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1c08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b.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全域旅游是指以整个地域作为旅游目的地,将各个景点、景区、旅游资源有机组织起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全域旅游的目的是打破传统的旅游节点和线路限制,以整个地域为单位进行旅游开发,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三、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章,了解全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2.网络调研:通过引擎和社交媒体,了解大众对全域旅游的了解和态度;3.实地考察:选择几个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了解其开发和管理情况,以及旅游者的反馈意见。
四、调研结果1.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全域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态势良好。
国内各地都纷纷开始推进全域旅游的开发,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同时,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法国的普罗旺斯等。
2.全域旅游的优势和挑战全域旅游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的旅游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然而,全域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资源整合和管理的困难,旅游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不足等。
3.全域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全域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全域旅游的推动,旅游业可以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提升旅游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此外,全域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居民生活水平。
4.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践经验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选择了几个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深入了解。
这些示范区利用地域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者普遍表示这些全域旅游示范区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
五、结论与建议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为了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域旅游概念和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加大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纷纷开展全域旅游的实践。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f92d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8.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调研报告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概念逐渐被提出并逐步落实到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中。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全域旅游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下一步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全域旅游定义和发展概况全域旅游是指以地方文化、自然、历史等卡源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综合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 全域旅游发展区域范围逐渐扩大。
传统旅游区是为了满足区域内旅游需求而开发的旅游资源,而全域旅游则将整个地区包括乡村等资源整合起来开发。
2.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整合。
以往旅游资源利用多为单一产品,而全域旅游则将更多元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
特别注重保护本地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
3.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旅游休闲体验,强化游客的参与感,提高游客满意度。
4.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
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长期发展。
二、全域旅游发展现状1. 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域旅游发展有如下优势:1) 地域概念更广,有更好的资源整合余地,同时提升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以新型旅游消费为宗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之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3) 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本地经济及文化相结合,搭建平台各行业的合作与发展;4) 鼓励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尽可能挖掘潜在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成为对外交流的舞台。
2. 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域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1) 旅游组织管理缺乏标准化,导致游客安全和权益等问题引起关注;2) 大多数全域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较为滞后,创新性不强,从而无法激发游客的兴趣;3) 全域旅游发展的安全隐患极大。
由于实施方案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建设周期长,重大旅游安全隐患也如同随时锁上门。
调研报告全域旅游
![调研报告全域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198d67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3.png)
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引言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新概念,指的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时空的旅游发展模式。
通过整合各项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旨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为了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我们开展了有关全域旅游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全域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全域旅游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相关从业者进行调研。
三、全域旅游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全域旅游是指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和服务,打破传统旅游场景和行业的界限,促进各相关方面的合作与协同,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旅游服务的全覆盖。
2. 特点:(1) 跨地区:强调跨越地域边界,打破区域限制,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联动。
(2) 跨行业:将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和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多元发展。
(3) 跨时空:旅游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场所不受限制,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体验。
四、全域旅游的应用情况1. 地区应用:(1) 国内:全域旅游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整合山水风景、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旅游景点之间的交叉推荐和联动发展。
(2) 国外:全域旅游在国外一些旅游发达地区,如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法国的普罗旺斯等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整合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2. 行业应用:(1) 农业:农业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田观光、农产品体验等方式,推动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 休闲健身:将旅游与健身活动结合,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多元化产品和服务。
五、全域旅游的影响和挑战1. 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能够激活旅游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 推动文化传承:通过全域旅游,能够保护和传承地方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06d72d941ea76e59fa04d1.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算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脚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如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希翼对大伙儿有所作用。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域旅游算是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治理、一体化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进展,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近年来,环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旅游局将进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闻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打算,并挑选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的融合进展为课题。
为此县旅文局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专程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县市全域旅游融合进展的做法和经验。
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事情(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闻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别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明亮夺目。
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依照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
特别是2002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觉,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
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744c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a.png)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重要的产业之一、然而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全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产业链条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通过询问其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看法和体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访谈主要针对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和访谈来了解他们对全域旅游的认识和看法。
数据分析主要对相关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了解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
三、调研结果1.全域旅游的概念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游客对全域旅游概念不够了解,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全域旅游的具体含义。
而在访谈中发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将全域旅游定义为以地域为基础,涵盖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实现产业链条融合、持续发展和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
2.全域旅游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希望在旅游中能够体验到当地的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另外,近70%的受访者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是吸引他们选择旅游的重要因素。
这表明游客对全域旅游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体验有着高需求。
3.全域旅游的问题调研发现,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
访谈中的专家指出,过度开发和过度保护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旅游业发展受限。
最后,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全域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政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和服务质量的不同。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对全域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全域旅游的认识。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20ad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2.png)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得到了广泛关注。
全域旅游旨在将旅游资源融入当地社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次全域旅游发展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对全域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 旅游资源丰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具备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2. 旅游设施不足:然而,调研结果也表明,我国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仍存在旅游设施不足的问题。
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欠佳等,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3. 缺乏全域旅游规划:调研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缺乏全域旅游规划和管理机制。
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重叠和盲目竞争的问题,影响了全域旅游的整体效果。
4. 基础设施改善需加强:调研结果指出,我国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交通、通信、住宿等方面,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5.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调研结果还表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
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建议和对策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1. 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和管理,避免资源重叠和盲目竞争。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通信、住宿等方面的水平。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意识培养。
4.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 深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全域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全域旅游专项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专项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dd9f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7.png)
全域旅游专项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域旅游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旅游为引领,以地域为单位,充分展示该地域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实现整体推进和共同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综合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和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三、全域旅游发展现状1. 全域旅游发展的地域范围不一在实际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范围划分方式。
有的地区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划分,有的地区基于特定的旅游资源进行打造。
2. 全域旅游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而另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全域旅游发展进展相对较慢。
3. 全域旅游推动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全域旅游被视为重要的脱贫攻坚手段。
四、全域旅游存在问题1. 规划和引导不足一些地区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导致资源利用不均衡,旅游产品丰富度和品质有待提升。
2. 品质化建设亟待加强全域旅游在打造旅游产品时过于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品质的提升。
一些景区或旅游线路存在环境脏乱差、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
3. 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当前一些地区的旅游供给侧结构主要以景区为主导,旅游业链条不完善。
而且供给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五、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各地区应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的编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定范围,并明确相应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2. 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景区环境和服务质量。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旅游资源的创新利用。
3. 推动供给侧结构升级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鼓励建设旅游休闲配套设施,推动全域旅游与现代农业、特色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df98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3.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全域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了旅游业的新趋势。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全域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全域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全域旅游是指以整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利用该地区的整体资源和环境,结合旅游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
其特点是以全域资源为导向,强调旅游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域旅游在我国各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地方结合自身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一些旅游企业也开始转向全域旅游业态,积极探索新模式。
三、全域旅游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主流模式。
政府和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域旅游的支持和投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将会不断涌现,全域旅游产品也将更加丰富多样。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其融合性、可持续性将为地区经济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全域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期待全域旅游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省全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省全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a338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3.png)
省全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调研背景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我所属团队对某省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调研,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可行的发展建议。
调研目的1. 充分了解该省的旅游资源情况,明确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2. 深入了解各地旅游景点的开发、运营和管理情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分析当地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旅游企业提供市场营销策略和推广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
我们先对该省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整体梳理,然后选择了几个典型景区进行亲自考察,详细了解其运营和管理情况。
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意见,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家访谈。
调研结果旅游资源概况该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其自然景观以山水为主,山脉起伏、江河纵横,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同时,该省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值得游客探访。
此外,该省还以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尽管该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存在着开发不均衡、景点品质不高等问题。
典型景区调研我们选择了该省的三个典型景区进行了深入考察,分别是景区A、景区B和景区C。
调研发现,景区A的自然风光优美,但设施相对简陋,导致游客体验欠佳。
景区B虽然环境布局不错,但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游客投诉较多。
景区C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其招待能力相对薄弱,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典型景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招待能力方面。
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该省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选择该省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然而,相对于其他旅游目的地,该省的知名度较低,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在发展趋势方面,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该省旅游市场将朝着偏好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海南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
![海南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3819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e.png)
海南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海南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该旅游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二、调研结果1. 海南全域旅游的优势(1)资源丰富多样:海南作为一个岛屿旅游目的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独特自然景观资源,如蓝天、白云、碧海和金沙。
此外,海南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如海南民俗文化、战争历史遗迹等,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地理位置优越:海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避寒旅游的理想选择。
而其地理位置也使得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可以方便地前往,有利于海南的国际旅游交流。
(3)政策支持:海南省政府针对全域旅游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支持措施,如减免税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等,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海南全域旅游的不足(1)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海南省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目前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如交通网络不够完善、酒店供给不足等,制约了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旅游品质亟待提高:由于过去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业主要以海滩度假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导致游客的满意度并不高。
未来还需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水平提升,提高旅游品质。
(3)环境保护问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过度开发滨海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
海南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三、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交通、酒店、旅游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海南全域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
2. 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在海滩度假之外,加强对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出特色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历史遗迹旅游等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15d6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5.png)
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及背景全域旅游是一种将整个地区视为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提供一体化旅游服务的发展模式。
为了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情况,本次调研选取了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旨在分析和评估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
调研范围涵盖了国内多个地区,包括乡村、城市、山区和海滨地区。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资源整合各地区在资源整合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一些地区通过开展跨界合作,整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和服务。
另一些地区通过开展农家乐、民宿等形式,将乡村风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旅游产品与服务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文化体验之外,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农业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康养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3.交通设施与便利性交通设施对全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提升了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同时,在区域间的交通衔接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4.品牌推广与宣传品牌推广和宣传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独特的地方品牌,推广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些地区通过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资源整合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互补性和共享性。
2.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交通连接和便利性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
4.品牌推广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强,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影响力,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36d1c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强调整体旅游资源的规划和整合,强调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以下是一份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以说明全域旅游的重要性和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全域旅游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全域旅游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带动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
例如,一座城市可以通过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将商业中心、文化景点、自然风光等资源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消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全域旅游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全域旅游注重提升游客的体验,推崇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和理念,鼓励游客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全域旅游能够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可以互补,互相合作,实现共赢。
例如,两个相邻的城市可以通过全域旅游的合作,资源整合和互相推广,共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增加双方的收益。
同时,全域旅游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最后,全域旅游能够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价值。
通过整合资源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全域旅游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例如,通过打造旅游品牌,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全域旅游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价值。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价值。
因此,各地区应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共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2024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fd7a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1.png)
2024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以旅游业为核心,以区域或特定区域为范围,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和服务,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本报告对某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场进行调研,旨在了解该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2. 调研方法2.1 数据收集通过对该示范区相关旅游统计数据、市场报告、行业分析以及相关媒体报道进行搜集和分析,获取市场信息和数据。
2.2 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该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旅游偏好、消费习惯以及对该示范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评价。
2.3 专家访谈通过邀请该区旅游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示范区市场的看法和建议。
3. 市场调研结果3.1 游客统计数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示范区去年共接待游客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为xx%,国际游客占比为xx%。
3.2 游客偏好和需求调研问卷显示,游客最喜欢的旅游项目是xxx,最喜欢的景点是xxx。
游客对示范区的旅游环境评价较高,但对某些旅游设施的改善有一定期望。
3.3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对周边竞争示范区和其他同类型旅游景区的分析,发现某示范区在xxx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在xxx方面仍需加强。
3.4 市场发展潜力综合分析示范区的市场数据和游客评价,可以看出该示范区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专家访谈,该区可通过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进一步开拓市场。
4. 市场对策建议4.1 产品改进根据游客的需求和评价,示范区可以加强某些旅游设施的改善,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4.2 品牌宣传加大对示范区品牌的推广力度,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和旅游展会等形式,提高示范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3 合作发展与周边旅游景区、旅行社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出联合套票和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的选择和吸引力。
5. 结论通过市场调研可以得知,某全域旅游示范区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通过产品改进、品牌宣传以及合作发展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该区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相关的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相关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e603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b.png)
全域旅游相关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域旅游的发展与影响引言: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强调整个地区的资源和景点的全面整合和联动,以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全域旅游的发展情况和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一、全域旅游的定义和特点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地区的各种资源、景点和服务设施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更完整、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其特点包括:1. 景点联动:不再单独强调某个景点,而是通过景点之间的关联和联动,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和体验。
2. 服务一体化: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3. 持续发展: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
二、全域旅游的典型案例1. 挪威弗朗恩地区:通过将海洋旅游、山地旅游和城市旅游进行整合,打造出全年都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这一区域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优势。
2. 马耳他:通过整合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保护了历史遗产,提高了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新西兰南岛:通过将城市、乡村和自然保护区联动起来,形成了一条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同时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和自然景观的宁静。
三、全域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1. 就业机会增加:全域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旅游业从业岗位,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2. 经济效益提升:全域旅游的整合和联动使得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产业升级: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各个旅游服务设施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全域旅游对当地文化的影响1. 文化传承:全域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得游客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交流: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游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33ba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6.png)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引言全域旅游是指以全域为旅游资源整合单元,通过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和优势,打破传统景点、孤立旅游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吸引了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关注。
一、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调研1.1 全域旅游概念认知针对全域旅游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全域旅游的概念尚不够清晰,认知较为模糊。
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大众对全域旅游的认知度。
1.2 优势资源核心通过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发现,在全域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地域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应当立足于此进行全域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
1.3 旅游服务体验调研发现,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从景点导向转变为体验导向。
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景点游览,而是更加注重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因此,旅游服务业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2.1 缺乏统一规划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影响全域旅游的整体效益。
2.2 旅游业态不足目前,许多地方的旅游业态单一,长期依赖传统景点旅游,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易受市场竞争的压力。
2.3 营销推广不足全域旅游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力度不够,导致其知名度和吸引力不足,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全域旅游发展建议3.1 制定统一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全域旅游的规划与指导工作,明确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全域旅游的整体开发。
3.2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创新,推出有特色和差异化的全域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3 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加强对全域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提高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61db2f770bf78a6429541c.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全域旅游调研提纲石林县发展全域旅游对策研究-----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国际最佳旅游胜地石林县委党校以石林风景区建设为统揽,发展全域旅游,是新一届石林县委.县政府基于石林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现实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分析石林县城乡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研究建设美丽石林.振兴旅游经济的对策举措,对于建设国际最佳旅游胜地和滇中经济区东南新城,着力打造“世界喀斯特精华.中国阿诗玛故乡.浪漫爱情圣地.东方狂欢之都”,加快建设美丽石林幸福彝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全域旅游综述(一)研究全域旅游背景及意义(二)国内外全域旅游研究现状(三)全域旅游的内涵及支撑四全域旅游是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推手和支撑(五)全域旅游的开发应注意的问题二.推进石林全域旅游建设正当其时(一)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转型升级的需要(二)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旅游错位发展的需要(三)发展全域旅游是石林县旅游顺应潮流的需要三.石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一)石林县旅游业发展概述(二)石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四.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实施全域旅游的经验一里昂(二)新加坡(三)浙江萧山四丽江五.石林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劣势分析六.石林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和对策(一)深化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机制.用人体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二)加大旅游产品.线路开发,促进文旅融合,提高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三)改变门票经济思维,加强规划和规划落实,打造特色精品,积极打造特色餐饮.特色旅游商品.特色村寨.特色节庆和红色旅游产品(四)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全局运用旅游营销手段,提升促销能力和水平,巩固和拓展国内客源市场,有效开展入境旅游宣传(五)创新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完善景区开发经营模式,建立投融资激励机制,推进各项示范区创建工作结束语各地政府响应“美丽中国”.“生态中国”,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全域化”理念越来越得到各地政府认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石林更应该把他发扬光大。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e1cd585acfa1c7aa00ccd2.png)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域旅游就是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旅游局将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计划,并选择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课题。
为此县旅文局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专程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县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
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
特别是2002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
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域旅游就是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部署,县旅游局将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列为2016年重点协商计划,并选择全面推进我县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课题。
为此县旅文局调研组深入我县有关乡镇、涉旅单位及企业进行走访并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专程赴周边县市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县市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
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
特别是2002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
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
其中坡脚、靛房及洗车河流域土家语言文化、民俗民风至今保存完好,是全国土家族语言及土家民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仍保存有大片完整的土家特色古民居建筑群。
特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惹巴拉,有武陵土家第一寨之称。
我县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4项,其中土家族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摆手舞、茅古斯舞、织锦技艺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即土家族溜子之乡(靛房镇)、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农车乡)、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三棒鼓之乡(兴隆街乡)二、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政府主导,确立旅游产业主导机制。
近年,我县确立了生态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思路,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推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县财政每年按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的标准安排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二)注重顶层设计,编制旅游发展系列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近年编制了《龙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山县里耶古城商业及休闲发展规划》、《龙山县旅游品牌定位与传播策划》、《八面山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惹巴拉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古城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文化生态景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里耶镇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等一系列旅游规划。
(三)着力招商引资,推进资源资本有效结合。
政府主导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对接战略投资者。
其中,和重庆汇邦旅业合作开发的里耶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进入评审阶段;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的惹巴拉影视旅游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和重庆恒悦公司签约的农车汝池河漂流项目正在走相关程序。
(四)突出交通发展,加快旅游交通瓶颈破解。
近年,我县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改善旅游通达条件。
一是加快推进1条铁路、2条高速、1条高速连接线等旅游进入通道建设:龙永高速实现部分通车;龙桑高速(龙山段)工可通过省评,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已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2条二级路、3条高速连接线等县内旅游环线建设:龙里二级路7月可全面通车;洗里二级路预计年底通车;龙永高速县城、洗车、茨岩连接线已竣工通车。
三是启动了景区旅游路建设:洛塔阿亏至楠竹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里耶至八面山、S315洗车至火岩、苗儿滩至永顺勺哈、惹巴拉旅游路4条旅游公路已进规划。
(五)强化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建设。
里耶古城景区:完成了古城遗址本体保护(一期)、考古遗址公园、秦简博物馆、历史街区整治、秦朝墓葬群、战国墓葬群、溪口新石器遗址保护展示、秦风大道等工程,完成投资近7亿元。
惹巴拉景区:完成了特色民居改造、冲天楼、摆手堂、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拉拉渡、造林绿化、家庭客栈、农家乐等项目建设。
洛塔石林景区:投资1000万元的地质遗迹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2013年项目投资1865万元,完成了科考游道、保护围栏、排水沟、景点解说牌、温馨提示牌、景区介绍牌等项目建设,完成进度90%;二期工程2014年项目投资1141万,完成进度30%。
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启动了鲢鱼洞停车场、洞口广场、鲢鱼洞至两岔河游步道及洞内灯光改造工程。
惹迷洞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完成了洞内灯光设计。
茨岩塘景区:完成了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一、二期(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抢救性维修、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改造。
太平山景区:实施了部分栈道修建及庙宇修复,正启动旅游规划编制、旅游绿道建设及遗留问题的解决。
三、我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短板(一)景区建设水平不高,核心景点打造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难以形成精品。
里耶古城景区仅有秦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明清古街三大核心景点,八面山还没有实质性开发;惹巴拉景区除土家凉亭桥和冲天楼外没有其他核心景点,旅游景观单一;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施老化,近几年仅仅修建了部分游道,无专门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数量过少,标识系统不完善。
(二)交通瓶颈制约严重,旅游发展速度不快。
一是旅游大通道不畅:龙永高速还没有全线贯通,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刚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龙桑高速还在规划之中。
二是县内环线没有形成。
龙永高速洗车连接线、龙里二级路、洗里二级路还没有开通。
三是景区道路严重不足。
景区道路普遍等级不高、路况差,旅游路里程少。
(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接待能力不高。
我县绝大部分景区还没有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服务设施。
目前,县内还没有一家高星级酒店,现有农家乐、民俗客栈档次不高,接待水平低下,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旅游业态单一粗放。
商务游、休闲游、健身游、康养游、研学游、探险游、体验游、亲子游等新兴旅游业态还没有形成,民族文化挖掘、节庆品牌打造、演艺节目提质还刚刚起步,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土家织锦、霉豆腐、腊肉等传统产品,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四、下步工作建议(一)加快完善规划设计,构建全域旅游规划体系。
着眼全域旅游,结合旅游总规、修规及各行业专项规划,围绕一心、一核、一带、三区(一心:主城区休闲服务中心;一核:里耶古城文化体验核;一带:洗车河民俗风情带;三区:里耶-八面山休闲度假区、乌龙山地质科普旅游区、茨岩印家界旅游区)总体布局,突出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厚重文化,把旅游与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策划具有龙山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二)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推进全域旅游景观打造。
以秦文化和土家文化为引领,高品质推动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秦文化研学展示基地和土家民俗风情园。
1.恢复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开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
按照两线七区布局把峡谷内溶洞群联合打造:两线即景区主干路、景区次干路,形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紧急救援车道共存的交通体系;七区即综合服务接待区、溶洞深度体验区、景观文化展示区、营地休闲度假区、小镇休闲体验区、土家原始部落区、生态观光度假区。
力争到2017年,建成3A景区,到2020年建成4A景区。
2.重点加强惹迷洞景区提质,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
立足奇特景观,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设计,既保持原始的韵味又体现出溶洞的恢弘气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一步一景,一步一心情的深刻印象。
洞内景观照明设计,注重应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让色彩饱和度、层次表现感更强,通过对景点命名,让洞景变得有景有情,更加富有梦幻色彩。
力争到2017年建成3A景区,到2020年建成4A 景区。
3.启动实施县城城市公园建设,打造休闲旅游复合体。
以绿道建设为重点,依托多样山地,设计休闲健身项目,打造绿色休闲天地皇仓坪公园、宝塔公园;复原佛教建筑,营造香火氛围,打造武陵佛教中心太平山宗教文化公园;推进果利河、酉水河综合治理,打造绿色走廊、滨水空间。
力争到2020年,太平山建成3A景区。
4.加快推进里耶古城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
以读秦简、寻秦郡、游里耶、访百家为主题,建设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镇,重点实施一水(酉水河)一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城(明清古城)一郡(秦郡)工程。
近期全面实施一镇一区一线两个中心三个改造8项重点项目建设:即旅游文化小镇(一期),安置区,张花高速连接线,南、北游客中心,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遗址公园提质改造。
力争通过一年努力,实现景区形象明显改观,成功创建4A景区,到2020年建成5A景区。
5.全面加强惹巴拉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
以惹巴拉区域捞车河村、六合村、黎明村、树比村、星火村等村为核心,完善功能分区,实行统一租赁,统一打造。
在招商引资、利益联结机制上求突破,推进优势资源、战略资本有效结合,通过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实施集土司王宫建筑群落和特色民宿酒店为一体的影视旅游项目,力争把惹巴拉建成中国土家第一村、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
6.分步实施茨岩印家界景区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重点建设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等红色遗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多样的地形、茂盛的植被、珍惜的动植物,打造印家界立体化山地休闲度假区、科普体验区。
力争到2018年建成3A景区。
7.有序推进洛塔石林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依托山水石林景观及独特高山气候,凸显科普教育、浪漫爱情、运动拓展三大元素,重点实施科普游道、遗迹保护、景点介绍等建设项目,打造世界级地质公园。
力争到2018年建成3A景区,到2020年建成4A景区。
8.梯次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土家探源精品线。
抓好全域生态、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大地景观和林相改造,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商品的格局,全面推进捞车河村、六合村、乌龙山村3个示范村建设,同步实施茨岩社区、太平村、楠竹村、洗车村、新建村、星火村、杨家村、长春村、大板村、比耳村10个重点村旅游开发,分步实施万龙村等53个特色村寨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