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
优秀=才能(或能力)+兴趣(热情)+积极品质+道德+机遇(运气)。
一个人要想变得优秀,首先要有才能,这是以往教育最强调的部分。才能有很多种,不仅是智力方面的才能,还有道德方面的才能,即优秀道德品质。品格和道德之所以重要,因为品格能够构建卓越,而道德决定了才能和能力发展的方向,即一个人拿他的才能去做什么。所以,智商并不是能够解释人们取得成就的唯一因素,其他方面也同样值得关注,比如积极的情绪,韧性,积极心理品质,甚至是中国人所说的运气,都非常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我们怎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孩子,什么样才是好?“积极品质和美德”项目团队收集了历史、文化和哲学领域在人类各种美德和性格中的共通要素,从而发展出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积极品质,并研究出了一套问卷(儿童问卷VIA-YOUTH),使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报告法对这些品质进行测量。对于三岁到九岁的小孩,则让父母来报告孩子的情况。
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教的”。找出孩子的这些品质并用这些品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确切、详细的方法做到的。
每个人都想把积极的品质教给孩子,但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讲课传授什么是好品质,也不能靠贴标签来给好品质下定义。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找出每一个孩子自己身上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然后以这些品质为基础来培养孩子更多的品质。
例如,如果想培养友善这个品质,就必须给孩子制订详细的目标,如“我每天必须跟两个人打招呼”。通过制定这样可以确切衡量的指标,我们就能够知道孩子做得怎样。
品质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人们的行为和习惯。而培养一个习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都做。我们知道品质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太过泛化,比如跟小孩说:“你要做个好孩子。”而“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没有一个可以明确衡量的标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确切、详细的计划和长期、定期的监督,对孩子们的进度进行测试,并且经常予以反馈。
另一个在品格培养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有人在美国纽约最著名的音乐学校之一――朱莉亚音乐学校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研究。在那个学校就读的孩子都非常有天赋。研究者跟踪研究这些孩子长达15年之久,想看看哪些人最后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家,而哪些人不能。结果发现,那些最后成为顶尖音乐家的人并不是最有音乐天赋的,而是最喜欢音乐的那些人。因此,注意孩子和老师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孩子才能更加热爱他们所学习的东西。
榜样和模范的作用对孩子积极心理品质也有影响。有一位英国运动员,他能够在一分钟以内跑一英里,大家认为这几乎不可能。但是在第一个人打破记录之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数以千计的人都打破了这个记录。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基因改变了,而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榜样,大家发现那并不是不可能的。人们打破的并不是什么规则或者记录,真正打破的是人们头脑中的障碍和成见。
“积极品质和美德”研究成果的总结,给如何培养孩子以重要启示。
启示一:有些积极品质儿童拥有的更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丧失,成年人反而不如年轻人,我们应保护儿童青少年的某些积极品质不让它们丢失。
朴兰淑大师把孩子们的积极品质和成年人的积极品质进行比较。她发现,有些积极品质年轻人比成年人拥有的更多,比如团队精神、希望和热情。小孩比成年人更有爱心,更加友善,更有好奇心和幽默感,并且更具创造性。
因此,要尽早找到这些品质,并让孩子保持它,不要让它在成长过程中被丢掉。比如孩子们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被抹杀了,到上大学的时候,又来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让人感到自相矛盾。
启示二:不同的积极品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拥有爱、希望,热情和感恩这四项积极品质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幸福。
启示三:父母自我控制能力强,孩子会更幸福,教师自我控制力强,他的学生也更幸福。
启示四:对学习成绩贡献最大的积极品质是坚持不懈、爱和感恩。
坚持不懈或持之以恒会使成绩更好,这一点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爱和感恩呢?大师发现,学习并不是只发生在一个人之中,还发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中,因此,如果学生会爱和感恩,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会更好,学习成绩也会得到促进。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最好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希望孩子为成为最好的做出努力。所以,我们不能只教育孩子的脑袋,还要教育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