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小题精练系列 专题34 化学平衡图像 含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表)专题冲刺卷
![2018年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表)专题冲刺卷](https://img.taocdn.com/s3/m/605d2ef3f524ccbff121849f.png)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表)专题1、(1)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 2(g)CH3OH(g) △H1=-90.7kJ.mol-l,将1molCO和2mol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系如下:则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将燃煤废气中的CO 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 ,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n(H2)/n(CO2)]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①增大投料比,CO2的转化率增大;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4)反应CO(g)+H 2O(g)CO2(g)+H2(g) △H2=-41.2kJ.mol-l的v-t图像如图1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增大容器体积使压强减小,则其v-t图像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1>a2 ②a1<a2③b1>b2④b1<b2 ⑤t1>t2⑥t1=t2⑦t1<t2 ⑧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⑨图2阴影部分面积更大⑩图1阴影部分面积更大A.①③⑦⑧B.①③⑤⑧C.②④⑦⑨D.①③⑦⑩2、“硫化物沉淀法”镍的回收率不高,处理后废水中的镍含量难以达标。
“铁脱络-化学沉淀法”可达到预期效果,该法将镍转化为Ni(OH)2固体进而回收镍。
工艺流程如下:“脱络”(指镍元素由络合物NiR2转化成游离的Ni2+)过程中,R—与中间产物·OH(羟基自由基)反应生成难以与Ni2+络合的·R(有机物自由基),但·OH也能与H2O2发生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如下:Fe2+ + H2O2Fe3+ + OH- + —OH iR- +—OH OH-+ —R iiH2O2 +2—OH O2↑ + 2H2O iii实验测得“脱络”过程中H2O2的加入量对溶液中镍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①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Fe2+和H2O2能够实现“脱络”的原因是_________。
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常规图像(解析版)
![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常规图像(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03c7f1e87101f69f319538.png)
课时38 化学平衡常规图像1.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0已达到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答案】C【解析】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
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瞬间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B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速率是不连续的,C错误;加入催化剂,v正、v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正确。
2.有一化学平衡m A(g)+n B(g) p C(g)+q 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答案】D【解析】图像中有三个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 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n>p+q。
3.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强p1>p2【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①,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ΔH>0,A错;②反应实质是Fe3++3SCN-Fe(SCN)3,K+和Cl-不参加化学反应,KCl浓度增大不影响化学平衡,B错;③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先达到平衡,C正确;④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状态,即不影响A的转化率,且由于不断加入B,A的转化率增大,D错。
高中化学选修4考点过关:考点6-化学平衡图像(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考点过关:考点6-化学平衡图像(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5b8eba524de518964b7ddf.png)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对于平衡图像的考察特别能体现理科素养。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
该类试题经常涉及的图像类型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恒温、恒压曲线等,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特点,明确反应条件,认真分析图像,充分挖掘蕴含的信息,紧扣化学原理,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
1.速率—时间图像: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分析时需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1)若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
(2)若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3)若平衡无移动,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使用了催化剂。
(4)若v正在v逆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逆在v正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分析时依据“先拐先平”。
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
(2)由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P1与P2、T1与T2的相对大小(对于此图像:P2<P1、T1<T2)。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课件新人教选修4.ppt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课件新人教选修4.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2b11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0.png)
3、转化率—压强—温度曲线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根据图象填 空:
m+n__>_p+q m+n_>__p+q
m+n_<__p+q
正反应为_放__热__反应 正反应为_吸___热_反应 正反应为_吸__热__反应
4、物质的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线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根据图象 填空:
间t,压强P1、P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C
A. P1>P2,n<3
B. P1< P2,n= 3
C. P1<P2,n>3
D. P1>P2,n>3
C%
a
P1
b
P2
时间
5、现有可逆反应A(g)+B(g) 3C(g),下图中甲、乙、 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 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A. a点 B. b点 C. c点 D.d点
ω(X)
a
d
c
b
0
t/℃
3、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 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可以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4、在同一温度时,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 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
2、可逆反应nX(g)+Y(g) mZ(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但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X的体积分数ω(X)与温 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a点和b点是反应达到平衡时曲线 上的两点;c点和d点是反应未达到平衡时曲线外的两点。 若于密闭容器中以定压条件进行反应,当v正> v逆时,则
专题7.4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图象-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7.4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图象-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https://img.taocdn.com/s3/m/f3f7a0e1da38376baf1faec0.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是化学试题中的一种特殊题型,其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
该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偶尔也会在非选择题中出现。
因为图像是用二维坐标表示的,所以该类试题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以及对学科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数形结合的试题将频频出现。
热点题型一物质的量(浓度)、速率——时间图像例1、【2017江苏卷】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错误;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H知,溶液的碱性越强、Mn2+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D正确。
【变式探究】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 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错误!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解析:A项,在温度T下,由曲线a可知,达到平衡后N2、O2、NO的浓度分别为c1mol/L、c1mol/L 、2(c0-c1) mol/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错误!,正确;B项,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与质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错误。
2018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学案:2-3-3 化学平衡图像
![2018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学案:2-3-3 化学平衡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db1a49f133d4b14e852468b0.png)
3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典型图像,学会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2.知道等效平衡的含义,学会等效平衡的分析判断方法。
一化学平衡图像1.在2 L刚性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有关物质A(g)、B(g)、C(g)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进行到2 min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4)若用A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达平衡(2 min)时的正反应速率,则v(A)=________。
2.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共三个量。
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者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即“定一议二”原则。
解题过程中,可以作辅助线帮助分析。
例如反应a A(g)+b B(g)c C(g)在不同温度下(T1<T2),压强(p)与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C%)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T1为一条等温线,随着压强的增大,C%________,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a+b________c。
(2)在压强一定时(如p3),温度升高,C%的变化是______,化学平衡______移动,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
3.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1)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图2)[仍以a A(g)+b B(g)c C(g)为例]。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温度T1、T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温度升高,C%(C的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化学平衡______移动,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
高考化学小题精练系列专题34化学平衡图像(含解析)
![高考化学小题精练系列专题34化学平衡图像(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2b9e8ead02de80d5d8403a.png)
专题34 化学平衡图像(满分42分时间2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 Y 2(g) 2XY(g)△H<0,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如图是关于反应A2(g)+B2(g) 2C(g)+D(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 .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些A 2(g)B .压强不变,降低温度C .压强、温度不变,充入一些与之不反应的惰性气体D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特别是“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 (g)+B (g)xC (g),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C 的体积分数)A .P 3>P 4,y 轴表示B 的转化率 B .P 3<P 4,y 轴表示B 的体积分数C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图象的理解.解答这类图象题,首先要“译”出其化学含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40570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1.png)
高(Gao)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1.对反(Fan)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Shu)正确的是A. 依(Yi)据图①,若(Ruo)t1时升高温度,则ΔH<0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C. 依据图②,P1>P2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答案】B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答案】B3.—定条(Tiao)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Wang) 2L 恒容密(Mi)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He)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Zuo)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 v(正)>v(逆)B. b点反应放热53.7 kJ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答案】A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A、B一定都是气体C. D一定不是气体D. C可能是气体【答案】B5.下图是恒温下H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A. 升高温(Wen)度B. 增大(Da)压强C. 增大反应(Ying)物浓度D. 加入(Ru)催化剂【答(Da)案】C6.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图像》解决思维(技巧 典例导析)
![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图像》解决思维(技巧 典例导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22ae04a32d7375a4178030.png)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2、总结归纳几种常见的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类型。
【要点梳理】图像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易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推理能力。
当某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或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等)就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在图像上,相关的曲线就可能出现渐变(曲线是连续的)或突变(出现“断点”)。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必须抓住化学程式及图像的特点。
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形” 、“义” 、“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四点”(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分析曲线的走向,发现图像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要点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要点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例:对于反应(g) (g)(g) (g),若>且ΔH>0。
1.图像2.(T)图像3.图像4.(T)图像【典型例题】类型一:速率-时间的图像例1 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0,A符合示意图;同一反应物在不同的平衡态下浓度不相等,只有在同一平衡态下浓度才会保持不变,D符合示意图;观察示意图可知,平衡态Ⅰ到平衡态Ⅱ,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了,所以绝对不会是减小反应物浓度造成的,C肯定不符合示意图。
高考化学 小题精练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试题
![高考化学 小题精练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dafff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0.png)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3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满分42分时间20分钟)1.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H= + QkL/mol(Q>0)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C的浓度比原平衡的浓度大。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不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kJ【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标志判断。
2.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 2C(g)在定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⑥⑦⑧ D.⑤⑥⑧【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
3.(双选)T℃时,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H= -Q kJ/mol(Q>0)。
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A B C① 2 1 0 0.75Q kJ②0.4 0.2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18B.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 kJC.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A.容器①中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1mol×0.75Q/Q=0.75mol,则: 2A(g) + B(g)2C(g)起始(mol):2 1 0转化(mol):1.5 0.75 1.5平衡(mol):0.5 0.25 1.5①中平衡常数K=(3×3)÷(0.5×1×1)=18,A项正确;B.由②中各组分物质的量可知,将1.6molC物质折算到左边,相当于加入2molA 和1molB,与反应①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5mol,反应掉0.1molC,反应吸热0.01QkJ/mol,B项错误;C.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氦气,体积不同,平衡不移动,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C项正确;D. 根据上述分析,反应②逆向进行,反应吸热,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建立的平衡比原平衡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3,D项错误;答案选AC。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经典例题与习题附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经典例题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f2e4227284b73f2425080.png)
第12讲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例题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A. T1<T2, P1>P2, m+n>P, Q<0B. T1>T2, P2>P1, m+n<P, Q<0C. T2>T1, P2>P1, m+n<P, Q<0D. T1>T2, P2>P1, m+n>P, Q>02、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Q的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催化剂B. 增大Y的浓度C. 降低温度D. 增大体系压强3、可逆反应N2+3H22NH3+Q,从反应开始经t1秒达平衡状态,因条件改变,平衡在t2秒时发生移动,在t3秒时,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试根据t2-t3秒曲线判断,下列图1、图2所表示的平衡移动方向和变化条件各是什么?图1图24、气态反应A+BC+D,其它条件不变,在有催化剂条件(a)时和无催化剂条件(b)时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的量(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的变化情况错误的是A BC D5、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Q(Q>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 逆的点是A. B和CB. A和EC. ED. A和C6、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2R(g)-Q(吸热)在图中Y轴是指A. 平衡混合气中R 的质量分数B. 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C. G 的转化率D. L 的转化率7、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同量的A 2和B 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 2(g )+3B 2(g)2AB 3(g ),分别在某一同时刻测得其中AB 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E 、F 二点尚未达到平衡C. H 、I 二点尚未达到平衡D. G 、H 、I 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1B 2AD 3升温;增大N 2浓度 4AD 5C 6B 7C 习题1、如右图所示表示平衡混合物中x 的百分含量在不同的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在下列平衡体系中,x 可以代表用下横线标明的物质(反应中各物质为气态)的是A .N 2+2H 2 2NH 3 △H <0B .H 2+I 22HI △H <0C .2SO 32SO 2+O 2 △H >0D .4NH 3+5O 24NO+6H 2O △H <02、在溶积固定的4L 密闭容顺中,进行可逆反应:X (气)+2Y (气)2Z (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υ(正)、υ(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A .X 的浓度的减少B .Y 的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3、今有反应X(g)+Y(g)2Z(g)+ △H <0若反应开始经t 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 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则t 3时又达到平衡,如图表示,试分析,以t 2到t 3秒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 .增大了X 和Y 的浓度B .使用了催化剂C .增加了反就体系的压强D .升高了反应的温度 4、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 +Y Z +W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 、Y 、Z 、W 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 .Z 、W 均为气体,X 、Y 中有一种是气体B .Z 、W 中有一种是气体,X 、Y 皆非气体C .X 、Y 、Z 、W 皆非气体D .X 、Y 均为气体,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5、已知可逆反应aA +bB 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 2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考小题精练
(满分42分时间20分钟)
姓名:班级:得分:
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 Y
2
(g) 2XY(g)△H<0,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
,则K
1
<K
2
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
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答案】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如图是关于反应A
2(g)+B
2
(g) 2C(g)+D(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
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 .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些A 2(g)
B .压强不变,降低温度
C .压强、温度不变,充入一些与之不反应的惰性气体
D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特别是“惰性气体”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 (g)+B (g)
xC (g),有图
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C 的体积分数)
A .P 3>P 4,y 轴表示
B 的转化率 B .P 3<P 4,y 轴表示B 的体积分数
C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象
【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图象的理解.解答这类图象题,首先要“译”出其化学含义。
由于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浓度或温度或压强)改变,分析时应固定一个物理量,分析另一物理量对纵坐标的影响。
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 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不变时C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的含量降低,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即△S>0,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可逆反应图像分析
【名师点晴】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表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在审题时要注意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