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震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震的基本概念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情况下,认真搞好工程抗震,从而使各种建筑物以及工程设施和设备在地震时不遭受重大破坏,并避免由此带来重大的次生灾害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这一课题必须首先了解工程地震的一般概念。
一地震成因和地震活动性
1.工程地震学基本名词
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产生地应力,在地应力作用下构成地壳的岩石要发生变形。当应力在岩石弹性极限内,岩石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将其能量积累起来;在过大的应力作用下,变形超过允许值,岩石发生突然的脆性破裂,形成断层,并产生剧烈的相对运动,将积累的应变能转变为动能,急剧地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波向四周传播而发生地震。它是由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一种地质现象。下面简要的介绍地震工程中常用的名词。
(1)震源
地震学家定义地壳内首先发生断层破坏的一点为震源,但断层面积可能很大,断裂面的几何中心常接近能量释放中心。
(2)震中
地震的震源在地表面的投影称为震中,又称仪器震中。能量释放中心在地表的投影为宏观震中,即破坏中心。两者有时相距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通常工程上的震中指的是一个区域,又称震中区。
(3)震中距
地面上某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4)震源深度
震源至震中的垂直距离称震源深度。震源深度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称为浅源地震,以小于30公里的情况最多。由于震源浅,对地面破坏严重,但影响范围小。浅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3%。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范围内的称中源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占地震总数的23%。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称深源地震。影响范围大,但由于震源很深,地震引起的地面加速度小,一般对地面没有大的破坏,它占地震总数的4%。
(5)地震波
地震时从震源引起的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这种运载能量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可分为体波(纵波和横波)及面波(瑞雷波和洛夫波)两种。
体波是一种通过地球体内传播的地震波,按其振动形式的不同,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纵波又叫拉压波或P波,纵波只有体积变形而无畸变,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在地壳中,纵波的速度为7~8 km/s,是所有地震波中波速最大的一个。
横波——横波又称剪切波或S 波,横波只有形状改变而无体积改变,它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横波的波速永远小于纵波,在地壳中,横波的波速为4~5 km/s,对地
面的破坏比纵波大。
面波是指在自由表面或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产生的波,波速较小,约为0.6~4.5 km/s,但振幅大,周期长,能传播很远,故对地面破坏最大,面波又分为瑞雷波和洛夫波。
瑞雷波——又称R波,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地表面法向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运动,在地面上为滚动形式。瑞雷波是体波到达地面后反射叠加所形成的,在震中附近并不出
现。
洛夫波——又称Q波,它是另一种面波。传播时,质点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洛夫波的存在条件是:半无限空间上存在一松软水平覆盖层。
一般说来,纵波造成地面构筑物上下颠簸;横波和面波造成构筑物前后左右晃动和扭动。
除构造地震外,还有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引起,塌陷地震由地壳中空洞塌陷引起,这两种地震强度不大,影响范围小,而且发生的次数极少,不是研究对象。
除了天然地震以外,还有一种人工诱发地震,它是人类进行大型工程活动所诱发的,如新建大型水库或向地下大量注水,使地下岩层负荷增加,造成原有断层面或破碎带的活动而引起地震;又如地下核爆炸或大型爆炸引发的地震。该类地震发生在工程场地附近,震源浅且多为小震。
2.地震成因
构造地震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绝大多数,破坏性最大,因此我们只讨论构造地震。对地震成因存在各种假说,其中较多的人倾向于用“地幔对流学说”和“地球自转动力学说”来说明地震成因。
一种观点认为,地震是由组成地幔的气、夜、固及等离子体的复合态间对流和破裂引起的。该学说认为:地下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岩石物理化学特性的改变,积累了巨大的热能,使其物质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由于地幔上、下部冷热物质温度差异,致使产生热流循环运动。同时伴随重力分离,这种过程是缓慢而持久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层分为大大小小的板块,也随着缓慢而持久地漂移,导致了地壳升降、挤压及褶皱。这就是所谓的地幔对流学说。
这一学说导致了板块学说的发展,使很多现象获得进一步的解释。例如,上升流造成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岩石圈分裂;而下降流造成碰撞带岩石圈的俯冲和消失,使板块不停运动,相邻板块相互运动的碰撞就构成震源。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非洲、印度洋与南极板块。各大板块之内还可以划分为较小的板块,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缘;板块内的地震频度低,地点也零散。
地震成因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地球自转动力学出发的。地球自转时,由于角速度ω的变化,产生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运动,从而形成两极向赤道方向的水平压力。由于地球有很高的旋转速度,因此,在北半球的地壳有由北向南的水平压力;而在南半球有由南极向赤道方向的水平压力。由于这种压力的存在,使地壳发生变形,形成各种方向和形状的构造线。在构造线形成过程中,由于岩石的破裂、褶皱、岩浆的喷发从而引起地震。这种学说认为,地壳运动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地面的升降作用是由水平压力的挤压而产生的。地球自转速度由于各种原因而有变化,这就引起某一地区构造运动的强弱变化。上述两种地震成因学说能较好地说明地震现象,因而为多数人接受。
3.地震的机制
地震是由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它是地壳岩石中长期积累的应变能在瞬时变换为动能的结果。弹性回跳理论从震源局部动力学观点较好地解释了震源机制。
弹性回跳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根据述两种学说,地震前地壳活动断层两端的地质构造存在相对运动,横跨断层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而变形,当应力和应变超过岩石强度时开始破裂,由于应变的消失,断层两端的岩石各自重新回弹到原有的形状,从而将积累的应变能变为动能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波,向四周传播出去。断层发生了弹性回跳之后,该地区重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