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8版艾滋病110页PPT

合集下载

艾滋病病症PPT演示课件

艾滋病病症PPT演示课件
国内现状
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疫情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和快速增长期。近年来, 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区差异 、流动人口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等。
危害程度与社会影响
危害程度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可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崩溃,容易感染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尽管有抗病 毒治疗药物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患者仍需终身服药且存在耐药风险。此外,艾滋病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 社会压力。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体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HIV抗体, 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免 疫复合物。
病毒载量检测
CD4+T淋巴细胞计数
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外周血中 CD4+T淋巴细胞数量,评估免疫功能 和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病毒RNA的 数量,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病情 进展。
社会影响
艾滋病不仅对感染者本人造成巨大伤害,还对其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和偏见,感 染者往往面临就业、教育、婚姻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艾滋病的流行也给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沉重负担 。
02
艾滋病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病毒入侵与复制
HIV病毒通过破坏人体免 疫系统中的CD4+ T淋巴 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 缺陷。
高危人群定义
明确高危人群范围,包括 性工作者、静脉吸毒者、 同性恋者等。
筛查方法
采用快速检测试剂、HIV 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高危 人群筛查。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误诊原因
包括实验室误差、操作不规范、试剂质量问题等。
避免措施
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采用高 质量的试剂和设备。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诊断和 治疗的认识和水平。
04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常用抗逆转录酶药物介绍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通过抑制 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复制 。
艾滋病基本知识 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HIV检测,如感染则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 传播风险;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02
艾滋病病毒及感染过程
HIV病毒结构特点
01
02
03
病毒形态
HIV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科,呈球形或椭圆形,直 径约100-120纳米。
基因组结构
由两条正链RNA组成,编 码多个蛋白质,包括核心 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 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自尊心。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成员 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团体治疗
通过患者间的互相支持和交流 ,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传染病学第8版艾滋病课件

传染病学第8版艾滋病课件
血液、体液(唾液、泪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
汁、伤口渗出液等)、器官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病
毒。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异性和双
性性接触);
经血传播:①静脉注射吸毒;②接受血液或血制品;③
献血员感染的传播;
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及哺乳等;
其他: 医源性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
2. 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 (1.)病毒直接损伤;(溶解破坏和诱导凋亡) (2.)免疫损伤(CTL和ADCC); (3.) HIV感染骨髓干细胞。 CD4+T淋巴细胞的极化群Th1/Th2失衡:Th2呈极 化优势,抗病毒免疫应答弱化,抗原呈递功能受损、 IL-2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极易发生各种 感染 3.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异常。因表面也有CD4分子。诱 导产生NF-KB核因子抗原性相结合因子,防止细胞凋 亡,可携带HIV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4.B细胞功能异常。表面有低水平CD4分子表达。 5.NK细胞异常。细胞因子产生障碍。 gp41抑制NK监 视功能。
艾滋病(AIDS)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感染科
学习内容
一.掌握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全称,定义; 二.熟悉艾滋病病毒的特性; 三.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了解世界和国 内艾滋病流行的近况,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四.艾滋病临床分期及各期的主要表现; 五.用于诊断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 六.艾滋病的诊断原则及标准; 七.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的方法; 八.艾滋病主要的预防措施。
3、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历年传播途径构成

艾滋病PPT课件

艾滋病PPT课件

加强性教育
普及性知识,提高公众对性 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血液安全及母婴阻断
保障血液安全
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 。
母婴阻断措施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抗病毒治疗、安全 分娩和人工喂养指导,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加强母婴健康监测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其所生儿童进行定期 监测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健康问题。
错误,导致病毒基因变异。
耐药性问题
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抗病毒药物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HIV抗体来判 断是否感染HIV。常用 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化学发 光或免疫荧光试验等。
抗原检测
主要检测HIV的核心抗 原P24。该方法可用于 HI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 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估 。
干预策略
02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增强自信,积极面对疾病。
专业心理支持团队
03
建立专业心理支持团队,为患者提供持续、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服务。
家庭、社区和单位支持体系构建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照护和关怀,提供情感 支持和生活照顾。
社区支持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供艾滋病相关知 识的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和转介服务。
腹泻、体重减轻等。
诊断标准及依据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HIV 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VS
诊断依据
包括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艾 滋病三个阶段的诊断。急性HIV感染的诊 断主要依据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 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 即可诊断。无症状HI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 据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但无HIV 感染的相关症状和体征。艾滋病的诊断主 要依据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同时 伴有一项或多项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或肿瘤 ,或伴有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等 。

艾滋病ppt 课件

艾滋病ppt 课件

坚持抗病毒治疗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 坚持进行抗病毒治疗,控 制病情,降低母婴传播的 风险。
分娩方式选择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 以选择剖宫产等方式减少 母婴传播的风险。
03
艾滋病的症状和治疗
艾滋病的症状
急性期
感染HIV后,病毒繁殖并释放大 量病毒颗粒,引发病毒血症,导 致急性感染症状,如发热、皮疹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和其他血液传播疾病,应 尽量避免。
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
在医疗场所,应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避免重复使用。
注意针头和注射器的处理
使用后的针头和注射器应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 伤害。
预防母婴传播
பைடு நூலகம்
孕前检查
女性在备孕前应进行艾滋 病病毒检测,了解自己的 感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性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 方式之一。
血液传播:输入感染HIV的血液或血液 制品,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等。
02
艾滋病的预防
避免性行为中的不安全行为
01
02
03
安全性行为
采取安全性行为,如使用 避孕套,可以降低性传播 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避免性乱
避免参与性乱行为,减少 与不固定性伴侣的接触, 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 险。
促进社会共治
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促进政 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抗 击艾滋病。
如何进行宣传和教育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
根据目标人群和宣传教育内容,制定 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计划,明确时间 节点和宣传方式。

传染病学总论第八版[可修改版ppt]

传染病学总论第八版[可修改版ppt]

另一些传染病病后免疫力并不牢固。
的 转
如:细菌性痢疾
归 小部分显性感染者亦可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4.病原携带状态
的为疾传分按按病 发病病染类原 生原状病:体 和体态流:持侵,行带续入但 的病时人能 传毒间体携 染:者、潜后带 源带伏,并。菌期人排者携体出或带不病带者出原虫 、现体者 恢等 复任,期。何成携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部位 机体内定位 排出途径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损伤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
急性期改变
蛋白代谢 糖代谢 水电解质代谢 内分泌改变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屏障 杀菌 溶菌 吞噬 特异性免疫功能 主动免疫—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 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2.隐性感染
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 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 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 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隐 性 感
(大多数)病原体被清除,获得不同程 度的特异性免疫。
毒、结核杆菌感染等。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感染谱频度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清除病原体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


毒力

致 病
数量
能 力
变异性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1.侵袭力
直接指侵入病人原体体如侵血入吸虫人尾体蚴并在机体内生 长经、消繁化殖道或的呼能吸力道。进入人体,先黏附于肠或支

传染病学艾滋病 ppt课件

传染病学艾滋病 ppt课件
HIV-2型。 ➢ 两型均为单链RNA病毒。
(二)HIV形态
➢ HIV球形/椭圆形;直径直100~120nm。 ➢ 外层为类脂质包膜、表面有锯齿样突起包膜——
糖蛋白gp120、gp41。 ➢ Gp41为跨膜蛋白,能辅助HIV进入细胞。 ➢ 内有圆柱状核心, RNA、RNA逆转录酶、整合酶和
蛋白酶,有核心蛋白P24、P6、P9包裹。 ➢ 核与膜之间有基质蛋白P17。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金荣华
(二)概念
➢ 艾 滋 病 即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HIV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二)HIV形态
(三)HIV分子生物学特点
➢ HIV全长约9.2kb,含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 因,2个调节基因(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 蛋白表达调节子)和4个辅助基因(nef负调控因 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蛋白和vif病毒感 染因子)。
(三)HIV分子生物学特点
➢ HIV具有极大的变异性,各基因的变异程度不同, env基因变异率最高。H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包 括反转录酶无校正功能导致的随机变异、宿主的 免疫选择压力、病毒DNA与宿主DNA之间的基因重 组以及药物选择压力,其中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原因。
(四)HIV的抵抗力
➢ HI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56℃,30分 钟失去感染性,100℃,20分钟灭活。
➢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CD4+ T淋巴细 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主要表现为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 缺陷,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艾滋病 课件 ppt

艾滋病 课件 ppt

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减少 不安全的性行为,降低感染艾滋病毒 的风险。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01
注射毒品时,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因为这些物品可能携带
艾滋病毒。
避免纹身、穿孔等有创美容行为
02
这些行为可能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增加感染艾滋病毒
的风险。
避免不规范的医疗操作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 能缺陷或丧失。
特点
艾滋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 、难以治愈等特点,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
传播方式
01
02
03
性传播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 传播方式,包括同性性行 为和异性性行为。
血液传播
通过输入感染的血液或血 液制品,以及共用注射器 、针头等锐器,可传播艾 滋病病毒。
加强预防母婴传播的措施,为感染艾 滋病毒的母亲提供有效的母婴阻断方 案。
早期检测与治疗
鼓励人们进行早期检测,及时发现和 治疗艾滋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腹泻等症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艾滋病的预防
安全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
避免性暴力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感染的最有 效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 低性交过程中艾滋病毒的传播风险。
避免遭受性侵犯和性暴力,这些行为 可能导致艾滋病毒的传播。
避免高风险性行为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 理压力和焦虑。
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 战胜疾病的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