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5 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 (含答案)

5七律·长征一、根据拼音写生字。
规lǜ()铁suǒ()悬yá( )峭壁大dù( )河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1.他自幼家境贫寒.,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2.站在泸定桥,看着脚下的滔滔江水,真叫人心惊胆寒.。
()3.从明天开始,受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
()三、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写两个含有“山”和“海”的成语。
刀山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两个含有“万”和“千”的成语。
万古千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磅礴”的“磅”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pánɡ”,它的另一种读音是“bànɡ”。
()2.“三军”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的三路大军。
()3.“七律”是指每句有七个字的律诗。
()4.《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中间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诗。
请你用成语来形容长征中的“难”(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红军却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中看出来。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 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上语文 5 七律·长征1.填空比一比,再组词。
律崖渡津涯度2.填空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 逶迤:(2) 磅礴:3.填空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红军长征途中历经“万水千山”,作者只选取了、代表踏过的“水”,只选取了、、代表翻过的“山”,这样的写法被称为。
(2)红军长征共翻越了18 座大山,跨过了24 条大河,作者为什么说是“万水千山”?(3)“等闲”的意思是,透过“等闲”二字可以感受到。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人把连绵起伏的五岭比作,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是想告诉我们。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中两次重要的经历:和。
4.填空想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情景,用几句话写下来。
5.综合性学习读一读,背一背。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答案1. 【答案】纪律;天津;悬崖;天涯;渡河;度过2. 【答案】(1) 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2) 气势雄伟。
3. 【答案】(1) (1)金沙江;大渡河;五岭;乌蒙;岷山;点面结合(2)“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泛指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
(3)平平常常;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乐观积极的情怀(2) 细浪;泥丸;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3)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4. 【答案】战士们历经艰险,终于翻过了岷山。
在山顶上,他们拥抱在一起,大声说笑着,个个心情愉快、笑逐颜开。
5. 【答案】略。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1七律·长征_语文S版1

11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 yǐ pánɡ bó tiě suǒ yào wán二、比一比,再组词。
民()度()婴()岷()渡()缨()三、把诗句补充完整。
红军不怕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____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____________,三军过后_______________。
四、七律·长征理解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全诗的诗眼是:_____。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_______ ⑵ _________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七律·长征》课时练答案一、逶迤磅礴铁索药丸二、人民岷山温度渡河婴儿红缨三、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千里雪尽开颜四、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 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有答案)

5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5 七律·长征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lù)铁锁(suǒ)B.岷山(mín)云崖(yá)C.逶迤(yí)迤逦(yǐ)D.磅秤(bàng)磅礴(páng)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蜿蜒曲折。
B.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
C.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寻常,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海,陆,空三军,3.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下列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比喻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
B.作者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C.“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5.下列对《七律·长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B.颔联承接“千山”,以跨五岭,越乌蒙两个典型事例,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C.颈联承接“万水",选取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典型战役,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D.尾联是写三军翻越千里积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历经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二、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
yún yádùchuán tiěsuǒmín shān7.比一比组词。
第5课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第5课七律·长征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1)树木茂盛的山岭之间,一条澄澈的玉带逶( )迤( )而过,这是美丽的漓江。
(2)人民解放军排着整齐的方阵,气势磅( )礴( )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3)腊子口是岷( )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
(4)走在不到一米宽的悬崖( )边上,我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二、选择题2.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三、形近字辨析3.比一比,再组词征( ) 委( ) 薄( )证( ) 逶( ) 礴( )闲( ) 拖( ) 岷( )闭( ) 迤( ) 眠( )4.比一比,选字组词。
【度渡】( )江温( ) ( )过难关【崖涯】山( ) 天( ) 悬( )【律津】规( ) 天( ) ( )师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5.颜:①颜面,脸面②颜色,色彩(1)三军过后尽开颜。
( )(2)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 )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3)三军过后尽开颜( )(4)用尽力气(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更使红军感到欣喜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岷山被自己踩在脚下,红军翻越岷山后,人人笑逐颜开。
这句话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7.句子作坊。
(按要求回答问题)1.表现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的诗句是:2.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从“腾细浪"“走泥丸”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六、诗词曲鉴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练习题)《七律·长征》同步练一、基础知识达标1.带着问题来读书。
《七律·长征》是__________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拼读写字看谁棒。
wēi XXX XXX bó()()()3.我会正确识记汉字。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比快来组词语。
征()磅()闲()证()傍()闭()症()谤()门()5.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应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6.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用尽力气()取之不尽()(2)开:①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车()开会()尽开颜()开价()7.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弯曲绵延的样子。
(连绵)B.气势盛大的样子。
(磅礴)C.脸上现出高兴的模样。
(开颜)D.寻常。
(轻易)8.仿按例句的标示,选出朗诵节奏分别不精确的一项()。
《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

答: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5.解释词语。
(1)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
(2)腾细浪:腾起的小浪花。
(3)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4)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5)铁索寒: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二、阅读理解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的诗眼是:“不怕”。
2.诗的第③到⑥句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的?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答:从山和水两方面写。
用字的赏析。
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答:⑴巧渡金沙江;⑵强渡大渡河。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_长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5 七律·长征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 lǐnɡ ní wán pánɡ bó yǘn yá tiě suǒ()()()()()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填空。
1.《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2.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古代指:后来通常用“三军”指。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有。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时2一、课文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1.先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用“泥丸”来比喻。
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3.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 七律 长征 同步练习

5.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气势磅礴的河流从高耸入云的shān yá后()之间奔腾而来,不可阻挡,原本看起来很大的石头到了它的面前,就仿佛是小小的药丸一般。
想要b ǎi dù()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
二、下列词语中横线上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律(lù)铁索(suǒ)等闲(xián)B. 尽开颜(jìn)透施(yí)患难(nàn)C. 长征(zēnɡ)五岭(lǐnɡ)磅礴(pánɡ)D. 蒙骗(ménɡ)岷山(mín)乌蒙(ménɡ)三、给下列诗句中横线上的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 万水千山只等闲()A. 平常B. 空闲C. 无端,平白地2. 乌蒙磅礴走泥丸()A. 通过B. 跑C. 滚动3. 大渡桥横铁索寒()A. 冷B. 穷困C. 反映形势的严峻四、写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透施腾细浪,乌蒙磅礦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馬锡《望洞庭》)(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五、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山/千水/只等闲。
B. 五岭/透施/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以“、”代表“万水”,以“、、”代表“千山”。
整首诗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
2. 五岭透渔腾细浪,乌蒙磅磚走泥丸。
通过“透施”、“磅礦”,我仿佛看到了道路,山脉。
而诗人却用“细浪”、“泥丸”的细小与前者形成,显示出红军战士的态度。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壮丽诗篇,它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来进行一些同步练习。
一、诗句理解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答: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乐观自信的精神。
他们把长征途中的重重困难视为平常之事,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诗人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绵延起伏的五岭比作细小的波浪,将雄伟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滚动的泥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突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困难的轻松态度。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描绘了哪两个战斗场景?答:前一句描绘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场景,后一句描绘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
“暖”字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寒”字则突出了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为什么红军战士会“更喜”岷山的雪?答:岷山是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难关,红军成功翻越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所以战士们更加喜悦。
二、背景知识1、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红军长征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实力,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说说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和地点。
除了诗中提到的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还有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要事件和地点。
三、主题探讨1、《七律·长征》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赞美了红军在长征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我们要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
(基础通关练)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征·七律》同步练习

5 长征.七律(同步练习)语文六年级上册同步分层作业(统编版)一.试题(共10小题)1.生字书写练习,注意生字结构。
2.我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远征难(nán lán)五岭(lǐn lǐng)腾细浪(tén téng)乌蒙(měng méng)水拍(pāi pò)桥横(héng hén)云崖暖(luǎn nuǎn)尽开颜(jìn jìng)岷山(mián mín)3.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
(1)dàdùhé水势湍急,波涛fān ténɡ。
(2)在红军的眼里,一座座高耸的shān yá就像红军脚下的níwán4.查字典。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首,再查画。
可以组成词语:、。
5.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闲:A.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跟“忙“相对)。
B.(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
C.平常。
D.与正事无关的。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你若有闲暇时间就帮我一个忙吧。
(3)你与其在这里和人闲聊,不如去看看书呢。
(4)这里有很多闲房,你可以随便选一间。
6.选字填空。
崖涯1 即使你走到天海角,这里也永远都是你的故乡。
2 在这悬边上,生长着很多珍稀的药材。
渡度3.在这条河上,他已经摆了四十年,许多人都认识他。
4.一年一的赛马大会又开始了,人们都充满了期待。
7.品读诗句,完成下列练习。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和,表现了红军战士。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的“暖“暗示红军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时的惊险悲壮。
8.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检测(精编 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检测(精编含答案)七律长征》同步练检测一、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用“√”表示出来)wēiyí √páng √bóní √wán √wūméng远征难(nán lán)五岭(lǐn lǐng)腾细浪(XXX)XXX(mén méng)水拍(pāi pāi)桥横(héng héng)云崖暖(luǎn nuǎn)尽开颜(jìn jìn)岷山(mián mín)二、我能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XXX只等闲。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我能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七律诗,作者是XXX,写于1935年10月,即长征开始之时。
2.“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军旅生涯何限哉,赤脚临风也砥砺。
”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四、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1.尽开颜(③)2.用尽力气(①)3.尽力(③)开:①通,使用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④发动,操纵1.开动脑筋(②)2.开运动会(③)3.开路先锋(④)4.尽开颜(①)等:①平常②级位,程度的分别③待,候1.等车(③)2.只等闲(①)3.一等奖(②)五、我能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XXX磅礴走泥丸”五座山脉曲折连绵,波涛汹涌的水流冲刷着山峦,乌蒙山气势磅礴,红军在泥泞的山路上奋勇前行。
六、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易(yì)细──粗(cū)闲──忙(máng)暖──冷(lěng)喜──悲(bēi)横──竖(shù)七、我能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五岭逶迤腾细浪,XXX磅礴走泥丸。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检测(精编 含答案)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检测一、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用“√”表示出来)wēi yípáng bóníwán wūméng远征难(nán lán)五岭(lǐn lǐng)腾细浪(tén téng)乌蒙(mén méng)水拍(pāi pò)桥横(héng hén)云崖暖(luǎn nuǎn)尽开颜(jìn jìng)岷山(mián mín)二、我能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写于1935年10月,即_____。
2.“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四、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1.尽开颜()2.用尽力气()3.尽力()开:①通,使用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④发动,操纵1.开动脑筋()2.开运动会()3.开路先锋()4.尽开颜()等:①平常②级位,程度的分别③待,候1.等车()2.只等闲()3.一等奖()五、我能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mín shān děng xián yún yá()()()()()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远征难(nán nàn)磅礴(bó báo)岷山(mín míng)大渡桥横(héng hèng)尽开颜(jìn jǐn)辨字组词。
崖()渡()闲()丸()涯()度()闭()九()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千里()()磅礴()()细浪()()泥丸()()云崖()()铁索(1)红军战士把五岭山脉看作(),乌蒙山看作(),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江两岸(),水流湍急。
二、句子练习按要求写句子。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翻译句子)(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改为反问句)(3)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改为感叹句)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阅读理解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它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句中“暖” 和“寒” 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诗中列举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困难?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
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_1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远征难(nàn nán)泥丸(wán wáng)逶(wēi wěi)迤磅(bǎng páng)礴单选根据解释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蜿蜓曲折。
(连绵)B.(气势)盛大。
(磅礴)C.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开颜)填空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红军不怕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九。
金沙水拍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千里雪,三军过后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给带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轻易,随便B.无端,平白地C.平常,寻常(2)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完毕B.都,全C.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单选我们知道《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为四联:首联、颔(hàn)联、颈联、尾联。
这首诗中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B.首联和尾联C.颔联和颈联D.颈联和尾联填空熟读律诗,回答问题。
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用“"“”形容真实的山的绵延高大,用“"“”写出红军眼中的山的渺小、微不足道。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气概。
填空品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
(1) 诗句“_____________,"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统领全诗。
(2) 通读全诗,我们发现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和为代表,“千山”则以和为代表。
“只等闲"写出了红军无惧艰难的精神。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___páng bó___ tiěsuǒníwán___ hán lěnɡ___ mín shān2.下面字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逶(wěi)迤腾飞青藤B.磅(páng)礴天涯悬崖C.岷(mín)山温渡度河D.七律(lù)铁索等闲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B.五岭逶迤腾细浪(曲折绵延)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人云的山崖)D.三军过后尽开颜(都开始变了脸色)4.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5.“万水千山"一词中“万”“千"都是虚指,下面加点的字不是表示虚指的是()A.一日千里B.烟花三月C.百炼成钢D.十全十美6.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今日长缨在手D.一唱雄鸡天下白。
7.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8.查字典填空。
“闲”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意思:①无事,与“忙"相对。
②指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
在“闲逛”应选。
在“闲弃"应选。
9.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颜:①脸;脸上的表情。
②体面;面子。
③颜色。
五颜六色( )___ 和颜悦色( )无颜见人( )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2)尽:①完。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doc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 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逶迤(wēi wěi)磅礴(bàng páng)乌蒙(méng měng)岷山(mín mǐn)查字典查字典填空。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
“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
填空根据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1) 根据字义,选字填空。
度:①事物所达到的程度;②度量,能容纳承受的量;③过,由此到彼;④所打算或考虑的。
渡:①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②载运过河;③渡口。
远重洋日如年置之外过时期(2) 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①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这个难关。
②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选择填空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 万水千山只等闲A.平常B.空闲C.无端,平白地(2) 乌蒙磅礴走泥丸A.通过B.跑C.滚动单选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A.尽显B.取之不尽C.山穷水尽D.尽心尽力单选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 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逶(y奬plain) 磅(b嶾plain)难()()横()()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分)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4分) 4.将下列诗句断句:(4分)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5分)⑴⑵ ⑶⑷ ⑸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4分)⑴⑵第二部分:(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5分)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分)⑴ ⑵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秋天(杨炼)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更无须怨十艮自己,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13、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5分) 14.2019-11-06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下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