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林夕——那些歌词中的“痛”(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有林夕——那些歌词中的“痛”(1)
近几年很爱林夕,说实话是《北京欢迎你》以后,从那时开始试着去了解。
中间因为学业断断续续耽误几年,直到去年暑假开始认真研读林夕,买了两本书。
上大学开始认真去感悟他在港乐作词的智慧。
一直想为他写点东西,一直没机会。
因为害怕不郑重就写不好,反而对不起这份喜欢。
于是颠颠簸簸,在胎死腹中之前,终于决定动笔,试着去写一些自己对他的理解。
入门之选还是选择从歌词入手,这个是常在常新,并且易于接受的东西。
不写编年史,那些80后从九十年代就追林夕,比我熟得多,写不清楚反倒落人话柄。
不写纪传体,那些优秀的乐评人对于林夕和乐坛众人的关系比我清楚,说起王菲陈奕迅这些人,林夕为他们写的词港乐专家都能娓娓道来。
所以,我决定按主题来写,分为四个部分,痛,痒,无关痛痒和明理晓谕。
全部都是我自己的理解,结合着我的感情观,来看一些人之常情。
歌曲也只选了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或是我喜欢的。
因为林夕最讨厌“幻想自己和作者平起平坐,一片神交字交尽在不言中的模样”。
所以这篇文章也全都是一己之见,私人观点,也望诸位多提灼见。
下面开始正题,第一篇说到“痛”。
人们的情感常常寄托于歌词中。
你若有故事,曲曲都是故事。
两个人的爱情大体分为三个状态,得不到,得到了,得到复失去。
那么在这三种状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痛。
我们都知道,爱而不得是这世上最无可奈何的事。
那个单恋的人多少次在午夜梦回时问上天,他为什么不爱我。
但是上天也给不出回答。
明知单恋危险,但我仍未脱险。
写这种心甘情愿的有两首歌我特别喜欢,一首是《钟无艳》。
这首歌是泽日生作曲,延续的也是与林夕合作经典曲目《富士山下》那样的长句旋律,不仅动听而且是动心。
像是沿着你情绪的伏线来唱出的。
并且这首歌据说最考验粤语歌发音技巧的歌曲之一,听来非常有味道。
这也是谢安琪复出之后助她向前的力作,加上黄伟文的《年度之歌》《喜帖街》这是我最喜欢的谢安琪的三首歌。
记得原来听这首歌听到哭,只是纯被歌词打动,每一句都丝丝入扣,将一个把自己放到无限低的单恋者活脱脱写了出来。
“其实我怕你总高估夸奖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
其实我怕你的好感基于我修养,其实最怕你的死心亏准我体谅”四个其实,其实怕来怕去,不过是怕你不爱我,怕你无论我怎样都不爱我。
甚至怕你不让我继续爱你。
“无奈被你识穿这个念头,得到好处的你,明示不想失去绝世好友”你看,最后已经明示。
原来你的付出都已付诸东流。
在钟无艳的故事里,她的付出是献计献策,挽救国家。
要说的是,无论怎样,钟无艳最后还是嫁给了齐宣王,当了王后。
而在你的现实里,你白白付出了什么呢,是“情愿照耀著别人就如月亮,为奴婢为你备饭奉茶是残忍真相”还是“在你悲伤一刻必须解慰找到我乐趣”不管是哪种,都是甘愿当副车的行为。
宁愿冬天饮雪水,也要漂亮笑下去。
这种精神,我只想到了人鱼公主,宁愿剥离双脚也要爱下去。
如果你没深爱过。
一定会说她们好傻。
可是如果你爱过就会懂得,就算我吞掉所有眼泪,也要用尽全力去爱你。
哪怕最后幻化为泡沫。
副歌部分“没有得你的允许,我都会爱下去”简直是古代版的“我爱你,与你无关”。
说实话,以我的性格,很爱这句话。
但是事实是“得你一贯的赞许,却不配爱下去”。
什么叫不配,钟无艳相貌奇丑,所以不配。
那你又是因为什么不配,相貌?物质?学识?人际?还有等等等等。
慢慢才明白,配与不配在爱情里是这么重要的一回事。
爱情终究不是童话,不是所有灰姑娘都是辛德瑞拉。
粤语歌里常出现一个词“相衬”“合衬”,说得便是这一点。
林
夕也很爱把它放在歌词里。
比如容祖儿《习惯失恋》里有一句“更加速发觉,原本都不相衬”。
其实《钟无艳》这句话最点题,所有的所有,不过是“不配爱下去”,是原本都不相衬。
所以,最后的最后你也会找到相衬伴侣,“你的她怎允许,结伴观赏雪的泪”,余我一人抱着“永不开封的汽水吻下去”,听到这里太想哭。
从付出到结束,一直都是我一个人的戏,也没什么权利好怪你。
你爱我爱不起,我怪你怪不起。
第二首是林夕收在《林夕字传》里的,许志安《心灵相通》。
整支歌也都是在描述一个单恋者的境况,开头足够打动人。
“为学习迎合你,曾念上了数十万次,背完你爱那份词,念得出歌中的拍子”。
这句话里的事情,多少人干过,去学习对方喜欢的歌,努力学希望有一天唱给她听。
可惜最后她终是没有来听,即使听了,又能否懂你此中用意,又怎知你认真?后面的“为预备陪伴你,随着你去看任何戏。
熟习你最爱艺人,认得他家中的唱机”这件事情做的人也很多,听过很多人跟我说,我为了她,去了解她的偶像,去追她看过的剧,即使那种狗血剧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
这些平凡的事情,原来都是我们做过的事情。
那种想拼命把自己融入到对方生活里的渴望,不过是因为太爱他。
高潮来了,副歌“当心灵相通,谁都被谁感动。
我就如你,为何你不痒也不痛?”我们兜兜转转努力了一圈,熟悉关于他的所有,以为他会被感动。
结果呢,我即使变成了你,麻木的你仍是不痒不痛。
我学会你的语气,学会你的说话方式,学会你的走路姿势,学会你的生活节奏,认识你所有朋友,知道你所有喜好,我就如你,那又怎么样?你不爱我,还是不爱我。
我就如你,仍不是你的谁。
我认为歌曲中的亮点是“为预备离别你,才学会你说爱像游戏,亦忘记,这段情分似过了半个世纪。
”因为这首歌的心境是男生,所以林少女没有那么死缠烂打。
最后假装很潇洒地学对方说爱像游戏,假装不在意地放手。
其实这份过了半世纪的感情,根本放不下。
即使放下,那种骨肉剥离的痛,恐怕也只能自己忍受。
两首歌曲,两种境状写了同一种心境,我爱你你不爱我。
杨千嬅的《假如让我说下去》也是让我哭过的歌,暴风骤雨的夜,那种苦思你,却不能相见的感受,正对应苦爱你却始终得不到的情绪。
所以打电话,尽管满腔歇斯底里,却不敢言半声。
“暴雨天我至少想讲挂念你,然后你你最多会笑着回避,避到底明明不筋竭都力疲,就当我还未放松自己”。
痴缠到最后,还是没结果。
即使“想哭”“想死”情绪激烈,“亦无非逼你一句话,如今跟某位同居”。
原来对方已经有了爱侣。
更显得我此时的卑微和徒劳无功。
越是这样,越不想放手,甚至想到“如楼底这夜倒下来,临别亦有通电话”。
爱你已经到了大无畏的境界了。
却没有可歌可泣。
其实到最后听者诞生的是怜悯的情绪,再加上杨千嬅本易动情的唱腔,更是让人心里绞痛。
所以最后“离开不应再打搅爱人对不对”,听者竟会在心里应声加一句,走吧,别要痴缠。
这首歌,人们真的察觉到林夕的少女情怀了。
细致得逼人眼泪。
当他不爱你,全是徒劳。
但也有人懂得用心计。
陈奕迅的《快高长大》,有人说是父亲对孩子的情感。
但是我觉得如果放到一个单恋者的身上会更有效果。
在这首歌里,林夕写出了爱一个人特别的方式。
就是“宠溺”,缘由是“长期被爱,会令你着迷,情感可等于一切”。
如果你还不明白,往下听,“其实害怕,你快高长大,我慢慢被放低。
其实有心对你宠坏,原谅我存心对你宠坏”。
这下懂了吧,期望从此对我依赖,然后难以抱别人入怀。
这招多好,当你习惯我对你的好,谁人又能像我对你这般好。
愿这一份苦心,能得到理解吧。
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没一点感动。
感动又有什么用。
这些都是得不到的苦痛。
“只要你用我的心情过一天,定会明了我度日怎会如年”。
如何想你想到六点,如何爱你爱到终点。
不过最痛在于,一切我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