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20年全国新高考真题卷Ⅱ 语文(Word可编辑版)
![2020年全国新高考真题卷Ⅱ 语文(Word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bf89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4.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
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
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新课标Ⅰ)(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题(新课标Ⅰ)(Word版+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feecdc31126edb6e1a10e1.png)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36分)(共3题;共36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4616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0.png)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与政治合卷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语文建议90分钟完成;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纸、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戳穿(chuó)瞻仰(zhān)湍急(tuán)麦秸(jīe)B.矩形(jǔ)骄傲(jiāo)供应(gōng)肮脏(zāng)C.呕吐(ǒu)萎靡(mì)允许(yǔn)造诣(zhì)D.浸渍(qìn)信笺(jiān)星宿(sù)薄饼(b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急待走头无路责无旁贷惆怅B.情不自尽朝三暮四漠不关心质疑C.昂首阔步别出心裁世外桃源留恋D.披星带月义不容辞一枕黄粱陷井3.下列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___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的散文,小说和诗歌。
D.“三校生”都必须研究《语文》《数学》等课程。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一点也不学校的纪律。
②但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的科学态度。
③人们群众有运用民主的。
A.遵守严谨权利B.尊敬严肃权力C.尊重严格权力D.敬重严密权利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聚精会神地读书,哪怕只读一遍也会有较深的印象。
C.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D.听说___被修饰一新,就引起京都人们的怨声载道。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2020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 含答案)
![2020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a9642c281e53a5902ff3e.png)
秘密★启用前2020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不偏不倚的中和美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平庸和单调却是艺术的敌人。
“中和”并不是简单的缺少变化的“同”,而是各种丰富的情感糅杂形成的冲淡含蓄的审美境界。
在整体的和谐中蕴藏着变化,变化中又体现着统一。
钱钟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谈论文学艺术的时候始终贯穿着“和而不同”、一与多彼此统一的思想。
如果把事物比做一,那么,这个一中包含着无限的多。
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参透过这个上帝创造世界的秘密。
为了能让我们有更清晣的认识,钱先生在《管锥编》里把古希謄和古中国放在一起,显示了他广泛搜罗中外例证的眼界和中西贯通的学术视野。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和谐的……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
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低、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
”“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左传》里说,声音妤比味道,有“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彼此配合而成,“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融合在一起,如果只有琴或瑟的一种声音,谁还愿意去听呢?古希腊的诗人还概括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争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善相争,一种是两恶相争,前者可以互补互利,后者则是互相残杀。
高考语文2020年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word版)
![高考语文2020年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5b47f30722192e4436f624.png)
高考语文2020 年全国卷 2 试题及答案(word 版)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2020年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详解)
![2020年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0349859ec3d5bbfd0a744f.png)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测试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政府所追求的“老城市新活力”梦想似乎也不再遥远。
但遗憾的是,即便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的流失依然严峻。
在以往的城市更新中,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信仰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常常被漠视或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遗憾。
成都的宽窄巷,据说是蓉城的会客厅。
它既是当地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也是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街区。
走进宽窄巷,会看到许多牌匾,上面写着关于房屋历史的介绍。
这些牌匾作为街区记忆的“讲述者”,本应如实反映原屋主的身份,但有时候牌匾仅仅作为装饰物存在,内容完全失真或者张冠李戴。
曾经宽窄巷里一个牌匾的牌文,把巷子里一位业主胥女士的曾祖父写成了她奶奶的丈夫。
后来景区进行了改正,但结果又把胥女士的奶奶写成了她公公的女儿,怎一个“乱”字了得!上述并非孤例。
在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如果稍加留意,都不难发现类似的错漏。
这些乱象不仅暴露了管理者的粗心,更反映出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的迫切性。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新而更新吗?如果是这样,一切推倒重来即可。
2020云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云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55aa5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4.png)
2020云南⾼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语⽂⼀、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古⽂观⽌》是⼀个⽂章选本,“观⽌”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般来说,它体现了⽐较进步的⽂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学主张,认为哲理散⽂和历史散⽂都不能⼊选。
《⽂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是⼀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称为古⽂,⽤来反对骈⽂。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观⽌》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家的主张。
第⼆,⼀般来说,⼊选这个选本的⽂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较⾼的,⾃从韩愈提倡古⽂以后,古⽂的选本在《古⽂观⽌》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观⽌》的选⽂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章,忽略了⽂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观⽌》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岳阳楼记》,通过不同静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崇⾼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篇韵⽂、骈⽂。
严格讲起来,古⽂跟骈⽂是对⽴的。
但就中国⽂学史的发展讲,古⽂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章正宗》古⽂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新高考Ⅰ卷)【word版本;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新高考Ⅰ卷)【word版本;可编辑;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94dbbff00bed5b8f31d26.png)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新高考Ⅰ卷)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诃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议开棺侵尸。
有解之者,乃免。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
已,再赠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2020年9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9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e4c8fce2bd960590c677df.png)
机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2020年9月3日,上午8:30-10:30,共120分钟】云南省2020年春季学期末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圈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咸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
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串、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e7db4afd0a79563d1e7210.png)
2021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朝,尽管关于食物平安事件的记载不多,但咱们仍是看到,由于食物平安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超级重视并作出了专门规定。
周朝的食物交易是以直接收成采摘的低级农产品为主,因此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朝对食物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先的关于食物平安治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物交易活动超级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硕。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物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代《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致使中毒者,应尽快焚毁,不然将惩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假设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能够看到,在唐朝,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组成的刑事犯法分为两种情形,惩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物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物,以绝后患,不然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那么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朝,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而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兴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和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幸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非法分子乃至采纳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手法谋取利润。
为了增强对食物搀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治理,宋朝规定从业者必需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需对商品质量负责。
云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云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e2fd435067ec102de3bd8903.png)
云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1~3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2023年高考真题——语文(新高考Ⅰ卷)Word版含答案【公益公众号:筱雅同学】
![2023年高考真题——语文(新高考Ⅰ卷)Word版含答案【公益公众号:筱雅同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fd38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f.png)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蔡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