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耕家庭,但却成就了一代大将之才,文通程朱理学,武能制太平天国起义。

通过他的一生,看到了我们普世价值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般释然。

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在参加了七次小试后,终于童试过关。

次年,曾国藩首赴乡试,竟一举中试成为第三十六名举人,曾家几百年才出了这么个举人,可称是破天荒,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自然大喜过望,期待着他实现多年来曾家入官为仕的愿望。

然而道光十六年的恩科,曾国藩再次名落孙山。

于是,会试报罢,他回转湖南。

在金陵时,他在书肆见到一部《二十三史》,爱不释手,冲动之下,遂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豪阔之事,把借来的钱全用在了购书上,钱不足则以衣裘抵价。

两考不中,还借那么一大笔钱买书,曾国藩以一个初入社会的农家子,居然肯,也居然敢借百金购一套《二十三史》,绝对是个异数。

但就是他的这股子对于书的热诚,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使得他在将来的风起云涌的人生中,有着坚定不移、宠辱不惊的精神指导。

咸丰四年四月,太平军大部据于靖港,有王闿运所著《湘军志。

曾军篇》记载当时情景:庚午(四月二日),平旦至,水急风利,炮船径逼寇屯,寇炮陆军至者合团丁攻寇。

寇出,团丁遂反奔,官军亦退,争浮桥,桥以门扉、床板(搭成),人多桥坏,死者百余人。

国藩仗剑督退者,立令旗岸上曰:“过旗者斩。

”士皆绕从旗旁过,遂大奔。

眼见自己编练的湘勇如此不中用,曾国藩一时激愤,竟欲投水自尽,被悄悄跟随其后的章寿麟发现救起。

出师不利的曾国藩痛心疾首,上请罪折归纳失利之因:一、纪纲不密,维系不固,以致溃散;二、轻进求胜,对事出意外的退败没有准备;三、明知水勇训练不足,陆军临阵经验不足,贸然出战,责任在自己心存侥幸。

为此,他实行了一贯的精兵原则,毅
然裁撤了靖港的溃勇,只保留了在湘潭经受住战火考验的水师五营、陆师三营与驻守平江的湘勇,总计四千余人,比出征时精简了一半以上。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人的一生亦是如此,有了失败才会将成功衬托得更加耀眼。

靖港之挫后,曾国藩深刻反思,重整旗鼓,为将来荡平贼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战胜了太平军后,曾国藩没有因此的骄傲,反而感到危机四伏。

多年的官场打磨,他知道那些眼红他的功绩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攻击他的机会。

这样一支30万人的军队,只听令于他一人,只要他想反,定是一呼百应,这就是那些反湘军派的造谣的借口。

再者,他深知“功高震主”的人,威胁到皇权的人,绝不会被皇帝轻易放过,因为皇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必定要对那些潜在威胁斩草除根。

于是,他没有等皇帝与反湘军派出手,于同治三年,上奏裁军。

见好就收,不贪名图利,是只有一个人真正的心止如水,内心的格局达到一定的境界才有的行为。

历史的河流冲刷过中华五千年的朝代更替,但在此期间不因自己的功劳而恃骄的,在急流中勇退的人物,只怕也是屈指可数。

而曾国藩能做到此点,“中兴四大名臣”的称号,也是应得的。

曾国藩一生,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建功立业,仕途亨通,十年七迁,官至二品,乃至封侯,“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史称“千古第一完人”。

但是,在这些光鲜的颂词下,并没有提到他成就自己时的艰辛:一兵一卒的创练湘军,在兵败的耻辱后再次艰难站立,荣誉加身后的受宠不惊、韬光养晦……胜不骄败不馁,以平淡的心情去看待兵家之胜败,只为心中忠君报国的理想而奋斗。

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生来就是完美的,我们总是一点一滴的学着去剔除自己不好的部分,学会成长,学会承担。

就算是名人,也是在必经的磨练中,锻造更强大的自己。

感谢那些大师们曾存在于我们最艰难日子里的思维里,给我们启迪方向,教会我们人类从不屈服的
思想,让我们洞悉中华民族在那个时局动荡,风雨飘摇的年代里,那些贯穿古今的精神价值。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
胡晓201700800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