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2016 10 6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b30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8.png)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是指使用移动通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各种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需求的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础的人才;2.培养掌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技术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移动通信原理、互联网技术基础等;(2)专业课程:包括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移动互联应用测试等;(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训和实习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教学(1)建设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搭建适合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的实验环境;(2)实验课程: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训(1)开展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移动互联应用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习实训(1)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提供实际工作场景下的技术培训和经验积累;(2)实习报告与总结: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和总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效果等,以便于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5.专业素质培养(1)外语教育:开设外语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能力;(2)人文社科教育:通过开设相关人文社科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8b0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d.png)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师团队和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课程设置应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全面涵盖移动应用开发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移动应用开发工具与框架、移动应用测试与优化等核心课程。
同时,还应设置相关的软技能课程,如项目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和团队协作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移动应用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培养方案中应设置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具体技能和方法。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建立强大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养方案应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和资源,使教师能够紧跟技术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实际项目和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和实践考核。
同时,还应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开发创新项目,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实践环节、建立强大的教师团队和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
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7556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9.png)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正文】一、引言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培养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完善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和提高人才的素质。
二、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人才:●熟悉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与跨学科团队合作。
●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移动通信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行业。
2.就业方向本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以下就业方向:●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与创新。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移动通信系统运维与优化。
●移动通信产品管理与市场运营。
三、培养内容与体系1.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程设置涵盖了以下内容:●移动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无线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标准与协议、信号处理等。
●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技术、网络架构与优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移动通信终端技术:包括终端开发、终端性能优化、终端安全等。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支付等相关知识。
2.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系列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训项目和实习实践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课程中设置相关培养环节。
●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f4565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c.png)
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针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
综合课程设置:建议开设与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相关的综合课程,包括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用户体验设计、移动平台与技术等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和实践能力。
实践项目:重视实践项目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真实的移动应用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等项目,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更多经验和技能。
导师指导:建立良好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行业合作与实习:与移动应用开发公司、科技企业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和应用所学知识。
持续学习与更新: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建议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主动跟进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
这些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行业需求的人才。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移动互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移动互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d00e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f.png)
移动互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报人:2023-12-21•引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目录•移动互联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移动互联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案例•总结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大数据等领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移动互联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移动互联领域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置滞后、实践环节薄弱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主流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和工具,具备实际开发经验;了解大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工具和平台;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目标与要求02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从2G到3G,再到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主要方式。
5G技术具有高速度、低延迟和大连接等特点,将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5G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将实现万物互联,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物联网的兴起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领域。
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工厂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0302010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强调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
跨学科交叉融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指导。
2021级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2021级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15258fc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3.png)
2021级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代码 510106。
二、所属专业群数字技术专业群。
三、入学要求普通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
四、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五、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 1 所示。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中小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IT 公司等专业岗位,包括相关领域的软件开发、测试、实施、管理等工作岗位,从事有关移动互联网方面技术开发工程师、测试程师、技术服务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的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如表2 所示。
表2 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群)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知识,掌握移动应用开发、HTML5 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产品销售与维护等技能,在企事业单位 IT 领域从事移动应用开发、HTML5 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HTML5 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评测师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思想素质坚定拥护中国领导和我国制度,在思想指引下,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文化科技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专业素质掌握从事移动应用开发、HTML5 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所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2017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116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5.png)
图1: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主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图
八、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总览
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工 作过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研讨,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项目 和课程内容。
图2:课程体系总览
6
实践是高职学生中最重要的一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 校和合作企业投入大量实训设备,建立了现代通信实训平台、ICT实训平台,从职业素 质模块、岗位方向模块、实训平台模块、企业顶岗实习模块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 素质进行培训、提升,各个模块之间逐级递进,各模块都由企业专家、学校专任教师共 同培养。
基于真实工作过 程的案例教学法
1.平时学习 表现考核 20%; 2.工作或项 目、实践活 动等考核 30% 3. 期 末 考 核 50%
基于真实工作过 程的案例教学法
1.平时学习 表现考核 20%; 2.工作或项 目、实践活
络技术基础 及原理,掌 握 EPON 网 络故障处理 思路及能 力,为以后 从事接入网 PON 网 络 的 组建与维护 打下良好的 基础。
1.wcdma 系
统标准以及
测试
2.CDMA 系统
标准以及测
熟悉移动通
1 移动通信技 信系统的结 试
术
构与组成 3.TD 系统标
准以及测试
4.FDD- LTE
数据配置
5.TDD-LTE
数据配置
总学时数 102
1.电 信 工 程
掌握电信工 项目实施
电信工程项 程项目实施 2.通信工程
2
的流程以及 概预算
60
实训
握接入网中 及 EPON 工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666f2f01dc281e53af0e6.png)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熟悉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行业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则,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面向基于Android和iOS平台的手机APP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物联网产品设计,及基于Linux+C的智能控制软件设计产品、销售和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掌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技能、系统掌握跨平台编程语言、移动互联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移动终端系统应用开发、维护、测试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解决物联网和移动互联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在这些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工业生产中从事开发、应用移动互联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可适应如下岗位的要求:从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或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的IT企业,从事手机软件开发、手机游戏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高薪岗位,从事相关产品的售后和测试等工作,如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营销主管等。
在移动通讯服务公司和移动游戏软件企业从事移动游戏开发、移动游戏运维、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通信软件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移动互联方向自主创业、移动平台营销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邓小平理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专业数学知识。
系统掌握移动互联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嵌入式系统、移动网络、物联网等基础知识。
具有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的测试和维护知识。
2.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具有开发、测试、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能力;具备分析处理实际移动智能设备和手机测试的基本能力;具有移动网站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物联网设计、建设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设计施工的工作;掌握常见移动互联产品的测试方法与维护技术,能够从事常见移动互联产品的测试、维护或维修工作;能够从事移动互联网的管理、销售、服务等工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种以上程序设计语言,有一定硬件知识,能进行小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调试等。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7bf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8.png)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1.1 背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业界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1.2 目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移动通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的需求,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2. 专业培养目标2.1 专业背景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市场对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2.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具备设计、开发和维护移动通信系统的能力; - 具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的能力;- 具备移动通信技术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 移动通信原理- 通信电子线路-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原理- 电子器件与电路3.2 专业课程-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协议与标准-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通信网优化3.3 实践环节-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 移动通信应用开发实训4. 课程评价4.1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形式,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灵活确定。
4.2 绩点计算根据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成绩计算绩点,绩点计算公式为…5. 实习实训5.1 实习环节学生需要参加为期XX个月的实习,实习内容与移动通信技术相关,包括实际项目开发、系统维护等。
5.2 实习评价实习评价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项目成果等进行综合评定。
6. 学位论文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论文选题与移动通信技术相关,并完成一定的研究。
7.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课程计划表- 教材参考书目- 实验报告模板- 实习项目介绍8. 法律名词及注释- XXX法律名词:说明和解释- XXX法律名词:说明和解释。
软件技术(移动技术应用开发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版)
![软件技术(移动技术应用开发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6fcc8d52d380eb62946da1.png)
《软件技术(移动技术应用开发方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适用年级:高职2016级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项目为驱动的案例教学,学生在做中学,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本专业以服务京、津、冀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IT企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互联网软件开发、网站开发和大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一定创业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基于岗位(群)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分析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体魄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在上述基础上,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考核和培养模式,对专业考核合格、德智体诸方面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国家承认的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同时要求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技术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
三、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一)课程设置总体安排表(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注:《军训及入学教育》在第一学期开学前进行,时间默认为2周。
五、教学进程表(一)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二)课内教学安排表(16电子商务)注:1.计划中选修课按最低要求计算学时;2.“考核方式”一项内标注●的为考试课程、标注○的为考查课程、标注◎的为隔期考试课程;3.“( )”内的学时不在课内总学时计算范围之内;4.“各学期教学周学时安排”一项内标注“√”的为课外完成的课程,不计入周学时计算范围内。
5.“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拓展课”采取可模块选修形式进行六、主要课程简介1、MySQL数据库(第一学期,共96课时)《mysql数据库》是一门软件开发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必修的课程。
120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 8第4次修改 上交
![120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 8第4次修改 上交](https://img.taocdn.com/s3/m/350f22d05fbfc77da269b1fc.png)
20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商务应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90101)一、培养目标依照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备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基本移动商务应用活动的职业能力与基本素养,能够从事商务网站产品开发、移动互联网UI设计、网络运营、OA综合应用等技术工作,并具有“互联网+”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1、就业岗位: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调试与维护;网络运营、网络客服(售前、售后)、网站美工。
2、就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行业应用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商务以及增值业务开发等工作,岗位包括网络运营、技术研发、互联网UI设计、产品测试、IT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三、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三校”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分解表)1、知识结构序号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相应课程或教学环节备注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处理中英文文件、资料,能撰写常用英文函电,具备一定的对外信息交流能力。
英语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2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包括汉字输入技能、文字、图文、图表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导论具有网络使用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1)认识软件2)逻辑思维能力3)编程能力4)调试能力5)遵循编程规范C语言程序设计3专业实践知识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数据库开发技术1)数据库应用能力2)数据库管理能力3)数据库维护能力4)静态网页设计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基于C#的Windows程序设计基于C#的Web程序设计网站综合设计6)网站项目开发能力7)网页美工、美化的能力网页美工网页动画设计8)网站建设、规划与维护能力网站安全与维护9)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网络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4专业拓展知识Java编程能力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应用能力Linux操作系统2、能力结构序号能力结构能力要求相应课程或者教学环节考证考级要求1基础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包括汉字输入技能、文字、图文、图表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导论信息处理技术员;计算机等级二级1)认识软件C语言程序设计2)逻辑思维能力3)编程能力4)调试能力5)遵循编程规范6)具有网络使用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2专业核心能力1)数据库设计能力数据库开发技术移动商务技术工程师;电子商务技术员2)数据库应用能力3)数据库管理能力4)数据库维护能力5)网页设计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1)程序设计能力基于C#的Windows程序设计基于C#的Web程序设计网站综合设计2)软件开发能力具有网页美工、美化的能力网页美工网页动画设计网站建设、规划与维护能力网站安全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网络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3专业拓展能力Java编程能力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应用能力Linux操作系统3、素质结构序号素质结构素质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环节备注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1)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形势与政策2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1)体育与健康2)心理健康教育3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1)国防与军事教育2)社会实践4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有立业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1)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顶岗实习五、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必考选考考核等级考试学期颁(发)证发部门1移动商务技术工程师必考中级4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信息处理技术员选考初级3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3计算机操作员必考四级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4电子商务技术员选考初级4工信部六、主干课程设置及要求(7-10门)1、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无学时数:90(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30)课程要求:使学生能够获得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流程设计、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工用体、文件等应用知识。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e48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1.png)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移动应用开发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移动应用开发基础: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原理、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和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前端开发: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以及移动端界面设计和布局等内容。
-后端开发:包括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如Java、PHP)等后端开发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学习常用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如React Native、Flutter等,掌握快速开发移动应用的方法。
-用户体验设计: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注重用户交互和界面设计的优化。
2. 实践项目:-每学期安排一至两个移动应用开发项目,让学生实际参与团队合作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到开发和测试全过程。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移动应用开发比赛,提供机会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技能。
3. 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实习机会,让他们接触真实项目和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士互动,拓宽视野并获取行业动态。
4. 导师指导:-每位学生分配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导师应鼓励学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5. 资源支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软件资源,保持与行业最新技术接轨。
-建立实验室或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6. 职业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自我品牌塑造。
7.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需完成一项移动应用开发相关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培养方案,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将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可以适应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需求,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
2016级移动互联网专业(安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2016级移动互联网专业(安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职)](https://img.taocdn.com/s3/m/78ba0c382f60ddccdb38a002.png)
2016级移动互联网专业(Android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制:基本年限3年,其中在校2.5年,实习0.5年二、培养目标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备从事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手机软件开发程序员工作岗位(岗位群)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熟练掌握Android手机平台开发基本技能,培养适应从事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程序员岗位需要的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群(一)培养规格1.社会能力(1)培养学生的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劳动组织能力;(4)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方法能力(1)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独立学习能力;(3)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5)决策能力。
3. 专业能力(1)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和简单口头交流能力;(2)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3)掌握软件开发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发展动向的能力;(4)具有维护数据库的能力(5)具有软件编程开发能力;(6)具有客户服务与管理能力(二)职业岗位群1.界面设计2.开发程序员3.软件数据库维护4.前期需求调研5.后期系统培训和维护6.软件测试7.软件销售和客户维护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通过分析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专业岗位(群)职责、任务等,得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图,构成Android手机APP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均按照此结构图来设置,由此可见,此结构图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专业(中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1、了解编程语言。
2、了解软件开发平台。
17年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7年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10fffb524de518964b7de1.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2017年4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大类:59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类:5901 计算机类专业名称:590101 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方向二、招生对象1.应届高中毕业生2.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三、教育类型与学制学历层次1.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2.学制学历层次:三年制大学专科四、就业面向与职业资格五、培养目标、规格与培养模式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爱心、宽容心、感恩心、上进心、责任心,自信、自律、正直、诚实、乐观),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通信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施工工艺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日常养护、故障处理及检维修等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适应网络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维护、组织、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能使用常用软件;●能安装和维护计算机系统;●具有网络相关知识,了解网络技术发展动态;●能进行网络布线施工;●能使用网络布线常用施工工具;●管理和维护网络中小型软硬件;●具有网络安全维护的能力;●会使用网页设计软件;●能建立和维护网站;●会使用与维护数据库;●能安装配置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能从事网络产品销售与服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3、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赛训结合(一)实施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1221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e25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0.png)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目前互联网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专业,凭借其在信息传输、数据处理、通讯协议、信号处理等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方式,更是推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
然而,如今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领域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有必要制定一套符合实战需要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基于当前市场上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以以下几个核心目标为基础:(一)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对口聚焦。
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坚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细致探究行业趋势,最大化收集业界的需求信息并将其融入到方案之中,确保培养出有良好适应性,精通行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领域是一门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技术体系,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必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经验丰富。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和教学目标,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动实例或实际操作、工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逐渐掌握实战经验。
(三)强化能力培养,助力成长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应该充分具备行业竞争的强大实力,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项目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及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更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为自己和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四)注重国际化教育理念,提升多元文化视野。
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产业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要求,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国际化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跨境交流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建立良好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吸纳外国优秀教师等,力争让学生在接受优秀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拓宽自身知识边际和视野范围。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 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7f7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移动应用开发行业迅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适应该行业需求的移动应用开发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知识;2. 培养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技术和工具;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发移动应用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内容1. 理论课程(1)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2)移动应用开发基础: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编程语言等;(3)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用户体验、数据存储与管理、网络通信等;(4)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开发,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实践能力。
2. 实践课程(1)移动应用开发实训:通过开发实际的移动应用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移动应用开发竞赛:参加各类移动应用开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企业实习: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融入实际工作环境,掌握行业需求和最新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实际操作,提高学习效果;2.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导师制指导:为每位学生分配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和职业发展。
五、评估与考核1. 考试评估:通过理论考试,测试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项目评估:通过项目评估,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表现和能力;3. 实习评估: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六、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 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合作,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3. 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开发
苹果手机软件系列产
发员
师
3~5 年
品维护和升级
手机游戏开发、测试
手机游戏开发
手机游戏程序员
与维护
手机游戏开发工程 3~5 年
师
手机网页设计技术员 手 机 网 站 开 发 工 程
手机网页设计 手机网页设计与制作
3~5 年
数字多媒体技术员 师
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支持/维护工 3~5 年
识和团队精神、认识
统的概要设计等文档,在详细设 3、能利用 PHP 或 JAVA 等
程序
和运用数据库的能
2
计的基础上完成软件编码、单元 语言编程实现系统功能
员
力、较强的英语阅读
测试、软件开发日志和测试等相 4、进行单元测试
和写作能力、具有软
关文档撰写等工作。
5、能阅读和撰写软件文档
件工程的概念和求
6、能与客户和团队成员进
当代大学生人品塑造、顶岗实习等。
的作风;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
力和创新素质。
6
续上表
结构 类别
构成要素
课程设置
3、文化素质: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具有 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高
应用文写作、人文类选修课等。 素 雅的审视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学习, 质 善于研究。 结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 构 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
界面设计、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3、专业技术知识: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 SQL 数据库与应用、数据库管理员考证、
序设计、操作系统应用、网页设计、程序设 HTML5 应用、手机 APP 开发与应用、App 测
计。
试方法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
1、职业通用能力:(1)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2)基本程序设计能力;(3)数据库等常用 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管理员考证、平面设
(4);软件文档编写能力(5)网页规划、设 App 测试方法与应用、Android 开发技术、 结
计与制作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6) 软件测试技术、毕业综合项目、顶岗实习。 构
技术推广和用户支持所需的市场营销能力。
3、职业拓展能力:(1)自我学习提升的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3)方法能力,包括分 Android 开发技术实训、IOS 项目开发实训、
Javascript+HTML/XML+CSS/H5、 5、具有协同开发能力 活跃,刻苦敬业能承
Ajax 等前端开发技术,熟悉 W3C 6、具有软件项目的管理 担较强工作压力;
标准。
控制能力
1、能熟练搭建软件开发和
具备良好的编码
测试环境
能力、自觉的规范意
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系 2、能实现并管理数据库
工程师
误报告
保证项目的质量;
系统,熟悉 Unix Shell 编程;
4、能与客户和团队成员进行 负 责 工 程 中 主 要
黑盒测试,灰盒测试,有一
友好的沟通和交流
功能的代码实现;
定的代码基础
5、能提出改进方案
解决工程中的关
(.net/c#/php);
6、能有效管理技术支持团队 键 问 题 和 技 术 难
规格说明书等文档,了解并
软件开
5、能利用 PHP 或 JAVA 等编程 Java 开发工具;熟
分析软件需求。完成详细设
4 发工程
语言结合 HTML5 技术实现 WEB 悉 至 少 一 种 数 据
计、软件编码等工作。并能
师
系统
库的开发和设计;
借助测试用例进行单元测
6、能编写测试用例并进行单 具 有 良 好 的 学 习
2
A级
高职英语
力考试证书
试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
广东省普通高校计算机应
3
一级
计算机应用基础
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用水平考试委员会
96 选考 80 必考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
广东省普通高校计算机应
4
二级
平面设计
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用水平考试委员会
64 选考
5 数据库管理员
中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SQL 数据库与应用、 96+64 必考
软件应用能力。(4)利用 OFFICE 工具进行项 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动画设计与制作。
目开发文件整理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1)基本编程结构实现算
法和编写程序的能力;(2)计掌握程序测试 SQL 数据库与应用、HTML5 应用、Java 程序 能
的一般能力(3)数据库及应用方面的技能; 设计、网页设计、手机 APP 开发与应用、 力
就业岗位有移动互联网站开发与维护,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应用,移动终
端服务器管理与维护,Android 应用程序开发,IOS 应用程序开发,手机游
戏开发,软件维护、测试、销售、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等工作;次要就业
岗位有移动终端 UI 设计、网站运营与维护,计算机相关软件的维护、技术
支持、办公室文员和软件产品营销等工作。
就业领域
主要业务工作
初始岗位
发展岗位
预计年限
Android/安卓应 用程序开发
Android App 产品的 研发,需求,开发,
测试,升级
Android/安卓应用程 序开发
Android/安卓开发 工程师
3~5 年
iPhone/iPad 应用软
ios/苹果应用程
件开发
ios/苹果应用程序开 ios/苹果开发工程
体育、入学教育及军训、大学心理健康教 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
育等。 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积 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人格。
(二)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阶 段
第一阶 段基础 技能实
训
第二阶 段
专业技 能实训
第三阶 段综合 技能实
训
理实一体化的“技能递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 (一体化课程)
实训授课 时间
实训基地
职业资格证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平面设计
第二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JAVA程序设计
第二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应用程序设 计编制
数据库管理员考证 第三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数据库管理 员考证
HTML5应用
第三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云计算概论
第四学期
校内实训基地
SQL数据库与应用
件
力、应变能力,具
测试流程,APP 测试的方法;
2、能解决客户使用软件过程 备较强的责任感、
熟悉常用的 Test 工具如 QTP
中出现的问题
良好的服务意识。
和 bug tracking 工具;熟
APP 测试
3、能规范地书写 APP 软件错 协 助 工 程 管 理 人
5
练操作 UNIX 和 windows 操作
有脚踏实地、乐于奉
3 维护
管理,对用户使用软件过程中出 3、能规范地书写软件错误 献的工作态度,也要
员
现的故障提供支持,帮助用户解 报告
有淡泊名利、甘为人
决软件使用中的问题。
4、能与客户和团队成员进 梯的精神境界。具有
行友好的沟通和交流
工作责任心,在工作
中就能寻找、发现、
处理问题。
2
续上页
序号 岗位
数据库管理员考证
6 应用程序设计编制
中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JAVA 程序设计
96 选考
九、课程结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核心课程
(一)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按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二大类;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公共基 础及素质课程、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能力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五个模块。根据毕业生就业面向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设置课程。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毕业综合项目、顶岗
创新能力;(4)工程实践能力,包括人员管 实习等。
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和流程管理等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人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有较强的上进心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掌握 Android/iOS 平台下软件开 3、具有数据库系统开发 及 协 调 能 力 和 团 队
App 开 发、调试、优化和适配; 熟悉常 和管理能力
意识,工作积极主
1 发工 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和设计模;熟 4、具有知识技能的更新 动 , 具 备 高 度 责 任
程师 练掌握
和综合运用能力
心,逻辑清楚,思维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能熟练搭建软件开发和测
试环境
有一定的软件
2、能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完成 分析设计能力;熟
根据销售经理或项目经
详细设计
悉 Java 、 PHP 、
理与客户签订的软件开发协
3、能设计和实现数据库
HTML5 等 开 发 技
议以及需求分析报告、需求
4、能进行简单的软件建模 术 ; 熟 练 使 用
和人生远大理想;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
素
入学教育及军训、当代大学生人品塑造、
精神;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
质
廉洁修身。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结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
构
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
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