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N肾病理的特点
(一)病变的多样化:即同一病例的不同肾小球, 同一肾小球的不同节段,可以出现不同的病变, 尽管可以表现为一个基本共同的病理类型。
(二)病变的非典型性
(三)“白金耳”样病变
(四)肾小球内微血栓常见
(五)苏木素小体
(六)免疫荧光特点:约1/4患者三种Ig伴C3、C4、 C1q同时阳性(满堂红“fullhouse”)。这种情 况几乎不出现在非狼疮性肾炎。
Ⅲ型:局灶性狼疮性肾炎
累及<50%的肾小球,病变可表现为活 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呈局灶、节段性或球性 分布,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殖性病变 均可出现,伴节段内皮下沉积物,伴或不伴 系膜增殖性病变。
Ⅲ(A):活动性病变—局灶增殖性LN
Ⅲ(A/C):活动或慢性化病变—局灶增殖和 硬化性LN
Ⅲ(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局灶硬化性LN
Ⅳ型:弥漫性狼疮性肾炎
累及≥50%的肾小球,病变可表现为活动 或非活动性,病变呈节段性或球性分布,毛 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殖性病变均可出现, 伴弥漫内皮下沉积物,伴或不伴系膜增殖性 病变。根据肾小球受累程度分弥漫和节段性 病变:Ⅳ-S≥50%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病变;ⅣG≥50%肾小球出现球性病变。该型包括弥漫 “白金耳样”内皮下沉积而少或无肾小球增 殖性病变。根据活动和硬化性病变又分为多 个亚型:
10免疫学异常
11抗核抗体


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隆起红斑上复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疤 痕
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 肿、痛或渗液
1) 胸膜炎——胸痛 、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或 2)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 蛋白尿>0.5g ∕d
肾脏是SLE最常受累的器官: 70%有明显的临床肾损害症状 光镜:90%有肾损害 光镜+免疫荧光+电镜:100%肾损害
临床特点: 无特征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蛋白尿及
血尿
LN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 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 红细胞管型
比例 (%)
100 45-65 80 1-2 10
临床表现
LN的诊断
1. 诊断标准
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制订 的 SLE 诊断标准,以下11项指标同时符合4 项或4项以上者 (必须包括第7项)可确定SLE 诊断。
标准 1 颧部红斑 2 盘状红斑 3 光过敏 4 口腔溃疡 5 关节炎 6 浆膜炎 7 肾脏病变 8 神经系统异常 9 血液学异常
LN的病理分型
根据肾小球病变的不同,2003年狼 疮性肾炎新的病理分型(ISN/RPS2003):
Ⅰ型:轻微病变性狼疮性肾炎 光镜下肾小球正常,免疫荧光可见
系膜区沉积物
Ⅱ型:系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光镜下不同程度系膜细胞增殖,伴系 膜区沉积物,光镜下无上皮侧及内皮下沉 积物,免疫荧光及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性 上皮侧或内皮下沉积物
在过去的20年中,SLE发病率增 加了3倍,其中LN占继发性肾炎的 74.14%,居首位。
LN的临床表现
1. 流行病学特征
SLE及LN以生育期年龄的妇女发病 率最高
青春期前 女:男 2:1 青少年期 女:男 4.5:1 成年患者 女:男 8~10:1 60岁老年 女:男 2:1
2. 肾脏表现
Ⅳ-S(A):活动性病变—弥漫节段增殖性LN
Ⅳ-G(A):活动性病变—弥漫球性增殖性LN
Ⅳ-S(A/C):活动和慢性化病变并存—弥漫 节段增殖和硬化性LN
Ⅳ-G(A/C):活动和慢性化病变并存—弥漫 球性增殖和硬化性LN
Ⅳ-S(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疤痕形成— 弥漫节段硬化性LN
Ⅳ-G(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疤痕形成— 弥漫球性硬化性LN
是SLE确诊的重要指标
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较高,在未经治 疗的活动性SLE中,阳性率达80%以上,但特异 性差。另有5%的SLE患者ANA始终阴性。是良 好的筛选指标。
2、抗ds-DNA抗体:在未经治疗的SLE患者中 阳性率为40-90%,特异性较高,约96%。治 疗后可降低或转阴。
3、抗-Sm抗体:阳性率更低,仅为15%-50%, 但特异性高达99%。因此,自身抗体阴性的肾 病患者绝对不能否定LN。
4、抗心磷脂抗体(APA):约1/3-1/2的 病人可检出,与血栓形成有关。
5、抗中性粒细胞胞桨抗体(ANCA): 临床表现重(RPGN),肾病理多显示肾 小球毛细血管襻坏死,新月体形成。
6、其他:抗nRNP抗体、抗Ro/ssA、抗 La/ssB抗体等,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差。
2.2 补体
起病初3/4以上未经治疗的SLE存在 低补体血症伴LN者低补体血症发生率更 高,C4、C1q水平比C3更低。敏感性约 70%,特异性较高。
LN的病理改变
是判断病情、决定治疗及预后的关键指 标。对以肾损害为主,而无典型肾外表 现的SLE,肾病理又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1/3以上的病人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心 包)
雷诺氏现象(40%)
血清血检查
1.一般检查
贫血(80%):中等度正细胞正色素 Pc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1/4) ESR明显增快(90%) 类风湿因子阳性 血浆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升高,电泳γ球
蛋白升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免疫学检查
2.1 自身抗体
比例(%)
肾功能减退 急性肾衰 高血压 高钾血症 肾小管功能障碍
30 1-2 15-50 15 60-80
3. 肾外表现
以发热、关节炎、皮肤粘膜损害最为常 见(出现率分别为87%、90%、80%)
伴随受累的器官,肝脏(19%-40%)、心脏 (10%左右)、中枢神经系统(3%-20%)、血 液系统(80%贫血,25%全血细胞减少)
Ⅴ型:膜性狼疮性肾炎
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下可见球性或节 段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 变。根据是否合并Ⅲ型或Ⅳ型病变,可再分 为:
Ⅴ型合并Ⅲ型或合并Ⅳ型
Ⅴ型伴终末硬化性病变
Ⅵ型:终末硬化性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球性硬化≥90%,不伴任何活
动性病变
LN肾病理的共同改变
肾小球细胞增生 炎症细胞浸润 免疫球蛋白的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