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教 文化
・ 1 9 1 .
高考 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方法
蔡 馨
( 哈 尔滨 市 1 6 2中学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6 0 ) 摘 要: 结合 实际, 重点探 讨 了高考 中的分类讨论 思想方法。 关键词 : 高考; 数学 ; 分类讨论
分类讨 论 的思想方 法是解 决数学 问题 的重要 思想 方法之 一 , 也是我们平 时研究 问题 最常用 , 最简单 的方法。简单来说 , 分类讨 论就是根据 数学对象 的本 质属性 的相 同点和不 同点 ,将对 象区分 为不 同种类 , 逐类 进行研 究和解 决 , 从 而达到 解决全 问题 的 目的。 分 类讨 论的思想 方法有 三个特点 : a . 对什 么东西分类 , 即分类 的对 象. b . 按什 么标准 分类 , 即分类 的标志 . c . 分成 哪几类 , 即确定 分类 的结果 。分类 一定要注意科 学性 , 缺乏科学依 据分类 , 不但无 法显 示 对象 的根 本特征 , 甚至还会把 不同性质 的事 物混淆在一 起 , 歪 曲 事 实 的实际情况 , 得 出错 误 的结 论 , 因此 分类 必须遵循 逻辑 规则 。 在 高中数学 中 ,经常遇到需要 进行分类讨 论的常见 的归纳起 来有 以下四种类 型 :
极值点 , 则 a的取值为 — —

图 1
x2

解析 : 即f ( x ) = ( a 一 1 ) x 2 + a x 一 7 ‘ - = O有解 , 考虑方程 系数要 用到分类 思想 。 当a 一 1 = 0时 , 满足 , 当a 一 1 ≠0时 , 只需 △= a ( a - 1 ) >O

3 涉 及 有 关 不 确 定 的 图 形 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 意 分 类 讨 论
即 寺满 足B 中 的 方 程 , 故 1 ∈ B , ・ . ・ A N F : 卜 2 } , 则一 2 E A , 且

迹方程 , 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0 = 一 1则 一 !2 E B , 与一 2 B 矛盾。又由A A B ≠ , . ・ . x 0 = , 即 解 :如 图 ,设 MN切 圆 C于 N,则动 点 M组成 的集 合是 P = 2 X O X o
f M I I MN I = l MQ I , >0 }
’ . ’
由A nc = c , 可知 c = f l l , 或
答案 — - z - — q 3<日<二
2 2
或a : l
答案 2 或3 3 或( 一 2 , 5, 2 √ 芝 )
2涉及有 关式 的变 形时 , 注意分类讨 论 5涉及有关数学性质 。 定理 。 公式 , 法则的使用时 , 注意分类讨 论 解题过程实 际上是一种式 的变形过程 , 好多 的式 的变形是 受条 例 5已知集合 A = { x I x 2 + p x + q = O 1 , B = { x I q ) 【 2 + p x + l = 0 } , A , B同时 件 限制 的, 如: 等式两边 同时除 以一个代数式 时 , 要考 虑这个代数式 满 足 : 的值是否为零 , 解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者 除以一个代数 式时要考 ① AnB ≠ ②ANB = { 一 2 }求 p . q的值 虑这个代数式 的正负等等 。 解: 设 X o EA, X o 是 x 0 2 + p x 0 + q = 0的根 , 若x o - 0 , 则 A = 卜2 , 0 J , 从 而 例2 . 解不等式
1 有 关数 学概 念 的分 类 讨 论
Y 0

/ 』 Q一 》
. .

比如绝对值 , 定 比分 点的 内外分 , 倾斜 角的取值 , 线面 角 , 异面 直线角 等等 。 例 1 : 若 函数 , ( ) ( d 一1 ) X + 一 + 在其定 义域 内有
l o g +1 一日 ) >1
解析 : 分类 讨论
( 1 ) 以>L I x l +

p = 2 , q = 0 , B = { _ }此 时
ANB : 与已知矛盾

_

故) 【 0 ≠O , 将方 程 + p n + q = o两 边除 以
’r、 ,。
4有关字母参数 。 注 意分 类讨 论 例 4已知集合 A = { x I x 2 - 3 x + 2 = 0 } , B = { x I x 2 - + ( a . 1 ) = O } , c = f x m x + 2 = 0 l , 且 AUB = A, AnC = C, 则 a的值 为 , i l l 的取值范 围为: 解 析: A = { 1 , 2 } , B = { x l x 一 1 ) ( x 一 1 + a ) = 0 J , 由 AuB = A可得 1 一 a = l 或 l - a = 2 ;
+1 1 a a >a O
- 一
、 >
x x 1 +l a a a >0 = > > 一l , ( 2 ) . 0 <a <L
l十 + 一


l < x<
一1 , 得


) 。 +p
+1 :0
圆 C 的 切 线 长 与 l 坐 M 标 Q 恐 I 的 比 等 于 常 数 ( > o : x 1 ) 2 + , y 求 2 = 动 l , 点 点 M 的 轨 巴 - Z 一 ∈ 一 B 阪 A . I 卜 { _ 2 z ' x 0 } , … A t . t I B 1 { 一 , ! l } , 且 X 0 ≠ z 否 省 则 I A 1 B J 若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