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洲十小数学“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一学期全体老师的努力和实践落下了帷幕。此次“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采用教学观摩暨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同课异构,演绎课堂精彩”。主旨是在实施“三案六环节”新教学模式的背景下,通过这一主题活动,追求“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落实了“课程实施发展年”关于深入开展“关注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的工作要求。我们通过“同课异构”这种研讨方式,加强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活动期间,全体数学参与,并分年级进行,每个年级先进行集体备课确定上课内容,然后进行第一次上课,听课,并评课,接着再上课,,听课,评课,并每次写好个人反思和同伴评价。一年级谢建萍、王喜玲和碧燕老师进行《连加连减》同课异构。二年级邹小云和刘洪海老师进行了《观察物体》同课异构,三年级陈婷和王素真进行了《搭配问题》同课异构,四年级黄振华和余艳萍老师进行了《平行与垂直》同课异构,五年级莫秋群、许建军和杨佳媚进行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课异构,六年级陈仕平、陈年春和罗碧珍进行了《分数混合运算》同课异构,这样我们数学科组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大块进行了同课异构。“异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研制不同的教学方案,呈现

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彰显教师的个性特色。通过对不同年级课的观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上课的所有教师都能依托教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陈婷老师所执教的《搭配》本节课采用了前置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等策略,有效的实现了本节课目标。老师能够比较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用好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去作出理性的重建,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⑴老师注重了数学的生活性。

在设计本节课时,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以简单的衣服搭配为切入口。先与同学交朋友,朋友之间应说真心话引到地老师衣服的评价,从而揭示课题,既促进了师生的关系,又贴近真实的生活,使导入变得自然、亲切。

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节课无论是谈话导入,还是教学过程的开展,数学结论的获得,处处都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目的。

在“搭配穿衣”这一环节中,学生借助于学具卡片得出上装和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教学时,老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主体地位交给了学生。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中完成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杨佳媚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等策略,有效的实现了本节课目标。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运用割补、拼摆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引导学生解释拼摆的过程。让学生在解释中,理解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教学观摩后,我们科组及时进行评课,从理论的高度,对“同课异构”进行了诠释,促进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最后,我对整体活动进行了总结。就教学观摩内容的选择、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同课异构”的意义,以及“备课环节”的运用等方面作了简短而精当的说明。明确指出,“备课环节”的核心理念,是要打造学生自主的课堂,把时空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同课异构”的基本流程是:一是确定内容,二是个人深度备课,三是集体备课,四是教学展示,五是集中研讨,六是自我反思。他还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注意点进行了强调,对学校下一阶段如何以“同课异构”模式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次校本教研教学观摩活动,不同于赛课,大家一同走进的是真实的课堂,听到的是一针见血的点评,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业务提升。我们深信此次教研活动一定会为校级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