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护理操作规范
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呼吸机使用与维护
![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呼吸机使用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a5957a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5.png)
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呼吸机使用与维护呼吸机是现代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重症监护、急诊救治以及康复期护理等环节。
正确的呼吸机使用与维护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的注意事项和要点。
一、呼吸机的使用1.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使用呼吸机之前,护士首先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包括电源线、呼吸面罩或导管、滤网、液晶显示屏等。
确保设备没有损坏和松动的部分,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 调整适宜参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护士需要调整呼吸机的适宜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
不同的患者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确保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最大化。
3. 定期观察患者状况:在使用呼吸机期间,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窒息、意识丧失等,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呼吸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保持呼吸机清洁:呼吸机作为一种医疗设备,需要保持清洁卫生。
护士应定期清洁呼吸机的外壳、面罩、导管等部件,以防止污染和传播细菌感染。
二、呼吸机的维护1. 定期校准设备:为确保呼吸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护士需要定期校准设备。
校准包括检查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部件的准确度,以及清洗或更换可能堵塞的管路。
2. 更换滤网和配件:滤网是呼吸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患者呼吸到的空气清洁。
护士应定期更换滤网,并在需要时更换其他呼吸机配件,如面罩、导管等。
3. 定期维护保养:呼吸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过滤器、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松动、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等。
护士可以参考呼吸机的使用说明书或生产厂家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4. 做好记录与沟通:在使用和维护呼吸机的过程中,护士应当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参数调整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
呼吸机操作规范制度
![呼吸机操作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228c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9.png)
呼吸机操作规范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能够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护理,提高医院呼吸机操作质量,我们订立了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呼吸机操作的医务人员,旨在规范呼吸机的操作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2. 安全与卫生要求•每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都应经过医生的评估和呼吸治疗计划的订立,且在治疗过程中应有连续监测。
•医务人员在进行呼吸机操作前,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在操作呼吸机时,医务人员应佩戴干净的手套和口罩,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掌控制度。
•患者及其家属应接受必需的教育和引导,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措施。
3. 呼吸机操作步骤3.1 准备•确认患者的身份,并核对相关医嘱。
•检查呼吸机的外部连接是否完好,确保气管插管或面罩与呼吸机连接的管道畅通无阻。
•检查呼吸机设备的电源、气源、水分等状态是否正常,并确保呼吸机已经进行了日常的清洁和消毒。
3.2 操作•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设置适当的呼吸机模式、参数和报警限值。
•加装患者湿化器、雾化器等辅佑襄助设备前,应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适应性。
•在连接患者与呼吸机之前,医务人员应确保患者的通气道通畅,并进行必需的气囊试压。
•连接呼吸机与患者时,应确保连接管路的紧密性,避开气体泄漏。
•检查呼吸机的报警设置是否正常,并及时响应、处理呼吸机报警。
•在监测呼吸机功能和患者病情时,定期记录呼吸机的参数和患者的察看结果。
3.3 安全措施•确保呼吸机上的电源和气源与其他电器设备分开,并使用绝缘料子进行保护。
•尽量避开呼吸机与液体接触,避开因水分进入呼吸机而引起的故障。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滤网、管路等部件,确保其清洁无污染。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气道积痰等进行排出,确保通气道通畅。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快速切换至手动通气模式,并及时报告医生和呼吸科护士。
3.4 维护与清洁•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对呼吸机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含患者端和机器端。
icu技术操作规范
![icu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a0a99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3.png)
icu技术操作规范XXX:ICU技术操作规程ICU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操作规程1、查对病人,神志清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气源,接模拟肺开机,开显示屏。
3、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通气方式、FiO2、VT、R、I/E、PSV、PEEP、灵敏度等,设定报警范围:高压限、低压限、分钟通气量低限、分钟通气量高限等。
4、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5、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至标准刻度,打开电源,调节加热温度至需要温度。
注意储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防止积水倒流。
6、去掉模肺,连接病人,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报警情况,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7、记录:上机时间、相应参数、上机前血气结果。
8、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病情的变化,上机半小时后应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参数调节。
19、待病人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强,自主呼吸方式1小时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时,可间歇停呼吸机或停机。
10、将呼吸机与病人分离,关主机、空气压缩机、监护屏开关、湿化器开关、切断气源、电源,消音。
11、整理床单元,并继续密切窥察病人呼吸情况。
12、去除湿化器内滤纸,各部位消毒后备用,防交叉感染。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纵规程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4、打开冲洗水瓶。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
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2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呼吸科仪器使用操作规范
![呼吸科仪器使用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f619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1.png)
呼吸科仪器使用操作规范为保证呼吸科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下面是呼吸科仪器使用操作规范。
一、呼吸科仪器的分类二、通用规范1.仪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了解仪器的功能、性能、操作方法等信息。
2.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外观、操作控制面板、指示灯等标识位置及其功能。
3.建议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操作人员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5.在使用仪器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调整或更改仪器参数。
三、呼吸机使用规范1.检查并确保呼吸机的连接管路、面罩或管道没有松动、破损等问题。
2.使用前必须将呼吸机的电源插头插入正确的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接地良好。
3.设置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气末正压等。
4.确保呼吸机的供氧源充足,并设置合理的氧流量。
5.检查呼吸机的报警灯、指示灯是否正常,并保持观察。
6.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及时发现报警信号时,应立即检查并排除故障。
7.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适症状。
8.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呼吸机的电源插头拔出,并及时清洁和消毒呼吸机的面罩或口罩。
四、气体分析仪使用规范1.气体分析仪的传感器和探测头要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灵敏度。
2.使用前检查仪器的电源、控制开关、显示屏等是否正常工作。
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气体分析模式和参数设置。
4.进行气体分析时,确保气管、氧气管、痰吸管等的连接正常,无泄漏。
5.当气体分析结果异常时,应立即检查仪器和连接管路是否存在故障,并及时排除。
6.气体分析仪操作结束后,应将仪器断电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五、肺功能仪使用规范1.使用前检查肺功能仪的电源、显示屏等是否正常工作。
2.操作过程中,患者需按照医生或操作人员的指示进行测试动作,保持配合。
3.动作完成后,要确保仪器记录到准确的测试数据,没有干扰因素。
4.操作结束后,仔细清洁和消毒肺功能仪的测试接口和气管。
呼吸机操作规范范文
![呼吸机操作规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3a26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b.png)
呼吸机操作规范范文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医疗设备,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保证呼吸机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人员需要遵循呼吸机操作规范。
以下是呼吸机操作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以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1.操作前的准备a.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检查呼吸机的电源、压力和加湿器等设备,确保无故障。
b.确保各项参数的设置正确,包括通气模式、潮气量、吸气压力、频率等。
c.检查一次性使用的呼吸回路和面罩,确保其完整无损,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2.患者的安全和舒适a.将患者的气管插管或面罩与呼吸机的呼吸回路正确连接,确保无气泄漏。
b.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例如,对于有创通气,应监测患者的吸气压力、潮气量等。
c.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3.预防感染a.操作人员在操作呼吸机前,应正确清洁双手,并佩戴洁净的手套。
b.每一位患者都应使用一次性的呼吸回路和面罩,避免交叉感染。
c.定期对呼吸机的接口、面罩、呼吸回路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4.呼吸机的定期维护a.定期对呼吸机进行维护,包括定期清洁、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检查电源线和接线是否正常等。
b.定期更换一次性的呼吸回路和面罩,避免污染和感染。
5.紧急情况的处理a.在呼吸机故障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断开呼吸机,保证患者的通气畅通并进行急救处理。
b.在故障排除后,重新连接呼吸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如仍有问题应及时报修。
6.操作记录a.对每一位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情、操作过程中的参数设置、监测结果等。
b.对呼吸机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异常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医生。
呼吸机的操作规范对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在操作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以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5635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5.png)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的医疗设备。
本文旨在规范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设备准备1. 确认患者适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评估治疗的适宜性。
2. 检查无创呼吸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气路和传感器等。
3. 准备好所需的配件,如面罩、头带、呼气阀等。
三、患者准备1.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治疗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3.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体位,并确保患者的舒适。
四、操作步骤1. 洗手并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2. 将无创呼吸机与氧气源连接,并确保氧气流量适当。
3.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鼻罩,并确保其密封良好。
4. 调整呼气阀的设置,以确保患者的呼气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5. 设置初始的呼吸模式和参数,如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等。
6. 启动无创呼吸机,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机器的工作情况。
7.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如氧饱和度、潮气量等。
8.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和模式。
9.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10. 在治疗结束后,记录治疗过程和患者的反应,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无创呼吸机前,确保医护人员已经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2.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设备和配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严格遵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4.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5. 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面罩或鼻鼻罩造成不适或损伤。
6. 定期清洁和消毒无创呼吸机的设备和配件,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 遵循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将使用过的配件和设备正确处理。
六、常见问题解答1. 无创呼吸机治疗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ICU Drager Evite4呼吸机护理操作规范
![ICU Drager Evite4呼吸机护理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9fd77e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6.png)
ICU 鸟牌呼吸机 VELA 护理操作规范
项目
操作目标
适用范围
禁忌证
器材及用物
操作 人员
数量 资质 分工
操作步骤
内容 1. 改善通气,纠正呼吸酸中毒。 2. 改善换气,纠正低氧血症。 3. 减少呼吸机做功,节约氧耗。 适用于鸟牌 VELA 型呼吸机的操作。 1. 张力性气胸。 2. 高张力性肺大泡。 3. 大咯血。 呼吸机管路 1 套、湿化瓶 1 个、模拟肺 1 个、灭菌蒸馏水 1 瓶 1—2 人 执业护士、医生或接受过相应培训的实习护士(在执业护士指导下)。 1 人操作,1 人辅助
和自主呼吸的组合。病人可以在任何压力水平进行自由呼吸,压力支
持能够加到这些自主呼吸中。两个水平间的切换由 DuoPAP 或 APRV
的时间设置或病人吸气努力触发。
DuoPAP 和 APRV 的区别:
这两种通气模式在需要确定呼吸形式的用户设置是不同的。在 DuoPAP
中,用户通过设置 Rate(呼吸频率)和 T high(高压时间)来确定呼吸时
PEEP。当 PEEP 过高时,呼吸机会发出报警信号:“PEEP high!!!”。当高
PEEP 的原因经证明是细菌过滤器时,应对其检查并更换。
河南宏力医院 CCM 护理文件
ICU Drager sivna 呼吸机护理操作规范
项目
内容
操作目标 明确呼吸机使用范围,确保呼吸机安全,正常运转。
适用范围 适用于 ICU 全体医护。
⑹气管黏膜溃疡 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 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套囊压力维持在 25-30mmHg 可以同时避免以 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上必需严密检测套囊压力。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 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 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下吸痰管时一般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 破损,进而出现溃疡,但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呛咳及痰鸣音,下管时可开放负压,边 吸边下管;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护士在 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呼吸机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呼吸机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7afc8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7.png)
呼吸机操作使用规范呼吸机是一种供应氧气的、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装置产生气流和提供不同的氧浓度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减少呼吸机使用的目的:①替代自主呼吸。
②改善通气,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能满足机体需要,纠正通气不足。
③改善换气,高浓度给氧、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氧分压,改善气体弥散功能,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
④降低呼吸肌做功,减低氧耗量。
⑤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
⑥肺内的雾化吸入治疗。
⑦预防性的机械通气,用于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开胸术后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急救复苏、危重症监护以及麻醉领域成为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
急诊科护士必须掌握呼吸机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临床。
【基本结构与功能】1. 供气部分是呼吸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气源:①中心管道供氧。
②氧气筒装置供氧。
(2)产生吸气压力方式:①压缩气体,即常规说的气动机械呼吸机。
其通气以压缩气体为动力来源,控制系统也靠压缩气体启动,由高压压缩气体产生的压力,经机械呼吸机减压阀、高阻力活瓣或射程原理得到调节,提供适当的的通气驱动压及操纵驱动压。
②电力,即电动机械呼吸机。
通气以电力为动力来源,控制系统也靠电力启动,此类呼吸机也需压缩空气,但不作为动力来源,只是调节吸入气体的氧浓度。
电动机械呼吸机可通过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产生机械通气,或由电泵产生压缩气体,再由压缩气体通过风箱产生通气。
③压缩气体和电力的结合,即目前所用的定容呼吸机。
此类呼吸机在压缩气体和电力时提供动力的情况下运作。
纯氧和压缩空气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提供一定氧浓度的吸入气体,并提供产生机械通气的动力,通气的控制、调节、各种监测、报警系统动力来自电力,又称为气动一电控制呼吸机。
2. 控制部分是呼吸机的关键组成部分。
由各种传感器感知患者呼吸力学的变化,经微机分析处理发出指令自动调节各参数。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呼吸机使用(2019年版)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呼吸机使用(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fe89d71a37f111f0855b05.png)
【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用物准备】呼吸机、模拟肺、配套管路、湿化瓶、氧气、蒸馏水或灭菌注射用水(300~500ml)、听诊器、呼吸机连接管、电源。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1
职业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洗手、戴口罩
2
2
8
观察
(1)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胸廓活动度及双肺呼吸音
4
4
9
记录
记录呼吸机的使用模式、参数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2
10
停用呼吸机
(1)遵医嘱停用呼吸机
(2)断开呼吸机与患者面罩或人工气道接头。按下待机键待机,按
下报警复位键
(3)关主机开关,关湿化器开关
3.向清醒患者及家属介绍呼吸机的使用目的、方法、必要性和呼吸机报警的原因,解除恐惧、焦虑心理。
【注意事项】
1.若氧浓度>50%时,应警惕氧中毒。
2.连接呼吸机前彻底清除气道和口腔分泌物:气囊无漏气。
3.注意观察胸廓活动度及双肺呼吸音两侧是否对称。
【相关知识】
参数设置
1.潮气量的设置一般成人为8~10ml/kg,目前的新趋势主张小潮气量,即6~8m1/kg。
2.送气压力为10~20cmH2O,不超过35cmH2O (含PEEP)。
3.呼吸频率成人为12~20次/分,小儿为16~20次/分。报警呼吸频率10~30次/分。
4.吸呼比(1/E)正常为1:1.5~3.0。
5.氧浓度为21%~100%,一般为30%~50%。
(4)关氧气
呼吸机使用的SOP
![呼吸机使用的SOP](https://img.taocdn.com/s3/m/3e200c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2.png)
1. 目的:
建立呼吸机有关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操作规程,规范仪器的日常管理及确保仪器性能良好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仪器日常使用、维修、保养过程。
3. 相关材料:
参考型号:灵智呼吸机。
4. 内容:
(1)仪器使用操作步骤
1)连接气源,调节供气压力;
2)连接电源,查看指示灯是否正常点亮;
3)开机,进入校准菜单对呼吸机进行使用前日常测试;
4)测试无误后连接病人,检查管路是否正确连接;
5)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参数及报警设置进行调整;
6)正常工作并随时注意报警情况;
7)停机时先将接口取下,再关上电源开关,最后拔下总电源插头;
8)将管道、湿化瓶、储水杯分离开,进行消毒处理,让其干燥保存。
(2)仪器的注意事项
1)只有医用空气与医用纯氧可供呼吸机使用,确认所使用的的空气完全无油;
2)呼吸机使用时必须要连接至可靠交流电源;
3)在使用前应检查气体入口处的积水杯是否有残留的水或颗粒;
4)仪器不使用闲置时,使用前先重新充电。
(3)仪器的维修和保养
1)定期检查积水杯,有积水请倒出;
2)若呼吸机未使用,定期进行保护性内置电池充电;
3)每次使用后对外表面进行清洁。
5.附件:
无。
护理-呼吸机管道连接及参数设置操作规范
![护理-呼吸机管道连接及参数设置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d67a9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1.png)
3
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
尽可能半卧位,以利于呼吸机治疗。
4
呼吸机湿化器内安放过滤纸
戴手套,严格无菌操作
5
呼吸机湿化器内加入无菌注射水
无菌操作,水位不超过指示线,也不能过少。
6
打开无菌呼吸机管道包,带手套,连接管道于呼吸机上,用机械臂支撑呼吸机管道。
严格无菌操作:管道连接从吸气端到呼气端;管道无扭曲、折叠;集水杯正立,位于最低位;湿化器气体进出口连接正确。
简要步骤: 查对——解释——体位——准备湿化器——连接管道——连接电源——开主机电源——设置模式和参数——试机——给病人带机——观察病人反应
五、 整理用物:
按规定处置
六、 护理指导:
1、 清醒病人指导其在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不能过度牵拉管道和防止身体压闭管道。
2、 清醒病人指导其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表达其需要。
10
设置呼吸机支持模式和相应的参数,设置相应的报警限,设置湿化器加热水的程度
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病情进行相应设置,一般成人为:Vt 8-10ml/kg,RR12-15次/分,Ti0.8-1.2s,I:E为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为1:1),FiO2为30%-40%等。
护理-呼吸机管道连接及参数设置操作规范
一、 目的:
1、 为病人提供通气支持
二、 评估病人
1、 了解病人年龄、体重
2、 了解病人呼吸状况
3、 了解病人既往史
4、 评估病人人工气道类型
5、 评估病人呼吸循环等器官功能
三、 准备
1、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净双手、带口罩和帽子。
呼吸机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
![呼吸机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55a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0.png)
呼吸机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带答案)1. 呼吸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呼吸机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2. 呼吸机的基本使用流程是什么?答案:基本使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检查呼吸机的连接情况和管路是否通畅。
- 确保呼吸机设置参数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 软硬件连接检查完毕后,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起来。
- 开始呼吸机的工作,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机的工作情况。
- 定期检查呼吸机和管路的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答案: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确保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稳固,防止脱落或漏气。
-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电源和电线是否正常,并避免过度拉扯电线。
- 避免儿童或无抵抗力患者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接触呼吸机。
- 保持呼吸机和管路的清洁,定期更换和消毒。
- 遵循呼吸机的操作规范,避免使用错误的设置参数。
4. 使用呼吸机时患者发生了低氧血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答案:当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检查呼吸机的设置参数是否正确,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
- 检查连接管路是否漏气或有阻塞情况,并及时修复。
- 调整呼吸机的氧气浓度和通气参数,使其适应患者的需要。
- 如有必要,给予患者氧气辅助治疗来提高血氧饱和度。
-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根据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
5. 呼吸机使用后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案:使用呼吸机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关闭呼吸机时,先将氧气流量调至最低或关闭,然后再关闭呼吸机电源,以防止氧气泄漏或患者窒息。
- 检查呼吸机和管路的清洁度,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 检查呼吸机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情况和参数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修理。
- 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924d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9.png)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呼吸机,是一种常用的呼吸辅助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为了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符合规范操作呼吸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呼吸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常见故障及处理等方面介绍呼吸机的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二、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呼吸机是通过提供正压气流给患者,帮助他们进行通气,改善呼吸功能。
呼吸机通过连接到患者的气道,在指定的时间周期内给予患者正压气流。
正压气流通过呼吸机管道和呼吸机面罩(或气道插管)输送到患者的肺部。
呼吸机还可通过调整压力、流速和氧浓度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三、呼吸机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检查呼吸机的电源是否正常连接,确认呼吸机的操作面板功能是否正常。
b.准备好呼吸机所需的辅助设备,如呼吸机管道、呼吸机面罩或气道插管等。
c.检查呼吸机的氧源是否充足。
d.检查呼吸机的气道插管是否干净,并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
2.患者准备a.将患者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床、轮椅等),并采取适当的体位。
b.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清除阻塞物。
c.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及医嘱,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3.呼吸机的连接a.将呼吸机管道连接到呼吸机上,并确保连接处密封严密。
b.将呼吸机面罩或气道插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确保连接处无漏气。
c.如果使用气道插管,需要进行气囊压力测试,确保气囊充气压力适当。
4.呼吸机的启动与调整a.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并按照操作面板的提示,进行相应的设置。
b.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压力、流速、氧浓度等参数。
5.观察患者的反应与监测a.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b.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以及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c.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6.呼吸机的停止与拆除a.在医生判断患者不再需要呼吸机辅助时,停止呼吸机的工作。
b.移除呼吸机面罩或气道插管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呼吸机操作规程
![呼吸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6f65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7.png)
呼吸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正确的呼吸机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机操作规程的要点,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监测与调整等内容。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呼吸机是否通电,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1.2 准备呼吸机所需的配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准备好所需的配件,如不同尺寸的面罩或导管、湿化器、氧气供应等。
确保这些配件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安装。
1.3 确保患者的安全: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清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还要确保患者的体位正确,避免压迫气道或引起不适。
二、操作步骤2.1 设置呼吸机的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呼吸机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
根据患者的需要,还可以设置辅助通气模式、氧气浓度等。
2.2 启动呼吸机:在设置好参数后,将呼吸机启动。
确保呼吸机的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或震动。
同时,观察呼吸机的显示屏,确认参数设置正确,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3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在呼吸机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的气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等指标,确保呼吸机的工作与患者的需求相匹配。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监测与调整3.1 定期监测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在呼吸机操作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呼吸机的电源、氧气供应、湿化器的水位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还要定期校准呼吸机的参数,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根据患者的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9536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a.png)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标题: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医疗设备,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无创呼吸机。
一、准备工作
1.1 确认无创呼吸机的型号和规格,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1.2 准备好必要的呼吸面罩、管道、氧气瓶等配件。
1.3 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如心率、呼吸频率等。
二、操作步骤
2.1 将无创呼吸机连接至氧气源,调节氧气流量。
2.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尺寸,并正确安装在患者面部。
2.3 设置无创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如PEEP、FiO2等。
三、注意事项
3.1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3 在操作无创呼吸机时,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无创呼吸机出现报警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找故障原因。
4.2 患者出现呼吸窘迫、面罩不密合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更换面罩。
4.3 长时间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面罩压迫造成皮肤损伤。
五、总结
无创呼吸机的正确操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操作无创呼吸机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使用无创呼吸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新版_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
![新版_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828b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6.png)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为了确保无创呼吸机能够正常运行且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制定本操作规范,旨在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无创呼吸机,提高治疗效果,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患者的适应症,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的监测。
2. 清洁患者面部,尤其是口鼻部位,确保无创呼吸机的面罩和嘴垫能够紧密贴合患者面部。
3. 检查无创呼吸机的气路,确保气路畅通无阻。
4. 检查无创呼吸机的供氧系统,确保供氧充足,无创呼吸机正常工作。
三、操作流程1. 将无创呼吸机与电源连接,并将电源开关打开,待无创呼吸机显示屏显示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将无创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嘴垫,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3. 开启无创呼吸机的气流,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并适时调整气流量和压力,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4.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 定期检查无创呼吸机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患者出现面部不适或过敏反应。
处理方法:立即暂停使用无创呼吸机,检查面罩或嘴垫是否正确安装,并可能需要更换其他合适的设备。
2.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无法适应无创呼吸机。
处理方法:及时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适应患者的需要,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更换其他治疗方式。
3. 无创呼吸机出现故障或异常。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使用无创呼吸机,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无创呼吸机的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证书资格。
2. 定期对无创呼吸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应进行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并及时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2e9f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6.png)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呼吸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支持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医疗实践中,正确和规范地操作呼吸机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并探讨其评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呼吸机。
一、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1. 滴注药物: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确保合适的药物已经准备妥当。
将药物注射到药物滴筒中,并调整滴注速度,以确保药物的合理输送。
2. 设定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处方,设定呼吸机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和峰压等。
3. 连接气管导管和面罩:将气管导管或面罩连接到呼吸机的呼气和吸气接口上,并确保连接紧密可靠,不漏气。
4. 开启电源:按下呼吸机电源按钮,启动呼吸机。
待呼吸机启动完成后,确认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各项参数是否与设定一致。
5. 检测氧合情况: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氧合情况。
通过连接血氧仪,监测氧饱和度,并确保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6. 调整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处方,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
7. 监测呼吸支持效果: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测呼吸支持的效果。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呼比等参数,以便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8. 输送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适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
这可以通过呼吸机的药物输送通道实现,确保药物的准确输送。
9. 关闭呼吸机:当不再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先停止药物输送,然后按下呼吸机的关闭按钮,结束呼吸机的使用。
二、评分标准为了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掌握程度,一些评分标准被开发出来。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评估呼吸机的正确操作、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以及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程度。
1. 操作准确性:评估操作人员在呼吸机的设置和连接方面的准确性。
评分将考虑参数设定的正确性、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操作流程的顺序性。
2. 紧急情况应对:评估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护士呼吸机的使用流程
![护士呼吸机的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922e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f.png)
护士呼吸机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呼吸机前,护士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呼吸机可以正常运行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检查呼吸机的电源线是否连接好,并确认电源是否正常。
•检查呼吸机的气管管路是否清洁,并确保连接好。
•确认呼吸机的设置是否符合患者的医嘱,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
•检查呼吸机的氧气源是否连接好,并确认氧气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呼吸机的报警设置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呼吸机的基本操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前,护士需要了解呼吸机的基本操作,以便正确运行呼吸机并观察患者的情况。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启动呼吸机,按照医嘱设置合适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确认呼吸机的吸气和呼气时间参数是否符合患者的需求。
•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确保气道无阻塞。
•观察呼吸机的压力曲线、流速曲线等参数,判断患者的呼吸情况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确定氧气浓度是否合适。
•当患者需要呼吸器支持时,及时切换至呼吸机,并调整参数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护士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严格按照医嘱设置呼吸机的参数,不得随意更改。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气管管路,确保其清洁,并定期更换呼吸机的过滤器。
•在操作呼吸机时,保持清洁的双手,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体征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和支持水平。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电源线和氧气源,确保其连接正常。
•注意呼吸机的报警信息,及时处理报警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
4. 呼吸机的操作结束在使用呼吸机结束时,护士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以确保呼吸机的安全关闭和患者的离开。
•首先,将呼吸机的参数调整至合适的模式,逐渐减少对患者的支持。
•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确保患者能够独立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使用护理操作规范
【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2)提高肺通气量,改善肺换气功能。
【评估】患者意识、呼吸情况、呼吸音及血气分析情况。
【用物准备】呼吸机1台、肺膜、管路1套、氧气、蒸馏水、听诊器、呼吸过滤器,呼吸机连接管。
【操作步骤】
(1)衣帽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放置合适。
(3)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正确连接。
(4)检查电源及接通电源线,连接压缩空气及氧气接头。
(5)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
(6)接上肺膜,检测呼吸机,确认呼吸机正常工作。
(7)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设置呼吸机参数。
(8)向湿化瓶内加蒸馏水至水位线,打开湿化器开关。
如需设置湿化温度,将调解湿化温度在32~37℃
(9)核对,解释
(10)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患者面罩或气管导管紧密连接好。
(11)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
(12)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监测血气分析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呼吸道通畅。
(13)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4)洗手、记录。
(15)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达到停机要求时,应及时撤除呼吸机
(16)呼吸机的消毒:拆下呼吸机管道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内浸泡0.5~1小时后拿出,清水冲净晾干待用,呼吸机身用消毒液纱布擦拭干净
【操作流程】着装整齐→评估→准备用物→连接机器→技术操作→观察→安置患者→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经常添加湿化器内蒸馏水,使之保持在所需刻度处。
(2)始终保持集水瓶在低位,随时倾倒集水瓶内的水,避免水反流入机器或气管内。
(3)观察湿花器的温度应保持在32~37℃,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患者呼吸道粘膜或温度过低使呼吸道粘膜干燥。
(4)每日冲洗呼吸机上过滤网。
(5)调节呼吸机臂时应将呼吸机管路取下调节好后再安装,以免在调解时将气管导管拉出。
(6)特殊感染患者应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7)对感染患者使用硅胶管道应浸泡在2000mg/L含氯消毒液内1小时后拿出,清水冲净晾干待用,必要时可送供应室行环氧乙烷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