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各类机物的生物产率、厌氧微生物最小世代时间
化合 Y(g细胞 世代 物 /gCOD 时间 去除) (d) 碳水 化合 物 蛋白 质 乙酸 盐 丙酸 盐 0.35 0.18
化合 物 丁酸 盐 H2
Y(g细胞 世代时 /gCOD 间(d) 去除) 0.058 2.0
0.20 0.032 0.037
4%
(1/3)CO2还原 (2/3)乙酸脱羧
H2 28%
复杂有机物 水解与发酵
76%
较高级有机酸
CH4
20% 生成乙酸与脱氢
乙酸
72% 生成甲烷
1水解阶段
定义 复杂的非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在产酸细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转
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影响因素 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有机物质
颗粒的大小;pH值;氨的浓度;水解产物浓度。
微生物 细菌、原生生物和真菌→微絮凝、发酵细菌
• 重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分解菌——最重要的一步;产物CO2,H2,已醇; 碳水化合物分解菌——丙酮乙醇,乙酸(杆状菌生化絮凝); 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棱菌生化絮凝) 脂肪分解菌→脂肪酸(弧菌生化絮凝)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主要优点
与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以 下主要优点:
① 能耗降低,而且还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气);因为厌氧生物处 理工艺无需为微生物提供氧气,所以不需要鼓风曝气,减少了 能耗,而且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大量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同 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气。
n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50~75%之间,
现代的厌氧生物处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颗粒污泥为主要特点的UASB反 应器的广泛应用,在其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同样以颗粒污泥为根本 的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和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其 中EGSB反应器利用外加的出水循环可以使反应器内部形成很高的 上升流速,提高反应器内的基质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和反应,可以 在较低温度下处理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如城市废水等;而IC反应 器则主要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依靠厌氧生物过程本身所产 生的大量沼气形成内部混合液的充分循环与混合,可以达到更高的 有机负荷。这些反应器又被统一称为“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

氮与产甲烷作用 每去除1000kgCOD对氮的需要量为3-6kg。对磷的 需要量一般为氮需要量的1/7。 对于高负荷系统,COD:N:P的最高理论值为350: 7:1;当负荷较低时,由于较长的泥龄减少了生物体 的净合成量使COD:N:P仅为1000:7:1。 反应器中NH4-N浓度必须大于40~70 mg/L,否则会 减少生物体的活性。 反应器中NH4-N浓度为12 mg/L时, 乙酸利用速率只有其最大值的54%。 对于不含氮的废水如乙醇或脂肪酸废水,需要补氮。

4%
H2 28%
复杂有机物
76%
较高级有机酸
CH4 72% 生成甲烷
乙酸 生成乙酸与脱氢
生成甲烷的串联代谢


厌氧处理属于一种串联代谢过程,其中最慢步骤的 特点在于限制步骤之前基质的积累。 如果基质是非酸类物质,如乙醇,则对微生物群体 无不利影响。微生物群体中最慢的成员常常是丙酸或乙 酸利用菌,所以二者的积累会抵消系统中的碱度,使PH 降低,进而对微生物群体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只要每一顺序的微生物利用有机中间产物的速度 和这些中间产物产生速度相同厌氧过程才能很好地进行 下去。

碱度
在厌氧处理中,碱度应被看作是一个主要因 素。 在厌氧条件下,只有少数几种微生物能代谢 乙酸盐。如果酸的浓度超过可利用碱度,反 应器将会变酸,会抑制甲烷菌活性。 厌氧处理废水时,投加碱度是一项主要的花 费,可能会超过产生甲烷的价值。 来源:废水中所含的蛋白质是消化阶段产生 碱度的主要来源。
0.43 3.9 3.3
0.030(与 浓度有关) 0.038 脂肪
1.2 3.2
硫与产甲烷作用: 厌氧处理微生物细胞中硫含量明显高于 好氧微生物细胞中硫含量。厌氧微生物 细胞的经验分子式为:C5H7O2NP0.06S0.1。 厌氧微生物对硫的需求是独有的,但只 要有几mg/L即可满足,甲烷菌最佳生长 和最佳甲烷比产率所需要的硫(以S计) 为0.001-1.0mg/L。
大家都在为提高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途径努力着:
1.提高生物的持有量 2.利用厌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种群的特点,实现相分离。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1.水解阶段: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水解发酵菌作用下转化 为糖类、脂肪酸、氨基酸、水和二氧化碳; 2.产氢产乙酸阶段:脂肪酸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转化成H2、CO2、乙酸 CH3CH2COOH→CO2+CH3COOH+H2 3.产甲烷阶段:最后两组生理不同的产甲烷菌,有共同的产物 4H2+CO2→CH4+2H2O 2CH3COOH→2CH4+2CO2
厌氧生物技术
早期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① 1881年法国Mouras的自动净化器: ② 1891英国Moncriff的装有填料的升流式反应器: ③ 1895年,英国设计的化粪池(Septic Tank); ④ 1905,德Imhoff池(称隐化池、双层沉淀池) 特点有: ① 处理废水同时,也处理从废水沉淀下来的污泥; ② 前几种构筑物由于废水与污泥不分隔而影响出水 水质; ③ 双层沉淀池则有了很大改进,有上层沉淀池和下 层消化池; ④ 停留时间很长,出水水质也较差。 ⑤ 后两种反应器曾在英、美、德、法等国得到广泛 推广,在我国目前仍有应用 。
生物污泥处理的窘境
无论是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只有25%-40% 合成产生的生物量可以进一步生物降解。其余 的60%-75%如果不是采用焚烧或化学水解用其 他任何天然的方法都不能实际破坏这部分生物 量,因此,减少合成的生物量是与环境有关的 关键问题。 而厌氧处理中一般90%以上的COD转化为最 终产物甲烷,甲烷中所含能量不能用于生物体 的合成,所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处置生物污 泥所需的费用和占地。
其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硫酸盐还原过程: 又叫硫酸盐呼吸或反硫化作用
1.定义:在厌氧条件下,化能异养型硫酸菌还原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
物作为电子供体,将氧化态硫化物还原为硫化物的过程
2.硫酸盐在处理中的危害: (1)与产甲烷菌竞争底物,抑制产甲烷菌的生成。
(2) H2S对产甲烷菌和其他厌氧细菌抑制。影响沼气产量和利用。

温度
厌氧共生体中甲烷菌比产酸菌对温度更 为敏感。低温时会由于产酸菌产生挥发 酸快于甲烷菌将挥发酸转化为甲烷而使 代谢失去平衡。 产甲烷过程的KS对温度很敏感,如温 度从35℃降到25℃时,乙酸盐转化为甲 烷的KS值从164mg/L增加到930mg/L, 20℃为2130mg/L。

营养

厌氧处理法最早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污泥,后来用于处理高 浓度有机废水。普通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主要缺点是水力停留时间长,一般需 要20~30d。
进入上世纪50、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 的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利用厌氧消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得 以强化,相继出现了一批被称为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工艺, 从此厌氧消化工艺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废水处理,真正成为一种可以 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提并论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这些被称为现代 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又被统一称为“第二代厌氧 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 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厌氧流化床(AFB)、AAFEB、厌氧生 物转盘(ARBC)和挡板式厌氧反应器等。
2 产氢产乙酸阶段
主要微生物: 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 产物:乙酸、甲烷、CO2、H2
3 产甲烷阶段
主要微生物:产甲烷菌
产物:甲烷
特征:细胞的增殖很少,(甲烷细菌繁殖慢,数量少,消化时间
长);食物不足;产生能量仅为好氧1/20-1/30。
理论产生甲烷量: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经过厌氧消化能转化为甲烷和CO2等 气体,这样的混合气体统称为沼气;产生沼气的数量和成分取决于 被消化的有机物的化学组成,一般可以用下式进行估算:
厌氧流化床和好氧工艺的比较
厌氧流化床 反应器容积(m3) 844 表面积(m2) 83.6 耗电(kWh/d) 720 全年电费($) 15700 甲烷产量(m3/d) 2038.8 年产甲烷价值($) 150000 年污泥量(t) 180 好氧工艺 6434.5 1394.5 8600 188200 0 0 1800
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
1.有氧条件: NH4+ →NH2OH →NO2- →NO3- 2.厌氧条件: NO3- →NO2- →NO →N2O → N2

NO2-+ NH4+ → N2
厌氧与好氧生物处理的比较

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是好氧工艺的5~10倍;厌氧系统 负荷率为3.2-32kgCOD/(m3.d),而好氧系统仅为0.53.2kgCOD/(m3.d)。 厌氧工艺中合成生物量仅为好氧工艺的5~20%; 厌氧生物体中活性可保持数月甚至数年而无严重衰退; 厌氧工艺中营养的需要量仅为好氧工艺的5~20%; 好氧处理每去除1000kgCOD耗电500~1000kWh,而厌氧 无曝气能耗; 厌氧每去除1000kgCOD产生甲烷的能量为12660000kJ; 厌氧生物处理负荷较高,所需反应器的容积较小,产 生的剩余生物污泥量也少。
⑤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好,还可能由于原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氮在厌 氧条件下的转化导致氨氮浓度的上升。
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开发厌氧生物处理新工艺用来治理有机污水的污染,无疑是一 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方法。近年来,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十
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包括有厌氧接触法、升
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池、厌氧膨胀床和流 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
体)/kgCOD 左右,而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约为
0.25~0.6kgVSS/kgCOD。 ③ 厌氧微生物可以使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
降解;对于某些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利用厌氧工艺进行
处理可以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主要缺点
①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化反应过程较为复杂。
② 厌氧微生物特别是其中的产甲烷细菌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非常 敏感。
PH范围
一般甲烷菌适宜PH接近中性的条件, 6.5~8.2,偏离此范围,产甲烷速率会急剧减 小。当PH小于6,仍有甲烷产生但速率减小, 当PH为5时,甲烷产率为中性时的25%,但一旦 PH恢复到7,活性恢复到正常活性需要相当长 时间。pH高于8,NH3毒性。 生物膜中PH可能与主流区大不相同,甲烷 菌在附着生长系统中比在悬浮生长系统中对主 流区的低PH值的忍耐能力更强。
Leabharlann Baidu
a b n a b n a b C n H aO b n H 2O C O 2 C H 4 4 2 2 8 4 2 8 4
2、理论上认为,1gCOD在厌氧条件下完全降解可以生成0.25 gCH4, 相当于标准状态下的甲烷气体体积为0.35L;沼气中CO2和CH4的百 分含量不仅与有机物的化学组成有关,还与其各自的溶解度有关; 由于一部分沼气(主要是其中的CO2)会溶解在出水中而被带走, 同时,一小部分有机物还会被用于微生物细胞的合成,所以实际的 产气量要比理论产气量小。
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以日排COD10t的工厂为 例,若COD去除率为80%,甲烷产量为理论的 80%时,则可日产甲烷2240m3,其热值相当于 3.85t原煤,可发电5400度电。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主要优点
② 污泥产量很低;产酸菌的产率Y为0.15~0.34kgVSS/kgCOD, 产甲烷菌的产率Y为0.03kgVSS(活性污泥中可挥发性固
③ 厌氧生物处理出水水质仍通常较差,一般需要利用好氧工艺进行
进一步的处理; ④ 厌氧生物处理的气味较大;
臭气主要是SRB形成的具有臭味的硫化氢气体以及硫醇、氨气、
有机酸等的臭气。同时硫化氢还会与水中的铁离子等金属离子反应形 成黑色的硫化物沉淀,使处理后的废水颜色较深,需要添加后处理设
施,进一步脱色脱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