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感悟
提要:按照新课表的要求,鉴赏音乐教育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其中,表现领域的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要上好一堂优秀而精彩的音乐课,必须要潜心钻研教材,梳理教案的设计,设计新颖和富有童趣的导入语和设计语,还要有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唱歌教学有效手段实践总结
从事音乐教学已有五个年头,对于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我一直都在不停的尝试和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担任了7个班的音乐教学任务,小学教学工作琐碎和繁重,面对那么多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不敢怠慢。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学习她们驾驭课堂的技巧和上课的思路。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要上好一堂优秀而精彩的音乐课真的很不简单。首先,你要潜心钻研教材,梳理教案的设计脉络,设计新颖和富有童趣的导入语和过渡语,还要有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懂得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其次,在上完一堂课后,你要及时反思,反思这堂课的亮点和缺点。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一定是按照你的教学设计来完成的,往往有被你忽略的东西。有时候学生可以启发老师的思维,让你在课堂上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下面就我在这五年的实践教学谈谈我的收获与体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育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
四个领域。其中,表现领域当中的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课标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段(1-2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所以此阶段的歌唱教学总在歌唱习惯的培养,不强调歌唱技能的学习。此外,在唱歌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按照节奏和曲调进行独唱与齐唱,且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中年级段(3-6年级)学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识由感性到了理性。如呼吸方法、发声技巧、读谱等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等。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合唱教学,且要求学生在节奏和音调等方面有教准确的把握。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由于对新课标理解不够透彻,往往忽略了这些要求,教学中便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同事的指导,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1、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我在上唱歌课时,以播放多媒体为主,让学生反复的聆听课件范唱,而自己却很少,甚至根本不进行范唱。诚然,多媒体能为课堂教学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也能使难以理解、抽
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形象,使音乐课变得更有活力与吸引力。但过分依赖多媒体使我在无形中丢掉了基本功,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显著作用是不能抹杀的,但它却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行为。因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毕竟知识人为的机械操作,它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而教师面对面的表演、唱歌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直接感受演唱者的深情并茂,更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记得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老师来一首》,讲述的是一位音乐老师上的一堂音乐欣赏课。按照常规的教学,欣赏课以听录音为主,正当老师准备放磁带让学生进行欣赏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他的希望:“老师,您来唱一首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人的希望变成了全班同学共同的愿望。毫无准备的这位老师一时怔住了,但她很快反应过来,打开歌喉痛痛快快的唱起了歌。伴随着她美妙的歌声,全班同学竟然十分动情了打起了拍子,课堂气氛十分融洽,每一个学生都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课后这位老师感慨万千:一堂欣赏课竟然收到了如此好的效果,这是她上课之前不曾想到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她的表演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更能感觉作品带给他们的感染力。一堂欣赏课尚且如此,那么一堂唱歌课呢?这个耐人思索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2、不能过分强调律动,而忽视对声音的要求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经常结合律动进行唱歌教学。但由于我没有处理好动与唱的关系,而使得学生在边唱边动的同时,把唱的要求却丢掉了。其实,律动是为唱歌服务的,律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演唱。那么,如何处理好动与唱的关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一些教学经验,首先在律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如在表演《火车开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律动中要起到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领”这学生边唱边律动。在此过程中,老师用自己的律动“引导”、“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踏着音乐的节拍表演。其次启发学生适当律动,有些歌曲并不适合从头到尾,而应根据歌曲的结构有选择的律动。如《什么动物出来玩》这类歌曲,就比较适合在间奏处动,在动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去创新。如有对学生的表现有不理解的地方,应该让学生说一说,再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更好的表现。再次老师应通过律动,引导学生进行演唱。如:在教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用“吸跳步”来引导学生轻巧的演唱。在演唱《小青蛙找家》中的“呱”字时,老师也可以用提肩等动作来引导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表现快乐的情绪。3、不能过分注重相关文化的拓展,只强调学会歌曲,没有真正的情感处理
在唱歌教学中,适当的进行相关文化的拓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但如果在唱歌教学中,唱歌内容与拓展内容处理不当的话,会适得其反。我在教授《我是草原小骑手》
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介绍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和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等,歌曲教学却草草收场。在教完歌曲之后,也不对歌曲进行声音、情感上的处理。结果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歌曲演唱中学生并未从内心里流露出一种自豪的情感,从而使歌曲情感表现非常粗糙。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没有处理好唱歌教学中唱歌内容与拓展内容的主次关系,教学重点偏离,喧宾夺主。在指导跟踪课上,指导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发挥歌曲相关文化的服务作用,通过歌曲相关文化的拓展,为歌曲教学创设一个好的意境与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歌曲的欲望。老师应该用深情并茂的范唱,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反复演唱,感受、表现歌曲的情感,体会音乐的美。
在教授《我是草原小骑手》时,可以通过看幻灯片和师生谈话的方式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可以用“下面我们一起到草原上曲看看吧”等话语,以及充满激情的范唱,导入歌曲的学习。在歌曲教授完成后,老师便开始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反复演唱。在演唱过程中,老师可以用语言或动作对学生进行歌唱声音及情感的指导。听了指导老师对我这堂课的剖之后析觉得要上好一堂精彩的音乐课真不简单。
4、不能忽视歌唱知识技能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