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文学史对《猫城记》的阐释比较

合集下载

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派1917至2004

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派1917至2004

音の推荐: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脉(1917-2004)-各流派思潮代表作:引用:第一个十年(1917-1927)目录《狂人日记》鲁迅启蒙小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两个家庭》冰心问题小说短篇,冰心的第一篇小说。

(1919.9)《超人》冰心短篇,“问题小说”以及冰心早期的代表作。

(1921)《沉沦》郁达夫自叙传小说这是开创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文风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后附录作家简介及作品分析。

(1921)《或人的悲哀》庐隐二十年代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

(1921)《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张扬女性个性主义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的表达令今天的人也为之惊讶。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作者的代表作,描写军阀战乱之中知识分子的窘状。

1924,11.引用:《二十年代诗歌选》胡适冯乃超李金发梁宗岱刘延陵穆木天沈尹默汪静之王独清刘半农刘大白俞平伯第二个十年(1928~1937)《热情之骨》刘呐鸥“新感觉派”(心理分析小说,海派)代表短篇作之一,1928年12.《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中篇小说,一部曾使罗曼.罗兰深深感动的杰作。

(1930.1)《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新感觉派”另一部短篇代表作,1932年。

《猫城记》老舍一部几乎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幻想长篇小说,历史上毁誉参半。

(1932)《送报夫》杨逵反应日据时期人民苦难的代表作,1932年。

《没有祖国的孩子》舒群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祖国被侵占后人民的痛苦。

1933年.《生与死》白朗东北作家群的另一部代表作,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老妈妈形象。

《家》巴金展现封建家族的优秀之作,觉新的形象尤其出色。

1933年。

《雷雨》曹禺标志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经典的作品,1933年。

《离婚》老舍市民题材的中篇小说。

(1933)《山峡中》艾芜写于1933年冬,是艾芜早期以西南边地为题材的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代表作。

《边城》沈从文中篇小说,作者构划“湘西世界”的代表作,1934。

构建在现实之上的幻想——-解读老舍猫城记

构建在现实之上的幻想——-解读老舍猫城记

构建在现实之上的幻想——解读老舍《猫城记》单位姓名摘要 (2)一.引言 (2)二、空间的转换与差异 (3)三、象喻空间的构造 (3)(一)大蝎为代表的政客 (4)(二)外国人 (4)(三)平民 (4)(四)士兵 (4)(五)小蝎 (5)(六)矮个子猫人 (5)(七)小结 (5)四、幻想性的描述 (6)(一)天马行空的幻想打破传统记叙顺序与严密逻辑 (6)(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幻想性的描述都是基于现实的对于某种难以解释的意识领域的诠释 (7)五、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要《猫城记》是老舍离英归国后的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老舍于一九二四年去英国,在那里住了五年,一九二九年离英回国,一九三零年春由上海辗转至北京,当时国内政治正值黑暗不堪时局混乱的时期,继之一九三一年,日本人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归国后看到祖国满目疮痍已经极为痛楚,而这一出出激发了作者心中的的激愤。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九三二年老舍充满忧愤地写下了《猫城记》。

笔者将从空间的转换与差异、象喻空间的构造、幻想性的论述三个角度展开对老舍猫城记的借读,从而剖析一篇上城的佳作文学价值产生的源泉。

关键词:空间差异转换;现实;象喻空间;幻想性一.引言《猫城记》大体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

猫人也有历史,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

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这看上去像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有人把它归入科幻小说之列,还有人认为《猫城记》是中国乌托邦文学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最多的观点是它是一部寓言体的讽刺小说。

只有10万字左右的《猫城记》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无尽宏大而深邃又反映现实的象喻空间,通过空间的转换与差异, 立足现实进行了描述。

笑与刀——论老舍小说《猫城记》的讽刺艺术

笑与刀——论老舍小说《猫城记》的讽刺艺术

笑与刀——论老舍小说《猫城记》的讽刺艺术作者:温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温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出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失望,老舍创作了《猫城记》。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是讽刺,陌生化、反讽、对比、黑色幽默是其达到讽刺效果的手段。

其讽刺中透示出的是作家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生存困境的深深焦虑。

《猫城记》广阔的象喻空间使其在今天读来仍有发人深省的价值。

关键词:《猫城记》;讽刺;民族生存困境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70-03《猫城记》是老舍于1932年写成,发表在《现代》杂志上的一部现代幻设型政治讽寓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人偶然降落在火星上,在一个全盘崩溃前夕的猫国里游览的种种经历。

王德威指出:“笑其实比泪更有道德颠覆力,更难为作者读者所掌握。

”[1]如果说老舍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幽默见长,是“含泪的微笑”,那么《猫城记》中的笑则是带着利刃,直刺人心的笑,是深具“道德颠覆力”的笑。

因此本文将从笑的力量——讽刺艺术来剖析《猫城记》的内涵。

老舍创作此部小说的动机,依老舍之见:“头一个是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

”[2]而更深层次的创作动机,从《猫城记》所写内容可以看出:满目疮痍的社会,麻木愚昧的国民——这显然是要对国民性进行批判。

但是,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并不是为批判而批判,其思想主旨和创作动机是非常单纯的——“为了爱国”[3],而且是用带着利刃的笑来表现这一思想内涵的。

一、陌生化视野——假想城邦的末日图景《猫城记》是一部科幻小说。

“五四”时期,“尽管科学一词是中国‘现代’知识界的主要口号之一,‘五四’的文学传统从来不曾正视过科幻奇谭这一文类”,在“五四”之后,“除老舍《猫城记》、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等聊为点缀外,文坛大抵为写实主义的天下”[1]。

可以想见,《猫城记》给当时文坛带来的陌生感。

老舍《猫城记》研究

老舍《猫城记》研究

老舍《猫城记》研究摘要要讨论老舍的小说创作,《猫城记》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它作为老舍小说创作生涯中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不仅以其显现的幻想性和讽刺性特征成为了老舍小说创作生涯的独特之作,还以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化资源。

本文希望以共同体观念作为文章的思想起点来阐释小说主题,通过小说表象背后指涉的社会真实来批判民族文化缺陷,并且能在阐明小说文学特色的情境下,对老舍的小说创作生涯进行整体关照,从而进一步了解《猫城记》在老舍文学世界中的特殊意义。

绪论部分首先交代的是论题的缘起,并对《猫城记》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文献梳理,通过总结思考来进一步阐明该小说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主要讨论小说的主题。

首先将查尔斯·泰勒的共同体观念作为论述的思想起点,还原并展现猫城灭亡的真相;其次具体呈现小说文本与中国客观现实的承接,将目光聚焦于批判社会黑暗、揭露民族文化缺陷这两大命题之上,展现老舍对社会诸问题以及如何建设理想国的思考。

第二章探讨小说的文学特色。

首先,老舍是通过荒诞的叙述来构建幻想的世界,并将幻想与现实对接,进而揭示审美对象的象征内涵。

其次,文学批评界因作者含糊的政治立场常常贬低甚至忽略了小说的讽刺性特征。

笔者意图在该章撇开政治因素和时代困局,从文学技巧的运用方面为小说高明的讽刺艺术正名。

第三章主要讨论该小说在老舍小说创作生涯中的独特性。

一方面,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小说风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将老舍的小说作品作了纵向对比,感受作家在特殊时代下寄寓作品中的特殊情感即强烈的政治关怀和极度的绝望之心。

结语部分总结《猫城记》所带来的审美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对幻想类讽刺文学从现代到当代的衰落现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猫城记;主题;特色;意义RESEARCH ON CAT COUNTRYABSTRACTTo discuss Lao She's novel creation,"Cat Country"can not be ignored.A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novel in Lao She's literary career,it has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Lao She's literary career with its illusory and ironic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its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literary value.This article hopes to take the concept of"community"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ain the theme of the novel,to criticize the national cultural defects through the social reality behind the novel representation,and to give Laoshe,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his literary career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larifying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Lao She's literary world.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i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topic.It makes a brief review and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and then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ext research.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theme of the novel.Firstly,it regards Charles Taylor's concept of"community"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discussion to restore and show the truth of the cat city's demise.Secondly,it concretely presents the text of the novel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China,focusing on the two propositions of criticizing social darkness and revealing the defect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hows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Lao She’s thoughts of how to build an ideal country.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First of all,Lao She constructs the world of fantasy through absurd narration and connects fantasy with reality,thus revealing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objects.Secondly, literary critics often belittle or even ignore this feature because of the author'sambiguous political position.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intends to put aside the political factors and the dilemma of the times and correct the name of the satirical art of the novel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literary skills.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novel in Lao She's novel creation world.On the one hand,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writer's life experience create the uniqueness of the novel;on the other hand,Lao She's novels are compared vertically to feel the writer's special feelings in his works in the special times,that is,strong political concern and extreme despair.The concluding part summarizes the aesthetic value,literary value and social value brought about by Cat Country,and reflects on the decline of fantasy satire literature from modern to contemporary.KEY WORDS:Cat Country;Theme;Character;Significanc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Ⅲ)目录 (IV)绪论 (1)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1)第二节相关研究综述 (2)第一章从共同体观念观照《猫城记》 (8)第一节猫城灭亡的根源:共同体观念的缺失 (8)一、“自由”打破共同体 (10)二、“物质”摧毁共同体 (13)三、“失语”消磨共同体 (16)第二节指涉现实的社会反思 (19)第二章光怪陆离的《猫城记》 (25)第一节荒诞的想象 (25)一、荒诞叙述 (25)二、象征意蕴 (29)第二节辛辣的讽刺 (32)一、多维度的对比讽刺 (33)二、含“笑”的反讽 (34)第三章《猫城记》在老舍小说创作中的独特性 (40)第一节猫城幻想的缘起 (40)第二节特殊的情感 (43)一、强烈的政治关怀 (43)二、极度的绝望之心 (45)结语 (47)参考文献 (49)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1)致谢 (52)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53)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3)绪论第一节问题的缘起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猫城记》的主题、文学特色和价值。

文化悲观中的自我迷失——评老舍《猫城记》

文化悲观中的自我迷失——评老舍《猫城记》

在 民族 危 亡 的 时代 背景 下 ,老 舍 的 幽默 在 当 时 的中 国显 然不 合 时 宜 。老 舍作 为一 个 国家 至 上主 义 者 ,在 这种 情 况 下 也难 以让 自己笑 起来 ,他 不得 不 调转 宽容 和善 的脸 来正 视 这 个 古 老 又沉 重 的 国家 ,正 因为 如 此 , “ 舍 的幽 默 ,终 于因 老 无 法 承 受 ( 解 )他 对 社会 、对 文化 、对人 生 的重 重 悲观 而 化
关键 词 : 《 猫城 记 》 老舍 迷失 悲观 东方 主 义 生活 中 ,亲 眼 目睹 了 西方 强 国的 兴盛 和 发达 ,加深 了他对 中
国和 西方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差 距 的认 识 ,在 这 样 的对 比 中产
综 观 老 舍一 生 的创 作 , 《 城 记 》称 得 上是 另 类 之作 , 猫 在 中国现 当代文 学 史 上 ,如 此 一 部充 满想 象 力 ,颇 有 科 幻风 格 的寓 言体 小 说堪 称 一篇 奇 文 。笔 者 认 为 《 城 记》 这 部 小 猫 说 虽 然在 文 学形 式 和 思想 批 判 方面 都 有许 多 创 新之 处 ,但 是 这 样 的成 就 无法 遮 盖其 艺术 创作 上 的 失败 。结合 上 个 世 纪 3 O
看 ,这 样 的 背 景 使 他 创 作 《 城 记 》 时 处 于 非 常矛 盾 的 状 灭种 的危 险 , 于 是他 愤 而创 作 了 《 城 记 》 。 猫 猫 态 。在 悲观 心 态 的 影 响下 ,老 舍 在 文本 和 思 想上 不 可避 免 地 出现 了混 乱和 迷 失 。本 文通 过 对 《 城 记 》 的 艺术 迷 失和 作 猫 者 的文 化迷 失两 个 方面 进 行解 读 ,来 探 求 老 舍 自我迷 失背 后 的焦 灼 和 寻 找 。

反乌托邦视野中的《猫城记》

反乌托邦视野中的《猫城记》

85 —
周 黎 燕 :反 乌 托 邦 视 野 中 的 猫 城 记
的某一具备公正、合理机制的理想社会,中国乌托 邦多是指向过去的某~和平、昌盛 的大同世界,而 《 猫城记》的叙述时间是杂糅的,它同时指 向过去 和现在两种世态并以此作为想象未来中国的后景。 其次,中西乌托邦写作者多从正面切入乌托邦社会 政治、经济制度乃至 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以表达
收 稿 日期 :2 1- 32 0 0 0— 4
作者简介 :周黎燕 (9 o ) 17_ ,女,浙江诸暨人,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浙江大学博士后, 要研究传播学、中国现 当 _ 代文学. 基金项 目:本文 系浙江省教 育厅项 目 “ 中国当代文 学的乌托邦想 象”( 2 0 0 7 5 Y 09 9 7 )阶段性成果
反乌托邦视野 中的 《 城记 》 猫
周 黎 燕
( 浙江 大学传媒 与国际文化 学院,杭 州 3 2 ; 1 0 8 浙江理 工大学,杭 州 30 1 ) 0 1 0 8

要 : 2 世 纪绵延甚久的革命 乌托 邦视域里, 在 0 老舍 的长篇小说 猫城 记 是一个 “ 异薮” 。
2 O年 第 4期 01
重 庆三峡 学院 掌报
No42 o ..o1
第2 6卷 ( 2 1 7期 ) J U N FC O Q NGT R EG R E NI E ST O R ALO H NG I H E O G SU V R IY
、 . 6No 1 7 b12 .2
典型社会 , 如论者所言, 于神秘的外衣里,包含着 “ 现实的核心” 6 。【 J 这种寓讽刺 、夸张为一体的叙事风
格很接近于同时代兴起的,西方二十世纪早期的反
乌托邦小说。
真的 肖像。这是一群长着猫脸的人。所谓 “ 猫人” , 就形体而言 ,已进化成人之为人 的躯体;但是,就

从《猫城记》看老舍的国民性批判

从《猫城记》看老舍的国民性批判

从《猫城记》看老舍的国民性批判作者:姚保兴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23期【摘要】《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奇异的作品,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国民性、对革命的独立思考。

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深刻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现实性和悲剧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

【关键词】老舍;《猫城记》;国民性;人格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60年代曾青睐老舍先生,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老舍先生却以投太平湖自尽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大奖擦肩而过了。

这一消息震惊国内外,就在前一天,老舍先生遭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侮辱,这让他至死都想不通。

其实,对于他来说,眼前的一切算不得陌生,早在30多年前在一部作品中他就创造过一个如此荒诞的世界,只是没想到多年以后书中的一切竟能成为现实,更没想到自己会被它逼得走投无路。

这部作品就是给老舍带来不尽噩运的《猫城记》。

小说里的猫国是火星上的一个国度,叙事者“我”与朋友去火星探险,飞机失事,朋友殉职,“我”幸免于难,但却目睹了猫国亡国灭种的大灾大难。

小说以“我”在猫国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猫人这个不可救药的民族的衰落史。

作者创造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民族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读者从这些活生生的猫人身上,不难看到自己民族的影子。

《猫城记》全书27章,大致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1—10章为初识猫人,地点是在猫城外的“迷林”种植地。

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在火星遇难,之后通过与大蝎的相识与交往初识猫国。

猫人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史,从前如何不得而知,自从五百年前外国人带来迷叶、四百多年前皇帝把迷叶定为国食以后,猫国的堕落却是实实在在的。

作者开篇即提出一个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迷叶。

迷叶能使人的神经麻木,处于幻想状态,长期食用它,人们就会变得身体虚弱,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

那么谁来种树呢?像大蝎那样的政客兼军官、地主,靠种植迷叶维持势力,他们不能不种树,因为“不种便失了一切势力。

试论《猫城记》中的文化批判主题

试论《猫城记》中的文化批判主题
当下 的社 会 现 实具有 极 大的意 义 。
关键 词 : 老舍 ; 《 猫 城记 》 ; 文 化批 判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7 .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0 8 8 7 ( 2 0 1 6 ) 0 5— 0 0 4 0— 0 6
老舍 是 中 国现 代 文 学 史 上 最 重 要 的 作 家 之
定势 和偏 见 , 在 思想 和艺 术 上 对 作 品 给予 重 新 的
认识和评 价。本文在前人对 《 猫城记》 艺术形式
探 究和 文化 角度 解读 的基 础上 , 立 足于 文化批 判 ,
民众的愚昧麻木、 守旧势利、 懦弱残忍等生存方式 和精 神状 态进 行 了揭露 和批判 。

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 , 以寻得《 猫城记》 在老舍创 作 中 的重要 地位 以及 在文化 批判 这一 主题 下对 当
文化批判不 同于政治体制 的批判 , 也不仅仅 是 道德批 判 , 更不 是某 种经 验形 态 的批评 或评 论 。
“ 它是对 于文化 的梳理 、 考察、 审视和 反思 ” ¨ J 。 正如 学者 赵 毅衡 指 出 的 : “ 真 正 的文 化 批 判 应 具 有 三个条 件 : 一、 文 化 批 判 的对 象 不 是 体 制 本 身 ,

记》 进 行分 析 。可 以看 出作 者 对猫 人 文 化 、 教育 、 军事 、 政治 、 生 活等方 面 所作 的形象 细致 的描述 实 际上 是 2 0世纪 3 O年 代 黑 暗 中国 的真 实 写 照 , 作

他 的众 多作 品在 现代 小 说 发 展 史 上 具有 重 要
的地位。相对于《 骆驼祥 子》 《 茶馆》 等耳熟能详

浅析《猫城记》

浅析《猫城记》

浅析《猫城记》摘要: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巨匠,而《猫城记》又是其作品中颇具争议的一部小说。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描述的猫城世界与当时现实世界的对比,研究作者行文时所用的隐喻手法,浅析《猫城记》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猫城记》;隐喻;现实意义一、《猫城记》的争议在老舍的所有作品中,《猫城记》是一部风格比较独特的小说。

l933年4月,这部作品刚在《现代》杂志连载完、8月出版单行本不久,就陆续有评论称道肯定,认为“这本小说是近年来极难得的佳构”,是“值得读的”“暴露文学”,与前相较,艺术上“达到了成熟火候的阶段”;同时,也有一些尖锐的批评,诸如“认不清民众的力量”、作品是一味地“涂满了悲观的色调”。

二、《猫城记》中隐喻手法蕴含的现实意义老舍将对中国时局的感触通过艺术性的隐喻表达出来,言在此而意在彼,而空间的变换和地点的挪移也使《猫城记》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令老舍避免了在当时可能带来的现实麻烦。

在小说中,猫国种种如同一个实验室,叙事人固然身处猫城之中,但实则是一个研究者,超然世外地冷眼旁观,并且因为这种有距离的观察可以更为清晰客观地加以剖析。

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理性精神。

但是老舍开篇就带读者进入了一种绝望的不理性的境地。

两次“飞机是碎了”,这伤痛得无以复加、任救护者做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的“碎了”一笔,带出了老舍在创作这部《猫城记》时悲郁的心理状态。

小说表面上描写的不是中国社会,猫国里的人也不能具体地指定为中国人,但是透过艺术画面,我们却能明显地感觉到老舍是在对猫国的描述中完成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批判、对中国国民人格的审视和解剖:《猫城记》中曾经提到,猫国的法律“不过是几行刻在石头上的字”,而当时的中国人民正饱受专制和独裁之苦。

像大蝎一样的“大地主兼政客,诗人与军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作威作福,强迫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夹道欢迎他们这些“保护者”,甚至怂恿自己的军队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尤其是北方,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从“满洲”逃到关内,并且愈演愈烈。

浅析《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及作品中的现实预言性

浅析《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及作品中的现实预言性

2017.12文浅析《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及作品中的现实预言性○韩婷婷摘 要: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创作于1932年,1933年完稿,是老舍先生现存文稿中最奇特的一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褒贬不一,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是历来老舍先生的研究者在研究时有意避开的一部小说。

但是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容之深刻又使这部小说的价值不容忽视。

文章试图从《猫城记》这部作品的寓言性文体分析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解析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现实预言性。

关键词:《猫城记》 寓言 预言性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但是《猫城记》却是里面最奇特的一本,是老舍先生创作中唯一的一本寓言题材的小说。

《猫城记》开篇就写到,“我”和朋友去火星探险,结果飞机失事坠毁,朋友遇难,而我幸运的幸免于难,开始了在一个新的星球上一个叫做猫国的探险历程。

完成了从地球到火星的空间转换,把读者开始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位置,来观看在猫国中发生的一系列荒诞的事情。

一、《猫城记》的寓言性文体研究---迷叶、国魂、外国城、矮子兵“我”到了火星之后,在还没来得及安葬朋友尸首的时候,就被一群猫人捉走了,被迫地开始了“我”在猫国的生活。

“我”认识了“我”在猫国的第一个朋友、“我”在火星上的保护人——大蝎。

而他抓“我”回来的目的就是帮他看管“迷林”,“我”开始第一次接触这个叫做“迷叶”东西。

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迷叶”。

“我”刚到大蝎那儿,因为受伤之后,身体虚弱,醒来之后,大蝎提供给“我”的食物,作者这样叙述到,“他极小心的揪下四五片树叶”[1],“我”吃了树叶之后,“我觉得头有些发晕,可是并非不好受。

我觉得那些宝贝汁儿不但走到胃中去,而且有股麻劲儿通过全身,身上立刻不僵得慌了。

肚中麻酥酥的满起来。

心中有点发迷,似乎要睡,可是不能睡,迷糊之中又有点发痒,一种微醉样子的刺激。

我手中还拿着一片叶,手似乎刚睡醒时那样松懒而舒服。

”[1]“醉劲过去了,全身没有一个毛孔不觉得轻松的要笑,假如毛孔会笑。

《猫城记》单行初版本研究

《猫城记》单行初版本研究

《猫城记》单行初版本研究作者:郭华昌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4期摘要:1933年8月20日,《猫城记》单行本由现代书局出版。

作为《猫城记》的初版本,该书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学研究价值。

由于《猫城记》独特的科幻文体和其中暗含的对革命的质疑,本书一直饱受争议。

有人认为它假借“猫国”讽刺社会的手法十分巧妙,启蒙救亡意识也与五四精神相契合;也有人认为依托科幻体裁的讽刺过于软弱且幼稚,对革命的质疑更是逆潮流而动。

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的部分,尤其后一种评价也暗示了老舍最终的命运。

本文以《猫城记》单行初版本文献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成书前后作者思想意识形态的整理分析,以期对以上争论做出中肯的判断。

关键词:《猫城记》初版本;老舍;反“乌托邦” 科幻;革命一、《猫城记》单行初版本文献概览就科幻文学而言,“如果撇开神话传说不谈,只考虑凡尔纳或威尔斯以后的科幻,有三部作品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科幻。

第一部是劲风在1923年发表在《小说世界》第一卷第一期的《十年后的中国》、第二部是老舍于193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猫城记》。

第三部是顾均正于1940年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和平的梦》。

”[1]而以科幻文体来讽刺社会现实,表达反“乌托邦”的主题,《猫城记》在中国是滥觞之作。

就老舍自身创作而言,由于《大明湖》底稿毁于战乱,《猫城记》成为老舍由英国执教归国后创作且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小说,也成为老舍首次尝试放弃幽默写法的唯一一部现存小说。

此外,《猫城记》是老舍结婚后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还是老舍作品中唯一一部科幻体裁的小说。

《猫城记》叙述了一个火星上的故事。

“我”和朋友乘飞机将抵火星,中途飞机失事,朋友罹难,“我”侥幸活了下来,却不幸被猫人俘虏。

“我”通过与大蝎、小蝎、大鹰等人物的相识,了解了“猫城”的文化习俗。

猫人的形貌及习性很特别,他们不穿衣服,容貌似猫,眼睛极圆,性情多疑,自私狭隘,虚伪冷漠;他们对外奴颜婢膝、俯首贴耳,对内残暴殴斗、互相猜忌;所有“猫城”人都在服食一种叫“迷叶”的植物,“迷叶”使人精神颓废,久之成瘾使人懒惰,超量食用可致死亡,但猫人却奉若珍宝,乐此不疲。

从审美的角度鉴赏老舍的《猫城记》

从审美的角度鉴赏老舍的《猫城记》

从审美的角度鉴赏老舍的《猫城记》班级:140302 学号:3214000754 姓名:冯丽梅老舍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完成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在登载之初备受争议,一直以来,各家也是褒贬不一。

从文学理论的审美角度看,这与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有关。

根据历来的研究,学者们对老舍先生的《猫城记》的说法与评价主要集中表现为两个个方面:一是小说中所采用的寓言体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二是小说文字里所透露出来的幽默风格与悲剧意识相融合的艺术特色,传达出种种深刻的内涵。

而笔者接下来所谈论的内容,也是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发掘小说中的闪光点。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火星上探险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我”作为地球来的探险者目睹了猫国人的性格缺陷及其国家亡国灭种的全过程。

初读文本,一般读者的感悟最深的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新奇有趣,引人入胜,这与我们平时读的寓言神话和科幻故事有点相像,趣味性与故事性较强。

每读到一处总想着快点读到下一处,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所深深地吸引,这是小说的一大成功之处——采用的寓言体的写作手法吸引读者投入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去。

这点在作者为小说所做的序中可以看出,因为作为中年妇女的二姐和懵懂少年侄子都“对我竖起大拇指”,可见小说应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

虽然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我们到现在为止都几乎是一无所知的火星,小说里的主要人物除了主人公之外,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猫人形象。

但是顺着小说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读下来,我们却十分容易地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原型。

如故事中的大蝎,虚伪自私,冷漠残酷,是旧中国大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的代表,他们草芥人命,唯利是图,为社会之蛀虫;而他的儿子小蝎,则象征了近代中国清醒而悲观的知识分子,他清楚地认识到猫国上下的弊病,但作为清醒者他却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国家灭亡的命运;小蝎的知己大鹰就像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为救国救民却不被世人所理解最后英勇牺牲的革命先驱,虽然他只在小说里出现过两章就死了,但是作者为他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却异常鲜明,且颇有几分大侠风范;而贯穿小说始终的对猫人群体的大片描写,则是讽刺了那些冷漠自私、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国民,这与鲁迅的揭示国民劣根性有些相仿。

《水虎》和《猫城记》的比较研究

《水虎》和《猫城记》的比较研究
家 的创 作 , 对 全 面 评 价 中 日两 国 科 幻 小说 的 发 展 脉 络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键 字 : 作 品 比较 ; 科 幻笔 法; 讽刺风格 ; 悲观 主 义 ; 宗 教 情 节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5 6 4 6 ( 2 0 1 4 ) 0 6 — 0 0 5 2 — 0 3

脍炙 人 口的《 水虎》 是 日本作家芥 川龙之介创 作晚期


科幻 的笔法
的代表作 品 , 创作 于 1 9 2 7 年, 在于 1 9 3 2 年 的一篇 中篇 小 说 表面上 看两篇 作品分 属于 不同 国家 . 但在深 入研 究
样, 有 自己的语 言 , 有医生 、 哲学家 、 音 乐家 、 渔夫 、 学生 ,
以英 国的威尔斯 为代表 此两篇作 品就 具备科幻小说 的众多元 素。 在 中国 , 有 人 将《 猫城 记》 看成 是科幻 小说在 三十 年代 的典 型代 表 , 称为“ 是 近现代 中国科 幻界的第一 部经典长篇 小说 , 是 典 型的政治 题材 科幻 小说 ” , 猫城 记》 从一 九三二 年开 始 连载在 上海杂 志《 现代 》 上, 虽然很 多人对 他 的思想进 行 批判 , 但 先锋意 义是 不容否定 的 , 在科 幻界 有人评 价 “ 老 舍 先生 的这部 在艺术水 准上和构思上 比其他作 品显 著有 些下降 的作 品 ,为 中国社会 派科幻文学 发展缔造 了一个
早到 的巅 峰。虽然 和作 者本人 的其 他作品在艺术性 上无 法相 比, 但能够将 盲动 、 顺从 、 灵 魂衰亡 、 民族意识 堕落以
还有各种 正常的生活场 所 ,通过他们 的 日常生活抒 发作 者对社会 、 对人 生的观察 和看 法。作品发表 后不久 , 作 者 芥川 龙之介就 自杀 了。 作 者描 写的是个 虚构的世界 , 色调 颇晦 暗 , 能反 映出作 者 当时的精 神状态 。 芥川借水 虎 国来

《我是猫》与《猫城记》叙事视角的比较研究

《我是猫》与《猫城记》叙事视角的比较研究

《我是猫》与《猫城记》叙事视角的比较研究
马草原
【期刊名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18)005
【摘要】《我是猫》和《猫城记》分别是夏目漱石和老舍的讽刺力作.本文拟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来切入,二者虽同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但在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我是猫》采用了第一人称见证人的视角,以猫这一独特性视角完成对现实的批判;而《猫城记》则采用了第一人称经历型叙事视角,同时辅以第一人称不定式视角和全知视角,在\"我\"的视角之下描写猫国文明灭亡的过程,隐喻了作者对现实中国及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但叙事视角的不经意转换损害了作品的统一性.从叙事视角来分析,《我是猫》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猫城记》,而《猫城记》对现实的讽刺力度和和深度要高于《我是猫》.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马草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老舍小说的叙事艺术及翻译研究——以《猫城记》的叙事视角为例 [J], 温丽娟
2.《水虎》和《猫城记》的比较研究 [J], 梁莹
3.猫与讽刺——《猫城记》与《我是猫》之比较 [J], 王成;金中
4.论《猫城记》中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J], 樊晶
5.《猫城记》在日本的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J], 李叶;凌天元;杨馨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悲郁的幽默--论老舍《猫城记》的艺术特色

悲郁的幽默--论老舍《猫城记》的艺术特色

悲郁的幽默--论老舍《猫城记》的艺术特色
李芳;王沐
【期刊名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6)003
【摘要】<猫城记>是老舍的喜剧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作品.它不同于老舍的其他幽默作品,它的特色是引人发笑,但是给人沉重,简而概之,即"悲郁的幽默".它以散乱的笔法,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将要灭亡的国家及其生活在其中的国民们;以低沉的表达方式组织了全篇的文字,形成了一个灰色的文本;以"毁灭的手指"为灵魂统领全文.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李芳;王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
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老舍的呐喊--从《猫城记》透视老舍的忧患意识 [J], 梅雪瑞
2.论老舍《猫城记》的艺术特色 [J], 黄青
3.从《猫城记》看老舍幽默中的悲剧意识 [J], 刘小宇
4.老舍《猫城记》的民族国家意识 [J], 范庆超
5.论《猫城记》中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J], 樊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幻还是寓言:老舍《猫城记》

科幻还是寓言:老舍《猫城记》

科幻还是寓言:老舍《猫城记》读书破万卷·《猫城记》(2309)《猫城记》,长篇小说,老舍著。

1933年8月上海现代书局初版。

作者事迹参见《读书志第二千三百0一部·<骆驼祥子>》。

《猫城记》,是一部寓言体的长篇小说,同时又带有奇特的科幻色彩。

小说描写了“我”乘飞机到火星去落到了猫国的一段神奇的生活经历。

在猫国,“我”耳闻目睹了猫人的一系列特征。

“猫人有历史,两万多年的文明”,他们自诩为“一切国中最古的国”。

猫国人以一种“迷叶”为国食,而每个地主都必须养几个外国人作为保护神。

因此,敬畏外国人是猫人的一大天性。

猫人常常过着“臭、乱、淫、丑”的生活,在猫国,“我”见到的小孩、青年都瘦、臭、丑;见到的学校也是乱七八糟的,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外国抄来的,原有的行不通,学别人又学不好。

入学第一天就算作大学毕业,而学校造就出的人材除了做官与当教员,别的什么都不会。

做官也不凭借本事,只凭人情势力。

猫国的一切所谓的学者也都是研究不三不四东西的废物,一些年轻的学者又只是专会把各国的名词连在一起讲话,别人不懂,自己也不懂。

猫国的古物院,里面全是空的,全卖给外国了,政府以卖古物为财政来源之一。

在猫国的黑暗社会里,不知道什么叫廉耻。

猫国的政治便是起哄,什么“参政哄”、“民政哄”,哄越多人民越痛苦。

国家越贫穷。

终于,在外国的攻打之下,猫国整个灭亡了。

《猫城记》虽然是科幻、寓言的表现形式,但它对现实生活的讽喻是十分鲜明的,它是借描写火星上的猫国,来影射中国的现实社会。

作品对猫国上层统治者的无情嘲讽,对猫国民众的自私、势利、守旧、愚昧等“国民性”的揭示,充分显示了老舍对黑暗的旧中国的强烈不满,显示了老舍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传统劣根性的剖析是那样的犀利和深刻。

但是,由于老舍当时的思想局限,特别是由于他当时“对国事的失望”,对政治所采取的旁观甚至厌恶的态度,因此,他看不到人民的力量,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却不知如何去拯救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版本文学史对《猫城记》的阐释比较
摘要:《猫城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本文选取了几种能够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各个阶段的文
学史著作,试图通过比较这些著作对《猫城记》的不同评价来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猫城记;评价;比较;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猫城记》是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极具荒诞性的故事:“我”因飞机失事而降临到火星上的猫人国。

这个猫人国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历史上也曾辉煌过,但近五百年来国人的精神堕落、自相残杀使得这个王国终于走向衰落。

结合小说写作的背景来看,不难发现作者是借用象征的手法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史中《猫城记》也获得了不同的评价。

本文选取了几种能够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各个阶段的文学史著作,试图通过比较这些著作对《猫城记》的不同评价来分析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作为本文比较对象的文学史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弢,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
福辉,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这几种文学史著作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代表当时主流的观点。

下面从各版本对《猫城记》评价的具体内容、所持观点、学术史写作的场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几方面来展开分析。

一、直观的内容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共有二十章,作者唐弢把老舍同巴金、曹禺一起安排在第九章。

作者用240多个字专门评价了《猫城记》但基本没有一句是肯定之言,总的观点是这部作品“显露了不少问题”,对革命斗争和革命者有错误的认识。

在结尾作者引用了老舍本人对《猫城记》的评价:“《猫城记》,据我自己看,是本失败的作品,它毫不留情面地显出我有块多么平凡的脑子”。

由此,《猫城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被定性为了一部失败的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一共有十二章,老舍的内容单独作为一章。

唐弢用了近三百字的内容再次评价了老舍的《猫城记》,这次的评价有了许多新变化:老舍先生自己评价《猫城记》的原话放在了开头部分,而后又加上了老舍自己关于这部小说的解释:“写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是‘对国事的失望’”,由此作者认为“这是他(作者)政治上感到彷徨时的产物”。

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认为这部小说“其写作意旨很能代表老舍创作中所显示的‘文化批判’的思想”。

可见在这部文学史中《猫城记》已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风格迥异的现代文学史著作。

该著作也将老舍作为单独的一章进行介绍。

夏志清对《猫城记》的评价只有放在括号中的一句话:“《猫城记》这部旅游火星的寓言,虽算不上是精品,却对中华民族提出了最无情的控诉”。

二、差异背后的原因
通过比较以上这几种文学史著作,我们发现不同的文学史对同一个作品的评价会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的背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过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评价很明显还沿用了以政治标准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旧路子。

《猫城记》不符合当时主流文艺思想的标准,遭到否定也在情理之中。

在两年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中,唐弢先生力图摆脱以往的束缚,文学史的叙述变得客观了很多。

而在评价结尾提到的对《猫城记》的理解和评价有了较大分歧也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开始变得宽松,文学史开始有意识地找回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

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则从文学本身出发来评价这部小说。

指出其在艺术上是粗糙的,但能代表老舍先生文化批判的视角。

从文学本身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作品是这门学科的进步的表现。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最早出版于1961年,200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

在这部著作中对《猫城记》的评价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很能体现文学史个人写作的特点,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
程是一个逐渐摆脱政治话语、回归到文学本体的过程。

从依附于政治话语到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再到允许文学史的个人写作,一次次的转变都表现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m].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10).
[7]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