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ppt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b66b3acf84b9d529ea7a25.png)
4、非公司利润收入是指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 农民、小店铺主的收入。
见教材P428
三、产出法(Output Approach)或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
产量法(output approach)是通过把经济 中每个企业所增加的价值加总求和来衡量 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增值是为了避免重 复。这样计算出来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P423
④“水泥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是对的 b.不对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上述三种说法全对
⑤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办三所小学
b.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补贴
c.订购一批军火
d.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
⑥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财产保险费
②一国的GDP小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③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GDP,说明( )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一定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存货是资本(存量),而存货变动算做投资(流量)
思考: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呢还
是净投资?重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政府支出中只有一部分才计入GDP,而其他有 些部分,例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是不包括在 GDP中的。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个人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6080e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8.png)
第11页/共17页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
•总量及国民其生相产净互值关(英系文缩写为NNP):一个国
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
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
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
个人收人(英文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
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第14页/共17页
五、用GNP衡量经济福利(生活质量)的局限性和调整
• (一)局限性 • 1.没有反映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的变化 • (1)没有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 • (2) 没有反映产品结构的变化 • (3)没有包括对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闲 暇
时间 • (4)没有包括家务劳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所起
第2页/共17页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支出法。源自第3页/共17页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收入循环流程图
储 蓄 家庭
资本市场 消费支出 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
支出法 投 资 企业
收入法
的作用 • (5)没有反映人们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
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第15页/共17页
• 2.GNP某些构成部分的增加,恰好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 • 3.没有包括直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 4.没有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 (二)调整 • 原则:GNP数值+“好处”-“坏处” •
•
资本存量: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bd8d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a.png)
二、收入法
这种方法称为所得法或成本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 的特点是,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 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相加起来计算出国民收入,再对国 民收入增加或减少一些项目就可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在实 际应用中,将上述4项收入加总起来的数据还不是国民生产 总值,应该再加上企业间接税和折旧,
I≡S
二、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的经济活动考虑了进去。政府的经 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通常以T来表示),另一 方面有政府支出(G)。这样,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如下: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即:
Y=C+I+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2传感器的分类
由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多种, 所以,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 分 类方法也很多。按被测量的性质不同, 主要分为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分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 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习惯上常把两者结合起来命名传 感器, 比如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等。
下一页 返回
8. 3国民生产总值恒等关系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
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 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作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 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 蓄,以S代表储蓄,则可表达为: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e26dc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a.png)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
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
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用公式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
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
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学会这三种核算方法,对于国民收入的核算就不用怕啦!
【原标题: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69f57216cc7931b765ce1596.png)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1aa0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e.png)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引言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和。
核算国民收入有助于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包括国民收入的定义、核算方法和相关指标等。
国民收入的定义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房租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一般来说,国民收入可以分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两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缴纳各种税费后所剩余的收入,可以用于消费或储蓄。
而个人储蓄则是个人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储蓄的部分。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即生产法和分配法。
生产法生产法是根据国民经济的生产流程,从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出发,逐级累加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最终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生产法的核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生产领域、市场对流、总和形态。
首先,在生产领域阶段,统计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
然后,在市场对流阶段,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即销售收入减去购买的成本。
最后,在总和形态阶段,将各部门的增加值求和,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分配法分配法是根据国民收入在分配过程中的流向,从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出发,逐级累加计算各个主体的收入总和,最终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分配法的核算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初次分配、再分配、最终分配、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
首先,在初次分配阶段,将国民收入按照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来源进行分配。
然后,在再分配阶段,进行一些纠正分配的操作,如对失业人口进行救济等。
接下来,在最终分配阶段,将经济主体的收入汇总。
最后,通过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国民收入的相关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得到一些相关指标,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8fdb2c58fb770bf78a55cc.png)
GDP = C + I + G + NX 上式为国民收入恒等式。等式的左边为总收入(即国内生 产总值),右边为总支出。由于对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 必等于总支出,因此,上式左右两边必然相等。
(1)、消费支出(C)
消费支出通常被定义为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是一个国家总支出中 最主要的部分,通常占GDP的2/3左右,且较为稳定。消费支出主要包括以 下项目:
2013-8-14
6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GDP,是用从前 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 年实际 GDP=∑pi0qit 。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名义GDP有时 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 说明GDP只是实际的?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 这个指数能反映什么?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社 会购买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支 出。由于对一个经济整体而言,总收入 必定等于总支出,因此,两种方法所得 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1、衡量GDP的总支出法
用总支出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根据支出主体的不同GDP可 分为以下四部分: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 购买(G)和净出口(NX)。可用公式表示为:
2013-8-14
13
• 1B 2C 3C • 判断 – 1、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GDP的一部分。 ( ) – 2、音乐家举行音乐会的收入,应计入GDP。( ) – 3、在GDP的计算中,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部 分。( ) – 4、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国外经济部门同本国发生贸易联系,一方面向本国提供其产品和服务, 形成进口,另一方面也会购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出口,同国外部 门的贸易对本国的最终影响体现在进出口差额即净出口的大小上,净出 口的数额反映了国外部门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支出。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a0f5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9.png)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以外,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
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个人收入,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等相
关概念,这些概念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起统称为国民收入。
•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国民拥有的全部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理论与方法
知识结构图
9.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9.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是指一国或一个
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
的市场价值。理解这个定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用货币来衡量。其计算公 式为:市场价值=单位价格×产量
3 部门法
部门法是指按提供产品 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 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即计算一个国家一定 时期内所有部门和企业 生产的全部产品与劳务 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所 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总和。这种计算方法反 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 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9.2.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1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产出。
2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
3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及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
4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无法反映一国的商品和服务的分配情况。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9.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两者统计的对象有所
区别。 A 国内生产总值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88bc75f242336c1eb95ea2.png)
场价格;
(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 (4)企业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的方法. 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1.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 方法 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 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 ∑Pt· t / ∑P0· t q q
Pt---当年价格, P0---不变价格, qt---当年产量
表 1— 4
名 义 的 GNP 和 实 际 的 GNP 1992 年 名 义 的 G N P
2 0 万 单 位 × 1 .5 美 元 /单 位 =30 万 美 元 6 万 单 位 × 50 美 元 /单 位 =300 万 美 元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英文缩写 GNP)是指一国一年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 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理解这一定义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GNP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因此,在计 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NNP(NDP) - 间接税 = N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企业 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 政府向 居民支付的利息 + 红利= PI PI - 个人所得税=PDI =消费 + 储蓄 = C + S
折旧 间接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 企业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 政 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5209b81a37f111f1855b3a.png)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从本章开始讲宏观经济学。
本章中心是说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
这一章的核心点是国民生产总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1、国民生产总值的理解。
2、国民收入几个总量的关系。
3、二、三、四个部门的恒等关系。
4、收入法和支出法的应用。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一、国民生产总值及含义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广义国民收入:某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简称为GNP。
理解要点:①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年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不是这一年生产的(上年或下年)不能计入。
(如99年库存大众汽车1000辆,在2000年销售完,但只能将价格差额计入2000年)②国民生产总值是某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不含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采取增值法计算。
(教材表格)。
③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技术服务、劳务等。
④最终产品价值按市场价值计算(名义GNP)。
⑤GNP≠GNN≠GDP。
⑥一般说来,只有通过市场交换的才计入GNP。
如:保姆工资计入GNP。
但若娶保姆为妻,家务不计GNP。
主妇做自己家务不计入GNP。
但若交换劳务并支付工资计入GNP。
但并非所有交换都计入:你98年春买一部新夏利,到10月你把这部夏利转卖给你的朋友,这转卖是财产转让,不计入。
在国外,住宅虽不交换,但计入GNP。
二、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
(NNP)←(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NNP=GNP-折旧3.国民收入(狭义):某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
(NI)(工5.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家全部个人可支配收入总和(PD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PI-个人所得税=C+S三、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区别与联系1. 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以人口统计为标准,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7e571dfad6195f312ba68c.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案例一:GDP的回归:增长不等于发展让GDP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2004年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经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人均GDP首超1000美元。
预计今年GDP的增长将超7%。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李德水同时宣布2003年GDP数据的初步核算结果在发布之前已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的专家进行了开门评估。
这在中国还是首次。
李德水说,今后,国家统计局要把GDP核算的开门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与以往的做法相比,季度GDP的核算增加了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
联想到此前各界对中国GDP的核算方法和真实性的质疑,此次“GDP新政”昭示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
以更宽广的眼光来审视,它意味着只注重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不计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的传统增长方式的终结。
长期以来,对GDP的迷恋甚至是崇拜到处弥漫,GDP成了衡量一切涵盖一切的惟一指标,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检验发展的指标已经被理所当然地理解成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了,官员得到升迁的机会就大。
为了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社会成本,忽视效益、效率、质量,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
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的统计,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
GDP增长不顾效益和质量的话,必然会产生虚热,甚至演变成风险和危机。
在去年抗击SARS的经验总结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
”中国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原来的“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已经加上了4个字,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片面追求传统的名义GDP的理念在新的发展观下应做出调整,GDP应该回归它的自身,而不是被过分迷信和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和标准。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d856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a.png)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项:
17
• 1)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2)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24
二、国民收入:NI
• NI(national income):有广义和狭义不 同用法。
• 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NP、NNP等经济活动总 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 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之和,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 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NP。
•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 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12
(2)投资I 包括三方面: • 第一,企业固定投资,如机器设备。固定
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第二,厂房和居民住宅建筑。 • 第三,存货投资,它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 累。
13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资本的增量即净投资。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 也称重置投资。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I是指总投资。
14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 和。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物 品和劳务交换的发生。
15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 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 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 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 务消费的净支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f5b5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1.png)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统计和分析国家经济活动的方法和理论,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得的总量。
它不仅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中,包括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分类、计量、测算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国民收入的计量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核心。
计量国民收入需要考虑到经济活动的接种、生产和分配过程。
一般采用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等不同的计量方法。
产值法是通过统计生产部门和产业的产出来衡量国民收入;支出法是通过统计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等来衡量国民收入;收入法则是通过统计劳动报酬、资本利润、经营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来衡量国民收入。
这三种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和修正,最终达到比较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最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程度,还可以用于分析不同产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潜力。
此外,国民收入核算也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和分配国民收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公平等目标,同时也可以借助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来评估和调整经济政策的效果和成效。
总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在国家经济活动的统计和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因此,深入研究和应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061a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7.png)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主要包括几个重要概念和原则,如国民收入、国民支出、国民储蓄、国民投资、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等。
其中,国民收入是指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的全部居民从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总额,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企业利润等;国民支出是指个人和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消费和投资支出总额;国民储蓄是指一定时间内居民可用于投资的收入减去个人消费支出后所剩下的部分;国民投资是指一定时间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GDP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基础;GNP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内居民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主要有产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值法是按照产业交叉关系及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统计各个产业的产值,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通过相应的产业关联表计算各个产业的附加值和国民收入。
收入法是通过居民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各种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息、股息、租金等)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对居民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各种收入进行汇总和调整后得到国民收入。
支出法是按照居民和政府的消费和投资支出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统计个人和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通过相应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关系表计算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可以研究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消费支出等问题,为深入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因此,研究和应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介绍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08931bd77232f60dccca1c8.png)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的关系,注意区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了解经济福利的内容。
案例导入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1700~2021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它开展的节奏同世界通常的模式有着截然的不同。
在宋朝的末期,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的领先经济体系。
从1300年至1820年,中国经济受到了从元朝至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出现的屡次动乱的影响,这个时期是一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时期,该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生产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
虽然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慢于中国的速度,但是到1820年时,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是中国的两倍。
在这几个世纪之中,中国根本上同世界经济隔绝。
即使如此,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居世界第三位,而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还会更高一些,按照世界的标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令人钦佩的。
表9-1 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21年GDP〔10亿1990年国际元〕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现在让我们来展望一下2021年时可能的情况。
如果使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预测数据,同时假定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可以保持它在1990~2001年期间的速度,那么到2021年时,中国可以在GDP总量和人口数量上同时获得它昔日曾拥有的头号世界经济地位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文版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在182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人均收入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从1820年至1950年,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人均收入也大幅下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1950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开展,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有关指标正在迅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作者预测能实现,到2021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将与美国并驾齐趋,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03464cbe23482fb4da4cf4.png)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填空题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基本的总量是_________。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般以_________法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5.净出口是指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_________。
*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_。
8.实际国民收入是_________与_________之比。
9.国内生产总值减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减_________加_________等于国民收入。
10.个人收入减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1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民生产总值是以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12.四部门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经济。
*13.三部门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总供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国民生产总值等于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和。
*15.个人可支配收入首先可用于_________,另一部分就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GDP的是()A.用于服装厂生产衣服的布匹;B.用于居民户消费的面粉;C.炼钢厂炼钢用的煤炭;D.汽车制造厂用于组装汽车的轮胎。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A.实物的变化;B.价格的变化;C.实物与价格的变化;D.人口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936年Mynard Keynes
A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 路漫漫其悠远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 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 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5.包括无形产品即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最终产品价值不但包括有形 产品的价值,如电脑和影碟,还包括无形产品即 劳务的价值,如乘坐飞机和经济学家的演讲。在 国民生产总值中把旅游、教育、卫生、服务等行 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的报酬统计在内。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 法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29日连续经历“黑色星期三”和“黑色 星期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9.5%。随后,一场 股市危机逐渐蔓延,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到1933年,美国国内产出总量比1929年下降30% ,而失业率从1929年的3.5%上升到1933年的25% ,而且在整个30年代平均失业率达到18%。
路漫漫其悠远
产品价值
8 11 20 30 69
中间产品价值
-8 11 20 39
•
增值
8 3 9 10 30国民生产总值(来自NP)解释4.价值量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这就 是说产品市场价值等于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与产 品的数量的乘积。
不足:其一是不经过市场的自给性产品和劳务无 法统计;其二是市场价格经常变动影响国内生产 总值的准确统计。
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净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 除折旧后的产值。
两者关系:
GNP-折旧=NNP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3.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NI](狭义)
3.最终产品的价值
中间产品价值不计算在内,否则会造成重 复计算。
最终产品是不再经过加工直接供人们使用 的产品。
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 的产品。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解决办法:增值法
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生产阶段
棉花 棉纱 棉布 服装 合计
• 路漫漫其悠远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方法
• 路漫漫其悠远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 [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最终 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 路漫漫其悠远
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经济危机 经济理论危机
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持续的大规模失业,人继 续一种新发理论来解释大危机。
经济危机 意识形态危机与政治危机
100个人里面如果只有1、2个人找不到工作,我们还 可以用个人原因来解释,但是100个人中有25个人长 期着不到工作,那么就很难再归咎于个人,人们就 开始怀疑这个制度出现了问题。
1.国民原则
国民生产总值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 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 计标准。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2.本期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由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价值所构成的,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 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
例2:
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 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 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 试问计入GNP的是否就是这100美元?
• 路漫漫其悠远
国内生产总值的缺陷
不能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 不能反映人民闲暇时间和精神收入。 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不能反映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1998年某汽车制造公司生产2000辆轿 车,当年卖掉1000辆,剩下1000辆1999 年上半年售出,在计算1999年上半年国民 生产总值时,不能把1998年生产但1999年 上半年出售的轿车的价值计算在内。因为 这些轿车的价值作为存货已经计入1998年 的国民生产总值。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
排除在外
用过的二手商品 股票和债券 非法的地下经济 家务劳动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生产总值
下面各项是否计入GNP
政府转移支付。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购买旧车,支付中介费1000元。 购买普通股票。 购买一块地产。 购买公司债券所得利息。 购买政府债券所得利息。 蛋糕厂购入的5吨面粉。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支出法
(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 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计算公式为:
• 路漫漫其悠远
美国GNP构成(支出法)
GNP=
+
+
+
净出口
政府购买支出 私人国内总投资
个人消费支出
进口(-)
出口(+)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
联邦政府支出
企业存货变动额
居民住房 设备 厂房 其他劳务 住房租金 非耐用品 耐用品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收入法
(要素支付法、要素收入法)
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一年内生产要素在 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 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 、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民 生产总值。
• 路漫漫其悠远
美国GNP构成(收入法)
GNP = 工资和其他补助 + 租金收入 +
(收入法)
净利息
+ 企业税 + 资本折旧 +
利润
= GNP
(支出法)
• 路漫漫其悠远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民生产净值(NNP) [Net National
Product, 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