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鉴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鉴别

《实验教学与仪器》(长沙)2007年6期34页上,有“用CaCl2溶液区分NaHCO3和Na2CO3溶液”为题的一篇文章。我的基本观点认为,用CaCl2溶液作为NaHCO3和Na2CO3的区分试剂的方法欠妥。

1.Na2CO3和NaHCO3的一般鉴别方法

(1)如果两种试样都是固体——用加热法

量多(如有数克或更多)能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是NaHCO3,不能受热分解的是Na2CO3.

量少,甚至是微量(如米粒、绿豆、芝麻量大小)按图l所示装置,微微加热样品4s~5s,稍稍用力挤压乳胶头,让滴管尖端悬上一滴饱和石灰水,几秒钟之后,又让石灰水滴回吸到滴管内,可形成一段白色浑浊的液柱的是NaHCO3,没有这种现象发生的是Na2CO3.

(2)如果两种试样都是溶液

试样浓度较大:两个试管各取1mL~2m1.样液,分别加入l~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粉红色的是NaHCO3,色泽呈深红色的是Na2CO3。

试样浓度较小:两个试管各取1mL~2mL样液,各加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都呈不易分辨的浅红色。当把两种溶液都加热煮沸,色泽由浅(红)变深(红)的是NaHCO3,没有色泽变化的是Na2CO3. 2NaHCO3=Na2CO3 + H2O+CO2↑

2.细说NaHCO3与Na2CO3的鉴别

大家知道,比较NaHCO3和Na2CO3的性质,有两个最显著的差别:一是NaHCO3有对热的不稳定性,受热极易分解(在空气中会缓慢分解,65℃以上迅速分解),而Na2CO3则有极高的热稳定性;二是NaHCO3水解仅显极弱的碱性(0.1mol/L NaHCO3溶液的pH=8.31),

刚好在酚酞的变色范围(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1~10.0),仅显极浅的粉红色,而Na2CO3水解则显较强的碱性(0.1mol/LNa2CO3,溶液的pH=11.63),遇酚酞显鲜艳的红色。显然,NaHCO3与Na2CO3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就成为这两种物质鉴别(区分)的最为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方法依据。

不过笔者注意到,一些教辅资料还介绍有如下的鉴别方法:

①用CaCl2溶液作试剂,观察生成白色CaCO3沉淀的差异。

依据: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2NaHCO3 + CaCl2 = Ca(HCO3)2 + 2NaCl

前一个反应生成的白色CaCO3沉淀,后者生成可溶性Ca(HCO3)2,没有沉淀生成。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

第一,CaCO3的溶度积Ksp很小,25℃时K=4.7×10-9,即使是很稀的CaCl2溶液与很稀的NaHCO3溶液,前者提供的Ca2+,后者次级电离所提供的CO32-都足以生成CaCO3沉淀。因此,用CaCl2鉴别Na2CO3和NaHCO3,两者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CaCl2在这两种物质之间没有区分效应。

第二,几乎所有化学用书上都说Ca(HCO3)2是一种可溶性盐。但是所有化学文献上都没有Ca(HCO3)2的词条,更没有Ca(HCO3)2的物理化学常数,因为迄今为止,从没有人从水溶液中分离出Ca(HCO3)2这种物质。尽管没有制出(分离出)这种物质,但是我们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正像H2CO3,H2SO3,尽管我们还没有分离出纯净的H2CO3.和H2SO3,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有这种物质一样。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说,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②用CaCl2作试剂,酚酞试液作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可把酸度变化的差异显示出来。依据:Ca2+ + HCO3-= CaCO3↓ + H+(pH变化快,颜色变化快)

Ca2+ + CO32-= CaCO3↓ (pH变化慢,颜色变化慢)

于是,加CaCl2溶液,红色褪去快的是NaHCO3,红色褪去缓慢的为Na2CO3.

笔者注意到,尽管Na2CO3和NaHCO3都能水解,溶液显碱性,但水解后溶液的碱性相差很大。查手册,2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21.5g/100g水,质量分数是17.1%,pH≈12;20℃时NaHCO3的溶解度是9.6g/100g水,质量分数是8.8%,pH≈8.5.可见两种溶液的碱度相差的数量级是103.酚酞在饱和NaHCO3溶液中仅显粉红色,而在饱和Na2CO3中显深红色。而要使酚酞在Na2CO3溶液中的色泽与酚酞在NaHCO3溶液中的色泽相近(都呈粉红色),至少把饱和Na2CO3溶液用水稀释上千倍。可见,要使酚酞在两种溶液中的颜色相近,c(OH-)相

近是不可能的。倘若在酚酞色泽相近的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前者的浓度很小,消耗CaCl2的溶液的量(滴数)极少,红色消失快,而后者的浓度大,消耗CaC12溶液的滴数多,红色消失慢。实际得出了恰恰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不能用CaCl2溶液来区分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原理。

笔者最后想说,科学上任何站得住脚的东西必须注意以下三个基本点:

一是要事实可靠;

二是要符合实际;

三是要有符合逻辑的理论支撑(包括文献支撑)。

以中学化学中大家最熟悉的物质的制法(检验,鉴别)为例,应当把握好应当用什么试剂(方法),不宜用什么试剂(方法),不能用什么试剂(方法)。例如实验室制CO2:应当用石灰石(0成本)与稀HCl;不宜用Na2CO3、NaHCO3与稀HCl或稀H2SO4;不能用CaCO3(块)与稀H2SO4.再比如,碳燃烧生成CO2,H2燃烧生成H2O,这在反应原理上谁也不会怀疑,操作上一做就成功。可是学校实验室能用烧柴禾的方法来制CO2吗?生产生活上能用燃烧H2的方法来制水吗?可见,我们在强调化学原理的同时,还要必须强调有符合实际的方法。想必,理论必须联合实际。这是当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相当薄弱的一个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