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园林-中日古典园林比较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3.人本诸身 园林堆山叠石石的形态与中国人的高挑和日本人的低矮有关,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中国园林叠石高耸、突兀, 日本园林堆山低缓,置石矮墩;
32
33
34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二)风水与禁忌
同源于中国 1.风水图式 中国环山以聚风; 日本积水以聚气;
35
36
37
38
39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二)风水与禁忌
3.山水格局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大陆型、仁山型,讲究园林的堆山,以高耸为主。 中国古典园林置石取材太湖石,,讲究置法、思想、成因、轴线: 日本古典园林属于海岛型,蓄水型,以精致为主,一个冲积的光滑整 石象征岛屿。
29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2.文化思想与天人关系 这些均主张人与自然的面对面和直接的天人对话愿山川草木走进自己的 生活,天人关系中以人为中心,至明清的私家园林的诗情画意,发展至 极致,故中国园林定性为人型山水园。
30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2.文化思想与天人关系 日本 园林发展至后期,深受宗教影响,愿自己走进山川草木,天人关系 中以天为中心,表现为浓厚的枯山水和茶亭的味道,故日本园林定 性为天型山水园。
战国,王翦向秦始皇“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官僚地主园庭规模巨 大;
秦、汉时帝王御苑 “上林苑”。《三辅黄图》载“武帝初修上林苑,
群臣自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这一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巨
大,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建筑群体修剪和山体改造,是偏于人力的人
型山水园。
8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二)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20
21
22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四)成熟时期:
私家园林——明清时期,江南的私家园林发展至登封造极的地步, 仅叠石一项手法,如《园冶》所说,“慕闻虚名,钻求旧石”, 或与石为伍,称兄道友,成为病态。
23
24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四)成熟时期:
寺观园林——明清时期,寺观园林建设达到高潮。由于清帝极为 重视与蒙古、西藏首领的友好关系,汉藏风格相结合的永安寺、 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都是著名的范例。
私园兴盛——时局动乱,也成了就今天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类型之一的 私家园林的形成时期,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影响,风格清新,如东晋 陶渊明在庐山下筑园,“开荒深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方宅十余
9
亩,草屋八九间”里实现避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三)鼎盛时期:隋 唐 宋
皇家园林——唐,建都长安、洛阳,利用地形,于长安六冈,置 庙宇宫苑,部分还在节日向公众开放,如曲江。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因政局稳定规模扩大,建筑宏伟。
(四)成熟时期:
皇家园林——自元始,明清各代均致力于西苑建设(今日三海), 清初建设的承德避暑山庄,清末的颐和园,园明园。 私家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甚至成为皇家园林学习的范例,形 式华丽,纷繁复杂,师法自然的手法人工味浓厚,如假山石,讲究 “瘦、漏、透、绉”,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化自然。
17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三)鼎盛时期:隋 唐 宋
五代十国,文人的山水园发展至写意山水园,诗词绘画艺术的发 展,与这一时期的造园艺术相辅相成; 宋,北宋汴京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湖石山,以选自 太湖的石为材料堆叠。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记载了巨宦富室 的三十余园。
18
19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10
11
12
13
14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三)鼎盛时期:隋 唐 宋
私家园林——公卿文人名园别墅也散布于此,最著称的文人园是 长安东南35公里的辋川别业,原为唐诗人宋之问蓝田别墅,经画 家王维改建而成为最著称的规模最大的文人园。
15
16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三)鼎盛时期:隋 唐 宋
寺观园林——佛教、道教、儒教迅速发展,寺观的建筑布局形式 趋于统一。此时的寺观不仅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 民众交往、娱乐的活动中心。 此时的文人也把对山水的认识引入寺观氛围,这种世俗化、文人 化的浪潮促使寺庙园林的建设产生了飞跃。
皇家御苑——规模比前减小,向精致化发展,人文气息加重,山水布 局有大地山川的五岳、四海、四渎的象征意义,如:北齐的仙都苑中 村肆、水榭、城堡;
寺观园林——极大发展。此时,寺观园林有三种形式,一是把城市中 寺观本身按园林布置;二是在城市寺观旁附设园林;三是在风光优美 的自然山水中建寺。这样做是因为,不论佛教中的天国还是道教追寻 的仙境都对寺观的环境提出很高的要求。
27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2.文化思想与天人关系 中日园林的哲学思想均源于道家,之后前者向儒型发展,后者向 佛型发展。 中国园林属于人型,日本属于天型;
28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本源:
2.文化思想与天人关系
《周易》中的 “天人感应”、“道出于天”等,认为人类社会是广大自然界中的 一部分。 孟子人的心性与天这一自然规律本为一体,相通的。 元代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之际,和而为一”的主张,逐渐形成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宋代张载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观点的哲学命题。
东方园林
——中国、日本古典园林比较
1
2
3
4
5
6
7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上古至殷、周、秦、汉
殷周,囿,诗经中所咏之园,都在三千年前,园囿,栽种果蔬、捕 猎禽兽有关生活的生产单位山水未经改造,归属于天然型山水园; 春秋时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乎苑囿”(《家语》载), 不仅国君有园亭,士大夫之庭,其中也有树木;
25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四)成熟时期:
理论总结——明代计成总结毕生造园实践,成书《园冶》,是我 国历史上唯一一部有关造园学的宝贵文献。后抄至日本,名曰 《夺天工》
26
二、中日造园艺术与表达比较
(一)ຫໍສະໝຸດ Baidu源:
1.自然图示:
中日分别为陆文化与海文化,山水文化与水岛文化,路文化与舟 文化; 地理环境决定山水文化; 气候差异决定园林建筑的形态、材质和植物差异; 自然灾害不同决定山水理法和建筑形态的不同; 大陆文化下的中国园林理念:“山为骨,水为血,土为皮,木为 毛”; 海洋文化下的日本园林理念:“海为母,岛为家,木为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