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体介质电气强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空气密度的校正 空气密度与压力和温度有关。空气的相对密度:
p δ = 2.9 T
式中: p :气压,kPa
T :温度,K.
在大气条件下,气隙的击穿电压随 δ
的增大而提高 。
实验表明,当 δ 处于0.95~ 1.05的范围内时,气 隙的击穿电压几乎与 δ 成正比,即此时的空气密 度校正因数 K d ≈ δ ,因而:
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按电极的对称程度,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极不均 匀电场气隙: a、“棒 — 棒”气隙(“尖 — 尖”气隙) b、“棒 — 板”气隙(“尖 — 板”气隙) 不同电压波形作用下,差异明显,分散性大; 在直流电压下,极性效应明显,而在工频交流电 压下“饱和”现象明显。
1、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2、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测量球隙:球间距离d,球的直径D d<D/4时:直流、工频交流、冲 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大致相同。 d>D/4时:大地的畸变作用增强, 平均击穿场强下降,出现极性效 应。 测量球隙工作范围在d≤D/2; 超出此范围分散性大。
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 研究所高电压试验室 尺寸 82×67×51.2 m3
b、消除电极表面的毛刺、尖角 许多高压电气装置的高压出线端 ( 例如电力设备 高压套管导杆上端 ) 具有尖锐的形状,往往需要加装 屏蔽罩来降低出线端附近空间的最大场强,提高电晕 起始电压。屏蔽罩的形状和尺寸应选得使其电晕起始 电压 U c大于装置的最大对地工作电压 U g .max ,即:
U c > U g . max
极不均匀电场的工频击穿电压和间隙距离的关系
“棒-棒”气 隙的工频击 穿电压要比 “棒-板”气 隙高一些, 因为“棒-棒” 气隙的电场 要比“棒-板” 稍微均匀一 些 d<1m时,棒棒和棒板几乎一样,但d增大后, 差别变 大;显著特征:“饱和”特性
极不均匀电场的工频击穿电压和间隙距离的关系
随着气隙长度增大,棒-板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明显降低,即存在“饱和”现象
四、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为了缩小电力设施的尺寸,总希望将气隙长度或绝 缘距离尽可能取得小一些,为此就应采取措施来提 高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从实用角度出发,要提高 气隙的击穿电压,主要采用两条途径: 改善气隙中的电场分布,使之均匀; 设法削弱和抑制气体介质中的电离过程。
(一)改善电场分布 电场分布越均匀,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越高。 工程上,改善电场分布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 2、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3、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蔽改善电场分布
(kV )
1、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直流、工频和 冲击电压作用 下的击穿电压 都相同,冲击 系数等于1. 冲击系数: 50%冲击击穿 电压与持续作 用电压下的击 穿电压之比。
实验所得的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Ub = = 24.55δ + 6.66 δ d E b d
(kV)
d越大,击穿场强略下降,当1~10cm时,击穿 场强为30kV/cm。
最简单的屏蔽罩当然是球形屏蔽极,它的半径
R 按下式选择:
R= U g . max Ec
式中 Ec :电晕放电起始场强。 超高压输电线路上应用屏蔽原理来改善电场 分布以提高电晕起始电压的实例有:超高压线路 绝缘子串上安装的保护金具 ( 均压环 ) 、超高压线 路上采用的扩径导线等。
超高压线路绝缘子串上安装的保护金具(均压环)
显著特征:极性效应 平均击穿场强: 棒-棒间隙:7.5~20kV/cm (无极性效应) 负极性棒-板间隙:20kV/cm 正极性棒-板间隙:7.5kV/cm
长间隙、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从20kV/cm下降为10kV/cm
2、工频交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特点: 1、棒- 板间隙击穿总是在棒的极 性为正、电压达到峰值时发生, 击穿电压与直流电压下正极性击 穿电压相近 2 、除起始部分外,击穿电压与 距离近似成直线关系,但大间隙 下击穿电压有饱和趋势 3、平均击穿场强 棒-棒间隙:3.8kV(有效值)/cm 棒-板间隙:3.35kV(有效值)/cm
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
李华伟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楼307室 hwli@
参考华北电力大学以及湖南大学高压课件,特此致谢!
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因素
气体种类:空气和高介电强度气体(SF6气体) 电压种类:持续作用电压(直流、交流);冲击电 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 电场分布:电极形状、间隙距离、电压极性;当间 隙距离相同时,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 气体状态:一般要折算到标准大气状态
2、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a、与均匀电场相似,分散性很小 直流、工频交流(也包括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 电压基本相同 b、不同于极不均匀电场,一旦出现自持放电,立即导 致气隙击穿,而不发生电晕现象 c、稍不均匀电场不对称时,虽有极性效应,但不明显 d、击穿电压和电场不均匀程度有极大关系,越均匀击 穿电压越高
2、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由于极不均匀电场气隙被击穿前一定先出现 电晕放电,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利用放电 本身所产生的空间电荷来调整和改善空间的电场 分布,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3、采用屏障改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场) 由于气隙中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的发展 过程都与带电粒子在气隙空间的产生、运动和 分布密切有关,所以在气隙中放置形状和位置 合适、能阻碍带电粒子运动和调整空间电荷分 布的屏障,也是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一种 有效方法。
Kh = k
ω
式中的因数k与绝对湿度和电压类型有关,而 指数 ω 之值则取决于电极形状、气隙长度、电压 类型及其极性。
3、对海拔的校正 我国幅员辽阔,有不少电力设施(特别是输电 线路)位于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空 气变得逐渐稀薄,大气压力和相对密度减小,因 而空气的电气强度也将降低。 海拔高度对气隙的击穿电压和外绝缘的闪络 电压的影响可利用一些经验公式求得。
一、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1、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 a、分散性小 直流、工频交流电压(也包括冲击电压)作用下 击穿电压基本相同 b、均匀电场中空气的电气强度大致为30kV(峰值)/cm 经验公式为:
d:间隙距离; δ :空气相对密度; U b 击穿电压峰值
= U b 24.55δ d + 6.66 δ d
K d :空气密度校正因数 K h :湿度校正因数
上式不仅适用于气隙的击穿电压,也适用于 外绝缘的沿面闪络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进行高压试验时,也往往要根据实际试 验时的大气条件,将试验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大 气条件下的试验电压值换算得出实际应加的试 验电压值。 下面分别讨论各个校正因数的取值: 对空气密度的校正 对湿度的校正 对海拔的校正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对于安装在海拔高于 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电力设施外绝缘,其试 验电压 U 应为平原地区外绝缘的试验电压 Up 乘以海 拔校正因数足Ka即:
U = K aU p
1 而: K a = −4 1.1 − H ×10
式中H 为安装点的海拔高度,单位是m。
第四节 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4、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电力系统--操作或发生故障----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电感和电容 回路振荡-----产生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最大相电压的3~3.5倍。 额定电压220kV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波形参数:
T1 = 250 µs (1 ± 20%) T2 = 2500µs (1 ± 60%)
Us
t d = t1 + t s + t f
放电时延特点: a、小间隙、均匀场:统计时延远大于放电形成时延 b、大间隙、极不均匀场:放电形成时延远大于统计时延 c、随着冲击电压幅值的不断升高, 放电时延将越来越短
50%冲击击穿电压(U50%)
在多次施加同一电压时,导致其中半数气隙击穿的这一电压值。 冲击系数:U50%与Us之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其值均大于1。 伏秒特性
Ub
ts
不同电场气隙伏秒特性比较
a 、极不均匀电场(大间隙) 平均击穿场强较低,放电 时延较长,只有大大提高电 压,才能缩短放电时延。
b、稍不均匀电场(小间隙) 间隙各处场强相差不大,一但 出现电离,很快贯穿整个间隙, 放电时延短。
伏秒特性的应用
两者配合,S2可以保护S1 两者不能配合,不能互相保护 左图表示保护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1与保护间隙的伏秒特 性2配合的情况,这种配合完全正确,因为伏秒特性1的下包 线时时都在伏秒特性2的上包线之上,即任何情况下保护间 隙都会先动作从而保护了电气设备的绝缘
U ≈ δU 0
气隙不很长 ( 例如不超过 1m) 时:该式能足够准 确地适用于各种电场型式和各种电压类型下作近 似的工程估算。
U ≈ δU 0
更长的空气间隙:击穿电压与大气条件变化的 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电极 形状、电压类型和气隙长度而变化的复杂关系。
除了在气隙长度不大、电场也比较均匀或长度虽 大、但击穿电压仍随气隙长度呈线性增大(如雷电冲击 电压)的情况下,上式仍可适用外,其他情况下的空气 密度校正因数应按下式求取:
1、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 通过改进电极形状的方法来减小气隙中的最 大电场强度,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气隙的击穿 电压。如: a、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 b、消除电极表面的毛刺、尖角
a、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 利用屏蔽来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是一种 常用的方法。以电气强度最差的 “ 棒一板 ” 气隙为例,如果在棒极的端部加装一只直径 适当的金属球,就能有效地提高气隙的击穿 电压。
Ua 间隙系数: k = Ur
三、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 国标规定的大气条件: 压力:p0=101.3kPa(760mmHg); 温度:t0=20摄氏度或T0=293K; 绝对湿度:hc=11g/m3。
实验条件下的气隙击穿电压 U 与标准大气条 件下的击穿电压 U 0之间关系:
Kd U= U0 Kh
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形曲线
3m的棒-棒 100-300μs 可能与空间电荷的影响 有关。
长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 下的击穿强度 (1)远比雷电波击穿电压低。 (2)超过5米后有饱和趋势。
3.4 U min = 1+ 8 / d
(3)间隙距离越大,最小击穿 电压与标准冲击波形下的击穿 电压差距越大。 (4)超过20米后最小击穿电 压仅为1kV/cm
在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放电开始时,整个气 隙的电场强度都较大,电子的运动速度较快,不 易被水气分子所俘获,因而湿度的影响就不太明 显,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用球隙测量高电压时,只需要按空气相 对密度校正其击穿电压就可以了,而不必考虑湿 度的影响。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湿度的影响就很明显了,这 时可以用下面的湿度校正因数来加以修正:
3、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T1 = 1.2µs ± 30% T2 = 50 µs ± 20%
冲击系数β: β =
U b 50 U ss
均匀场及稍不均匀场: 发生在波峰附近,冲击系数接 近于1 极不均匀场: 发生在波尾部分,冲击系数大 于1
放电时延 t L = t S + t f
统计时延 t s :从电压达到 U s 的瞬时 起到气隙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止 放电形成时延 t f :从形成第一个有效 电子的瞬时起到到气隙完全击穿止 冲击击穿所需的总时间:
同轴圆筒电极
高压标准电容器,单芯电缆, GIS分相母线 r为内筒外半径,R为外筒内半径 Ub为击穿电压,Uc为电晕起始电压 r/R<0.1极不均匀场,击穿前出现 电晕、Ub远大于Uc; r/R>0.1稍不均匀场, 无稳定电晕、 Ub等于Uc; r/R≈0.33,击穿场强出现最大值, 因此宜选取0.25~0.4范围内。
p 273 + t0 Kd = p × 273 + t 0
m
n
式中指数m,n与电极形状、气隙长度、电压类型 及其极性有关,其值在0.4~1.0的范围内变化,具体取 值国家标准中有规定。
2、对湿度的校正
大气中所含的水气分子能俘获自由电子而形 成负离子,这对气体中的放电过程显然起着抑制 作用,可见大气的湿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也 会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