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四种的精确度有区别;同一被测对象可 以用多种尺度来衡量,或综合运用。
第四节 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 社会测量的信度是指在社会测量活动中主 体运用某一确定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 时所得测量值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它说明的是 测量结果反映测量对象实际情况的可靠性程度 问题。 e.g. 某国领土面积在短期内测量了两次,其 中第一次测量结果为 234.002万平方公里,第二 次测量结果为 234.001 万平方公里;假如第一次 的测量值为 234 万平方公里,第二次测量值为 237万平方公里。
三、社会指标设计
1.什么是社会指标的设计 发掘、选择恰当的指标名称,创造科学的测量方法, 并求出精确的指标值,来揭示某类社会现象总体数量或质 量特征的过程,就是社会指标的设计。 2.社会指标设计的具体过程 是指社会测量主体从认识社会的需要出发,选择科学的 社会理论并以之作为指导来确定社会指标名称、规划指标 外延、选择测量手段、求解指标值等一系列前后相继的社 会测量活动的有机整体。
3. 无效,可能可信,也可能不可信
e.g.某校在评选先进班主任时,所设计的考察指标只有 “班主任组织了几次主题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 进行了几次社会实践”这样两个项目,显然,这两个 测量值对于说明一个班主任是否先进这样一个问题来 说,显然是无效的。但这两个测量值可能真实反映了 某班主任在这两方面的活动的实际情况,因而,是可 信的;也可能没有真实地反映某班主任在这两方面的 活动的实际情况,因而是不可信的。
2. 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e.g.测量某农村社区粮食生产的水平,如果设 计的测量指标是该农村社区各种粮食作物的产 量,而且测量结果是可靠的,那么,它就有可 能有效地说明该农村社区粮食生产的实际水平。 如果设计的测量指标是该社区各种粮食作 物的播种面积,那么,即使测量值再可靠,但 对说明该社区粮食生产水平却是无意义的,无 效的。
• 投入指标是指反映投入社会过程的人力、财力、 物力等资源的指标,如投入教育过程的教育经费、 教师人数、教学仪器和设备等。 • 活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的工作量、活动频 率、次数等状况的指标,如教师每学期承担教学 时数、学生每天做课外作业时数、教学仪器使用 频率等。 • 产出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结果的指标,如义务 教育普及率、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等。
—第三,科学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符合 客观实际、符合科学原理。
—第四,代表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选择 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来组成指标体系。
—第五,系统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使各 个社会指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 系统。 —第六,可行性。设计指标体系,必须考虑是否 可以获得连续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统计数据。
4. 有效,必可信
e.g.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之所以能有效地 说明当时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 等体系方面的问题,正是因为该书真实地反映 了当时中国乡村经济的客观运行状况,是可信 的,具有真理性力量。 所以,社会测量若是有的,那么,它必然 具有可信这一前提。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尺度
1.定类尺度:又称定名尺度,是指用来鉴别被测对 象类别归属的社会测量标准。 e.g. 人的性别按定类测量,只能有男性和女性两 种类型;
社会劳动按定类测量,可划为体力劳动和脑 力劳动两种类型; 民族可分为汉、回、蒙、藏等类别。
2.定序尺度:是用来鉴别各被测对象具体属性的高 低次序或大小次序的社会测量形式或测量标准。 如人群的文化程度。
• 其特点是: –可感知性或具体性。 如“人口”、“职业满意度”等。 –可度量性或计量性。
必须是可以用数字、符号进行量度的项目。
–代表性或重要性。 必须是对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具有关键意义或代表性的项 目。 –时间性。 必须是有明确时间规定的项目。
• 其特点是: –可感知性或具体性。 如“人口”、“职业满意度”等。 –可度量性或计量性。
2.两种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方式和特点
—社会管理型社会指标体系
这种方式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内容比较全 面、系统,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获取资料比较 容易。但是,它们往往存在着范围太广,分类 太细,重点不突出,不利于集中反映最迫切、 最重要社会问题等弊端,而且往往受政府政策 制约,有意无意地变成解释现行政策的工具。
二、社会指标的功能
• 反映功能——最基本功能
• 监测功能①对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 ②对社会政策、社会计划执行情况 的监测 • 比较功能①横向比较
②纵向比较
• 评价功能——核心功能
• 预测功能①社会发展预测 ②社会问题预测
• 计划功能——反作用于社会的关键功能
①促进社会发展的计划
②防止或克服社会问题的计划
必须是可以用数字、符号进行量度的项目。
–代表性或重要性。 必须是对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具有关键意义或代表性的项 目。 –时间性。 必须是有明确时间规定的项目
• 社会指标的类型:
有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等。
—学术研究型社会指标体系
这种方式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有明确的 研究假设,重点突出,指标量少,针对性强, 便于说明有关研究课题。但是它选取的社会指 标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比较难以把握,获取有关 资料难度较大,往往需要独立进行一些调查, 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较多。
3.建构社会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 第二,整体协调性原则。 第三,相对稳定性原则。
e.g.社会经济地位可分为上层、中层、下层三种类型;
住房条件一般按好、一般、较差的次序排列;
工作能力按强、一般、弱进行评议;
3.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又称间距测量尺度,是指用来鉴 别和把握社会变量各变量值间确切差别的社会 测量形式。距即差别之意。
e.g.甲的智商是125,乙的智商是110,那么甲的 智商比乙的智商高15。
3.测量规则:表达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怎 么测”
4.测量数值: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数字或符号) “如何表示”
二、 社会现象测量的特殊性
1.不能采用自然科学中“控制实验”等常用方法。 2.社会现象及人的行为其表现更为复杂,给精 确测量带来困难。
3.在许多社会现象的测量中,人是客体又是主 体,有主观影响,会造成测量偏差。
第六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第一节社会测量指标
第二节社会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社会测量的尺度
第四节 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 社会测量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类型
• 社会指标的概念: 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质量、数 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 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 观状态的项目。
四、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什么是社会指标体系 —是指根据一定目的、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 社会现象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 行性的一组社会指标。
它有六个特点: —第一,目的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有一 定目的,为一定社会需要服务。 —第二,理论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以一 定理论作指导。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 社会测量的效度,又称准确度,是指在社会测 量活动中,社会测量主体运用某一确定的测量 手段对测量客体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测量结果对 说明测量客体某方面属性的恰当、准确、有效 的程度。 e.g. 要测量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就不能 用该学校教学楼的达标状况为尺度,而只能以 该学校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等内容为尺度来作出评判, 这个测量及其量值才算有效。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
可信 效 有 度 效 √ √ 不可 信 × √ 1、不可信,必无效 2、可信,可能有效, 可能无效 3、无效,可能可信, 也可能不可信 4、有效,必可信
√=可能 × =不可能
无 效
1.不可信,必无效 e.g.以测量体重为例,若前后两次测量结果误 差很大,没有基本的一致性,误差超出了允许 的区间,从而未能可靠地反映被测对象的体重, 那么,这样的测量值对说明被测对象的体重问 题来说,就必然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
4.定比尺度 指用来把握社会变量各变量值相互 间比例、倍数关系的社会测量形式。
可以用定比测量尺度来加以考察的对象是很 多的,如年龄、人口密度、犯罪率、体重、身 高、家庭成员的多少等。
项目 类别区分 顺序区分 距离区分 比例区分
定类尺度 = ≠
定序尺度 = ≠
定距尺度 = ≠
定比尺度 = ≠
>、<
一般来说,它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选择科学的社会理论;
第二,用所选择的社会理论中一贴切概念作为 社会指标名称; 第三,给所选择的概念或范畴亦即给所设计的 社会指标名称作出操作性定义,求解出社会指 标值。 第四,把选择到的社会指标名称和求解出的社 会指标值这两部分统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 整的社会指标。它标志着社会指标设计的完成。
–客观指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如 人均居住面积,义务教育率等;
–主观指标:也称感觉指标,是指反映人们 的感受、愿望、态度、评价等主观状况的 指标,如社会安全感、生活满意度、对住 房制度改革的期望等。
• 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指标, 如国民收入、资金利税率、百元固定资产实现产 值等。 • 非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生活 状况的指标,如婴儿存活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人口比例、人均居住面积等。 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的区分是相对的。
• 描述性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实际情况的指标, 如城镇人口数、财政收入等。描述性指标是反 映客观现实或主观状态的指标,独立存在的, 不能单独做好坏得失的评价。
• 评价性指标是指反映社会发展某些方面利弊得 失的指标,如人口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
• 肯定指标也称正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进步、社会 发展等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国内生产总会值、第 三产业比重、城镇人口比例等。 • 否定指标也称逆指标或问题指标,是社会落后、 倒退等社会问题的指标,如特价上涨率、每万人 口犯罪人数、城镇人口失业率等。 • 中性指标是指反映与社会进步、落后或前进、倒 退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国土面积、 人口数、人口的民族构成等。 正指标与负指标的区分取决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 和源自文库们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一、社会测量与测量的元素
二、社会现象测量的特殊性
一、社会测量与测量的元素
社会测量: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按照一定的 测量规则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进行测算或量度并 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测量的要素:
1.测量对象:特征或属性; “测量什么”如社会 群体的规模、背景、结构、功能等。 2.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