整管Q13的漏源电压,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另一功能模块由电压比较器SF339、Q4、Q5、Q6、Q7、Q8为核心组成的可自恢复截止式保护电路构成,详细工作原理如下。

电源正常工作时,输出电流小于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电流取样电阻R3上的电压小于R1上的电压,比较器同相端电压大于反向端电压,输出高电平(约为0V )。

Q7的基极电压为R4和R5分得电压,接近0V ,Q7截止,进而Q6、Q8、Q4都是截止状态。

电路处于正常稳压调整工作状态。

电源输出端负载过重甚至短路时,输出电流大于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为了方便在实验室做各种电路实验,实验室电源系统应具有如下的功能:输出+12V,-12V,+5V固定电压的直流稳压电压源;输出输出电压从1.25V到12V可调的直流稳压电压源;输出电流从2mA到40mA可调的直流电流源;输出电压约为+16V,-16V的直流电压源(没有经过稳压的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输出电压为12V的交流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在电子技术实验室使用较广泛的综合电路实验箱所使用的电源一般有好几组电源输出,如+12V,+5V,-12V等等,数字实验电路还有一个+5V电源插口。

由于是学生实验用仪器,学生在做实验时操作出错是常有的现象,主要是以下三类错误:一是电源直接短路造成的严重过载而损坏电源电路,此类错误的后果是损坏稳压器,或整流二极管或变压器;二是负载过重,这往往是学生由于接线错误,如芯片的线接错,虽没有直接短路,但可能电流超过额定值,若再加上没有及时排除故障,使得时间过长,而损坏电路,如损坏芯片,进一步损坏电源电路器件;还有一种可能是将+12V或者-12V电源插入到数字实验电路的+5V电源插口,这样造成数字电路(如高低电平信号形成电路,数码信号显示电路等等)中的集成块损坏,特别是TTL集成电路块的损坏。

因此,设计制作一个电路保护系统很有必要。

对保护电路的要求:过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超过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欠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低于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过流保护:任何一个输出电流超过500mA时或所有正电源电流之和超过500mA时或所有负电源电流之各超过500mA时,保护电路动作。

电源电压接错保护:在应加+5V电源接口处错误地加上了其它电源,如+12V,-12V等等,保护电路动作。

常用的电路保护措施有:熔断器保护,即通常用的保险丝,保险管,它是一种过流保护器件,将它串接在电源电路中,一旦当负载出现故障而使电源供电电流突然增大时,保险丝熔断,截断电源与负载的通路,达到保护电源和负载本身的目的。

注意:并不是电流一超过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就立即熔断,通常要超过额定电流1.5倍至2倍,保险丝才熔断。

所以,这种保护方法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电路设计方便;但缺点是:保护电流值不明确,在需要高精度保护条件下达不到要求,二是熔断后,需要更换,在一些烧保险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如学生实验设备)就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时间上也难以做到需要保护时立即截断电源。

因此这种保护方式通常只能在短路保护中采用。

自恢复保险保护,实际就是一种热敏电阻保护,它也是串接在电源电路中,是一种过流保护方法。

当电流没有超过额定值时,作为过流保护用的热敏电阻温度正常,所呈现的电阻很小,不会影响电源电路的正常工作,一旦当电流超过它的额定电流时,作为过流保护用的热敏电阻温度徒然升高,所呈现的电阻很大,截断电源与负载的通路,达到保护电源和负载本身的目的,此后由于流过作为过流保护用的热敏电阻的电流很小,温度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作为过流保护用的热敏电阻电阻值减小到正常值,电源恢复工作,若故障没有排除,将会进入下一轮保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反应太慢,所以多数情况下也不宜使用。

晶闸管保护,在开关电源中用得较多,在开关电源中,有一个振荡器,我们可以设计让振荡器是否工作与晶闸管的状态有关,而晶闸管的状态由其电压决定,在电路正常工作条件下,让晶闸管处于截止状态,而一旦电路出现不正常状态,晶闸管导通,电路进入保护状态。

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请实践者参阅有关开关电源的资料。

以继电器为主要器件的电子保护电路,继电器主开关接在电源主电路中,让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线圈而控制继电器主开关的通断。

本电子实践项目中就是一个这样以继电器为主要控制器件的电路。

以电源调整管(大功率三极管)为主要器件的电子保护电路,主要方法是让一个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调整管的通断(让调整管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电路正常时饱和导通,电路不正常时截止)。

这种电路反应快,动作值界线确定,具有自恢复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电源保护电路,缺点是电路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保护措施方案的选定:由于这样的电源电路从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有二路,一路产生+12V电源,另一路产生-12V电源,所以要在直流电路上采取保护措施,就得有二个保护电路,显然不太合理。

所以在交流电路上就采取保护措施比较恰当,而要在交流支路上保护,而交流支路有二路,一是变压器初级交流支路,一是变压器次级交流支路,由于初级边电压较高,不利于选用保护器件,而次级边电压较低,利于选用保护器件。

从对保护电路的要求知,既要接入交流电路,以要反映及时,还要保护界线非常明显,选用以继电器为主要器件保护电路比较恰当,即在电路正常工作时,继电器正常导通,当电路出现不正常状态时,继电器动作,交流供电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

其它几种保护电路方案各有不足之处,熔断器保护电路对过压,欠压问题没有什么反映,对这类问题起不到保护作用,而且保护界线非常模糊,达不到电路的要求;自恢复保险保护的不足之处与熔断器保护电路的不足之处一样,,一样达不到电路的要求;调调整管保护电路只适合直流电路上的保护,而对交流电路上的保护无能为力。

电路设计方案的形成:4电路设计方案的解说:主电源电路220V交流电源接入双12V电源变压器,变压器的功率根据电源输出电压和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计算,若正负二路电源额定输出电流为0.5A,整流输出电压用正负16V计算,则一边的功率就是16*0.5=8W,一共是16W,可选用20W的变压器。

从变压器输出的二路交流首先分别经过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所以要选用有二路触头的继电器),再接整流滤波电路,最后经过稳压电路输出。

保护电路过压与欠压故障的保护:从各电源输出端引入电压信号到电压信号检测电路,由于有多个电压,所以可以选用加法器来进行检测,得到当各电压正常时加法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当引入的电压信号不正常时,本电路的输出电压信号肯定会发生变化,将这个信号引入到过压比较器和欠压比较器,这就可以得到一个能够反映主电源各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的信号。

过流保护电路:主电源电流渡过取样电阻,这样主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取样电阻的电压反映出来,所以首先通过减法器检测出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再送到比较器,判断是否电流过大。

注意,由于有正负二路电源,所以这样的电路有二路。

以上各电路的输出信号经过或门送出。

或门送出的信号不能直接控制驱动器,有一个+5V电源接口是否接错电源的信号,将这个信号和或门送出的信号再送到加法器。

开机延时电路:由于开机时主电源输出电压并不能立即达到正常值,若不考虑这个因素,电源将开机不起。

因此保护电路必须在主电源达到正常值后才开始工作,因此要设计一个开机延时电路。

或门送出的信号,+5V电源接口是否接错电源的信号,开机延时信号一起送到加法器进行加法运算,加法器计算出的结果就可以反映出电路工作状态,再将这个加法器的结果送到比较器,比较器输出控制信号。

由于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相对较大,运算放大器是带不起这个负载的,因此控制信号需要经过驱动电路再驱动继电器。

以上就是整个电路系统的说明,在这个电路系统,开机延时电路和+5V电源接口是否接错电源的信号电路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总的要求是电路要简单,工作要有效。

具体的解决方案请阅读后面的电路设计的具体说明。

继电器的要求:由于实验电路的电源电路采用的变压器次级电压为双12V ,额定电流小于1A ,因此,继电器必须是二路的,耐压高于20V ,电流大于1A 。

选用松下DS2Y-SDC5V 双路继电器可以达到要求。

松下DS2Y-SDC5V 双路继电器的外形如图所示。

电流电压:2A30DCV 。

额定动作电压5V ,实际上大于3.75V 就动作。

若电源电压采用的是+5V 电源,则可以直接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之下加上电源电压。

若电源电压高于5V ,则需要在电源与继电器之间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限流大小的计算:经测量,本继电器线圈电阻为120欧姆左右,即动作电流在40毫安左右,因此,限流电阻的计算需要以此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在此电阻上的电流也为40毫安左右,例如:电源电压为+12V ,所接限流电阻大小应为R =(12-5)/ 0.04 = 175欧姆,可取限流电阻为180欧姆。

有二路开关,每一路有二位,一位是常闭开关,一路是常开开关。

此为底视图,即将继电器底部朝向眼睛,所看到的继电器的8个脚。

MN 为线圈,注意,这个线圈有“+”“-”极,其中M端为“+”极。

“+”“-”极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极的判断应该用万用表就可测量出来,但此继电器线圈的“+”“-”极无法用万用表测量,正反向测量出的电阻值都在120欧姆左右,因此,必须采用加电源测试,当将5V 电源加到线圈两端时,听到继电器动作声音,说明电源正极所接的一端为继电器线圈的正极,另一端为负极,当将5V 电源加到线圈两端时,若听不到继电器动作声音,说明电源正极所接的一端为继电器线圈的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A 为中间点,A ,B 之间常闭,A,C之间常开。

也可选用松下DS2Y-SDC12V 双路继电器。

这个继电器外形,脚的分布与上面所述继电器完全相同,只是继电器动作额定电压是+12V ,所测得的电阻约为680欧姆,计算得额定动作电流为18mA 。

同样,若需要外接限流电阻时,按以上参数进行计算。

其它详细资料以及其它品牌和型号的继电器请实践者查阅有关资料。

本电路设计的中心任务是,可以让二路交流电分别从A1和A2点进入,而分别从B1和B2点送出。

在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让MN 线圈电流为0,继电器不动作处于常态,即AB 间处于导通状态,交流电正常送到后续电路,对电路正常供电。

在电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让MN线圈通电,继电器动作处于暂态,即AB间处于断开状态,交流电送电电路被断开。

对后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电路结构的选择:由于所需要保护的类型较多,而且电源输出路数也多,所以选用合适的电路结构非常重要,否则选用不当,设计电路的难度会加大,而且电路可能比较复杂。

根据电路的要求,本人选用以运算电路和比较器为电路主要结构。

因此运算放大器将成为本电路的核心器件。

通用运算放大器LM358是一块双运放集成电路,内含二个完全一样的运算放大器,引脚8个,引脚编号1,2,3,4,5,6,7,8按如下方法确定:正面朝上,有缺口的一方朝左(或者有圆点的位置在左下),左下第一引脚为1,然后按逆时针顺序依次确定2,3,4,5,6,7,8,即左上脚为8号引脚。

实物图如图所示。

8脚接正电源,4脚接负电源或地GND.引脚3,2,1三个脚组成A运放(其中引脚3为A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引脚2为A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1为A运放的输出端),引脚5,6,7三个脚组成B运放(其中引脚5为B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引脚6为B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引脚7为B运放的输出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