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
实施方案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一、课题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趋向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序、科学的学校教学常规,不仅是新课程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确立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质量校本管理》这一课题。我们将力求站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点上,从校本实际出发,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教学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加强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管理,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目的。
目前教学现状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学质量,轻视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关注。我们将通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质量校本管理研究和行动实践,探索如何通过管理的手段对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施加影响,促使教师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变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接受知识灌输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态度,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体验科学,实现自主性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是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观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将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益的方法、途径、措施等方面作有益的尝试,由此构建新课程标准下提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可供借鉴经验和汲取教训之路。
二、课题的内涵
本次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
教学质量是一种特殊的质量,是指通过学校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衡量教学质量不能仅
考虑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还应包括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教学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多种指标的多层次的综合,反映的是学校的整体水平;它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变化而变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实施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它是“以校为本”的管理,它以学校为本位,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教育规律和自身的需要,自己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确立学校组织行为和管理行为,优化学校资源配置,从而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中学教育是一个“基本建设”,是根基性的教育。它不仅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学生,而且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掌握了一定文化、科学、技能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关心现在的教育对未来产生的影响,着眼于提高现在的教学质量。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结果性)、过程与方法(过程性)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性)三位一体的目标,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价值取向,着力改变过去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然而,中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影响教学质量生成的因素又很多。因此,我们希冀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经由校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应该也可以通过实施管理来得到提高,具体地说,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和研究内容和操作
我们对课题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对学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发展目标规定,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管理体系,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的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
2、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标准去评价教学,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有正确的质量意识,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
3、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已成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4、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和学生共同发展。
针对研究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效益评估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功能减弱,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操作: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设置在校长领导下行使评估职能的常设机构,保证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评估人员素质高,权威性高,工作能力强,办事公正。
(2)制订课堂效益评估标准和细则,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度以及学生能力情感的达成度,使教师要树立向课堂教学要成绩的意识,把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教学时间的每一分钟、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教学的每一个对象。
(3)奖惩分明,把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奖金、职称评定、荣誉等直接挂钩。
教学质量评估是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指导、改进和促进发展的关键,是整个监控与保障系统的有效工具。我们将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力图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使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激励每位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教学质量的确立,需质量监控机制来保证。“监控”是以某种技术手段为工具对实体施以外部作用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政策性行政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质量实施外部作用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包括质量标准、工作流程、评估办法、考核奖惩等方面,涉及到备课、授课、辅导、作业、考试、实验等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改革与实践、教书育人艺术的合理运用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特别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教学过程的组织状况。通过监控教师可以从中了解教学效果与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学生能从自己学习结果的反馈中及时获得矫正的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包括态度和方法),还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系统化;学校可以从中了解师生教与学的情况,以便于推动对教学工作的改革,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操作: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系统
(1)构建教学质量督导机制,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组成顾问团,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教学督导的监控、学生的评教等手段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质量,进而形成的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2)构建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地收集和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有关问题的信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建立题库,用于检测教学质量。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