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3656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e.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2.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3. 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网络安全信息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网络安全信息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信息收集与分析小组:负责收集、分析网络安全信息,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2)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网络安全信息应急措施;(3)宣传与培训小组:负责开展网络安全信息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资、设备、资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内容1.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分类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网络安全信息事件分为以下四类:(1)一般事件:影响较小,可自行处理;(2)较大事件:影响较大,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3)重大事件:影响严重,需紧急处置;(4)特别重大事件:影响极其严重,需全力应对。
2. 应急处置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发现网络安全信息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收集相关证据;(2)应急指挥部分析判断: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应急处置等级;(3)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处置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隔离、修复、恢复等;(4)事件调查与总结:对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等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应急处置措施(1)一般事件:立即采取措施,如隔离、修复、恢复等,消除影响;(2)较大事件:启动应急处置小组,采取隔离、修复、恢复等措施,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3)重大事件:启动应急指挥部,协调各方力量,全力应对,并向上级部门报告;(4)特别重大事件:启动应急指挥部,全力应对,并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a941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a.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财政部门网络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确保财政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和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财政部门所有网络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内部邮件系统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财政网络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网络安全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预案的日常管理、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
3. 各部门负责人为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对。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2)对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发现和预警。
2. 事件报告(1)发现网络安全事件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响应(1)根据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组织技术人员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处置。
(3)采取技术手段,防止网络安全事件扩大。
4. 事件处置(1)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对受影响的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
(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5. 后期处置(1)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时物资供应。
2. 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网络安全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4. 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财政网络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需修订,由指挥部提出,经批准后重新发布。
通过制定本预案,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财政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和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7ca3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0.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化管理的普及,财政部门正面临着越来越频繁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
为了确保财政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步骤,以保障财政部门的网络安全。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 紧急性原则:要求应急预案响应迅速,即时有效,以最短的时间迅速回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2. 合理性原则:要求应急预案制定的措施和步骤符合财政部门实际情况和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3. 协同性原则:要求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形成强大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1. 应急组织机构财政部门应急预案中需要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应急组织机构应包含领导小组、指挥部和技术支持组等,以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和高效。
2. 应急响应流程财政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件上报、应急评估、应急处置、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等步骤。
每个步骤应有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时间安排,以确保应急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专业性。
3. 应急预警机制财政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披露相关安全威胁信息。
预警机制应具备自动化、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以有效应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法和威胁。
4. 应急资源保障财政部门需确保应急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包括备用服务器、备用通信线路、备份数据等。
应急资源的保障是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基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财政部门的影响。
5. 应急演练和培训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演练和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模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和技巧的培训等,以增强应急响应的效果。
三、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步骤1. 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财政部门需要定期对自身网络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并修复已发现的漏洞。
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响应的步骤。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edfe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8.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中,财政部门是信息安全的重点保护对象。
财政机关处理大量敏感数据,包括政府预算、财务报表、纳税证明、企业税收信息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一、财政网络安全态势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财政机关也不例外。
随着网络攻击方式的不断进化,财政机关面对的风险更加复杂和严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 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共享、USB驱动器等途径进行传播。
一旦感染了计算机,恶意软件可以窃取敏感信息、破坏系统或网络,从而危害财政机构的战略安全。
2. 数据泄露财政机关存储大量机密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企业资料和财务信息。
数据泄露将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危及政府安全和市民利益。
3. DDoS 攻击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意味着攻击者利用掌控的大量计算机发起大规模的攻击,使目标系统瘫痪。
4. 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社交工具、网站、电子邮件等诱骗用户泄漏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例如仿冒政府网站或企业网站来收集用户密码。
二、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态势,财政机构需要制定并实施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的重点:1. 安全评估和威胁检测财政机关应在其网络和系统上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威胁检测,以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
通过这些评估,机构可以识别可能的攻击路径,以及应对恶意攻击的措施。
2. 信息备份和恢复财政机关在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后,需要能够快速恢复其信息系统。
为此,应建立有效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定期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制作恢复镜像和测试恢复。
3. 安全意识教育财政机关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以便他们能够识别威胁和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员工应该熟悉机构的网络安全政策,包括密码使用、用户帐户安全和网络访问授权等方面。
4. 网络安全事件管理和响应财政机构应当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管理和响应计划。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3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dc1a1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5.png)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
第二条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软件、社会保险数据等组成。
第三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网络故障事件、软件系统故障事件、灾难性事情、其他事件等八类事件。
(一)网络攻击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臵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二)信息破坏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
(四)网络故障事件。
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部分网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
(五)服务器故障事件。
因系统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六)软件故障事件。
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七)灾害性事件。
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事件。
(八)其他突发事件。
不能归为以上七个基本分类,并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第四条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 级)。
(一)一般(iv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二)较大(i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上、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三)重大(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上、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四)特别重大(i级)。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04cb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d.png)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
各种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病毒感染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在于确保组织在面临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预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安全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明确应急响应的责任人和流程,规范行为准则,确保各项措施高效执行。
三、责任人员及分工1.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高级领导组成,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响应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2.应急组长负责应急组织协调,领导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技术支持组负责调查安全事件原因及技术分析,制定技术应对方案。
4.信息安全管理组负责整体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政策制定、安全培训等。
5.通讯组负责协助应急组织消息传递、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6.法务组负责应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安全事件,及时与法律部门联系,协助处理。
7.业务部门代表负责事务部门的应急申报,配合技术调查分析,提供业务部门相关技术支持。
8.其他指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他应急处理人员,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预案流程1.安全事件申报当发现可能的安全事件时,任何员工都应及时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填写安全事件报告单。
2.安全事件识别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安全事件识别技术调查,确认是否涉及安全漏洞或攻击。
3.紧急处置如果事件确认为安全威胁,应急组长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应急小组进行信息系统区域的隔离、数据备份、攻击追踪等措施,以尽快控制事件的扩散。
4.事后分析安全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组织进行事后的技术分析,确定事件原因及影响范围,汇总经验教训并完善预案。
2024版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
![2024版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f69e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a.png)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预案完善程度不足
预案在部分细节方面仍需完善,如应急响应流程、 资源调配机制等。
技术手段有待更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技术手段以应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
ABCD
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人员在应对过程中表现出技能水平不足,需 要加强培训和演练。
阈值响应措施
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阈值,制定相应的响应措施和处理流程。
05
应急处置措施制定
Chapter
攻击事件分类处理策略
01
02
03
针对DDoS攻击
采取流量清洗、IP封锁等 措施,及时缓解攻击压力, 并联系上游服务提供商协 助处理。
针对恶意代码感染
立即隔离被感染系统,查 找并清除恶意代码,恢复 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加强 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网络入侵
发现入侵行为后,立即切 断入侵者连接,分析入侵 手段及目的,修复漏洞并 加强监控。
数据恢复方案制定
定期备份数据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方案,确保重要数据在遭受攻击 或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数据恢复流程
明确数据恢复的操作流程、责任人和时间要求,确保 数据恢复工作有序进行。
数据恢复验证
在数据恢复后,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和可用性。
合规性检查流程设计
制定检查计划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 况,制定合规性检查计划。
执行检查
按照计划对公司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 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并记录。
问题整改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符合法 律法规要求。
复查验证
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复查验证,确保 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财政系统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系统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468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1.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财政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财政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财政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财政业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系统。
三、预案组织机构1.成立财政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网络安全应急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应急事件的组织实施。
3.各相关单位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网络安全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事件报告(1)发现网络安全事件时,相关单位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初步判断原因等。
2.事件评估(1)指挥部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等级。
(2)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1)按照应急响应等级,采取以下措施:一级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行动,确保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二级响应:启动部分应急预案,针对重点区域和关键业务系统进行防护。
三级响应:启动基础防护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控,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2)根据事件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攻击源:切断攻击源与网络的连接,防止攻击蔓延。
2)数据恢复:尽快恢复被篡改、损坏或丢失的数据。
3)漏洞修复: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防止攻击者再次利用。
4)信息发布: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布事件信息,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5)善后处理: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应急结束(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网络安全得到保障后,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相关单位恢复正常工作。
五、预案培训和演练1.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财政专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专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c0c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a.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财政专网网络安全,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保障财政数据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财政专网安全管理办法》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财政专网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发现、报告、处理和恢复等工作。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及时响应,快速处置;(3)信息共享,协同应对;(4)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财政专网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工作,处理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2)网络安全应急办公室:负责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报告、处置和恢复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
(3)技术支持部门:负责网络安全事件的检测、分析、修复和防护工作,为应急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
(4)运维部门:负责财政专网的日常运维工作,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三、预防措施1. 安全策略(1)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
(2)定期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隐患。
2. 安全防护(1)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安全设备,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 安全培训(1)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加强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安全管理。
四、应急响应1. 网络安全事件分类(1)一般事件:对网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财政专网正常运行的事件。
(2)较大事件:对网络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导致财政专网部分服务中断的事件。
(3)重大事件: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财政专网全面中断的事件。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890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攻击事件也不断增加,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财政部门,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应当制定一份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以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财政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预案制定的原则和流程,以及预案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现如今,财政系统已经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在进行资金管理、业务办理、信息交流等方面都离不开网络。
而网络空间中的安全威胁也层出不穷,例如黑客攻击、网络病毒传播、信息泄露等。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甚至财政损失。
因此,建立一份全面系统的提前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三、预案制定的原则和流程1. 原则(1)依法依规:预案制定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科学性与实用性:预案应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技术支持,同时符合财政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3)主动性和灵活性:预案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多变性,具备灵活的应对措施。
2. 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财政部门的网络安全需求,梳理系统资产和风险,为后续制定预案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和责任。
(3)评审和修订:邀请专业人员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保证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预案的内容1. 应急组织明确财政部门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组织应对。
2. 应急处置流程制定详细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件的报告、响应、评估和恢复等环节,确保应对工作有序进行。
3. 网络安全检测与监控建立网络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安全事件的扩大。
4. 安全备份与恢复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服务,并最大程度减少数据损失。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2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0e91b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XXXX年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一、引言鉴于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与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愈发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挑战。
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频发,已给众多企业及用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
为有效应对此类风险,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旨在迅速、有序地处理各类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二、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本预案旨在通过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进行预防、应对与恢复。
其核心目标在于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企业利益与用户权益。
三、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1. 快速响应原则:面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调配人员与资源,以最短时间控制事态发展。
2. 统一指挥原则:明确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各部门与人员职责清晰、权限明确,实现信息共享与协调合作。
3. 遵循法律法规原则:应急处理全过程需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尊重用户隐私,保护用户权益。
4. 持续改进原则:基于历次安全事件的处理经验,不断总结与反思,优化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四、预案建立与组织1. 预案建立: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与安全需求,制定详尽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
预案内容涵盖总体框架、组织结构、应急处理流程、人员职责与权限、设备与资源调配、预案执行与测试等多个方面。
2. 组织结构:构建完善的应急处理组织结构,包括应急指挥中心、技术支持组、通信处理组、信息安全组、法律咨询组等,确保各小组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件发现与报告:通过日常监测与巡查,及时发现潜在安全事件。
一旦发现,立即上报至应急指挥中心,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事件报告。
2. 事件分析与评估:应急指挥中心接报后,迅速启动分析与评估流程,明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与紧急程度。
3. 应急响应与处理: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应急响应措施,如紧急排查、追踪事件源头、封锁感染源、恢复服务、截留日志等。
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d1fc7227916888486d7e6.png)
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一)工作目标保障网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重点保障财政业务专网、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非税征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财政核心业务系统、财政局门户网站的安全。
(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通过建立健全财政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
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在财政局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财政信息中心为处置核心,局机关各股室积极配合的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应急机制。
3.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尽最快速度恢复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财政信息中心负责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应急措施的启动在发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应急措施(一)财政局门户网站出现非法言论时的应急措施1.财政局网站由信息中心负责监控。
2.财政局工作人员发现财政局网站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反映情况。
3.信息中心在接到情况反映后应立即删除非法信息等处理措施,并将网站重新投入使用,再向有关领导报告。
4.信息中心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将有关情况向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事态严重的,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向市公安局报警。
(二)黑客攻击或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时的应急措施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其妥善安全保存。
2.当发现系统内容被篡改,或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财政局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信息中心反映。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参考范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1a18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b.png)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参考范文信息系统安全是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支撑,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是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危机情况的关键手段。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之一,有效应对各种安全事件、灾难和挑战,减小安全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1.简介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中保证各种信息能够正常传递和存储的载体,对于企业和组织发展至关重要。
但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威胁和风险,如病毒攻击、网络入侵、数据泄露等,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对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2.应急处理预案的重要性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是企业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和关键,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事件,并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恢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危机管理和安全应对机制,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建立应急处理预案的必要性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系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且复杂,传统的安全措施已经无法完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成为企业和组织应对安全挑战的必要手段。
只有通过建立应急处理预案,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安全事件和挑战,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应急处理预案的内容应急处理预案是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事件分类和应急级别划分明确各种安全事件的分类和应急级别划分,按照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应对措施和协调机制,有效应对各类安全事件。
4.2 应急处理流程建立应急处理流程,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制定,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4.3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响应小组的组建和职责分工,协调指挥部的确定和运行机制,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有序进行。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48988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f.png)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预防和及时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国家、社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目标是,快速识别和熟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迅速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随时恢复受损网络与信息资源的运行状态,降低其带来的损失。
第四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原则是,科学预防、快速反应、综合施策、依法处置。
第五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原则是,科学预防、快速反应、综合施策、依法处置。
第二章应急组织第六条本单位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小组,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第七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一)主任: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协调管理工作。
(二)成员: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八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小组的职责是:(一)监测和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三)制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四)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五)记录、整理和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九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小组的工作流程为:(一)接报:接到报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立即展开相关工作。
(二)研判: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初步研判,判断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
(三)调度:根据事件性质和紧急程度,调度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按照预案中的步骤和措施,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处置,尽快恢复受损网络与信息资源的运行状态。
(五)总结:记录、整理和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措施。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十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制定。
第十一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组织和协调机构。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二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ac37d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1.png)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信息系统安全是任何组织或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应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
本文将提供一个3000字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供您参考。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发生,以减轻和避免损失,保护关键信息资产,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本文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
二、应急处理基本原则1. 及时性原则:对于安全事件,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跟踪和处理。
2. 协作性原则:各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安全事件。
3. 隐私保护原则:在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和处理过程中,要保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4. 法律合规原则:信息系统安全事件调查和处理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合法权益。
三、应急处理流程1. 事件发现与报告阶段1.1 定期巡检:信息系统管理员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
1.2 用户报告:用户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处理人员报告,并提供详细情况和证据。
1.3 自动报警: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对关键信息资产的异常活动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
2. 事件溯源与响应阶段2.1 事件溯源:对事件进行调查,确认事件发生的原因、类型和影响范围,并做好记录。
2.2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根据事件的类型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
2.3 应急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遏制事件的扩散,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3. 事件处置与恢复阶段3.1 信息隔离:对受影响的系统、网络或设备进行隔离,防止事件进一步扩散。
3.2 数据恢复:尽快恢复被破坏、篡改或丢失的数据,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3 系统修复:对受影响的系统进行修复和补丁更新,消除漏洞,提高安全性。
3.4 预防措施:总结事件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策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238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5.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一、引言财政网络系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支撑,承载着大量敏感信息和关键业务。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事件,保障财政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财政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处理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2、快速响应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3、分级处理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处理,确保处理工作的高效有序。
4、协同合作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应急处理任务。
5、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财政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其职责包括:制定应急策略和方案,协调资源,决策重大事项等。
2、应急工作小组设立由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其职责包括:监测网络安全状况,处理安全事件,恢复系统运行,评估事件影响等。
3、外部支持单位与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相关技术专家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必要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四、预防措施1、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制度,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2、网络安全技术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保障网络安全防护的有效性。
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4、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6308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9.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财政部门的业务信息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威胁与日俱增,财政部门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地应对潜在的网络安全事件,财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障财政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预防恶意攻击:财政部门的网络系统非常庞大和复杂,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各种威胁。
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去预防这些恶意攻击。
2. 应对紧急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网络攻击,任何一种紧急事件都可能对财政部门的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应急预案能够帮助财政部门及时应对并迅速恢复受损的网络系统,减少财政损失。
3. 恢复业务运作:一旦财政信息系统遭受攻击或发生故障,为了保障业务的正常运作,需要制定适当的应急预案来确保信息系统的快速恢复。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与流程1. 财政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首先,财政部门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各种潜在风险的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2. 预警与监控机制: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及时监测网络系统的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拦截和阻止。
3. 应急响应组织:财政部门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组织,负责协调和管理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
组织内部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4. 紧急演练与培训: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应为新员工提供相关的网络安全培训,确保全员掌握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方法。
5. 数据备份与恢复:财政部门需定期备份重要的财政信息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恢复机制,以便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四、合作与共享1. 多部门合作:财政部门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例如,与公安机关合作共享攻击情报,以及与信息化部门合作共享技术资源等。
2. 信息共享与报告:财政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共享,及时将网络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引导其他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eb30e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与信息安全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社会活动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
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
为此,构建和优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成为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和关键信息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
一、预案目的与意义本预案旨在规范和指导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处理及响应过程,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
通过及时识别和应对安全事件,本预案能够降低损失、减轻影响,提升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涉及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
对于提供网络与信息系统服务的第三方,亦可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预案制定与组织3.1 预案制定在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时,需综合考虑组织的特性、风险评估结果、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
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应急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划分;安全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报告机制;安全事件的响应和处置流程;应急处置相关的资源保障和沟通协调机制;安全事件的跟踪和复查机制。
3.2 预案组织为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组织应设立应急响应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应急响应小组应由高级管理层指定,并包括以下成员:应急响应小组负责人:负责预案的制定、执行和改进工作;技术支持人员:负责技术支持和系统修复;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管理;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分析;用户支持人员:负责用户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四、安全事件的分类与级别划分4.1 安全事件分类安全事件根据性质和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类:黑客攻击:未经授权的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行为;病毒感染:计算机病毒或恶意软件导致的系统异常或瘫痪;数据泄露:非法窃取或意外泄露敏感数据的行为;物理破坏:对硬件设备的破坏行为。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95f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1.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财政部门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保障财政数据的安全和可靠,财政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本文将对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探讨。
一、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财政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信息资源,一旦遭受网络攻击或泄露,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急预案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及时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和突发事件,保护财政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其次,预案的建立可以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组织架构,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通过预案的实施和不断优化,可以提升财政部门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减少财政损失和风险。
二、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明确财政部门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原则,包括紧急性、科学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要求。
2. 应急响应机制:设立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网络安全威胁的快速报告和响应程序,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3. 信息收集和监测:建立财政系统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发现并预警网络安全风险。
4. 网络防护技术:采取多层次的网络防护措施,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网络访问控制等,保障财政数据的安全可靠。
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加强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三、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根据财政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明确应急预案的需求和目标。
2. 制定预案:根据需求,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预案内容、操作流程、组织机构等。
3. 审批和发布:经过内部审批和专家评审,将应急预案提交给领导审批,并通过内部渠道和网络安全平台向全体员工发布。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b274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6.png)
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财政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技术,同时也导致网络安全风险的不断加大。
从2014 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全力打击网络犯罪,积极推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技术,在财政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
然而,针对财政行业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却十分重要却十分缺乏。
本文旨在探讨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现状分析财政部门的信息系统存在着大量安全隐患,如操作不规范、系统漏洞、未授权访问等问题。
同时,黑客攻击、木马病毒、勒索软件等网络攻击事件也时有发生,给财政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和损失。
然而,大部分财政部门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导致一旦遭受网络攻击,会出现反应慢、无头绪、无组织的情况,导致损失的扩大。
二、制定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必要性1、应对突发事件。
网络安全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需要应急预案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做出快速响应,以妥善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减少安全事故对财政行业造成的影响。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财政部门的网络安全往往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响应,缩短修复时间。
3、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财政部门的信息安全,防止安全事件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保护政府信息资产的安全。
三、制定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原则1、标准化和规范化。
应急预案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确保应急流程、组织架构、职责划分等内容符合相关规章制度。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考虑实际情况,区分应对策略的紧急程度和优先级,确保在实际应急处理中能够得到快速和有效的实施。
3、全面性和持续性。
应急预案应包含从安全管理策略到具体的技术措施的全面性,并能够持续地更新和完善,以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多变性。
四、财政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基本流程1、预案制定。
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写流程、组成部分、应急响应步骤和措施。
2、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城县财政局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保障网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重点保障财政业务专网、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非税征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财政核心业务系统、财政局门户网站的安全。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通过建立健全财政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
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在财政局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财政信息中心为处置核心,局机关各股室积极配合的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应急机制。
3.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尽最快速度恢复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
财政信息中心负责财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应急措施的启动
在发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应急措施
(一)财政局门户网站出现非法言论时的应急措施
1.财政局网站由信息中心负责监控。
2.财政局工作人员发现财政局网站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反映情况。
3.信息中心在接到情况反映后应立即删除非法信息等处理措施,并将网站重新投入使用,再向有关领导报告。
4.信息中心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将有关情况向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事态严重的,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向市公安局报警。
(二)黑客攻击或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时的应急措施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其妥善安全保存。
2.当发现系统内容被篡改,或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财政局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信息中心反
映。
软件遭破坏性攻击(包括严重病毒)时要将系统停止运行。
3.技术人员首先应将被攻击(或病毒感染)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4.技术人员在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及数据时,要确定攻击来源,采取防范措施。
主机受到病毒感染时,还应做好病毒清查等相关工作。
5.事态严重的,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向市公安局报警。
(三)数据库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措施
1.数据库系统,如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系统应按双机热备设置,要准备两个以上的数据库备份,并且分别备份在中心机房和其它安全的建筑物内(目前由于设备资源有限,没有做到双机热备)。
2.一旦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启动备用系统,并向局信息中心报告。
同时由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对系统进行维修。
3.如果系统崩溃,信息中心等相关股室应立即向软硬件提供商请求支援,并通知使用部门暂缓处理数据;同时,及时向局信息中心报告。
4.系统修复启动后,利用数据库备份,按照要求将其恢复到系统中。
如果备份无法恢复,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并向局信息中心报告。
(四)网络线路中断或硬件设备故障时的应急措施
1.网络线路中断或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发现人应立即向信息中心报告。
2.信息中心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及时予以恢复。
如广域网(城域网)线路中断或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属县电子政务网、电信和广电等部门原因的,应立即与这些部门联系,要求尽快恢复。
3.如果线路中断,或者发生故障的硬件设备一时无法修复的,技术人员应在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后,尽快研究恢复措施,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同时将相关原因告知使用部门,暂缓数据处理工作。
(五)外部电源中断后的应急措施
1.外部电源中断后,应立即切换到备用电源(UPS),及时查明原因,并立即向局信息中心报告。
2.如因局内线路故障,由局值班人员协助恢复。
3.如果是供电局的原因,由局信息中心与供电局联系,恢复供电。
如果供电局告知需长时间停电,就做如下安排:(1)预计停电4小时以内,由备用电源(UPS)供电;
(2)预计停电4—8小时,关掉非关键设备,确保各主机、路由器、交换机供电;
(3)预计停电超过10小时以上,关闭所有设备。
(六)机房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1.一旦机房发生火灾,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保证人员安全;其次保证关键设备、数据安全;三是保证一般设备安全。
2.灭火和疏散的程序是:一是工作人员迅速从机房中撤离;二是切断办公楼电源,同时拨打119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